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蓝晓科技(300487)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
  公司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吸附分离材料以及围绕吸附分离材料形成的配套系统装置和吸附分离技术一体化的柔性解决方案。吸附分离材料是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所处行业为新材料行业。吸附分离技术是制造业的基础技术,是实现高效提取、浓缩和精制的重要分离手段,在下游生产过程中起到分离、纯化的作用,在金属资源、生命科学、水处理与超纯化、食品加工、节能环保、化工与催化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吸附分离材料作为新材料的一种,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各国竞相发展。《中国制造2025》、《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指南》等均将其列为国家战略重点支持发展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是下游客户提质增效、成本控制、节能减排、资源化回收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作为应用广泛的关键技术,吸附分离技术成为新一轮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众多国家进行大力支持、重点发展。《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发布的“十大突破性技术”,如2023年的电池回收利用,2022年的除碳工厂,2021年的mRNA疫苗、锂金属电池等,吸附分离技术在上述突破性技术中均为其核心关键环节,也与公司提前布局的业务方向契合。吸附分离材料有着近百年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在新兴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也在焕发着新的勃勃生机。吸附分离材料凭借其无限可创新的技术特点,正展现出永久的绿色刚需、宽广的应用领域、巨大的市场空间等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趋势。吸附分离材料是从民生到尖端技术诸多领域必不可少的应用技术,越发显示出其刚需和战略重要性的行业特点。吸附分离材料及技术广泛用于饮用水、生物医药、合成生物材料、光伏核电等民生领域,也是新能源、减碳、资源金属、高纯电子用超纯水和超纯湿化学品、化工催化等不可或缺的核心分离和纯化单元,部分高端应用领域长期为少数大型跨国公司垄断,因此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化技术,也具有国家层面战略意义。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市场空间广阔。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及国家对食品医药安全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的日趋严格化,吸附分离材料的传统应用市场随之稳步扩大。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下游应用领域的巨大需求量,形成了吸附分离材料广阔的市场空间。成熟领域市场稳定增长。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传统行业工艺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下游客户和消费者对产品精度和纯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吸附分离技术在食品、化工等传统领域市场需求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来自新兴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增速较好。新兴领域市场需求旺盛。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带来了多个细分领域的新需求,随着吸附分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应用领域和应用数量都呈现快速递增的趋势。例如: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锂、镍、钴等新能源金属的需求,加速了相关金属资源开发和回收方面的技术创新;在半导体、电子元器件行业,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对金属镓需求旺盛,同时,产业升级要求产品品质提升,对纯化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在生命科学领域,伴随技术进步,对药品、疫苗、血液制品、重组蛋白质、抗体等的纯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新兴领域对分离、纯化技术更高、更细分的要求将引导行业逐步向定制化、系统装置和集成服务模式发展。新技术快速爆发式进步,带来更大、更尖端需求,拥有技术创新和快速响应机制的企业将迎来巨大的机遇。日益紧迫的环保压力促进了吸附分离材料产业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大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具有环境净化功能的吸附分离树脂对于大气污染控制、工业废水等水污染控制和环境改善具有重大意义。该类材料可以有效应用于烟气捕捉有机气体、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重金属污染治理以及资源化处理等方面。“十四五”期间,国家将VOCs作为空气质量重点监测指标之一,对有机废气处理吸附材料和装置的需求快速增加;“碳达峰”、“碳中和”含碳排放物回收再利用技术的推进,加速了对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和产品的需求。面对日益紧迫的环境治理和成本管控压力,兼具废水废气处理功能和资源化回收优势的吸附材料及技术成为众多工业企业的最优方案,因而得以快速发展。吸附分离材料行业格局逐步发生变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全球范围内,需求方面,家庭净水装置渗透率提升拉动饮用水树脂需求,对PFOS等污染物的治理带来市政及大规模工业水处理中吸附材料的额外需求,新能源行业发展带来对锂、钴、镍等金属的分离、纯化需求,上述市场趋势都给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带来新的需求增量;供给方面,大型国际公司业务频繁调整,业务模式单一,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格局变化,带来良好的市场窗口期。2009年4月,陶氏完成对罗门哈斯的收购,两家公司吸附分离材料业务合并;2019年2月,丹纳赫以214亿美元价格收购GE生命科学(GELifeSciences)旗下的GE生物医药(GEBiopharma)业务,对其生物医药领域分离纯化业务进行整合;2021年10月,美国艺康公司(Ecolab)宣布以37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吸附分离材料制造商Purolite,国际公司频繁的并购交易造成行业投资停滞,新增产能匮乏,供货周期延长。国内方面,需求端来看,下游制造业快速发展以及对上游关键耗材的国产化需求拉动对于吸附分离材料的强劲需求;供给方面,面对国内环保安全管理政策持续趋严,国内行业原有小产能、落后产能逐步向先进制造水平的产能集中,2021年行业公司争光股份上市,行业头部效应显现。蓝晓科技作为国内产能最大,产值最高,最早上市的行业龙头公司,先发优势明显,多年来战略性布局新的高质量产能平台,加速市场拓展,积极进行国际化布局,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行业格局的变化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以创新驱动、以实现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的新材料领域高技术公司。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中国离子交换树脂行业副理事长单位。通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已发展成为吸附分离材料与技术行业的国内行业龙头、国际知名企业。
  1.特种吸附分离材料产能大、品系齐全、应用领域跨度大、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突破活跃的新材料制造企业
  2020年初公司投产高陵产业园及蒲城新材料基地2个高质量产能基地,总产能从不到1万吨上升到5万吨。品系涵盖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树脂、螯合树脂、均粒树脂、固相合成载体、色谱填料、层析介质等。应用领域覆盖金属资源、生命科学、水处理与超纯水、食品加工、节能环保、化工与催化等。公司不断突破创新,持续推动新技术产业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领域如盐湖卤水提锂整线技术,合成生物材料分离纯化等领域。公司立足全球视角,践行绿色健康发展理念,顺应ESG发展趋势。
  2.行业内首家创新实施“材料+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长期以来,公司强调材料、工艺和系统设备的融合发展,坚持认为要发挥出蓝晓科技高品质的吸附分离材料性能,需要“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协调配合,“软件”指具有独特适应性的应用工艺技术,“硬件”指定制化的系统装置,从而形成对客户一体化的应用解决方案。这种一体化方案更加适合新兴应用领域领先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更加符合下游行业新建产能的要求,是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创新发展的高技术方向。3.按板块模式孵育并有序开发六大应用领域,形成吸附技术工业化创新的平台型科技公司从研发、生产到销售,从材料、工艺到系统装置和吸附分离技术服务,从民生行业到战略新兴行业,公司孵育多板块发展,融合大跨度资源,大力培养人才梯队。根据各板块的不同特点匹配资源,使每一个方向都可能成长为具有相当厚度、广度和长度的业绩板块。各板块有序发展,建立后劲十足的创新发展态势,形成六板块综合发展的平台型高技术公司。4.重视基础技术研究,以材料突破为内核,不断开辟新的尖端应用,致力于从全行业技术进步角度推动吸附分离技术向更广更深的新技术领域拓展与进步。公司重视基础技术的研究与科研投入,从原理上突破材料合成、官能团化、连续吸附工艺等,从工业化角度实现对进口材料和技术进行替代,在部分新兴应用领域实现原创技术的产业化,并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工艺革新。基于喷射造粒技术、保胶技术等基础原理突破,公司实现喷射法均粒白球的合成技术,并由此形成包含超纯水、色谱等在内的多系列均粒产品。基于对造粒技术和官能化技术的研究,形成了锂吸附剂、镍吸附剂以及系列琼脂糖葡聚糖层析介质,开启了涉锂领域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生命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纯化介质的国产化等。公司通过对吸附分离材料技术的深入研究,系统开发,开拓了吸附分离材料及技术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从产业进步的层面带动行业向更多、更深入的领域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三)业绩驱动因素
  1.下游市场的旺盛需求是推动业绩快速发展的外在动力
  (1)金属资源板块
  金属镓战略意义凸显。金属镓是制备砷化镓、氮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主要原料。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镓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原生镓产量占据全球的90%。全球传统射频通信的平稳发展,以及5G通讯技术的加速发展,将持续增加对砷化镓、氮化镓等核心材料的需求,并进一步带动金属镓消费增长。2023年,金属镓(≥99.99%,Wind)均价为1,824元/kg,相较于2022年度下跌29%。2023年7月,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金属镓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氧化铝生产拜耳母液提镓材料和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
  新能源产业发展,拉动新能源金属需求。 年,全球汽车市场销量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保持蓬勃发展态势。根据QYResearch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65.3万辆,相较于上一年大幅增长35%,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49.5万辆,同38% SNEResearch 2023 705.5GWh
  比增长 。根据 数据,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 ,同比增长39%;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387.7GWh,锂资源方面:根据TrendForce测算,2022年全球锂产量达到约86万吨LCE,并预计2023年全球锂产量将达到121万吨,增长超40%。伴随着锂资源产能的释放,2023年电99.5% 25.92 / 48.19 /池级碳酸锂均价( ,安泰科)达到 万元吨,较上年度 万元吨的均价有较大幅度下降。锂资源供给方面,中国82%的锂资源赋存于盐湖中,但中国盐湖镁锂比高、锂含量低、杂质多,提锂难度较大。蓝晓科技的吸附分离法提锂技术能有效分离镁、锂离子,可组合模块式除杂、精制、回收单元,是解决中国盐湖高镁锂比、实现贫卤提锂、卤水直提的有效工业化方案。从青海盐湖开始,公司推广吸附整线提锂技术至西藏盐湖、南美盐湖,以及欧洲、北美其他资源卤水。随着“吸附法”提锂技术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项目落地,大规模工业化盐湖卤水资源开发成为现实,这将加快盐湖提锂新增产能的落地,也为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提供广阔市场空间。2022年以来,作为全球领先的盐湖提锂技术提供商,公司紧紧抓住行业机遇,陆续签订多个盐湖卤水提锂产业化订单,截至目前,公司12 / 8.6 5已完成及在执行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共 个,合计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 万吨,其中个已经成功投产运营。与此同时,以盐湖提锂为代表,公司在锂产业链广泛布局,吸附分离材料及技术广泛服务于矿石锂精制、锂资源回收、地下水资源提锂、伴生矿等领域。镍资源方面:长期受益于三元材料对镍的需求,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高镍化进程,金属镍需求持续增长,INSG预计,2023年全球镍产量339万吨,消费量322万吨。
  2023年,镍期货结算均价(上海期货交易所)为16.84万元/吨,同比下跌13%。供给结构方面,红土镍矿在全球镍矿供给中占比已经超过65%,预计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提高,在红土镍矿开发中,湿法路线工艺以其产品纯度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大型矿企的投资方向,为吸附分离技术带来巨大市场空间。钴资源方面:根据SMM统计,2023年全球钴产量24.65万吨。2023年,LME钴期货结算价均价3.47万美元/吨,同比下跌46%。在钴回收方面,公司在刚果(金)的整线项目已经投产并产出钴产品,该项目将在行业内起到示范拉动作用,公司提供的钴提取吸附材料及整线技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2)生命科学板块
  生物药方面:生物药是制药行业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子行业之一,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2022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4,210亿元,2025年将增长至6,75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7%。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0年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628亿美元,至2025年预计将增长至960亿美元;2020年中国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85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8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3%。在生物药领域,色谱(层析)技术是分离纯化的重要手段,高纯度、高活性的生物制品制造基本都依赖于色谱(层析)技术。色谱(层析)纯化也是单克隆抗体、融合蛋白、疫苗等生物大分子药品的核心生产环节和主要成本所在。近年来,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我国生物制药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在我国,色谱填料(层析介质)等核心材料基本依赖进口,市场被国外公司垄断,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给下游生物制药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制约,同时也给予以公司为代表的国产材料厂商潜在市场机遇。近些年,伴随GLP-1类多肽药物应用范围的拓展,其产品销售规模快速增长,为公司的固相合成载体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原料药方面:抗生素行业自限抗政策之后一直低位平稳运行。报告期内,国家环保政策趋紧导致产业集中度加强,市场份额重新分布;去库存带来需求回暖,人用抗生素和兽用抗生素价格明显回升,进而带动增加公司头孢系列和酶载体系列产品的需求。
  天然产物提取方面:近年来低糖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传统人工甜味剂糖精、甜蜜素等因具有健康隐患,逐渐开始从餐桌中退出,以甜菊糖、赤藓糖醇为代表的天然甜味剂受到追捧。据MarketsandMarkets数据,2019年植物提取物市场价值约23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94亿美元,2019年到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5%。根据ValuatesReports预测,到2026年,全球天然甜味剂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224.9亿美元增长到279.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7%。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甜菊糖、赤藓糖醇系列吸附材料和装置,在提取效率和产品纯度方面均有较大优势。
  (3)水处理与超纯水板块
  核级、电子级超纯水领域:在超纯水领域,核电及电子产业对超纯水纯度要求较高,而树脂吸附法是达到PPB和PPT级别的必要技术环节。受制于行业技术水平,之前我国在核电、芯片、面板等行业的纯水制备核心材料均为国际厂商垄断。伴随公司在喷射法均粒技术工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超纯水制备树脂材料实现产业化,成为该领域的少数核心竞争者。目前公司已形成量产均粒核级树脂、电子级阴阳树脂、抛光混床等数十个品种,产品性能达到国际标准。
  近年来中国实现了核电产业的起步和规模化发展,核电装机容量及发电量逐步增长,但相比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可以预见核电厂对高品质核级超纯水树脂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半导体产业的兴起为电子级超纯水市场创造巨大空间。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启动一批面2030 2030
  向 年的重大项目,第三代半导体被列为国家科技创新 重大项目“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根据GlobalInformation数据,2022年超纯水市场规模为82亿美元,到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58.7 8.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数据显示, 年全球净水器市场规模约为 亿美元,预计 年间将保持11.5%的复合增速。近年来,公司在高端净水品种获得技术突破,国际市场迫切需要的品种已做到高性能、质量稳定、货期稳定,获得市场较好反馈。
  (4)食品加工板块
  果汁市场规模稳定,公司是行业主流树脂处理工艺供应商。全球果汁行业产销格局已经形成,行业规模趋于稳定,欧美、日本、俄罗斯等地区为全球主要的果汁消费国,中国、南美、欧洲为主要的果汁出口区域。近两年受贸易摩擦、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影响,果汁市场需求有所回落,但长远来看,由于果汁具有天然、健康的特性,未来需求将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公司作为果汁质量控制行业主要技术供应商,为下游果汁生产厂商提供脱色、去除棒曲霉素、去除农残、去除重金属、果糖生产等树脂处理工艺,引领行业技术升级,全球市占率80%以上。
  (5)节能环保板块
  VOCs治理政策趋严,相关材料及技术需求旺盛。生态环境部印发的《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文件要求加快完善环境空气VOCs监测网,加强大气VOCs组分观测,完善光化学监测网建设,提高数据质量,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已开展VOCs监测的城市,要进一步规范采样和监测方法,加强设备运维和数据质控,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靠。尚未开展VOCs监测的城市,要参照《2020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关于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工作的通知》,抓紧加强能力建设,开展相关监测工作。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预计2023年VOCs治理市场空间有望达到667亿元。目前,大气污染治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公司VOCs成套设备及材料的市场需求旺盛。
  “碳中和”政策积极推进,CO2捕捉技术具备发展潜力。近年来,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相继提出碳中和目标,碳捕捉与利用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目前是全球范围内的研究和产业化热点。根据研究机构预测,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在2025年产值规模超过200亿元/年,到2050年超过3300亿元/年,2025-2050 11.87% CO2 2018 “ ”
  年平均年增长率为 。在 捕捉方面,公司自 年提出未来环保概念,与欧洲化学品公司合作,投入资源快速推进CO2捕捉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已经实现了向欧洲市场供货,建成了商业化应用案例。未来这一技术在火力发电、天然气处理、钢铁生产、煤化工、化工生产、水泥生产以及直接大气捕捉等场景具有广阔应用空间。
  (6)化工与催化板块
  市场在 年期间将保持 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至 年,全球 市
  场规模将达11亿美元。根据申万宏源证券测算,2022年国内PLA市场需求为40万吨,2025年预计达到208万吨,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到72.8%。作为PLA原材料的乳酸产量也大幅提升,公司所生产的吸附材料和系统装置广泛应用于乳酸纯化,产销量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2.行业格局变化带来的供需窗口期,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推动增长是内在动力。需求方面,全球范围生命科学、饮用水、新能源、碳排放等新兴市场为吸附分离材料带来需求增量。国内下游制造业快速发展以及对上游关键耗材的国产化需要拉动对吸附分离材料的强劲需求。供给方面,大型国际公司业务频繁调整,业务模式缺乏创新,国际和地区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等带来良好的市场窗口期。国内小产能趋于向先进产能集中的趋势已形成,供需趋紧带来新的机遇。公司不断技术创新,通过盐湖卤水提锂领域重大项目的实施投产,扩大了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空间,是行业应用创新的典型示范。在金属镓和锂的基础上,公司还积极推动吸附分离技术在钴、镍、钒等金属以及生物药、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提升硬件水平、团队技能和资金投入,强化自主研发能力。系统集成技术服务模式趋向多元化,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得到国内外客户的认可。3.国际形势的变化为创新产品提供的快速成熟和切入市场的契机。对公共卫生安全和健康领域产品的重视,促使公司的固相载体、生命科学领域产品新品研发和量产品种的销售显著增加。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带来部分垄断产业的技术安全性问题,为高端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国产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通过持续的创新、产业化和市场拓展,国内外市场互补促进,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带来稳定业绩增长,进而持续推动公司创新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树脂的技术等在内,拥有多项配方及制备工艺的核心技术 公司掌握材料合成的核心技术,自主合成的吸附材料可以在多种组分的环境下特定吸附或精准选择目标物,通过其自身具有的精确选择性,以交换、吸附等功能来实现浓缩、分离、精制、提纯、净化、脱色等物质分离及纯化的目的。
  广泛应用于金属、医药、食品加工、环保、化工和水处理等多个应用领域。吸附分离材料(色谱填料/层析介质类) 产业化 包括研发部、生命科学事业部等技术部门的员 包含一种层析填料、制备方法及其在鹅去氧胆酸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一种从头孢菌素C树脂吸附废液中回收DCPC的方法、一种吡咯并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拥有近20年不同基质的基球开发和官能化的丰富技术经验,对琼脂糖、葡聚糖及高分子聚合物等系列分离介质的开发生产与应工 喹啉醌二钠盐的纯化方法、一种放置在血管中的过滤器;以及处于申请阶段的一种大麻二酚的纯化方法、一种高载量碘海醇的纯化方法、一种固相合成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 用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具有完整的琼脂糖、葡聚糖、聚甲基丙烯酸酯介质生产线。公司自主开发出多种基质、多种品系的系列材料及连续流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下游多肽&核酸等固相合成、细胞培养、生物大分子(抗体、疫苗、核酸、病毒&病毒载体、重组蛋白等)分离纯化、体外诊断微球、药用工具酶、原料药、天然产物、药用辅料等,同时配套工艺开发。系统装置 产业化 包括系统工程部、应用部等技术部门的员工 一种果汁脱苦脱酸的装置、一种去除果汁中残留农药的装置、从拜耳母液中提取镓的连续离子交换装置、有机酸生产的连续离子交换装置、一次性废气吸附装置系统、一种树脂柱装置等多项包含系统装置的核心技术 提供高性能材料的同时,集成公司合成技术、应用技术及设计能力,制造并销售应用系统装置,帮助下游用户获得更好的材料应用效果。系统装置不仅可以升级下游用户的生产工艺,并且可以显著降低运行费用,符合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是吸附分离材料应用设备先进的运行模式。换吸附树脂;产品类别:水处理材料 2022.05.30-3 蓝晓科技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编号:
  00222Q26452R5M-1)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吸附与离子交换树脂(均粒树脂、核级树脂、食品及医药级树脂、工业水处理、饮用水及超纯水处理树脂、螯合树脂、VOCs处理树脂、固相合成载体、色谱填料、生物制药分离纯化层析填料)、工业制备色谱系统以及吸附分离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技术服务 2022.11.08-4 蓝晓科技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编号:
  00222E34012R5M-1)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吸附与离子交换树脂(均粒树脂、核级树脂、食品及医药级树脂、工业水处理、饮用水及超纯水处理树脂、螯合树脂、VOCs处理树脂、固相合成载体、色谱填料、生物制药分离纯化层析填料)、工业制备色谱系统以及吸附分离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相关管理活动 2022.11.08-5 蓝晓科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编号:
  CQM20S23889R1M-1)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吸附与离子交换树脂(均粒树脂、核级树脂、食品及医药级树脂、工业水处理、饮用水及超纯水处理树脂、螯合树脂、VOCs处理树脂、固相合成载体、色谱填料、生物制药分离纯化层析填料)、工业制备色谱系统以及吸附分离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制作、技术服务及相关管理活动 2024.1.22-6 蓝晓科技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 中规(北 吸附分离材料、吸附/交换分 2022.11.29-序号 持有人 资质名称及编号 发证机关 资质内容 有效期书(证书编号:
  18122IP0936R1M) 京)认证有限公司 离系统装置的研发、生产、销售,上述过程相关采购及分离纯化应用技术的研发、销售、上述过程相关采购的知识产权管理 2025.11.217 蓝晓科技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编号:
  00222EN0310R0M)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均粒树脂、核级树脂、食品及医药级树脂、工业水处理、饮用水及超纯水处理树脂、螯合树脂、VOCs处理树脂)、其他功能高分子材料(固相合成载体、色谱填料、生物制药分离纯化层析填料)、其它专用设备(工业制备色谱系统、吸附分离系统-含技术服务)的生产所涉及的能源管理活动 2022.06.06-8 蓝晓科技 FDA注册(证书编号:
  10033224448) - 产品名称:IonExchangeresin,Adsorbentresin 2022.10.01-9 蓝晓科技 KOSHER认证 Kosher10 蓝晓科技 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11 蓝晓科技 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企业备案表(备案号码:
  6100601290) 陕西出入境12 蓝晓科技 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海关注册编码:
  6101360546) 西安海关 企业经营类别: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 长期13 蓝晓科技 食品生产许可品种(许可证编号:
  SC20161012608303)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 2021.06.08-14 蓝晓科技 食品经营许可证(编号:
  JY36101930112078)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区分局 经营项目:热食类食品制售 2020.12.11-15 蓝晓科技 卫生许可证(西高新卫监字〔2019〕第S-6号) 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许可项目:二次供水(蓝晓科技园) 2023.06.27-16 蓝晓科技 Halal认证(CertificateNo.:APHC2021K0229-CN) 亚太清真理事会有限公司 树脂产品 2023.12.5-序号 持有人 资质名称及编号 发证机关 资质内容 有效期17 蓝晓科技 西安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文件:市工信发[2022]184号) 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西安市财政局 - 2022.08.02-18 特种树脂工厂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编号:
  00222Q26452R5M-3)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吸附与离子交换树脂(螯合树脂、固相合成载体、色谱填料)生产制造、技术服务 2022.11.08-19 特种树脂工厂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编号:
  00222E34012R5M-3)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吸附与离子交换树脂(螯合树脂、固相合成载体、色谱填料)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相关管理活动 2022.11.08-20 特种树脂工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编号:
  CQM20S23889R1M-3)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吸附与离子交换树脂(螯合树脂、固相合成载体、色谱填料)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相关管理活动 2024.1.22-21 特种树脂工厂 排污许可证书(证书编号:
  91610117750213910A001P)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行业类别: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锅炉 2022.11.14-22 鹤壁蓝赛 河南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证书编号:豫环许可危废字125号)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废弃的离子交换树脂 2019.08.20-23 鹤壁蓝赛 排污许可证(证书编号:
  91410602MA44BKKL1N) 鹤壁市生态环境局 行业类别:环境治理业,无机盐制造,其他合成材料制造 2023.08.21-24 高陵蓝晓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GR202161003486)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税务局 - 2021.12.10-25 高陵蓝晓 取水许可证(证书编号:
  取水(高陵)字[2019]第
  10003号) 西安市高陵
  区行政审批
  服务局 取水用途:生活生产
  退水水质:达标排放 2020.01.17-26 高陵蓝晓 排污许可证(证书编号:
  91610117073426803N001P)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行业类别: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热力生产和供应 2022.11.06-27 高陵蓝晓 第二类监控化学品使用许可证(证书编号:HW-BS026202101)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用盐酸盐作为原料,生产微载体LX-MC-dex1、DEAE高流速琼脂糖层析介质 2021.07.29-28 蒲城蓝晓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方圆标志认 吸附与离子交换树脂(工业水 2022.11.08-序号 持有人 资质名称及编号 发证机关 资质内容 有效期(证书编号:
  00222Q26452R5M-2) 证集团有限公司 处理)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技术服务 2025.11.1329 蒲城蓝晓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编号:
  00222E34012R5M-2)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吸附与离子交换树脂(工业水处理)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相关管理活动 2022.11.08-30 蒲城蓝晓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编号:
  CQM20S23889R1M-2)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吸附与离子交换树脂(工业水处理)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相关管理活动 2024.1.22-31 蒲城蓝晓 排污许可证(证书编号:
  91610526MA6Y3RPK1A) 渭南市生态环境局 行业类别:其他合成材料制造 2023.7.8-32 蒲城蓝晓 食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证编号:
  JY36105260096788) 蒲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热食类食品制售 2019.08.07-33 蒲城蓝晓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证书编号:陕渭蒲危化经字[2022]000012) 蒲城县应急管理局 硫酸 2022.12.30-从事石油加工、石油贸易行业□是 否从事化肥行业□是 否从事农药行业□ 是 否从事氯碱、纯碱行业□是 否。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9亿,同比增长29.64%;实现归母净利润7.17亿,同比增长33.35%,营收、净利润双线增长,创出历史新高。
  营收结构中,盐湖提锂大项目收入5.2亿元,占比20.9%,相对2022年增长85.16%。
  报告期内,大项目陆续交付、验收对年度营收拉动显著。扣除盐湖提锂大项目后,基础业务收入19.69亿元,同比增长20.12%,占全年总营收的79.1%。数据显示,基本仓业务连续多年稳定增长,2019年-2023年分别为6.3亿元、8.2亿元、10.8亿元、16.4亿元、19.7亿元,表明公司业务底盘稳健,呈现三年翻一番,成长动能明显。
  在基础业务中,吸附材料营收15.56亿元,占比62.54%;装置营收8.25亿元,占比33.14%。公司技术以材料为核心,新的材料以及围绕材料开发的应用技术是核心驱动力,尤其是特殊应用领域材料,配套系统装置,可以形成综合解决方案模式,进而形成板块发展。可以说,“材料+应用+装置”进而形成解决方案,是业绩发动机,也是倍增器,发动机仍然强劲。
  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8.9%,同比上升4.88个百分点,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
  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高毛利品种,如生命科学业务维持较高增速,占比增加;同时也得益于生产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加强。
  
  收入结构方面,收入占比前三的分别为系统装置、水处理及超纯化、生命科学板块;吸附材料中,收入占比前三的分别是水处理与超纯化、生命科学、金属资源。生命科学、水处理及超纯化业务增速较快,其中生命科学受到GLP-1市场高景气拉动,固相载体需求增长明显,拉动收入占比持续上升。
  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7亿元,同比下降7.5%,主要因2023盐湖提锂项目预收款减少,而支付税费增加所致。自2020年以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良性、健康,良好的现金流为板块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报告期内,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12%,同比增长0.49个百分点。报告期末,资产总额57.0亿元,同比增长24.59%。负债总额22亿元,同比增长22.06%,负债的增加主要来自发行可转债。净资产34.56亿元,同比增长26.28%;期末资产负债率为39.32%,相对于期初略有下降,有息负债较少且保持稳定,财务状况稳健。2023年度计划分红2.87亿元,公司上市9年以来累计分红7.72亿元,回馈股东。
  2023年度综合财务数据来看,年度大项目及基本仓业务均保持增长趋势。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均双线再创历史新高。经营性现金流健康,净资产收益率进一步提升,有息负债稳定,财务状况健康,保持韧性。
  公司从2019年进入快速发展期,盐湖提锂仍处于收获期,生命科学已形成向上态势,水处理与超纯化板块稳健增长,海外市场等均对业绩形成正向贡献。报告期内,公司获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杂原子VOCs减排控制技术集成与深度治理”,获批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项目“mRNA纯化亲和层析介质的开发”,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陕西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抓住各板块窗口期,重点板块有序发展。
  ①提锂项目持续加大开发力度,材料、工艺、设备技术持续进步,在手订单高质量交付,拉动金属板块业务持续增长。
  2023年,公司凭借在盐湖提锂领域扎实的技术储备,领先的产业化能力和优质高效的项目履约能力,继续领跑市场,获取大型产业化项目订单4个,新增合同额近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新增订单包括国投罗钾5000吨提锂系统装置和吸附剂、阿根廷哈纳克3000吨提锂整线、麻米措吸附剂订单等。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及在执行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共12个,合计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8.6万吨,其中5个已经成功投产运营。中试项目累计约120个,为持续形成订单提供潜力。今年以来,公司在阿根廷建立南美研发中心,为大量“锂三角”区域客户提供高效、及时、本地化的技术服务,提高项目开发和落地能力。
  持续研发创新,巩固锂产业链“技术极”。吸附剂方面,年内推出具有“高吸附、高解析、低硼选择性”特点的“第三代”盐湖提锂吸附剂,产品性能全面领先市场已知竞品,成本大幅下降。工艺方面,基于全球范围卤水样品测试数据,应用工艺覆盖几乎全部卤水及其亚型。
  设备方面,不断更新设计、自控和整体制造水平,提高工艺与材料的协同。公司持续巩固在涉锂产业链中形成的独特“技术极”,针对高中低不同品位的卤水提供不同方案;整线项目覆盖青海、西藏、新疆,北美、欧洲、南美等盐湖;提高吸附技术在矿石、锂电回收、伴生矿、黏土等不同资源的应用水平;提供从材料+工艺+系统装置到整线建设与运营的技术、方案、产业化的产品组合。
  坚定履约,保障高水平交付。年度重点项目国能矿业结则茶卡项目首条产线正在进行安装,预计I期项目整体将于2024年投产。该项目克服海拔高、施工及运营难度大等挑战,采用环境友好型工艺,以建成“绿色工厂”为目标,将建设成为西藏地区首个投产的工业级“直接提锂”标杆项目。重点项目哈纳克部分设备已完成制造等待发货,并新增系统配套合同。
  公司以涉锂业务为龙头围绕新能源金属持续拓展,涵盖提镍、提钴、提镓、提铀等方向,贡献营收约2亿元,总体来看金属资源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公司在提锂领域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在提锂弱周期已显现发展弹性。
  ②生科板块建成新产能,补短国外销售网络,蓝晓生科品牌价值初步形成。
  2023年生科板块销售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40%,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两年内,新建成固相载体车间、琼脂糖/葡聚糖车间,产能分别达到120t和70000L,并系统化完成与之匹配的品控建设和认证体系。固相合成载体seplife2-CTC和sieber树脂已成为多肽企业主导品种的主要供应商。
  余人,形成全球化营销和技术服务网络,补齐生科国际市场短板。生科领域客户数约500个,增加显著。项目从临床前研发、临床申报、到临床I、II、III期到商业化阶段,形成ProteinA (
  客户群。 产品新增多家国内外客户三期临床项目;复合模式填料在多价疫苗如14价HPV)获得优势性测试结果,成功导入三期项目。蓝晓生科品牌正在逐渐形成市场定位。③长赛道板块,宽打技术基础,确保产品高质量,提高品牌竞争力。水处理与超纯化板块,对标国际顶尖品牌,高端饮用水市场渗透率继续提升,超纯水市场覆盖率持续提高。2023年实现水处理与超纯化吸附材料销售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高端饮用水已形成稳定的长单客户群,价格维持基本稳定。均粒系列产品从材料到UPW制水指标均已日趋成熟,应用数据日益丰富,牵头开展了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在电子、核电领域大客户推广率趋近70%。面板领域,持续加深与现有国内前列面板企业的国产化合作,实现了多家大型面板企业的商业销售;半导体领域,在多个芯片制造企业进行全线测试或开始商业化应用。环保板块,全球化的控碳、绿色发展大趋势不可逆转,因此环保领域具有持续时间长、新技术新需求尚未全面展开的特点,环保产品和技术将是全球市场需求。2023年环保板块销售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37%,包括废水、废气和CO2捕捉吸附材料销售。报告期内,CO2捕捉吸附剂、VOCs治理成套设备、有机物污染工业废水治理、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资源化治理等产品和技术的销售趋势和营收贡献稳定,不断有新技术推出,带动板块业务增长。化工催化板块的存量市场中,仍具有较多的产品替代空间。2023年化工与催化材料销售收入1.4亿元,同比下降6%。化工行业具有行业规模大、性能要求高、树脂用量多的特点。近年来,中国化工行业新技术快速发展,国产替代需求日益突出。化工领域国外品牌市占率一直较高,存在较大国产替代空间。报告期内,双氧水精制、电子化学品、BDO精制,MTBE、叠合等多个化工催化领域维持良好销售。
  (2)持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兼顾产能和质量,深化建设品牌高端定位。
  2023年,持续保持产销量双增趋势以及产销互促目标。公司吸附材料总产量4.93万吨,同比增加1.63%;销量4.77万吨,同比增加10.47%。
  公司通过多个产能建设,已形成国内多地、多功能产业园互补协同格局,并兼顾产量和质量、覆盖几乎所有工艺单元,形成科学合理的产能布局。
  公司通盘布局,打通各厂区产能的互通互补,持续革新实现工艺细化升级。从人员、效率、制度和成本多角度提升管理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向管理质量要产量,促进产量稳步拉升。生产组织和质量把控有明显进步,较好匹配高端市场的高指标需求。推进生产减排,绿色和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3)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分层储备的创新项目库,多维度构建有吸引力的人才机制。
  2023年,研发费用支出1.47亿元,占营收5.93%,近5年累计研发费用投入4.63亿元。多年来,公司秉承以核心底层技术研发驱动发展的原则,不断充实创新项目库,丰富研究课题储备,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从创新培养到成熟优化,项目应用覆盖多个下游应用领域,学科丰富,专业跨度大。报告期内,公司建成18000平米研发大楼。截止报告期末,公司获得国内授权专利59项、PCT授权专利6项,处于申请阶段国内专利79项,国外专利78项。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对盐湖提锂技术进行迭代升级,“第三代”盐湖提锂吸附剂,产品性能领先,技术优势明显。在生命科学领域,公司开发出新一代耐碱蛋白,耐碱1.0M,极大的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聚合物色谱填料LXPM50HQ/50HS等产品完成实验室开发,并获得客户中试订单,进一步提升抗体应用领域的产品组合竞争力。
  尝试多种机制和激励政策,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公司现有技术研发人员近400人,外籍员工20多人,建设有35000平米研发中心,6个中试车间,对研发人员给与充足的课题经费和人员配备,让人才“只有能力的天花板,没有资源的天花板”,让公司成为人才尽情发挥的舞台。建设积极、健康的主流价值观企业文化,增强凝聚力。通过股权、薪资、文化引力等综合手段吸引国际专家,同时带动中国员工以开放视野融入国际化发展方向。
  (4)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强海外营销网络建设,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力度。
  国际化是公司始终坚持的战略,是公司重要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实现海外销售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12%,海外业务延续良好增长趋势。历经20多年成长,蓝晓科技逐渐成为吸附分离材料及技术行业国内龙头,国际领先企业,公司国际化战略秉持产业链高端定位,注重高品质产品和新技术输出,在关键海外市场陆续突破,近年来产品在海外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公司的海外市场从大客户、重点区域系统性拓展,稳步推进,已拓展覆盖到包括北美、欧洲、亚洲、南美、非洲等地区,全球化网络渐次形成。
  营销、技术支持网络和组织架构国际化同步推进。报告期内,公司在阿根廷设立子公司及南美研发中心,为大量南美“锂三角”区域客户提供高效、及时、本地化的技术服务,加快市场拓展和项目执行能力。细化子公司管理,Puritech已实现稳定盈利,品牌知名度持续提高,形成稳定客户群。年度引进20余名国际专业化人才,形成了全球化的营销和技术服务网络,稳步将蓝晓生命科学Seplife系列产品及技术推向国际市场。
  (5)推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建设,持续提高管理水平,铸造团队长期核心竞争力。
  要求管理人员注重本质、求真务实,通过细节优化和流程改进提高管理水平。以经营数据分析为抓手,对各生产、销售、采购和研发等经营环节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与任用,激发内在动力,始终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和向上力,实现良性发展。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对建设项目、供应链重要环节查漏纠偏,保障机体健康,防范风险。加强子公司管理,报告期内,比利时子公司Puritech业务趋势良好,新签订单数量大幅增长,与母公司的良性互促已经显现。
  (6)持续改善治理结构,打造健康、专业、专注的优质资本市场形象。持续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完善三会制度。
  董事会科学决策,为经营保驾护航,给经营更多空间。2023年,公司成功发行“蓝晓转02”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5.46亿元,为公司新建产能、研发中心及营销和技术支持网络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公司注重塑造健康、专业、专注的资本市场形象,投资者交流高效、透明。公司在深交所2022-2023年度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中获得了A级评级,信息披露工作表现优秀;入选MSCI中国指数,进一步获得国际资本市场关注;同时荣获“福布斯2023亚洲最佳中小上市企业200强”,关注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3年2022年 同比增减
  吸附分离材料 销售量 吨 47,704.58 43,183.17 10.47%生产量 吨 49,258.00 48,466.28 1.63%库存量 吨 14,667.79 13,114.37 11.85%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公司提供的多系列吸附产品和整线技术可应用多领域,报告期内环保领域系统装置增加明显。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1)本公司于2023年1月12日设立子公司陕西蓝川功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000万元,本公司认缴出资比例为70%,蒲城蓝晓认缴出资比例为30%。
  (2)本公司于2023年8月29日设立子公司西藏蓝晓新能源金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000万元,本公司认缴出资比例为100%。
  (3)公司子公司香港蓝晓购买SunresinSA公司95%股权,SunresinSA注册资本金为10万阿根廷比索。
  上述公司本报告期纳入合并范围。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中有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的供应商,公司对其采购额为3,557.3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2.04%,此关联交易是公司日常经营性交易,是公司业务发展及生产正常所需,有利于公司持续稳定经营,是合理的、公允的、必要的。此外,公司与其他四名供应商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持股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关联方在这四位供应商中不存在直接或间接拥有利益。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蛋白G亲和配基的制备和优化 国内蛋白G亲和填料存在载量低,稳定性差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本项目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高载量,稳定性良好的蛋白G亲和配基。 已实现稳定生产 提高本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效应 持续开发生物大分子领域的系列新填料,丰富填料产品品系,提升公司产品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病毒载体亲和配基的制备和优化 本项目旨在研究病毒载体纯化所需的亲核配基,制备适合作为特异性亲和纯化病毒载体的多肽配基 正处于研发初期 国产病毒载体生产处于空白领域,突破该领域的技术瓶颈,实现病毒载体亲和纯化的国产化。 持续丰富公司在生命科学系列产品的布局方向单克隆抗体的分离纯化 本项目拟降低生产成本,为市场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国产产品 已完成小试工艺优化 开发下游生产纯化平台,为公司产品在人用药领域提供成功案例 持续丰富公司在生命科学系列产品的布局方向猪伪狂犬病毒疫苗纯化工艺开发 本项目旨在开发经DMEM培养基培养接毒的BHK-21细胞后所得的病毒液,经过层析纯化,确定了纯化工艺路线,制备复合兽药标准的灭活猪伪狂犬疫苗病毒 验证工艺稳定性 增加进样量,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持续丰富公司在生命科学系列产品的布局方向亲水型酸阻滞树脂快速分离糖酸工艺开发 本项目旨在开发具有高使用寿命的亲水型酸阻滞树脂亲水型酸阻滞树 工艺正在优化中 酸回收率高,产品使用寿命延长 持续丰富公司在生命科学系列产品的布局方向PEG固相合成载体的开发 本项目计划开发出一种亲水型PEG固相合成载体,可应用于多肽的固相合成,和传统的固相合成载体相比,该载体可以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 正处于客户验证实验阶段 通过对高分子载体的工业化生产条件、质量控制、环保等各方面的技术问题进行控制,保证产品在多个方面符合要求。 强化公司在多肽固相合成载体领域的优势高丝氨酸分离纯化树脂及工艺开发 本项目计划研发一款适用于高丝氨酸纯化分离的树脂填料并开发新的纯化工艺 放大生产中 达到高效、低成本、环保和规模化的目标。 高丝氨酸在生命科学、化妆品、香料等方向均有应用,寻求为公司带来增量收入的可能600树脂工艺优化 本项目旨在提升提镓树脂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正处于客户验证实验阶段 优化原有产品品系,提高提镓树脂的性能 持续提升公司在提镓领域收入规模铝系耐热吸附剂的制备 本项目旨在提升现有铝系吸附剂的性能 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提升吸附剂在高温或者氧化性环境中的性能 在盐湖提锂领域,不断优化、开发使用不同环境的吸附剂,巩固并提升公司在盐湖提锂领域的地位高性能载锆除氟树脂的开发 本项目拟开发快速有效、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的除氟方法 正处于工艺参数优化阶段 开发形成一种新型除氟树脂,以克服现有氟离子吸附剂与吸附工艺中的诸多不足之处 拓宽产品线,提升竞争力耐碱性蛋白A亲和配 本项目旨在优化耐碱 正处于研发前期 新产品在耐碱性和使用 持续丰富公司在生命基的定向进化 性蛋白A亲和配基,提高蛋白A亲和配基在碱溶液中的耐受性。   寿命方便与已有产品相比具备明显优势 科学系列产品的布局方向研发人员增长26.94%,系公司以核心底层技术研发驱动发展的原则,形成多维度多梯次的研发人员结构,建立从基础材料开发、应用领域延展、工艺设计优化的不同研发创新小组,并不断按照公司研发架构丰富研发人才,同时不断充实创新项目库,丰富研究课题储备,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从创新培养到成熟优化。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适用 不适用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适用 不适用
  5、现金流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注: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货币资金中因诉讼事项被冻结的银行活期存款30,000,000.00元已于2024年4月3日解除冻结。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被投
  资公
  司名
  称 主要业务 投
  资
  方
  式 投
  资
  金
  额 持
  股
  比
  例 资金
  来源 合作方 投资
  期限 产品
  类型 截至资
  产负债
  表日的
  进展情
  况 预
  计
  收
  益 本期投
  资盈亏 是否
  涉诉 披
  露
  日
  期
  (
  如
  有
  ) 披露
  索引
  (如
  有)
  陕西
  蓝川
  功能
  材料
  科技
  有限
  公司 一般项目:
  合成材料销
  售;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机械设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新设 50,000,0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高纯元素及化合物销售;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自主开展法律法规未禁止、限制的经营活动) 新设 50,000,0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 □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复》(证监许可〔2023〕628号)文核准,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意,本公司于2023年4月17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了
  546.0645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54,606.45万元。应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4,606.45万元,扣除承销费和保荐费491.46万元后的募集资金为人民币54,114.99万元,已由主承销商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
  2023年4月21日汇入本公司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内,本次发行过程中,公司应支付保荐承销费、律师费、审计费、资信评级费等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合计人民币619.72万元,扣除不含税发行费用后,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53,986.73万元,上述募集资金到位情况业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由其出具《验资报告》(致同验字〔2023〕第110C000186号)。报告期内,公司实际使用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22,751.5万元,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2,751.5万元,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余额为31,299.67(含利息收入)。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2)/(1) 期 益 化
  变更)
  承诺投资项目
  新能源金
  属吸附分
  24,839. 24,839. 11,142. 11,142.
  募投项目尚在投资中,未达到投产条件。(含“是否达到预计效益”选择“不适用”的原因)项目可行性发生重不适用大变化的情况说明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 不适用用进展情况适用募集资金 报告期内发生投资项目 经公司于2023年8月28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实施地点 《关于增加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及延长实施期限的议案》批准,公司增加“新能源金属吸变更情况 附分离材料生产体系扩建项目”的实施地点,新增实施地点位于西安泾河工业园(北区)东西七横路北侧(高国用(2015)第10号)。适用报告期内发生募集资金经公司于2023年8月28日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投资项目《关于增加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及延长实施期限的议案》批准,公司增加全资子公司蓝晓实施方式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作为共同实施主体,投资方向、投资总额、投资内容均不发生变化;公司延长“新能调整情况源金属吸附分离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及“新能源金属吸附分离技术营销及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 经公司2023年8月28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批准,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先期已投及置换情 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共计8,393.92万元。况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 不适用动资金情况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 不适用的金额及原因尚未使用的募集资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于公司募集资金专户金用途及去向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 无的问题或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不适用
  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是□否
  

转至蓝晓科技(300487)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