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力传感(603662)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512.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50.8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9,260.94万元,同比增长10.67%。从重点工作和任务的完成情况上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几个重要领域加快推进,取得进展: (一)以打造“传感器森林”为目标的战略投资布局初见雏形 报告期内,公司锚定工业测控与计量、智慧物流、能源环境测量、机器人传感器四大投资板块,以“更聚焦、更深耕、更体系、更长远”的策略积极投资布局,2024年全年新增完成了“七控二参”共9个项目的战略投资,2025年一季度完成对开普勒机器人的战略投资。各企业基本情况如下: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新增投资企业 截至2024年底,柯力集团打造的“传感器森林”的战略投资布局初见雏形。报告期内,公司在四大投资板块内围绕“一核两翼”的方向储备和跟进了一批项目。“一核”指核心的机器人传感器,“两翼”其中一翼是多物理量的传感器,另一翼是工业物联网的应用。部分项目将于2025年投资落地。 柯力“传感器产业森林“投资布局(截至2025年3月31日)(二)“KMS”为引领,探索完善以集团化融合为导向的投后管理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围绕“KMS集团管理体系”(KeliManagementSystem),推动集团化战略往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 重要进展及里程碑 集团业务 赋能中心 创新集团业务组织体系,成立集团业务中心。一是搭建集团业务管理流程、交易机制和激励措施,展开集团业务培训和团队培育;二是以集团业务平台为中枢,推进母子公司业务资源、共性客户、供需生态链接,促成资源高效整合,推进业绩乘数效应;三是“以市场为师”赋能子公司市场调研、新产品定位、品牌策略、推广方案、渠道关系,协助子公司建设未来2~3年的业务增长点规划;四是强化业务赋能指标量化,为子公司创造直接业务销售落地,确保投后业务持续增长。研发赋能中心 建立集团传感器共性技术平台,积极推动集团内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为子公司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促进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和转化;协助部分子公司展开IPD研发体系建设,着重市场和客户需求驱动的产品规划和开发管理;整合集团内的研发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大幅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设立集团研发基金,支持子公司的基础研发、战略性研发、前瞻性产品开发和高端研发团队建设。投资赋能中心 聚焦现有四大板块深入再投资。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再投资”方式控股了知行物联(智慧库房领域)和飞轩传感(电流传感器领域),深耕细分赛道。采购成本赋能中心 进一步推进供应链战略,整合集团供应链资源,建立集采体系,建设共性物料库,提升市场议价权提高物料性价比;输出集团十大成本控制手法协助子公司合理控制成本;建立集团供应链赋能绩效量化指标,打造强有力集团采购团队,为子公司实现显著的成本控制;搭建集团廉政体系,制订廉政内控及核查机制。财务审计赋能中心 一是推进财务集团化、信息化,打造赋能、经营、决策型财务,支撑企业战略目标达成;二是财务围绕集团化进程,核心聚焦资金预算、成本、投资、资产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融合到公司经营各个环节,参与决策,使管理闭环,提质增效。三是搭建母子公司全流程预算管控体系,以及实时监控调整,增强财务合规性、降低财务风险、财务绩效创造和促进财务决策科学性; 四是组建集团财务BP团队,构建母子公司财务深化分工体系,对财审工作流程进行再创新,搭建了财务创造价值核心内容和分析经营提升体系;五是拟定财务管理规范性、财务核算、税务筹划、理财、预决算、成本管理等业务手册,形成行之有效的作业指导。人力资源赋能中心 一是组建完善集团HRBP队伍,按区域赋能子公司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二是建设集团内部人才市场,挖掘发展内部优秀人才,建设集团人才储才计划、B角培养计划、轮调代竞方式,优化外派和人才输出政策,促进集团内人才合理流动;三是完成控股子公司人才盘点,建设集团人才库,建立核心人才培育计划,为母子公司战略转型、规划发展做好有力的人才储备工作;四是建设集团绩效考评体系,以公司战略和年度重点规划设计子公司和关键岗位核心业绩指标和为实现核心指标配套的过程指标。管理协同中心 一是建设和完善集团化管理,形成制度流程的体系化,进一步优化集团投后运营的规范和标准;二是建立投后差异化赋能体系,组建赋能团队,开展子公司经营诊断工作,助力企业运营持续增长,同时建设赋能团队的子公司赋能量化目标和绩效机制;四是围绕集团战略秉承,完善集团整体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机制,确保战略落地精准触达;五是完善集团组织体系,建设储备干部池,开发母子公司干部梯队管理和人才共建平台;六是建设“和而不同”的集团企业文化体系,促进集团文化交流和品宣价值输出。设备制造与信息化中心 一是建立了集团共享制造中心含机加工、线缆、芯片、热处理、表面处理、钣金车间,挖掘新老子公司的产能共享;二是协助部分子公司新项目新产线的规划、建设和投产,以及标准化作业培训和团队搭建;三是赋能子公司提升精益生产,优化工艺、规范工时,提升工效;四是建立子公司信息化体系评估和建设,推进母子公司集团信息化平台建设,筹建集团数据流通平台输出数据价值化。 (三)瞄准新趋势、新产业、新客户、新需求,狠抓研发与投资,大力发展“新四样”面对新趋势、新产业、新机遇,公司“以市场为师”,围绕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关节力/力矩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多物理量传感器方向全面推进“新四样”传感器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已完成人形机器人手腕、脚腕,工业臂、协作臂末端的产品系列开发,掌握了结构解耦、算法解耦、高速采样通讯等技术要点,并已给50多家国内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客户送样,部分客户已进入批量订单阶段。2025年4月,公司购置并启用六维力自动化测试设备及机加工设备,将对六维力传感器实现全自动化标定检测,有助于提高产品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将大幅提高公司生产六维力传感器的效率和产能。 在触觉传感器方面,公司启动与多家企业、院校的合作,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同时,以投资并购的方式探索与国内技术领先的创新性触觉传感器公司在股权方面的合作。 此外,公司将继续投入研发力量,向微型、高频响应、MEMS硅基、力控算法集成等方向进行突破,尝试以新的工艺、路径探索六维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等高端力学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制造。 (四)“以投促招”“以产促招”,宁波、郑州、深圳三大产业园区稳步推进 米。其中柯力16期数智装备车间大厦已于2024年竣工备案及投入使用,已有德壹机器人、博远电子、天骄智能、知行物联、禹山传感、东大传感等多家企业入驻;2025年2月柯力18期宁波柯力智能传感器制造车间大厦已奠基动工,预计2026年10月可竣工备案及投入生产。江北区慈城工厂:总面积7.3万平方米,定位为高端制造基地,由3幢独立厂房及1栋食宿楼组成。宁波慈城工厂通过投资招引及整合上下产业链等方式,报告期内已落户宁波柯动、盈合电气、畅达物流等智能制造企业。郑州产业园 总面积8.45万平方米,定位为集团北方传感器及工业物联网制造基地,由4幢独立厂房及1栋食宿楼组成。郑州产业园通过投资招引及整合上下产业链等方式,报告期内已入驻河南盟森、林麓自动化、得丰地科技、绿邦通、尚艾业精密、港大电力设备等智能制造企业。深圳光明产业园 位于深圳市光明区,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定位为公司在大湾区的第二总部基地。报告期内,柯力传感投资的柯力三电、立仪科技、威勤电子、湾测传感、点联传感、德柯智能等企业已入驻,瑞比德传感、桃子自动化等子公司将在2025年入驻。总体来看,宁波、郑州、深圳三大园区的建设和投产使用,提升了公司在多种传感器产品和仪表领域的产能规模,并且为相关子公司、参股公司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为公司打造传感器产业集群和产业森林打下坚实基础,体现了母子公司协同践行“多物理量传感融合发展”的战略路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