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得科技(60529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态势明显。国内经济面临多重压力,在当前经济稳步复苏、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大背景下,公司管理层与全体员工展现出了高度的敏锐性和行动力,紧密围绕公司的长远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积极应对国内外经营环境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303.98万元,同比上升38.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85.54万元,同比上升26.86%,公司具体重点工作如下:1、深耕主营业务,经营提质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旗下的各个产品线均保持了有序且稳定的运行状态。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降本增效的工作,致力于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不断加大在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和力度。在本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了多个重点项目,其中包括车门系统和TPU新材料地板等项目。这些项目在报告期内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加速了落地实施的步伐。公司将继续加快相关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应用,积极拓展下游客户群体,以确保这些新产品能够迅速进入市场并获得广泛应用。通过这些努力,公司期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2、收购合圣凯达,提升综合实力 2024年1月,公司成功地完成了对北京合圣凯达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的股权收购工作。这标志着公司在轨道交通车辆维保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收购完成后,合圣凯达正式并入公司财务报表,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此次收购不仅增强了公司在轨道交通车辆配套方面的实力,还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在轨道交通车辆维保业务方面的布局。通过这次收购,公司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3、鼓足人才干劲,增强团队建设 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人才团队的建设和发展,深知优秀人才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为了吸引和留住这些优秀人才,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首先,公司完善了激励性薪酬机制,确保员工的辛勤付出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其次,公司还引入了股权激励机制,让员工能够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此外,公司还通过各种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这些多方面的措施,公司不断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研发人才,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4、强化研发投入,增进创新效能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募投项目“必得科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加速实施,公司的研发实力得到逐步提高,同时,公司通过优化研发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体系,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提高研发工作的效率。此外,公司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打破信息壁垒,确保研发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公司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对在研发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必得科技共拥有专利65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6项,子公司北京京唐拥有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5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子公司合圣凯达拥有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16项,子公司南京必勤拥有软件著作权1项。 5、优化业务区域,提升运营效能 在当前复杂多变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资源配置、提升整体运营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公司经过审慎研究与全面评估,决定对业务区域布局进行深度优化,并对组织架构做出相应调整,报告期内,公司注销全资孙公司湖南合圣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了子公司唐山必得轨道交通设备销售有限公司,通过业务区域的优化调整,预计公司的资源配置将更加合理高效,市场响应速度将显著提升,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6、加强投资者沟通,提高市场认同 报告期内,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要求,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价值提升,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履行公司社会责任和义务,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了“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同时,公司积极组织并举办业绩说明会,定期并及时地回应了投资者通过e互动平台提出的问题,认真接听投资者的来电,并热情接待了来访的投资者,针对投资者关注的议题给予了积极的解答,从而加深了投资者对公司发展战略、财务状况及业务进展等方面的了解。在报告期内,公司的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运作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相关规章制度,确保了决策过程的高效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会议决议的公告均做到了及时、准确、完整地对外公布。公司恪守法律法规,履行了作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有效地保护了股东及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报告期内,公司未出现媒体的不实炒作或有损公司形象的负面新闻报道。同时,公司持续强化内幕信息管理,做好内幕信息的保密工作,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知情人员均能在定期报告等重大信息未公开的敏感期内严格遵守保密义务,有效保护了股东和广大投资者的权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