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青旅(60013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旅游市场消费格局发生较大变化,行业供给端竞争加剧,中青旅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与品牌附加值,通过创新差异化产品和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以质取胜,扩大“国内一流文旅综合服务商”品牌影响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经营态势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9.57亿,同比增长3.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60亿,由于人工、折旧摊销等成本费用压缩空间较小及投资收益减少,同比下降17.29 %。 中青旅自上市以来,始终深耕旅游主业,面对新的市场机会和挑战,持续蓄力优势资源,夯实核心能力,在景区、整合营销、旅行社服务、酒店等业务基础上,构建形成目前聚焦文旅目的地投资运营管理和综合旅游服务的差异化业务特色和发展格局。公司锚定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数字、文化、生态、质量、安全”五个方面,努力提升数智运营能力、资本运营与治理能力、风险防范与化解能力、绿色发展与资源整合力、文旅融合创新力。 (一)文旅目的地投资运营管理业务 公司在乌镇、古北水镇等国内领先文旅目的地综合体投资运营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景区投资和筹开运营经验,团队具备成熟创意与标准化运营管理能力,通过长期积淀的文旅目的地营销经验和各地旅游发展大会服务项目,公司广泛深度链接各地政府文旅提升资源,通过“运营前置、策划先行”的原则,打通顶层规划设计、建设咨询、文旅运营等服务链条,提供文旅全周期服务,助力“城市更新、文化自信、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目前已实现以华东、华南、华北、西部四大区域为核心的首轮布局。 1.乌镇景区 报告期内,乌镇景区继续深化塑造文旅目的地内核,以内容创新、产品迭代、科技赋能为抓手,保持度假乌镇的市场竞争力,发挥文化乌镇的品牌影响力,拓展会展乌镇的发展空间。2024年乌镇景区共接待游客 743.38万,其中东栅景区接待游客 213.05万,西栅景区接待游客 530.33万,同比均略有下降。乌镇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81亿元,同比下降5.81%,净利润 2.95亿元,同比增长3.98%。 2024年,乌镇景区将文旅融合作为景区价值的关键提升点,将去同质化作为增强景区竞争力的核心举措。在经营业态的迭代升级上,充分利用现有场景挖掘二次消费潜力,创新推出“好好生活节”、“古镇消夏节”、“乌村夏令营”等年度品牌活动,打造沉浸式、场景化、年轻态景区新面貌。同时重点推进配套设施改造并延展景区活动范围,东栅景区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打造茅盾文学主题书店,增强休闲度假氛围;堤上酒店推出“运河长堤 Party”、“眺运河露台缤纷夜”等活动,发力主题酒店运营,提升入住率;北栅粮仓举办“层叠的年轮”艺术展、“戏梦粮仓”活动提供更多体验空间及艺术形式,寻求以新业态、新玩法、新场景激发消费新需求。在拓展文化乌镇品牌内涵上,景区聚焦自有 IP打造,成功举办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并持续放大其对全年文化活动的辐射效应,实验性推出贺春季演、乌镇仲夏夜特别演出季,依托木心美术馆举办“上海赋”、“萧邦之心”、“《木心遗稿》朗读会”等专题活动,以交互体验、深度参与挖掘文化消费潜力。在巩固会展乌镇优势上,景区高标准服务第十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圆满完成京东星火计划、中国建筑装饰博览会暨顶墙展、乌镇健康大会等多个千人大型商务会议及展览活动,为客人提供多元化会展模式,进一步夯实景区商务会展洽谈能力及大客户长期合作基础,打造会展服务市场标杆。此外,乌镇景区近年来在智慧景区建设上不断发力,“刷脸”进景区、扫脸入住、智能布草、智能床垫、自助语音导览、智慧停车系统、WiFi全覆盖等智能设施设备,为游客带来一站式智能服务体验。 2.古北水镇 受周边游市场消费需求持续外溢影响,报告期内古北水镇接待游客 129.84万,同比下降14.78%,实现营业收入 5.55亿,同比下降24.46%,因折旧摊销等成本费用较为固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导致净利润持续承压。 古北水镇围绕“光之城”打造核心 IP,着力挖掘特色资源与历史文化底蕴,通过持续丰富业态、提高品牌推广力度等举措,进一步挖掘潜在客群,增强内生动力。报告期内,星空音乐季、红叶季、长城脚下逛庙会、冰雪体验季等主题活动内容不断推陈出新,长城音乐喷泉水舞秀、无人机孔明灯秀等常态化演出不断优化升级,各类演出场次突破 230场,并融合非遗文化新增 15项新手工体验,推出 10余款数字文创礼物,以多样性、创新性体验场景强化文旅融合力度。依托《江山竞秀》、《很高兴认识你》、乌兰图雅演唱会、吕思清“一叶知秋”音乐会等知名 IP,结合演艺活动及新增业态,以“长城下的文化体验”为核心品牌定位,加大与新媒体、OTA等营销渠道合作力度,通过短视频、社交媒体传播、达人直播等方式,大幅提升品牌影响力及市场辨识度。凭借特色资源禀赋及高质量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古北水镇荣膺北京市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并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未来,古北水镇将坚守传统文化底蕴,并持续挖掘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新活力,优化营销策略,挖掘中远端客群,积极提升景区业绩。 3.拓展业务 近年来,公司依托央企背景和文旅综合服务能力,打通政府、市场及产品、业态,整合旗下优势资源,为有提升发展诉求的地方政府提供策划、规划、投资、建设、营销、运营等服务,在新市场环境下对轻资产输出业务模式进行有益尝试,拓展新成长空间。报告期内咸阳秦文化城市夜游、威海栖霞街特色街区、邯郸广府古城提升改造等项目相继开业,有效助力当地城市更新改造。以科技场馆运营为契机,积极开拓空间运营新业务,旗下子公司全面运营中国科技馆,并成功中标深圳市科技馆运行项目,打造场馆运营标杆项目。 咸阳市秦文化城市夜游项目围绕“一河、两岸、双桥”布局,以“梦回咸阳”为文化标识,融合光影水秀等科技手段与美学创作,构建“历史场景+互动体验+文创消费”夜游业态,是全国首个以“秦文化”为核心的城市夜游文旅项目,5月 1日景区古渡廊桥项目开业,报告期内累计接待游客超过 220万人次,荣获“年度文旅演艺创新项目”奖项。威海栖霞街特色街区项目挖掘街区百年历史文脉,利用数字光影科技手段复原当地历史贸易盛况,通过变百年老宅为艺术展厅、打造海滨文化体验场景、引进外地品牌首进威海等方式丰富“精致威海”内涵。7月 26日威海栖霞特色街区开业,报告期内累计接待游客超 200万人次,荣获龙雀奖“2024年度沉浸式商业文旅综合体”。邯郸广府古城提升改造项目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历史文化为灵魂,打造城墙数字光影秀、护城河光影游船夜游、无人机表演秀等夜游项目,并增添非遗体验、国潮旅拍等特色项目,充分发掘广府古城文化底蕴,塑造文旅融合新地标。10月 1日邯郸广府古城项目开业,报告期内接待游客 150万人次,荣获“年度文旅科技创新应用项目”,“不一样的广府 了不起的邯郸”国庆主题活动周案例入选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地方范例”。 (二)文旅综合服务业务 公司文旅综合服务业务包括涵盖会议活动管理、公关传播、数字营销、目的地营销、博览展览、体育营销等多板块的整合营销业务,以公民旅游、入境旅游、高端旅游、商务旅游、出入境签证为主要内容的旅行社业务,自营、加盟、托管等酒店运营管理业务。 1.整合营销业务 整合营销业务凭借专业队伍、优质客户资源以及科学精细管理能力,在会展活动、赛事演艺、营销传播领域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积极探索空间运营服务业态,落地自主 IP会议,并强化科技驱动,挖掘智慧会展潜力,着力打造新增长点。 中青博联夯实会展主业,深度参与服务 2024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峰会、2024中国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4北京市旅发大会、2024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等不同类型的高规格会议,并参与保障北京市政府参加 46届世界遗产大会并举办中轴线申遗活动,助力多家企业出境营销、参展活动,彰显品牌影响力。顺利举办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OA 2024国际海洋科学技术装备设备展览会等自主 IP会议,探索从项目服务商向活动主办方的转型发展。升级自主研发产品“智运营”,构建集营销推广、会议管理、会员服务、成果汇编、数据沉淀于一体的智慧会展运营平台。2024年底,中青博联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未来将紧密协同,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推动与战略投资者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报告期内,中青博联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9.88亿,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同比略有下降,实现净利润 4,516.58万元,同比持平。 2.旅行社业务 受国际环境仍具不确定性、欧美等远程市场供应链尚未完全恢复等因素影响,出入境旅游市场仍存在一定复苏空间,在行业竞争更趋激烈的总体基调下,公司旅行社业务通过机构整合、业务创新,报告期内实现扭亏为盈。 报告期内,公司旅行社业务充分发挥卓越的产品研发力与服务能力,凭借创新化、细分化、主题化产品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以创新产品引领市场,将多样化体验、小众目的地深度探索融入路线设计理念,推出“探索世界遗产”“体验民俗风情”“追寻文化遗迹”“造访自然奇迹”等一系列涵盖全球 10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精品旅游线路。以细分客群需求为导向,针对多元化出行偏好精准匹配产品,打造“非凡游学”、“芳华旅行家、“潮游荟”等升级品牌。以主题化趋势为方向,推出春季赏花、户外徒步、体育赛事、冰雪运动等数百种主题玩法。营销渠道上,“批发+零售”双轮驱动,持续线下门店布局,并借助新媒体平台加速品牌营销推广,提升销售渠道覆盖能力。出境签证业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入境签证业务稳健拓展,目前埃塞俄比亚、菲律宾、沙特、英国 4国 8城签证中心已开业。同时,公司较完整地保留了服务英、日、西语系境外游客的高水平导游团队,在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态势不断向好的趋势下进行快速响应,2024年已服务1200人德国籍邮轮访问团、中日书法交流团、顶级商学院 200名学生访问团等多个大型境外入境团队,入境业务板块将继续夯实传统入境团队游接待业务,并适应散客化趋势,提升专业定制旅游产品能力。 3.酒店业务 酒店业务在产品上将住宿与主题文化、当地民俗、周边出行、休闲功能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旅宿服务。在营销上,加强会员活动策划,优化会员政策,提高会员粘性。同时借助 OTA和新媒体渠道,通过短视频种草、直播等多元化营销手段,全方位展示酒店特色,积极开拓客源渠道。专注于“中国文旅酒店先锋”定位,坚持打造文化型、智慧型品牌酒店,以差异化经营为市场提供特色鲜明的酒店住宿场所及精选服务。 (三)策略性投资 策略性投资业务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为公司提供稳定的收入和利润贡献。其中,创格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38.83亿元,实现净利润 5,005.69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