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捷精工(301072)业绩预告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758万元至2,504万元。 | -25040000.00~-17580000.00 | 2024年度,公司紧紧围绕战略规划及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注重业务长期健康成长,实现全年营业收入预计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相较去年同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如下:2024年,公司的高强度汽车零部件智能化生产线基地项目、烟台通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工厂扩建项目等项目逐步验收,目前尚处于产能爬坡期,相关的设备折旧、固定费用等同比增加。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下的控股子公司捷成新能源汽车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成新能源”或“子公司”)系公司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的战略布局,虽然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快速增加,但由于规模效应尚未显现,2024年亏损金额有所增加。公司对收购捷成新能源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初步减值测试,对相关商誉进行计提了减值。随着公司新生产线产能利用率及规模效应的提升、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持续实施降本增效等措施,公司盈利能力未来有望改善。 | 首亏 | 2308.30万 | 2025-01-20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075万元至2,955万元。 | -29550000.00~-20750000.00 | 2024年度,公司紧紧围绕战略规划及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注重业务长期健康成长,实现全年营业收入预计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相较去年同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如下:2024年,公司的高强度汽车零部件智能化生产线基地项目、烟台通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工厂扩建项目等项目逐步验收,目前尚处于产能爬坡期,相关的设备折旧、固定费用等同比增加。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下的控股子公司捷成新能源汽车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成新能源”或“子公司”)系公司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的战略布局,虽然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快速增加,但由于规模效应尚未显现,2024年亏损金额有所增加。公司对收购捷成新能源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初步减值测试,对相关商誉进行计提了减值。随着公司新生产线产能利用率及规模效应的提升、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持续实施降本增效等措施,公司盈利能力未来有望改善。 | 首亏 | 2325.77万 | 2025-01-20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000万元至2,4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8.15%至65.78%。 | 2000.00万~2400.00万 | 2023年度,公司紧紧围绕战略规划及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注重业务长期健康成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预计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公司亦持续通过工艺技术创新、加强内部管控等降本增效措施,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同比有所增强。2023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收益下降所致。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后,公司2023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8.15%-65.78%。 | 预增 | 1447.72万 | 2024-01-30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100万元至2,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0.14%至41.32%。 | 2100.00万~2500.00万 | 2023年度,公司紧紧围绕战略规划及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注重业务长期健康成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预计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公司亦持续通过工艺技术创新、加强内部管控等降本增效措施,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同比有所增强。2023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收益下降所致。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后,公司2023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8.15%-65.78%。 | 略减 | 3578.67万 | 2024-01-30 | 2022-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2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2,276万元。 | 2276.00万 |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受疫情管控、地缘冲突等宏观环境因素影响,公司原材料、运输、用工等成本持续处于高位,导致毛利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2.公司原材料价格上涨,短期内无法同步转嫁到下游客户,导致公司当期产品价差缩小,毛利率有所下降;3.公司预计2022年度非经常性损益约2,276万元,上年同期金额为824.43万元。 | 不确定 | 824.43万 | 2023-01-30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550万元至1,92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9%至59%。 | 1550.00万~1920.00万 |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受疫情管控、地缘冲突等宏观环境因素影响,公司原材料、运输、用工等成本持续处于高位,导致毛利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2.公司原材料价格上涨,短期内无法同步转嫁到下游客户,导致公司当期产品价差缩小,毛利率有所下降;3.公司预计2022年度非经常性损益约2,276万元,上年同期金额为824.43万元。 | 预减 | 3822.64万 | 2023-01-30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800万元至4,2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至18%。 | 3800.00万~4200.00万 |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受疫情管控、地缘冲突等宏观环境因素影响,公司原材料、运输、用工等成本持续处于高位,导致毛利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2.公司原材料价格上涨,短期内无法同步转嫁到下游客户,导致公司当期产品价差缩小,毛利率有所下降;3.公司预计2022年度非经常性损益约2,276万元,上年同期金额为824.43万元。 | 略减 | 4647.07万 | 2023-01-30 | 2021-09-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9月营业收入:45,500万元至47,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6.39%至31.94%。 | 4.55亿~4.75亿 | 公司预计2021年1至9月份营业收入较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系:一是2020年1至6月份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延迟开工及下游需求下降,导致当期公司业绩处于较低水平,而自2020年6月30日以来,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预计2021年1至9月份公司及下游客户将维持正常经营状态;二是我国汽车行业自2020年二季度开始景气度较高,我国汽车销量2020年自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长均超过10%,2021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25.60%,预计2021年三季度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德系、日系、美系、韩系等各大国际整车品牌及长城、上汽等国内知名整车品牌,汽车车行业景气度处于较高水平,为公司产品需求及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2021年1至9月,公司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增速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系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虽然价格走势随着政策调控及市场调整未来存在稳定发展预期,但预计短期内仍对公司利润存在一定影响。 | 略增 | 3.60亿 | 2021-09-24 | 2021-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400万元至3,7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54%至19.2%。 | 3400.00万~3700.00万 | 公司预计2021年1至9月份营业收入较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系:一是2020年1至6月份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延迟开工及下游需求下降,导致当期公司业绩处于较低水平,而自2020年6月30日以来,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预计2021年1至9月份公司及下游客户将维持正常经营状态;二是我国汽车行业自2020年二季度开始景气度较高,我国汽车销量2020年自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长均超过10%,2021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25.60%,预计2021年三季度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德系、日系、美系、韩系等各大国际整车品牌及长城、上汽等国内知名整车品牌,汽车车行业景气度处于较高水平,为公司产品需求及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2021年1至9月,公司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增速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系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虽然价格走势随着政策调控及市场调整未来存在稳定发展预期,但预计短期内仍对公司利润存在一定影响。 | 略增 | 3103.93万 | 2021-09-24 | 2021-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600万元至3,9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01%至15.93%。 | 3600.00万~3900.00万 | 公司预计2021年1至9月份营业收入较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系:一是2020年1至6月份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延迟开工及下游需求下降,导致当期公司业绩处于较低水平,而自2020年6月30日以来,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预计2021年1至9月份公司及下游客户将维持正常经营状态;二是我国汽车行业自2020年二季度开始景气度较高,我国汽车销量2020年自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长均超过10%,2021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25.60%,预计2021年三季度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德系、日系、美系、韩系等各大国际整车品牌及长城、上汽等国内知名整车品牌,汽车车行业景气度处于较高水平,为公司产品需求及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2021年1至9月,公司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增速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系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虽然价格走势随着政策调控及市场调整未来存在稳定发展预期,但预计短期内仍对公司利润存在一定影响。 | 略增 | 3364.22万 | 2021-09-24 | 2021-06-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6月营业收入:31,000万元至33,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8.13%至47.04%。 | 3.10亿~3.30亿 | 公司预计2021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较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系:一是2020年1至6月份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延迟开工及下游需求下降,导致当期公司业绩处于较低水平,而自2020年6月30日以来,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预计2021年1至6月份公司及下游客户将维持正常经营状态;二是我国汽车行业自2020年二季度开始景气度较高,我国汽车销量2020年自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长均超过10%,2021年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75.6%,预计2021年二季度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德系、日系、美系、韩系等各大国际整车品牌及长城、上汽等国内知名整车品牌,汽车车行业景气度处于较高水平,为公司产品需求及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2021年1至6月,公司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增速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系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上升导致。 | 略增 | 2.24亿 | 2021-07-20 | 2021-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000万元至2,50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0.37%至24.54%。 | 2000.00万~2500.00万 | 公司预计2021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较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系:一是2020年1至6月份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延迟开工及下游需求下降,导致当期公司业绩处于较低水平,而自2020年6月30日以来,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预计2021年1至6月份公司及下游客户将维持正常经营状态;二是我国汽车行业自2020年二季度开始景气度较高,我国汽车销量2020年自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长均超过10%,2021年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75.6%,预计2021年二季度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德系、日系、美系、韩系等各大国际整车品牌及长城、上汽等国内知名整车品牌,汽车车行业景气度处于较高水平,为公司产品需求及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2021年1至6月,公司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增速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系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上升导致。 | 续盈 | 2007.38万 | 2021-07-20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50万元至2,55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6.87%至15.84%。 | 2050.00万~2550.00万 | 公司预计2021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较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系:一是2020年1至6月份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延迟开工及下游需求下降,导致当期公司业绩处于较低水平,而自2020年6月30日以来,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预计2021年1至6月份公司及下游客户将维持正常经营状态;二是我国汽车行业自2020年二季度开始景气度较高,我国汽车销量2020年自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长均超过10%,2021年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75.6%,预计2021年二季度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德系、日系、美系、韩系等各大国际整车品牌及长城、上汽等国内知名整车品牌,汽车车行业景气度处于较高水平,为公司产品需求及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2021年1至6月,公司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增速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系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上升导致。 | 续盈 | 2201.27万 | 2021-07-20 | 2021-03-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3月营业收入:15,000万元至16,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6.23%至55.66%。 | 1.50亿~1.65亿 | 公司预计2021年一季度业绩较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系:一是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延迟开工及下游需求下降,导致当期公司业绩处于较低水平,而自2020年6月30日以来,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预计2021年一季度公司及下游客户将维持正常经营状态;二是我国汽车行业自2020年二季度开始景气度较高,我国汽车销量2020年自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长均超过10%,2021年1月份销量同比增长29.89%,行业景气度较高。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德系、日系、美系、韩系等各大国际整车品牌及长城、上汽等国内知名整车品牌,汽车车行业景气度处于较高水平,为公司产品需求及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 | 预增 | 1.06亿 | 2021-03-04 | 2021-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200万元至1,4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6.20%至70.57%。 | 1200.00万~1400.00万 | 公司预计2021年一季度业绩较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系:一是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延迟开工及下游需求下降,导致当期公司业绩处于较低水平,而自2020年6月30日以来,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预计2021年一季度公司及下游客户将维持正常经营状态;二是我国汽车行业自2020年二季度开始景气度较高,我国汽车销量2020年自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长均超过10%,2021年1月份销量同比增长29.89%,行业景气度较高。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德系、日系、美系、韩系等各大国际整车品牌及长城、上汽等国内知名整车品牌,汽车车行业景气度处于较高水平,为公司产品需求及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 | 预增 | 820.77万 | 2021-03-04 | 2021-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00万元至1,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4.79%至55.53%。 | 1300.00万~1500.00万 | 公司预计2021年一季度业绩较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系:一是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延迟开工及下游需求下降,导致当期公司业绩处于较低水平,而自2020年6月30日以来,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预计2021年一季度公司及下游客户将维持正常经营状态;二是我国汽车行业自2020年二季度开始景气度较高,我国汽车销量2020年自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长均超过10%,2021年1月份销量同比增长29.89%,行业景气度较高。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德系、日系、美系、韩系等各大国际整车品牌及长城、上汽等国内知名整车品牌,汽车车行业景气度处于较高水平,为公司产品需求及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 | 预增 | 964.47万 | 2021-03-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