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海科技(002993)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全球智能科技创新呈现爆发态势,高算力服务器集群、AIoT智能终端及服务机器人系统加速升级,深度学习驱动的智能化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中国作为全球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产业的重要增长引擎,依托数字基建优势与场景应用潜力,全面承接全球智能化转型需求,推动智能硬件产业链向高端化演进。 具体而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迭代发展驱动数据中心算力需求激增,带动服务器电源行业向高密度、模块化方向突破;智能物联终端在边缘计算与感知技术突破下,正实现从单品智能向全场景互联的生态跨越;机器人行业则受益于多模态交互与自主决策技术的成熟,加速从工业场景向医疗、服务等民生领域渗透。三大领域的协同发展,共同构筑起智能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网络。 公司紧跟智能化与绿色低碳发展趋势,重点聚焦智能物联网设备充储电、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三大领域,现已成为一家专业从事智能物联网设备充储电、新能源汽车电控与电源系统解决方案、绿色能源转换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成为能源高效应用领导者。 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5G、AI、XR 沉浸式技术等融合应用使新兴物联智能硬件产品不断涌现。 2024年以来,AI手机、AI PC、AI眼镜等创新硬件密集发布。随着AI大模型和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继续复苏,消费电子行业具有长期市场空间,Grand View Research 预计 2025-2030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将由约1.2万亿美元增长至1.7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6%。随着AI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据中国信通院统计,截至2024年,中国算力规模达到 280 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位列全球第二,其中智能算力规模突破 90 EFlops,占比达到32%。算力建设背景下,AI服务器等算力硬件、电力系统和电源需求同步快速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及储能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助力全球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市场渗透率达到40.9%(2023年市场渗透率为31.6%);据Clean Technica统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首次突破1700万辆,同比增长26%,市场渗透率由2023年的16%提升至2024年的22%,其中2024年12月渗透率跃升至30%,创历史新高。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 200万辆,光伏产品连续 4 年出口额超过2000亿元,锂离子电池出口量达39.1亿个,创历史新高。中国新能源汽车和能源电子产业已具备良好基础和全球竞争力,产业链呈现规模和质量双增长良好态势。 公司的智能物联网设备充储电业务属于与数据和通信等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泛消费电子行业,主要为下游终端客户提供适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机器人等智能终端、网络通信和安防设备、个人护理电器、医疗、动力工具、户外露营充电器(有线和无线)和其他适配器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持续渗透,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新兴消费电子终端涌现,手机等智能物联网设备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和娱乐载体,其使用时长、频次和场景不断增加,为电源产品的有线和无线应用创造新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提升设备续航能力的5500mAh及以上大容量手机电池的日益普及,快充逐步成为刚需。在消费者便携需求与大容量电池技术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大量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家电等产品正在转向无绳化电池供电,为充储电产品开辟出新应用市场。消费电子产品的便携化、无线化需求带动充电器、电源适配器等配套产品向高功率小型化发展。随着快充对低功率充电器的加速替代,充电器平均功率有望持续提升。伴随 USB PD3.1 标准在消费类电源领域的普及率不断提升,PD 适配器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电源适配器。2024年底开始,欧盟将强制要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无线耳机、耳麦、手持游戏机、便携式扬声器、电子书、键盘、鼠标、便携导航、耳塞等12类电子设备(笔记本电脑的实施日期推迟至2026年)统一使用Type-C接口,并要求快充设备统一采用 PD 协议,在欧盟内相关设备的电源和线材存量市场将逐步实现替换,采用统一PD 协议和 Type-C 接口的充电器和适配器需求有望显著提升。2025年 1 月,新一代中国电源能效标准GB 20943-2025 发布并将于2027年 2 月实施,新国标适用范围的扩大与能效门槛的提升将推动国内电源产品加速升级换代。2024年 9 月,工信部正式实施无线充电新规,将移动、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功率上限从50W提升至80W。WPC于2023年推出的Qi2.0标准在1年内已得到超过15亿部智能手机和充电器采用,同时 WPC 推出 Ki 无线厨房电器接口标准,进一步推动了无线充电的创新应用。由于智能终端是用户接入AI的天然入口,所以随着AI、卫星通信和5.5G/6G等驱动消费者换机的创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未来手机和 PC 等终端更换频次将提高。智能物联网设备电源小型化、无线化和功率提升,促使其重要性和产品价格提升,在存量普及快充和大功率适配器和设备数量增长的驱动下,智能物联网设备电源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 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12.4亿部,同比增长6.4%;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2.4%,连续第六个季度保持增长,并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进一步同比增长2.3%至12.6亿部。 虽然手机进入成熟发展期,但是随着快充渗透率的整体提升,充电器平均功率随之提高,手机充电器这个300亿级别规模市场将继续平稳增长。根据IDC统计,2024年全球PC出货量约为2.63亿台,同比增长1.0%,预计2025年全球PC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7%至2.73亿台。AI、快充等技术革新及新一轮换机据IDC数据,2024年全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计达到5.379亿台,同比增长6.1%,2028年将增至6.125亿台,2024-2028年CAGR为3.3%。根据Wellsenn XR预测,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有望从2024年的 152万台提升至2025年的 350万台,同比增长230%,2030年有望增长至 9000万台。IDC 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将达到8.923亿台,同比增长0.6%,2025年将增长4.4%至9.311亿台,2028年出货量进一步增至 11.082亿台,2024-2028年 CAGR 为 5.6%。可穿戴及智能家居电源市场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根据2024年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全球34亿美元),2029年有望达到750亿元(全球324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的 32.7%,2024-2029年逐年几乎均实现近翻倍增长,2035年有望达到 3000亿元规模。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展正在提速,2025年特斯拉Optimus目标产量为5千台,2026-2027年目标产量逐年提升至 5万台、50万台;国内来看,宇树、智元等机器人新势力、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小米、小鹏等造车势力均在加快推进机器人规模化商业落地。机器人内置电池分为电池包与电池组两种形态,匹配的充电产品分别对标消费电子大功率充电器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枪。此外,服务机器人(包括AGV 搬运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扫雪机等)的品类扩张也带动相应有线及无线充电需求向全场景解决方案升级,中研普华研究院预计2019-202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从116亿美元增长至290亿美元,2025年将进一步增至 328亿美元。伴随机器人产业的智能化升级与应用场景拓展,机器人电源市场具备广阔的快速成长空间。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机系统、电控系统、动力电池、电源系统其他电子电路以及传统汽车零部件。公司主要为新能源(含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乘用车和商用车提供电控系统(单/双电机和发电机控制器、高/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域控(多合一动力域控、整车域控&区域域控等)与电源系统(OBC、DC-DC、PDU、车载电源模块)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基于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向商用车及特种设备等提供电动化解决方案。 乘用车领域,根据 Clean Technica 统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 1723.2万辆,同比增长26%,渗透率为 22%(2023年 16%)。根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089.9万辆,同比增长40.7%,全年渗透率为47.6%(2023年全年渗透率为35.7%)。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预测,基于现有政策和汽车行业目标,全球电动汽车2030年销售份额有望增加至 35%。商用车领域,根据中汽协统计,2024年中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 57.6万辆,同比增长28.8%,全年渗透率为14.9%(2023年全年渗透率为 11.1%),其中 12月单月渗透率达到 21.4%。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预测,基于现有政策和汽车行业目标,全球电动汽车2030年销售份额有望增加至 35%。 目前中国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但中国汽车普及率仍较低(2023年汽车保有量:中国千人238辆,欧盟千人571辆,美国千人837辆),潜在新购群体规模巨大。随着智驾技术加速平权化,高阶智驾将逐步下探至平价主流车型,有望推动油电替代进程。作为世界汽车工厂的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辆数量和价格不断攀升,新能源汽车电源、电控等电力电子系统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三)光伏/储能、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器行业 公司所从事的数字能源业务提供光储充一体化的能源解决方案及数据能源解决方案,主要为工商业和户用光储充系统及公用充电基础设施提供逆变器、阳台光伏、储能系统、交/直流充电桩、充电模块等产品和光储充系统解决方案,为数据中心提供服务器电源产品,该业务方向主要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旨在促进能源高效应用,属于工信部新提出的能源电子产业。 1、光伏行业 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目标,随着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趋势,光伏行业需求旺盛。根据 IEA 的数据,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达到 599GW,同比2023年(420GW)增长43%。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4年中国光伏并网发电年新增装机达到 277.57GW,同比增长28.33%;其中分布式光伏年新增装机达到118.18GW(其中户用分布式29.55GW),同比增长22.7%,占全部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的42.6%,分布式光伏成为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的重要组成。 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Solar Power Europe)发布的《Global Market Outlook For Solar Power/2024-2028》报告预计,到2028年,最乐观预计全球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 1000GW,最保守估计则将达到 668GW。长期看,随着光伏技术发展和大规模化开发应用,光伏每度电成本将继续下降,光伏性价比持续提高。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行业处于高景气期。 2、储能行业 中美欧印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光伏装机持续增长,中东、南美、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储能需求正在兴起。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 369.8GWh(以终端口径统计),同比增长64.9%,其中中国储能电池出货约345.8GWh,全球占比超过93%。 为满足户外活动、移动式办公、家庭应急等场景需求,集成多口快充、逆变供电和照明等复合功能的便携储能产品已畅销全球市场。欧美日澳电力市场较成熟且更为市场化,其储能商业模式已多样化,特别是在欧洲能源转型和电力系统稳定保障驱动下,催生了大量的户储需求。巴西、南非和南亚等新兴市场因电力供应问题,对实现绿色能源的自发自用有大量的混合储能需求。国内由于居民结构、电力结构等的差异,目前更倾向大储能(发电侧和电网侧),国内户用储能还处于起步期。 3、充电基础设施行业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带动巨大的充电基础设施需求,与此同时,各国的政策驱动使得充电桩数量日益增长。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增量 422.2万台,同比增加24.7%;截至2024年末,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81.8万台,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的比例为2.7∶1。据《Global EV Outlook 2024》预测,预计到2025年,全球公共充电桩将达680万台,其中公共快充充电桩达250万台,公共慢充充电桩数量达430万台;预计到2030年,全球公共充电桩数量将达到1530万台(2025-2030年CAGR达到18%),其中公共快充充电桩数量达620万台(CAGR为20%),公共慢充充电桩数量达910万台(CAGR为16%)。 4、服务器行业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兴起,作为算力基础设备的服务器行业迎来新的增长机遇。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显示,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约为172万台,同比增长46%,预计2025年有望进一步增长24.5%(基础情境下)。微软、Meta、亚马逊、谷歌等主要 CSP 厂商均宣布增加2025年云端或 AI 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平均年增长有望超 30%。在 DeepSeek 技术普惠驱动下,AI应用场景有望扩大,从而推动边缘侧AI推理服务器需求快速增长。服务器电源是服务器中需要冗余配置的核心模块,其功率和数量需求都将同步增长。此外,备用电源是保障数据中心电力供应稳定性及连续性的必要配置。伴随数据中心的加速建设,以柴油发电机组为主流方案的备用电源需求激增,数据中心用柴油发电机及其电系统需求迎来快速放量期。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公司深耕充储电等能源应用行业二十载,是能源高效应用领导者;通过持续丰富产品线,公司陆续进入手机、IoT、PC、动力工具、机器人、算力基础设施、消费品牌、新能源汽车以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的电控及电源零部件、光伏/储能等市场。公司聚焦智能物联网设备充储电、新能源汽车电控与电源、数字能源光储充三大千亿级市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业务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建立了完善的新品研发、技术储备及市场推广机制,确保持续满足客户需求,产品具备市场领先竞争力。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与国际客户,新客户和新项目不断增加,尤其是智能物联网设备业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通过加强运营管理和成本管控,公司紧抓全球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以及智能物联网设备、新能源汽车品牌走向全球的历史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制造、海外市场和海外业务,推动各业务板块稳健发展,实现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2,316.34万元,同比增长24.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486.43万元,同比增长5.43%。全年研发费用大幅提升至3.52亿元,同比增长14.14%。国际化业务加速拓展,外销收入提升至200,565.41万元,同比提升15.03%。高毛利率产品的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板块毛利率提升 3.52%。新能源汽车电控与电源系统解决方案、储能及其他产品的营业收入由2023年的12.15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14.91亿元,同比增长22.73%。 (一)公司经营情况 (1)技术立企,持续推动研发创新 公司秉承“技术立企”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以满足能源应用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及应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下对能源日益提升的发展机遇。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费用达到 3.52亿元,同比增长14.14%,占营业收入的 5.48%。通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积累,公司已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全球授权专利730项(其中国内外发明专利98项,实用新型专利375项),2024年新增92项(其中国内外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此外,公司还拥有44项软件著作权、10 项作品著作权、1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并参与制定了 30 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 8 项,行业标准 6项,团体标准14项,美国能源部DOE&IEEE标准2项)。2024年,公司已加入国际IEEE组织(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并深度参与了国际标准 IEEE P1937.18《无人机系统用充电器技术规范》制定;在国家标准方面,公司参与了2025年最新版中国电源能效标准《交流-直流和交流-交流电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943-2025)的起草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称号,并入选广东省制造业企业 500 强第 96 位、DESIGNSORI 颁布的 K-DESIGN 大奖。控股子公司智新控制荣获2024年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评选活动年度创新企业、2024年度第四批武汉市五星级高新技术企业、武汉市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先锋企业。 在研发设施方面,公司已拥有深圳、东莞、上海、武汉、吉安五大研发中心和两大 CNAS 实验室。 东莞实验室已获得Intertek、TÜV、UL等国际权威实验室目击实验室资质授权,以及CVC威凯能力认证和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CHEARI)能力认证,奥海实验室已达行业国际领先水平。 (2)精益生产融合全球智造,优化制造成本 公司国际化布局持续深化,已构建起东莞奥海、武汉智新、吉安奥海、印度希海、印尼奥海和越南奥海全球六大智造基地网络,同时推动本地化采购与营销体系持续建设。报告期内,公司越南智造基地已正式投产。 公司积极引进精益生产模式,结合生产内容和环境进行针对性设计,形成了符合公司生产特点的精益管理机制。同时,公司在各分子公司建设智能制造样板产线,逐步完善涵盖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目视化看板管理、数据分析管理、大数据防错/追溯制造以及企业管理系统整合集成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并逐步向各产线推广。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精益样板线体的 IT 化,运用精益看板系统识别节拍异常、设备异常、品质异常,推动及时改善。通过精益生产融合智能制造,公司成功降低了制造综合成本。具体而言,产线DT减低20%,单位人时产能提高25%;智能工厂标杆线体建设强化了ESOP电子作业指导系统、ESD防静电管理系统和可视化大数据中控台功能,上岗培训时间降低 30%,换线时间节省 25%,消除了 ESD 电性不良问题,提升了智造能力与客户认可度。此外,设备物联网和大数据预警等智造技术也得到更广泛应用。 (3)严控品质,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公司一直秉持“精心制造、精益求精;精诚服务,赢得客户”的质量方针,严控产品品质。公司搭建了涵盖供应商品质管理、材料认证及管理、进料品质管控、生产流程质量管理、出货检验管控、可靠性验证等环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同时,公司自建获得 CNAS 等认证的测试实验室,具备电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相关的性能测试、电磁兼容、材料分析和检测、可靠性试验及环境测试和失效分析等能力,可及时响应研发验证和测试需求,缩短产品开发和量产周期。 在管理体系认证领域,公司已成功取得 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20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3485:2016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QC080000:2017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ANSI/ESD SD20.20:2021 静电放电控制体系、IATF16949:2016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SO27001:202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一系列管理体系认证。此外,公司还荣获了 ISO14064-1:2018 温室气体排放核查证书、责任商业联盟(RBA)的 VAP 审核证书以及 SA8000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方面,公司旗下的智新控制公司全面引入了日产ASES、PESES、GK等先进管理体系。在报告所述期间,公司进一步通过了IS0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IS0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ISO37001:2016反贿赂管理体系以及GRS全球回收标准的认证,展现了公司在多个管理领域的卓越能力和持续改进的决心。 为满足公司产品销售的需求,公司还通过了中国CCC、欧盟CE、美国UL/ETL、FCC、德国GS、印度BIS、日本PSE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认证,以及CTIA、QC、USBIF、WPC Qi、MFi等行业协会终端的产品认证。截至报告期末,因新兴业务逆变器、充电桩等增量,公司在全球市场准入方面获得超5000个产品认证证书报告(涉及全球93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口覆盖全球市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产品品质稳定可靠,赢得了客户和行业的广泛认可。报告期内,荣获多家行业头部客户质量创新奖、优秀质量奖、最佳交付奖、最佳合作伙伴、战略合作伙伴等荣誉。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销售量 万PCS 34,867.17 28,694.10 21.51%生产量 万PCS 35,140.08 28,430.39 23.60%库存量 万PCS 3,346.49 2,161.49 54.82%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因春节成品备货,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品对应库存增加。 2、新能源汽车行业:因公司新能源汽车布局品类扩张,电控产品与部分电源产品单价存在差异,导致销售量、生产量、 库存量同步增加。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本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于2024年3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汇编2024》以及2024年12月6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将保证类质保费用计入营业成本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本报告期内变动子公司: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大功率小体积充电器(140W, PD3.1 )的开发 开关频率从100KHz 提升到400KHz 级别,缩小变压器、感性和容性元器件体积,最终实现缩小充电器体积,提升功率密度的目的。 HVT 相对于常规140W充电器,在同等性能前提下,体积缩小25%。 可增加大功率充电器的便携性,提升公司大功率充电器的市场竞争力。AC/DC 模组研发 将变压器、次级整流滤波、稳压等功能集成为一个核心部件(模组)。产品开发可实现灵活匹配、更高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和可制造性,并大大加速了开发的进程。 HVT 65W/100W/140W模组的功能正常,应用于产品开发产生经济效益,并导入量产。 从原有的电源产品生产销量拓展为核心模组的生产和销售,不管是满足自用还是外售都能提高经济效益。因为其核心部件“即插即用”的特性,可以大大加速产品开发进程。新型磁性(复合型磁性材料)的应用研发 使用新型复合型磁性材料,使变压器体积缩小,成本降低。 开发中 复合型磁性材料应用于变压器,体积可缩小20%以上,并能实现变压器设计规格标准化生产。 作为公司引领超高频微型变压器的前沿技术,实现变压器标准品化,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PCB EMI仿真应用技术研发 基于PCB 布线,利用SIWAVE软件,进行SI,PI仿真,解决高频干扰,提前预测 PCB布线是否合理。减少PCB打 HVT 仿真准确率达到95%,实现PCB 打板次数小于2次,缩短开发时间两个星期以上。 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减少研发实验风险,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并能样次数。降低研发材料,时间成本。 实现新技术探索。AI EMC 方案平台 通过AI软件进行EMC 问题预测,及提供解决方案。缩短产品研发时间,并减少设计成本。 项目评估 让EMC能在24小时内得到解决,并实现方案可量产。 可缩减研究人员,提升研发效率,做到技术降本。P023户外割草机640W防水充电器开发 以超宽输出电压设计技术来满足客户终端产品15米延长线的充电要求,同时满足IP67防水、防紫外线要求及8年超长使用寿命,并解决15米延长线短路保护,使之更安全可靠充电。 量产阶段 开发产品符合15米延长线EMC、灌胶后防水和各种拉力测试要求,并满足8年超长工作寿命可靠性要求。 突破户外防水IP67电源技术难点,提升公司大功率研发实力和知名度,为公司创造营收。1800W电动工具充电器 市场对大功率充电器的需求越来越多,通过预研1800WIP67防水充电器,具备大功率充电器的研发能力。 DVT 采用新型技术,图腾无桥PFC加半桥LLC架构,整机效率比传统方式效率高2%。 突破大功率户外防水IP67电源技术难点,提升公司大功率研发实力和知名度,为公司创造营收。低功耗电动工具电池快速充电器的研发 采用小功率单独供电线路和MCU恒流恒压和细致的保护控制,实现待机低功耗和输出完全隔离,解决电池包反向漏电问题,同时可提示消费者故障来源,基于此功能技术研发低功耗电动工具电池快速充电器。 量产阶段 研发全新设计可量产产品,实现快速充电完成后不漏电和低功耗待机。 研发试产涉及安全低功耗设计和多项工艺技术,能够提升公司电动工具充电器研发制造能力。PT020 电动工具480W单双包充电器开发 以单个变压器设计来满足双包同时充电的设计技术,通过MCU检测识别与电池包通信完成所有阶段充电要求,高电压输出安全控制的技术特点。 量产阶段 通过均衡控制电流方式满足单变压器双包充电要求,微处理器与电池包通过通信控制实现各阶段(含充电、保护、降压、自锁、高电压输出安全各项功能)技术要求。 突破双包同时平衡充电技术难点,提升公司大功率研发实力和知名度,为公司创造营收。氮化镓多口智能分配充电器的开发 使用多路独立的氮化镓线路,一方面缩小充电器体积,另一方面提升充电器效率。 量产阶段 体积比普通产品小20%,效率提升3%。 以“体积小巧和智能分配”作为卖点,抢占办公桌充电场景市场。智能穿戴无线充开发 开发具有技术优势的手表无线充,充电效率高,充电温度低。 量产阶段 满足功能和品质要求,得到行业客户的认可,并量产。 借势智能穿戴数码产品,扩大量产产品品类,增加营收。15W超薄磁吸无线充模组的研发 研发15w高效充电、散热快的模组;争取全球首批通过QI2.0+MPP认证;申请多项技术专利。 量产阶段 满足认证、功能和品质要求,得到行业客户的认可,并量产。 可引导后续相关产品开发的个人消费平台级模组产品,持续为公司创造收益。自检线功能的充电器 充电器自带自检功能,充电线插入充电器,充电器自行检测充电线是否是匹配的快充线。 预研阶段 实现技术专利布局,产品实现量产,该技术成为充电器行业标杆。 该技术突破充电器行业创新,拓展更多的新客户。50W磁吸风扇无线充 手机使用时和进行无线充电时,手机产生的热量通过TEC和风扇进行散热,解决手机发热高的问题,使无线充功率更高效。 预研阶段 解决无线充高功率发热问题,实现量产。 一种新型的散热技术,极大地缓解无线充高功率产品高热问题,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类。抢占蓝海市场。极致性价比12V1A适配器的开发 12V1A网通产品市场年出货量数亿只,该行业产品方案几 量产阶段 协同IC方案公司将BOM成本极限控制,产品实 抢占12V1A网通市场。已经有大客户大乎都雷同,难有成本优势,计划协同IC方案公司开发一款超极简外围超低成本产品。 现量产推广。 批量下单,每个月2KK个的订单数量。65W-150W GaN适配器开发 将氮化镓功率芯片用在适配器产品上。 DVT 体积相比同等适配器减小30%。 满足市场对小体积产品的需求,且成本不增加,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安防POE电源(以太网电源) 通过以太网电缆为IP电话、网络摄像机等终端设备同时提供数据连接和电力供应。 HVT 使网线同时实现信息和电力的传输。 技术创新,开创新品类,增加公司营收。笔电、显示器、安防共用适配器 目前笔电、显示器、安防等行业都有大量适配器需求,各家大多都是独立针对性开发产品,我们计划开发出多行业通用适配器,便于公司生产备料和成控制。 量产阶段 满足笔电、显示器、安防等行业需求的65W、90W、120W(12V、19V、24V、48V、53V)等功率及电压要求。 各行业通用,安规费用低,成本有优势,利于抢占市场。PD3.1 充电器的开发 PD3.1 是当前最先进的大功率充电协议。应用此协议的充电器可大大提升给手机,电脑或电动工具的充电速度潜力。 量产阶段 开发出极具性价比,可靠性高的PD3.1 系列产品,如,140W、240W系列充电器和适配器。 PD3.1 充电协议是大势所趋。此系列产品快速推出有助于公司抢占新一代手机,电脑充电器市场。230W & 330W (20V)大功率电源适配器 应用于高阶电竞笔记本电脑,在大功率笔电适配器领域实现突破。 量产阶段 满载效率>93%,能效VII,符合主流笔电品牌需求。 实现高端项目突破,积累大功率笔电项目经验,营收贡献潜力大。桌面型USB PD 45W &65W 客户定制,符合其严格的设计品质要求。 量产阶段 高可靠性、高性价比,可制造性强。 突破笔电头部客户,提升研发,制造,品质全面经验和能力,助力奥海成为笔电领域主力产商。小饼干超薄充电器的开发65W, 恒功率 使用氮化镓、平面变压器、AHB等最新技术、研发差异化(超薄)产品。为2023款的恒功率改进版。 HVT 研发厚度仅为11mm的65W恒功率充电器,表面温度小于77℃(@26℃),功率密度1.8W/cm3。 可以为公司开辟“针对商旅人士出行的超级便携充电器”这一潜力巨大品类,前景十分广阔。超薄欧规,英规充电器隐藏式插脚设计 让英规和欧规的充电器也能拥有超薄的造型。大大增加英规和欧规充电器的便携性。 HVT 让英规和欧规的充电器也能有超薄的造型。插脚的使用寿命在3年以上。进行相应的适配开发使其能应用在更多的超薄产品上。 对打开欧洲的超薄充电器市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Ai充电器 让充电器拥有学习并适应用户使用习惯,和能与用户互动的功能。让产品的用户体验更加美好。 HVT 让充电器的智能程度,能最大程度符合用户的想法和意愿。极大地增强用户的愉悦度,给生活带来便利。 业界首款与AI结合的充电器,极具商业发展潜力。一经推出,就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奥海作为品类开创者,具有天然的抢占蓝海市场的优势。3200W AI高效电源的开发 研发钛金级的3200W数据电源。 DVT 96%高效率;20%负载以上并机均流精度达到5%;支持峰值功率与EDPP,产品包含多项专利。 通过对数据高效电源的研究开发,拓宽公司的业务范围,进军AI高端数据电源行业,提高在电源行业的综合竞争力。4500W AI高效高功率 研发钛金级高效高功率密度 HVT 20%-50% 宽范围96%高效 通过对数据大功率电密度数据电源的开发 的4500W数据电源。 率;20%负载以上并机均流精度达到5%;支持峰值功率与EDPP,产品包含多项专利。 源的研究开发,拓宽公司的业务范围,进军AI高端数据电源行业,提高在电源行业的综合竞争力。7KW /11KW / 22KW交流充电桩开发 极具科技感的外观设计,更符合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功能设定的新一代安全快速充电桩。 量产阶段 开发国际化系列产品,多国认证并量产上市。 国际化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为后续相关产品推广打好基础。3.5 KW充放电一体桩 满足现在新能源汽车户外旅行随时随地充电和放电的需求,符合新国家标准要求,具有功能配置齐全,安全再升级创新设计,理性与科技美学的结合等创意创新;模块化结构设计,方便收纳。 研发阶段 填补新能源汽车智能取电的创新型产品,开启新能源车户外旅行新篇章。 引领行业的解决应用场景痛点产品创意,快速提升品牌影响和迈开0~1的市场突破。五合一充电桩 五合一壁挂-便携集成式一体化光储充放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以车辆为储能设备,以智能充电桩为能量传输媒介,以光伏为再生能源,以谷期用电为能源补给,通过能源智能互联管理,升级传统户用储能系统,使家庭高效、有弹性和可持续使用能源,动态调整能源利用,为家庭节省能源,为新能源电车发挥更多价值,同时让家庭永不停电。 研发阶段 满足多种灵活应用场景:白天光伏逆变电源通过五合一壁挂便携桩给新能源汽车充电,费用不足3分钱/公里;夜晚五合一壁挂便携桩从新能源汽车电池放电,给家庭负载供电,费用不到2毛钱/度电;兼具能耗监控+负载均衡器功能;7kW便携桩可随车携带,满足随地补电、随行救援、随需放电应用场景。 在光储充应用场景创新突破新产品,引领技术创新,快速产量,为公司创造营收。机械结构/热仿真建模与模型库的开发 通过大量建模、测试,建立变量与实测结果的精准关系,建立仿真系统模型库,可在设计阶段完成调试操作,大量减少工程样品的打样和试产次数,从而极大缩短试产时长,提高开发效率。 研发阶段 开发的仿真系统库可精准指导设计。可预测产品在撞击、跌落、磨损老化、热冲击、温升等测试中的性能表现,准确率大于90%。 大大节约开发物料和人力成本,并可极大缩短开发流程。在与友商的竞标中,开发速度领先优势明显。皮卡双电机控制器的研发 满足客户皮卡车型技术指标要求及到达量产条件;新客户开拓,互相利用各自优势,联合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PT阶段 打造国内皮卡的标杆混动平台,该技术平台适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于其他非皮卡车型)。 提升销售额和收益。单电机控制器开发 采用成熟平台,开发用于客户新车型的单电机控制器,扩大客户份额。 小批量阶段 快速量产,扩大单一平台产品销量。 快速占领客户品牌份额,提升销售额及市占率。双电机控制器的开发 新平台成熟客户的新车型开拓,获取客户新车型份额,同时迭代客户现有车型平台,丰富客户产线及扩大客户份额。 ET阶段 采用现有瑞萨成熟平台,集成VCM及电磁阀控制功能,扩大技术覆盖度;同时扩大成熟单一产品线销量。 提升销售额及客户技术粘度。动力域控制板研发 全新硬件平台和全新软件架构开发,深度融合VCU/BMS/MCU的域控制器,为后续项目开发打基础提供平台。作为公司首个率先量产的动力域控案例在行业重点推广,引领行业发展。 研发阶段 1.开发动力域控制器平台(集成VCU/BMS/MCU软硬件功能多合一产品);2.积累三合一产品经验。 瞄准最新的电子电器架构,由独立功能性控制器逐步转向多功能域控制器技术和产品,促进公司动力域技术推广。与客户建立更密切联系逐步推广其他产品。双电机控制器研发 拓展客户新车型及新混动平台,丰富产品线。 开发阶段 开发符合客户要求的双电机控制器并实现量产。 结合客户新混动平台的产品开发,提升我司产品线客户车型应用,快速占领客户品牌份额。MCU驱动模快 采用成熟平台,开发用于客户新车型的电机控制器,扩大客户份额。 开发阶段 实现量产,扩大产品销量。 快速占领客户品牌份额,提升销售额及市占率。门锁控制器 拓展产品品类,丰富产品线,新增车身电子产品。 开发阶段 项目量产,实现盈利。 实现国产化主芯片导入,后续市场推广平台化门锁控制器。高压BMS的开发 新技术平台,丰富我司产品线及市场竞争力,拓展客户新产品线,扩大客户份额。 小批量阶段 快速实现量产,扩大产品销量。 快速占领客户品牌份额,提升销售额及市占率,增加客户粘附力,后期作为客户端平台产品,扩展其他车型平台。整车控制器开发 基于TC3xx平台定制开发VCU产品,开发完全符合Autosar的软件,满足客户Q、C、D、T等指标要求。 开发阶段 实现量产,扩大产品销量。 实现智新控制在一汽大众从0到1的突破;一汽大众为重要影响力市场,目前VCU项目已中标,接下来BMS和车身域控都可以以VCU定点作为突破口,寻求就会争取快速拿下,不断加大市场合作深度,同时后期也可作为我们车身域控的base市场,起到标杆作用。小功率异步电机控制器研发 在现有硬件平台上做适应性开发,软件采用新的异步电机算法,通过该项目良好的服务品质和产品品质获得客户稳定量产订单,并拓展到后续客户其他车型平台。 开发阶段 在现有硬件平台上做适应性开发,软件采用新的异步电机算法。 将高品质电机控制器研发量产经验拓展其他新能源品牌,丰富我司客户群体,为未来新项目打下基础。双电机控制器开发 拓展客户新车型及新混动平台,丰富产品线。 开发阶段 开发符合客户要求的双电机控制器并实现量产。 结合客户新混动平台的产品开发,提升我司产品线客户车型应用,扩大市场份额。 同时也是带载客户平 台出海,未后续我司合作国际性的项目奠定基础。多合一动力域控 在配合客户进行目前国内最高等级的功能安全(ASILD)&信息安全认证的同时,搭建我司TC3xx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的体系建设和能力。 开发阶段 1.建立具有独立开发功能安全&信息安全能力的团队和先进的管理工具;2.实现新客户的合作突破后续有望建立良好的持续合作关系。 1:我司建立了一整套基于ETAS工具链开发的量产经验2:搭建了DCU产品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的能力3: DCDC功能模块项目的 开发及验证充分了解 综上为我司MCU产品 建立了丰富及领先的 的开发能力,为后续进一步开拓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商用车高压BMS的开发 前期一体机主要搭载WAN系列小容量电池,本次打造分体机平台,搭载轻卡重卡等大电量平台车型,已与福田做了产品规划打合,后期硬件定义这两个平台,所有新车型适配从控数量,主芯片平台全部采用英飞凌TC3xx,满足客户技术指标要求及到达量产条件。 开发阶段 实现量产,扩大产品销量。 1.借助此项目打造我司商用车BMS平台;2.福田TOP级商用车企业,后期商用车市场拓展具有品牌效应和量纲保障;3.借助一体机项目同平台开发分体机,全面覆盖福田市场,通用性较强,底软借用一体机项目现成底软,只做can通讯和更换采集芯片适应性开发,对于内部投入较小。平台化整车控制器的研发 借用现有结构;全新开发主频高达400MHz,满足功能安全、信息安全需求的高端VCU平台;满足乘用车和商用车两用。 研发阶段 客户平台产品,覆盖率广,实现量产,扩大产品销量。 基于此项目可以使公司VCU完成一次迭代升级。与客户建立更密切联系逐步推广其他产品。单相6KW光伏储能逆变器 针对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国内外市场,兼容所有主流组件,简化采购,研发6KW单相储能逆变器。 量产阶段 应用主流技术开发行业领先电气参数的产品,满足120A充放电规格,兼容大硅片组件,并网和储能双功能。 开拓欧洲单相电网户储市场。三相10KW光伏储能逆变器 针对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国内外市场,针对欧洲三相电网的客户,研发高压电池的10KW三相储能逆变器。 量产阶段 应用主流技术开发电气参数领先和智能高效的产品,并网、离网、储能多功能。 开拓欧洲三相电网户储市场。离网6KW储能逆变器 针对南非、东南亚等国家因经常停电的离网用电需求,研发单相6KW储能离网逆变器。 量产阶段 基于单相LLC技术,采用低成本的物料,研发6KW单相储能离网逆变器。 首款高性价比离网产品开拓离网市场,提升销售额及市占率。WIFI采集器 匹配光伏储能逆变器,提供光伏逆变器WiFi远程通讯。 量产阶段 提供WiFi远程通讯。 提供多样化通讯接入。Haipower APP和网页 提供光伏逆变器数据监控,设备升级和配置功能。 量产阶段 达到光储充一体化监控,及用电智能化调度。 提供更优的用户使用体验。SMP运维服务管理平台 对所有监控设备进行运维管理。 量产阶段 提供运维及售后服务支持。 提升光伏新能源运维竞争力。4G采集器 匹配光伏储能逆变器,提供光伏逆变器4G远程通讯。 小批量阶段 提供4G远程通讯。 提供多样化通讯接入。三相10kW光伏储能一体机 针对欧洲市场,整合电池模组和逆变器,开发一体机,简化客户安装,PACK模块化安装,可根据客户对能量的需求配置。 DVT阶段 基于三相高压逆变器结合电池模组共同打造一款高度集成的一体化储能产品。 首款光储一体化机器,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单相12kW光伏储能逆变器 针对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国内外市场,满足大功率负载使用需求,开发单相低压12kW储能逆变器。 EVT阶段 以最大的经济性解决用户痛点。 开拓大功率单相户用储能逆变器市场。三相15kW光伏储能逆变器 主要针对东、南欧、非洲、东南亚等需要三相大功率且电池一般为低压的用户场景。 EVT阶段 为低收入家庭或家庭组提供三相电接入,支持三相不平衡负载,供多户家庭单相接入使用。 布局东南亚、非洲市场低压大功率逆变器。三相30kW光伏储能逆变器 三相高压30k混逆,主要针对国内外小工商储,满足储能增量市场新建需求,同时 EVT阶段 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智能、更经济的储能解决方案,让家庭和小工 布局小工商储能逆变器,为进入小商储市场引路。兼容存量市场不同光伏逆变器AC couple接入。 商用户从中受益。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同比变动-19.65%,主要是本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变动-87.03%,主要是本期分红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变动-29.75%,主要是本期经营活动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减少,筹资活动支付的分红 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损,计提减值准备所致收转固所致使用权资产 40,084,239.06 0.45% 33,154,567.38 0.39% 0.06%合同负债 42,103,125.17 0.47% 30,327,180.41 0.36% 0.11%长期借款 92,200,000.00 1.03% 18,600,000.00 0.22% 0.81%租赁负债 21,587,695.11 0.24% 21,948,049.47 0.26% -0.02%交易性金融资款增加单及定期存款减少其他非流动资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详见“第十节 财务报告 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31、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尚未实际出资 否越南奥海 生产电器设备,如: 充电模块、无线充电器和有线充电器;电能转换和电流转换设备。 新设 28,753,600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已实际出资400万美元 -3,337,215.78 否深圳海升 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 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新设 10,000,000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尚未实际出资 -25.00 否深圳移快 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 软件销售;电子产品销售;移动通信设备制造;移动通信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汽车装饰用品销售;家用电器销售;服装服饰零售; 新设 10,00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尚未实际出资 否鞋帽零售;箱包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五金产品零售;塑料制品销售; 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 零售(象牙及其制品 除外);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国内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除依法须经批准的 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深圳移效 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 软件销售;电子产品销售;移动通信设备制造;移动通信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汽车装饰用品销售;家用电器销售;服装服饰零售; 鞋帽零售;箱包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五金产品零售;塑料制品销售; 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 零售(象牙及其制品 除外);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国内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除依法须经批准的 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新设 10,00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尚未实际出资 否东莞移点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电子产品销售; 移动通信设备制造; 移动通信设备销售; 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 新 设 10,00 资 金 不 适 用 长 期 股 权 截至报告 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尚未实际出资 否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汽车装饰用品销售;家用电器销售; 服装服饰零售;鞋帽零售;箱包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五金产品零售;塑料制品销售;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国内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东莞移能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电子产品销售; 移动通信设备制造; 移动通信设备销售; 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 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汽车装饰用品销售;家用电器销售; 服装服饰零售;鞋帽零售;箱包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五金产品零售;塑料制品销售;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国内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新设 10,00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尚未实际出资 否东莞速存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软件开发;软件销 新设 10,00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尚 否售;电子产品销售; 移动通信设备制造; 移动通信设备销售; 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 设备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汽车装饰用品销售;家用电器销售; 服装服饰零售;鞋帽零售;箱包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塑料制品销售;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 互联网销售(除销售 需要许可的商品); 信息咨询服务(不含 许可类信息咨询服 务);国内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未实际出资遂川移闪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电子产品销售,移动通信设备制造,移动通信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汽车装饰用品销售,家用电器销售,服装服饰零售,鞋帽零售,箱包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五金产品零售,塑料制品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国内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新设 10,00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尚未实际出资 否遂川创速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 新设 10,00资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 否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电子产品销售,移动通信设备制造,移动通信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汽车装饰用品销售,家用电器销售,服装服饰零售,鞋帽零售,箱包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五金产品零售,塑料制品销售,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金 工商注册登记,尚未实际出资遂川移特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电子产品销售,移动通信设备制造,移动通信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汽车装饰用品销售,家用电器销售,服装服饰零售,鞋帽零售,箱包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五金产品零售,塑料制品销售,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国内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新设 10,00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尚未实际出资 否新加坡奥海 投资 增资 28,753,600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已完成增资400万美元 90,542,820香港移恒 进出口贸易 新设 9,260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尚未实际出资 否韩国移速 电子产品批发零售业务;手机及配件批发零售业务;计算机及外围设备批发零售业务;包、旅行包、行李箱批发零售业务; 汽车零部件批发零售 业务;海外直购代理业务;商品综合批发业务;各项相关采购代理业务;各项相关的进出口业务;各项相关的电子商务及通信销售业务;各项相关的附属业务。 新设 49,37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已实际出资1000万韩元 -2 否开曼希海 控股公司业务 新设 359,4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尚未实际出资 否合计 -- -- 82,382,058- -- 0.00 87,205,015注:1 上表中,新加坡奥海储能的投资金额为14,376,800元,是原币200万美元按照2024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或授权单位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2 上表中,越南奥海的投资金额为28,753,600元,是原币400万美元按照2024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或授权单位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3 上表中,新加坡奥海的增资金额为28,753,600元,是原币400万美元按照2024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或授权单位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4 上表中,香港移恒的投资金额为9,260.4元,是原币1万港币按照2024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或授权单位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5 上表中,韩国移速的投资金额为49,377.84元,是原币1000万韩元按照2024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或授权单位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6 上表中,开曼希海的投资金额为359,420元,是原币5万美元按照2024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或授权单位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响,同时项目产能正在逐步释放,目前处于爬坡阶段,暂未达到预计收益。合计 -- -- -- 205,734,885.38 680,946,037.66 -- -- 0.00 -10,664,763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公司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合约实际收益为853.77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为规避日常经营中所面临的汇率风险,通过操作金融衍生品对实际持有的风险敞口进行套期保值。 金融衍生品合约损益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由汇率变动而引起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动,整体套期保值效果符合预期。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1、市场风险:在外汇衍生品的存续期内,每一会计期间将产生重估损益,外汇衍生品到期或择期交割时,合约汇率与交割日市场汇率差异将形成实际交易损益并冲销重估损益的累计值形成投资损益。外汇衍生品交易以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经营性风险为原则,不做投机性套利交易。2、流动性风险:不合理的外汇衍生品购买会引发资金的流动性风险。交易方案将以外汇资产及负债为依据,严格审查相应的进出口采销合同,合理规划外汇资金计划并适时选择外汇衍生品,适当选择差额交割衍生品,以减少到期日现金流需求,保证在交割时拥有足额资金供清算,确保所有外汇衍生品交易均以正常的贸易业务背景为前提并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控,严控逾期应收账款和坏账。3、履约风险:不合理的交易方选择可能引发公司购买外汇衍生品的履约风险。因此,公司会对已有的拥有良好信用且与公司已建立长期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进行评估,降低履约风险。4、内部控制风险:公司已制定《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对远期结售汇业务操作原则、审批权限、内部操作流程、信息隔离措施、内部风险管理等做出了规定,各项措施切实有效且能满足实际操作的需要,有利于降低内部控制风险。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公司开展的衍生品投资通过锁定远期结售汇汇率,在人民币兑外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情况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等进行确认计量。注:1 上表中,初始投资金额、报告期内购入金额和期末金额36,394.81万元,是原币39,301.56万港币按照2024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或授权单位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2) 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2 非公 开发 行股 票2022年09 月20 日 167,6 90 166,4 64.43 26,60 5.24 98,52 人民币1,664,644,339.62元。上述募集资金到账后,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于2022年8月22日对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容诚验字[2022]518Z0053号)。上述募集资金已经全部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管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累计使用募集资金98,522.05万元(含置换自筹资金预先投入金额18,889.73万元),其中:快充及大功率电源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68,094.60万元、品牌建设及推广项目10,337.28万元、研发中心升级项目3,183.66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6,906.51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经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相关募集资金专户已注销。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 截至 期末 累计 投入 金额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 (2)/ (1)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2022年09月20日 快充及大功率电源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生产建设 否 120,000 120,000 20,58 68,0因) 1、快充及大功率电源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结项。随着公司近两年持续不断地进行研发投入、生产工艺改进和设备技术改造,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建设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设备选型与安装调试等工作不断优化,提高了募投项目整体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公司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从稳健经营、降低风险、集中资源、提升效率等方面综合并举,结余了部分募集资金。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同时项目产能正在逐步释放,目前处于爬坡阶段,暂未达到预计收益。 2、品牌建设及推广项目已结项。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公司为了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对内部运营进行了精细化管理,通过绩效优化、人员结构优化、薪酬结构调整、运营效率提升,从而控制了薪酬成本。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制定明确的宣传目标与策略、选择高性价比的平台、优化广告投放策略,从而在保持宣传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宣传推广费用。该项目结余了部分募集资金。 3、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已终止并将该项目的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公司的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已经扩充了研发场地,购置了先进研发软硬件设备,引进了专业的研发人才,从而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研发实力,能够基本满足公司现阶段研发需求。为更有效的使用募集资金并发挥募投项目对公司研发的引领作用,推进研发中心升级项目相关业务的顺利实施和深度发展,公司结合建设情况实时调整了项目的投入进度,结余了部分募集资金。研发中心升级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给公司带来的是整体产品的研发创新效益,其收益主要体现在提升产品研发条件、拓宽研发领域、缩短研发周期,推动公司产品产业化方面。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 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严格按照募集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在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建设方案的设计创新、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安排、精简节约的选材方案、充分整合利用原有办公设施等方式,在工程建设投入方面整体上合理控制了建设成本。 3、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公司为了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对内部运营进行了精细化管理,通过绩效优化、人员结构优化、薪酬结构调整、运营效率提升,从而控制了薪酬成本。如在“品牌建设及推广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制定明确的宣传目标与策略、选择高性价比的平台、优化广告投放策略,从而在保持宣传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宣传推广费用。 4、为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投项目建设和募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产生了一定的理财收益,同时募集资金存放期间活期存款也产生了一定的利息收入。 5、募投项目部分合同余款支付时间周期较长,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支付,项目结项后,公司将按照相关交易合同约定继续支付相关款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将节余(剩余)募集资金73,413.96万元(包含累计产生的利息收入、理财产品收益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转入公司自有资金账户并办理了募集资金专用账户注销手续。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公司于2024年10月25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及2024年11月15日召开的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及变更部分募投项目资金用途并将节余(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为满足业务发展需要,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结合市场及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将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的“快充及大功率电源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品牌建设及推广项目”、“补充流动资金”予以结项以及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经营发展需要,终止“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后续投入。与此同时,将上述全部项目节余(剩余)的募集资金及理财、利息收入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并同时注销对应的募集资金账户。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部节余募集资金已自募集资金专户转出,相关募集资金专户已注销。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报告 期实际 投入金 额 截至期 末实际 累计投 入金额 (2) 截至期 末投资 进度 (3)=(2 )/(1) 项目达 到预定 可使用 状态日 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变更后 的项目 可行性 是否发 生重大 变化 2022年 非公开 发行股 票 非公开 发行股 票 永久补 充流动 资金 研发中 心升级 案》,公司基于对当前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市场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结合公司经营策略和业务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同意变更“研发中心升级项目”资金用途,终止后续投入,并将该项目的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经营活动。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分具体项目) 不适用变更后的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