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云钛业(300891)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行业的发展情况及趋势我国既是钛白粉生产的大国,也是钛白粉消费的大国,钛白粉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橡胶、化纤、陶瓷、食品、医药、化妆品、建筑新材料、光伏、电子工业、微机电、汽车、新能源、环保工业和催化领域等,新的应用也不断增加,市场景气度和发展态势与经济发展大环境息息相关。 在供应方面,2024年中国钛白粉产能 611.7万吨,同比增速在 11.08%(数据来源:涂多多)。据钛白粉联盟秘书处统 计数据,2024年,42家全流程型钛白粉企业的综合产量达到 476.6万吨,比上年增加 60.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4.57%:其中金红石型产品为 405万吨,占比为 85%;锐钛型为 56万吨,占比为 12%;非颜料级和其他类型产品为 15.6万吨,占比为 3%。报告期内,我国钛白粉出口量再创历史新高,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24年1-12月中国出口钛白粉累计约190.17万吨,相比2023年度增加约 26万吨,同比增长15.84%;2024年1-12月中国进口钛白粉累计约 9.19万吨,进口量增加约 1.14万吨,同比增长15.51%。在需求方面,钛白粉的需求受下游行业消费量的直接影响。对于国内钛白粉生产企业而言,近年来虽然传统的下游行业建筑建材等板块的总需求在下滑,但随着钛白粉的优点和作用不断被发掘、新技术的产生、电子工业不断迭代,钛白粉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新的应用领域不断增加,其需求带来了增量。如:光伏行业中的太阳能电池板,钛白粉作为原材料之一,具有反射和分散太阳光线,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作用。在新能源行业中,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出来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可作为生产磷酸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锂电池中添加钛白粉能提高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提升电池的整体性能。在催化领域,钛白粉作为一种催化剂载体,增加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被广泛应用于环保领域,如空气净化和废水处理等。另外,得益于国内钛白粉生产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使产品质量提高,钛白粉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国际市场占据优势,成为支撑行业景气度的关键因素;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新应用领域增加,钛白粉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再有,国内老旧小区改造、汽车消费升级以及经济持续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下游产业对钛白粉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在技术升级与创新的发展趋势方面,钛白粉行业将继续推进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旨在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升制备效率和产品质量,企业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领域的应用,新型钛白粉产品的研发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特别是那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高性能钛白粉,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新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不仅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也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转型发展。在价格方面,受钛白粉供应波动、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需求波动以及出口量持续攀升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24年我国钛白粉市场供需弱势运行,上半年价格震荡上行后有所下跌,下半年价格处于持续下跌态势,但在原材料价格坚挺的支撑下,钛白粉价格下行的幅度有限,全年价格共经历“涨跌”两个趋势,如下图(来源于涂多多):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对技术、工艺、产品的研发、产能的投资扩大,以及生产并对外销售金红石型钛白粉、锐钛 型钛白粉系列产品和硫酸获取销售收入。报告期内,公司盈利主要来自于钛白粉产品的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此外,公司清洁联产硫酸法工艺生产钛白粉形成了“硫-钛-铁-钙”循环经济产业链,除钛白粉产品和硫酸外,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其他产品亦对报告期内公司的盈利有所贡献。 2、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原材料为钛精矿和硫酸,辅料主要包括铁粉、氢氧化钾、片碱等。公司生产所需硫酸主要由硫 铁矿制酸和硫磺制酸生产线提供,少量就近直采。公司日常生产所采购的原、辅材料主要为矿产和大宗化工原料,针对相关原、辅材料的供应量和价格变化趋势等特征,公司主要采取大宗采购的采购模式。公司下设采购部,主要负责跟踪原材料价格变动趋势、维护及筛选供应商、制订采购计划以及根据公司产销规模和原材料库存情况实施采购。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程序》,形成了完善的采购过程内部控制流程,主要包括:制订采购需求计划、复核实际库存、供应商筛选、向供应商询价、供应商报价、购销合同签署、收样检验、收货入库或退换货等程序。公司原则上每种原、辅材料选定 3家左右供应商,以满足供应的稳定性和及时性以及保证采购价格的相对最优。此外,公司在与供应商签订的购销合同中详细约定了质量考核事项,并通过第三方检验和来货抽检等方式保障所购原材料符合生产需求。 3、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化工企业典型的生产模式,依据生产计划结合实际产销情况以大规模连续化方式组织生产。对于生产过程的 管理,公司制定了完整的《生产过程管理程序》,由公司生产部根据销售订单评审结果,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于每月月底制订下月的生产计划并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 4、销售模式 公司钛白粉的销售由销售部门统一管理,采取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其中,直销模式下,公司将产品直接销 售给终端用户,终端用户根据其采购需求,按批次与公司分别签订购销合同;经销模式下,公司与合作时间较长、信誉较好、采购量较大的主要经销商签订了年度框架协议,通过年度框架协议约定产品品质标准、产品交付周期、产品定价方式、货款结算方式和回款信用政策等主要业务条款,后续在每次销售时单独签署购销合同具体约定产品售价和数量,对于其他未签订年度框架协议的经销商,采取每次采购时单独签订购销合同的方式。此外,对于国外销售,客户一般通过订单下达采购需求并指定承运方,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发货。除此之外,公司硫酸除给公司生产钛白粉(自用)外,多余外销。 5、研发模式 公司设有专门的研发部门,主要负责包括公司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的执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实验,以 及技术成果管理、工艺技术及改进、解决工艺与技术难题等。公司的研发分为信息收集、信息分析整理后项目立项,立项后制定研发方案、进行研发后开展项目评审及项目验证,最终进行项目成果确认并归档资料管理。报告期内,公司上述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公司的市场地位 公司产量规模在行业中处于中上水平,产品质量领先,凭借着产品的良好性能,在中高端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市场份 额。随着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技改及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公司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地位将不断提高。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2024年行业竞争加剧,钛白粉市场价格稳中偏弱,下半年价格下行;此外,随着公 司募投等技改项目逐步建成转固,2024年度公司折旧费、可转债费用化利息等较上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另,由于部分项目尚未达产,实现公司生产线的整体协同运转及规模效应尚需时日。综合以上影响,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 89.23%。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首先,公司围绕扩产、提质、降本、安全、环保开展技术攻关,抓紧募投等技改项目的调试,确保生产规模和效率得以提升。其次,公司秉持“精益求精”的战略导向,贯彻实施“精品战略”和“个性化定制生产”等差异化策略,持续优化产品质量,致力于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显著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美誉度;在持续维护好国内客户的同时加大国际客户的开发力度。再有,公司加强采购供应链管理,优化采购流程,通过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缓解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成本的压力。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