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华润双鹤(600062)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业绩完成情况
  2024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11.1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28亿元。
  慢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核心产品 0号收入同比增长1%;缬沙坦氢氯噻嗪(复穗悦)、硝苯地平缓控释系列、厄贝沙坦分散片(豪降之)等充分挖掘集采红利、发挥渠道功能,销量及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
  专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1)尽管受到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下降和部分产品集采影响,儿科用药领域收入同比增长4%,核心产品珂立苏收入同比增长8%,保持市场份额第一,公司通过 BD积极拓展新的儿科产品,加快新品导入;(2)肾科用药领域收入同比略有下降,核心产品腹膜透析液满产生产销售,低钙腹膜透析液系列产品获批上市,正在加快市场导入;(3)精神/神经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核心产品丙戊酸镁缓释片收入同比增长3%,重点产品普瑞巴林收入同比增长16%;(4)肿瘤领域收入同比增长85%,其中替尼泊苷收入同比增长89%,上市 3年实现年销售过亿,白消安收入同比增长63%。(5)女性健康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2%,核心产品毓婷系列收入同比增长31%,在紧急避孕领域市场份额第一。
  输液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2023年疫情管控放开后输液市场快速增长,至2024年下半年市场需求调整性回落减少,基础输液收入同比持平,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居行业前三;存量治疗、营养输液受带量采购影响价格下降,公司积极拓展新的治疗性输液产品,加快产品补充。
  除制剂配套类原料外,原料药业务持续受行业价格下行影响,收入同比下滑 8%。公司加大原料药市场拓展以弥补价格下降影响,重点产品辅酶 Q10、利福霉素 S钠盐、依诺肝素钠和肝素钠原料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4%、86%、61%、34%。
  公司积极拥抱带量采购,重塑价值链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加紧产品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各项低成本战略举措落地,重点产品成本持续下降,营销费用投放更精准高效,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二)重点工作举措和成果
  2024年公司积极推进研发创新、外延发展、卓越运营,助力业绩稳健增长。
  1、加快研发创新
  公司提出“十年三步走”研发战略,聚焦“三个围绕”较好完成第一阶段“产品驱动期”任务,仿制药获批数量过百,正在向第二、三阶段“技术驱动期”“创新驱动期”转段过程中,稳步推进研发能力构建,创新药在研项目 15个,合成生物项目储备十余个。研发转型五年来,研发投入强度较转型前接近翻倍,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 18%,设立 10个研究院,研发队伍达到千人以上。
  报告期内,公司仿制药和一致性评价获批、申报数量均超过 30个,再创新高,自2018年以来累计新增或过评的产品为2024年营收贡献超 40亿元,有力支撑了公司参与国家及省市级药品集中采购及规模化运营。
  八个核心技术平台正在“筑基”,缓控释和甾体激素平台产业化能力相对成熟、管线丰富;多腔袋、儿童微片、生化提取平台初具产业化条件,加速产品申报,满足差异化临床需求;连续流、微球和创新晶型平台正在加快技术沉淀,力争尽快实现从实验室向产业化的技术突破。目前核心技术平台在研项目二十余个,报告期内缓控释技术平台获批 3个,渗透泵缓控释技术产品在研管线达 5个;儿童用药平台第一个产业化治疗儿童白血病的 2.2类新药巯嘌呤片(Ⅱ)(微片剂型)于2025年 1月获批。
  持续推进创新药研发能力打造,通过海外授权引进和自主研发多措并举加快丰富创新药管线,共有 15个创新药重点项目在研,报告期内 2个 5.1类新药申报生产,2.2类新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进入Ⅲ期临床并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1类抗肿瘤新药 DC05F01已启动Ⅱ期临床受试者入组开展主体实验。报告期内 4个创新药项目申报临床,其中 3个已获批临床,包括 2.2类新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重适应症(Ⅲ期临床)、1类新药 DC10190和 2.2类新药ZP036。
  围绕国家战略导向,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方面积极布局合成生物赛道,打造研发、中试、产业化三级产业体系。合成生物研究院成立 1年来,引进合成生物领军人才,搭建核心技术团队,构建合成生物技术平台,承担国家重点任务;依托神舟生物构建合成生物的中试和产业化基地。目前合成生物有十余个在研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完成在产重点原料的菌种改良并实现量产,一个项目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正在开展产业转化试验。另一方面探索布局小核酸赛道,聚焦现有慢病优势领域,通过自研和外部合作的方式加速小核酸药物获取,目前一个项目正在洽谈合作。
  2、加快外延发展
  公司积极通过外延发展方式加快产业整合、产品获取。报告期内,完成华润紫竹股权并购,丰富了公司女性健康、眼科、口腔领域产品线,有助于实现双方在渠道营销、产品布局、国际业务和零售业务等方面的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引进 1.1类天然药物新药香雷糖足膏“速必一”,该产品为糖尿病足溃疡中国大陆第一个 1.1类创新药,公司获得此药物中国大陆地区 20年独家代理权,将极大提高“速必一”药物可及性,惠及更多糖尿病患者,为两岸新药联手研发注入新活力。同时,公司还围绕战略领域加大寻源力度,持续丰富标的库,股权并购和产品引进均在有序推进中。
  充分发挥公司产业管理能力,强化对并购后企业的投后整合。公司系统实施“长征计划”投后管理项目,利用自身整体平台优势,通过研产销的全面协同,采取降本增效、市场协同、组织重塑等措施,深入挖掘业务协同点,2023年收购的双鹤天安收入同比增长2.5%,净利润同比增长16%;2024年收购的华润紫竹收入同比增长9%,净利润同比增长9%。
  3、深化卓越运营
  持续强化仿制药“研产销”综合能力,以多品种、大规模、高质量仿制药集群积极参与带量采购,研产销协同降成本、提效率,提升全价值链低成本能力。目前公司过评产品过百,其中 51个产品在国家带量采购(含续约)中中选,超过 70%的产品在各省级带量采购(含联盟采)中中选,参与集采产品的产量占公司总产量的 60%。各单位通过积极推进原辅料包材集中采购节降成本、设备效率改善和提升、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跨区域灵活用工模式等多种方式实现成本持续降低。
  积极推进营销模式转型,在夯实处方药专业化推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商销和零售电商等全渠道营销。一是持续深化专业化外包推广服务模式,扎实学术体系、强化终端掌控及区域发展、注重学术驱动与服务商协同发展,报告期内,1类新药速必一、治疗带状疱疹的溴夫定均实现快速上市销售,市场份额快速提升,肿瘤领域替尼泊苷销售过亿。二是持续打造医疗驱动、以点带面、低成本的县乡商销模式,充分利用 0号的商业渠道优势扩大卜可、穗悦等集采产品终端覆盖。三是建立品牌驱动、线上线下立体化的新零售营销模式,充分利用并购华润紫竹带来的 OTC资源和品牌优势,加快 OTC平台建设,打造产品品牌,毓婷系列品牌价值提升,地喹氯铵含片(清利®)收入同比增长48%,年收入过亿。
  强化生产资源配置及产业化升级,山东济南新建固体制剂车间和江苏淮安腹透生产基地一期建设项目均已完工开展设备调试和产品转移,将于2025年正式投产;持续开展输液产线自动化升级,各生产基地充分利用设备更新政策提速产业焕新。聚焦关键业务领域数字化与业务深度融合,在数字供应链、智能制造、数字化营销等方面加快数字化模式创新,在标准化运控管理、营销流程、合同管理、供应链可视化、研发管理等方面推进数字化管控能力提升,2024年公司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覆盖率已超 70%。
  4、深化组织变革和队伍建设
  提升“战略-组织-文化”一致性,推动研发组织、输液组织、原料药组织、采购管理部门进行组织优化;完善干部交流机制,大力推动干部交流,提升队伍适配性,激发组织活力;多措并举扩充引才渠道,落实留才保障,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术、技术、资源共享共建,聚焦科技人才、核心骨干和基层低收入员工优化激励,引、育、用、留全方位践行人才强企战略。
  

转至华润双鹤(600062)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