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药业(00091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情况说明 2024年,中国医药医疗健康产业呈现出稳健上扬的发展态势,彰显出强大的市场活力与发展潜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中国医药制造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3.5万亿元,同比增长8.5%。《人民日报》刊发的《中国医药创新发展蓝皮书(2024版)》显示创新药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 15%,较去年同期增长2个百分点;新华社的《2024年中国创新药市场研究报告》显示肿瘤、罕见病领域,药品销售额增长12%,反映出行业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定贯彻。在仿制药领域,一致性评价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年度统计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底,累计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超 3,000个,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024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2024年药品审评报告》中显示我国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数量达 1,500件,同比增长20%。弗若斯特沙利文联合经济日报发布的《全球及中国医药外包服务市场研究报告(2024)》中显示2024年 CRO市场规模达1500亿元,同比增长15%;CDMO市场规模达1,000亿元,同比增长18%。外包服务的快速发展,为创新药研发提供了高效、专业的支持,加速了创新药的研发进程。 在医疗服务领域,经济日报发布的《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2024年整体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9%。社会办医机构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数量和规模均实现了稳步增长,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医疗机构发展状况报告(2024)》中显示2024年社会办医机构数量达到25万家,同比增长5%。在康复科等专科细分领域,社会办医机构凭借灵活的运营机制和特色化服务,逐渐形成了与公立医院互补的发展格局,中国康复医学会《2024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康复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800亿元,同比增长12%,康复机构数量增长8%。 “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在2024年取得了长足发展,健康界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下,2024年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医疗机构数量增长20%,达到15万家,在线问诊量增长30%,达到10亿人次,有效缓解了患者就医不便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全国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发展报告(2024)》显示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平均级别达4.0级,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更加顺畅,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截至2024年末,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8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8%,较上一年增长0.5个百分点。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在《中国老年健康产业发展指数(2024)》中指出老年人群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是其他年龄段人群的2.5倍,2024年老年医疗消费市场规模达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中国老龄化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为医药医疗健康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以药品需求为例,慢性病治疗药物、老年康复类药品的销售额增长尤为明显,新华社发布的《2024年老年医药市场消费报告》中显示2024年老年慢性病药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5%。 展望未来,医药医疗健康行业若想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牢牢抓住政策、技术、市场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研发、医疗服务、医保等方面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国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二)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2024年2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完善新药定价机制。以药品创新价值为核心,通过自评点数确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自由度,点数越高,价格自由度越高,并在挂网服务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通知》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研发具有高价值创新药,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引导资源向创新药领域合理配置,提高创新药研发积极性,促进创新药尽快上市惠及患者。 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在医药医疗健康领域提出多项重要举措。强调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 30元,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加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首次将“创新药”写入报告,加快前沿新兴创新药产业发展,打造新增长引擎。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提升,直接减轻居民就医负担,增强医疗服务可及性,提升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有助于打破行业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服务效率和质量。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增强医保基金共济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促进区域间医保政策协调统一,方便群众跨区域就医。完善药品集采制度,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使更多患者受益,同时激励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2024年5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推动医保工作创新发展的通知》,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三明医改的重要指示。一方面,强调深刻领会三明医改精神实质,包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三医”协同发展等。另一方面,提出持续巩固落实三明医改制度性成果,具体措施有加快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改革进度,形成多层次集采新格局,做好接续采购;加大医保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力度,支持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完善医共体总额付费和考核体系;着力提升医保支付管理水平,全面推行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规范核心要素管理;持续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落实动态调整机制,聚焦重点学科和项目调价;不断健全基金监管体制机制,打击欺诈骗保,强化数据赋能和社会监督;全面推进医保服务提质增效,推进经办服务标准化、数字化转型。 《通知》的发布加快药品耗材集中采购,降低患者费用负担,促进新药和新诊疗项目应用;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引导患者基层就医;提升医保支付管理,推动医保、医疗协调发展;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价值,优化医疗服务结构;健全基金监管,保障医保基金安全;推进医保服务提质,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全方位推动医药医疗健康产业良性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2024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文件聚焦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在医药方面,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中药工业龙头企业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加快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健全中药审评证据体系,加速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审评审批,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新药转化。在医疗领域,积极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建设,深化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在医保方面,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要求所有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将有力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通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升了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使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引导医疗机构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2024年9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发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10月1日起施行。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以人(个体或群体)为对象,非产品注册目的,关于疾病多方面及健康维护的研究活动。明确科学性审查、伦理审查、立结项、信息上传公开 4项基本制度;贯穿分类管理、禁无意义重复研究、提整体效能 3个理念;确立行政、技术协同监管机制。对干细胞、体细胞临床研究提出管理要求,中医临床研究管理规范另行规定。研究分为观察性和干预性,观察性研究不得施加干预、增加风险负担;干预性研究需符合医学和伦理规范,有前期基础、方案和预案,通过双审查。手术、物理治疗等干预研究,要用获批产品并在适用范围内开展;以上市产品为干预的研究,一般按指导原则开展,特定条件可超范围。该办法推动完善临床研究管理体系,提升规范性和质量。严格双审查保障研究科学性和受试者权益,减少风险和伦理争议。禁止无意义重复研究,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高整体效能。协同监管机制规范研究行为,促进健康发展,为行业创新提供科研基础。 2024年11月11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通知》通过明确预付金内涵,确定拨付条件和规范支出标准、流程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监督等多方面统一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付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知》的发布一是缓解医疗机构垫支压力,优化现金流,减少坏账风险,有利于采购药品耗材,提升服务能力;二是提高医保部门结算效率,规范医疗机构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三是让患者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就医体验改善;同时保障医药企业产品供应流通,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2024年,医药医疗健康行业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态势。从机遇来看,政策端的大力扶持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释放了市场需求,三医联动协同发展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化与高效化,对中药产业创新的支持则为传统医药发展开辟新路径。技术创新引领变革,医药研发创新突破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互联网+医疗健康”融合发展打破地域限制。同时,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社会办医兴起,分别从需求增长和服务供给多元化角度,推动行业不断拓展。然而,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医药研发的高投入与高风险,以及技术瓶颈,阻碍着创新药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资源分布不均和医患关系紧张,影响行业服务质量和形象;医保支付压力增大与监管难度提升,威胁着医保制度的可持续性。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企业发展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公司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任务,紧扣主责聚焦主业,蹄疾步稳谋发展、抓生产、促改革、强创新、保安全、严党建,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28,145.06万元,营业利润4,295.9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040.98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