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天化(600096)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打造“旗舰型龙头上市公司”为目标,以“满负荷、快周转、低库存、防风险”为原则,持续推动生产经营稳定和市场运营统筹高效,成功克服了大宗原料价格波动、部分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带来的严峻挑战,各项经营指标达到预期,绿色高质量发展更加稳固。报告期内,公司化肥、聚甲醛、饲钙等主要产品继续保持较好盈利水平,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15.37亿元,归属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53.33亿元,同比增长17.93%。 报告期内,公司安全环保平稳可控。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持续强化环保底线思维,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全面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构建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建设能力和治理现代化能力,扎实抓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环保生产事故,安全形势整体稳定。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作,筑牢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展现了国企的责任担当。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组织统筹高效。公司切实践行“先进制造业标杆企业”新定位,坚持倡导“长周期”文化、弘扬“百日红”精神,深入推进大型装置综合能力提升,实施全公司生产装置检维修统筹,积极开展预防性检修,主要生产装置实现“长周期”目标87个,公司合成氨、磷酸、硫酸等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以价值最大化为原则,动态调整产品结构,全面推进柔性联产,稳妥推进节能降耗低碳改造工作,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装置运行效率。推进 8家主要生产单位实施数字工厂推广建设,完成合成氨、空分等 12套装置 APC(先进过程控制)上线运行,联合华为发布全球首个煤气化 RTO(实时在线优化技术),进一步提升公司化工生产高端化、智能化水平,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稳中有降,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产业链运营高效。公司充分发挥全产业链竞争优势,通过实施采购体系重塑,进一步持续挖掘采购潜力,高效统筹天然气、电力等供应,提升磷矿石、合成氨、煤炭、硫磺等大宗原材料的保供能力,实现了主要原料的稳定供应和降本增效。切实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充分保障国内市场需求,有序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坚定做好保供稳价,国际市场精准研判、抢抓机遇,较好的把握住了市场节奏;公司坚持快速、低库存运营策略,产品周转效率、有效销售率持续提升。积极统筹协调运力,开辟物流新通道,动态跟踪铁路运力,积极争取政策优惠,持续挖掘中老铁路货物运输潜力,全年物流总成本有效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管控成效显著。充分发挥预算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指导与控制作用,按照“全年预算牵引,预测滚动跟进”的工作原则,强化过程管控,狠抓措施落实,有效推动公司完成年度经营目标。持续开展对标对表专项工作,外部对标围绕同行业优秀公司开展“一利五率”对标,寻找优化空间,不断缩小差距,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内部围绕“两项费用管控”开展对标,进一步深挖可优化空间;加强和规范税务管理,强化财务风险防控;持续加大资金管控力度,压降带息负债规模,优化负债结构;通过置换高利率贷款、提前还款等手段有效降低综合融资成本,降低财务费用。 顺利取得探矿权,加快推进探转采工作;持续加强新能矿业 450万吨/年磷矿浮选项目建设,现已完成用地审批;进一步开展东明矿业煤炭资源的获取,为公司长期产业规划构建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实现了现有 10万吨/年磷酸铁装置的连续法技术改造,产品质量、产能利用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磷酸铁铁法工艺的中试工作,目前已进入产业化研究生产阶段。完成云天化研究院组建,完成公司研发机构和平台的横向整合,围绕全产业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在磷矿采选、精细磷化工、新能源材料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增强产业化技术储备。持续聚焦主责主业,针对盈利能力薄弱的商贸业务,持续稳步缩减,不断优化公司整体产业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治理提质升级。公司聚焦上市公司治理,不断完善子公司决策管理程序,持续优化子公司重大事项内部报告机制,纵深推进公司内部治理规范化建设;突出信息披露质量管理,逐步完善公司 ESG管理体系,提升 ESG治理水平;制定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并制定未来三年(2024-2026年度)不低于 45%的现金分红规划;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积极走访资本市场投资者,定期召开业绩说明会,组织走进上市公司活动,增强投资者交流频次、深度和广度。2024年,公司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2024 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案例、上市公司董事会最佳实践案例、年报业绩说明会最佳实践案例。 2024年,公司通过深化改革、对标一流、管理优化等一系列措施,始终坚持用内部管理的确定性应对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经营业绩稳步提升,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安全环保压力的持续增大,外部形势、市场环境急剧变化,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升级效果不明显等。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公司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提质提效,推动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