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建科股份(301115)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是一家以检验检测为核心主业,新技术、新材料、新经济板块协同发展的技术服务企业,本公司所处行业涉及检验检测服务行业、特种工程专业服务行业、新型工程材料行业及涉及公共安全产业方向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检验检测服务行业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版),公司所从事的检验检测服务属于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国家先后将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定位为“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检验检测认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维护群众利益等具有重要作用。
  1、检验检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底,我国检验检测服务机构突破 52,769家,相比2016年增加了将近 2万家,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 6.65%。我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的营业收入规模从2016年的 2,06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 4,276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 10.96%。2023年,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发展的不确定性较大,检验检测行业整体发展短期有一定的波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2年 7月发布的《“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中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体对产品、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形成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驱动力,行业空间广阔。检验检测服务行业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随着经济复苏、行业景气度改善、外部阶段性影响的逐步减弱,将会迎来行业的持续稳健增长。
  2、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化、集约化发展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检测行业发展的五大主要发展目标是市场化改革取得新进展,国际化发展实现新突破,专业化提升达到新水平,集约化整合形成新格局,规范化发展呈现新面貌。实际上这五大发展目标也是过去十年间检测行业主要的发展趋势。
  近年民营机构扩张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2022年间,事业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占比由2013年的 42.6%下降至2022年的 19.7%,呈现明显逐年下降趋势,事业单位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以民营机构为代表的企业单位在扩张速度和营收规模增长方面高于行业整体水平。2022年,全国取得资质认定的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共 32,536家,同比增长5.89%,而行业层面检测机构数量总体同比增速仅为 1.58%;民营机构营收同比增速为 6.18%,而全国行业营收同比增速为 4.21%;此外,近年来外资检测机构营收复合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本土企业呈现出竞争优势。
  2022年,行业规模以上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为 7,088家,同比增长0.95%,实现营业收入 3,364亿元,同比增长4.21%。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全行业的 13.43%,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 78.68%,集约化发展趋势显著。
  3、新兴领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检验检测行业下游细分领域众多,新兴领域占比不断提升且增速高于传统领域,具备传统竞争优势的企业在开拓新兴领域仍具优势。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新兴领域(包括电子电器、机械(包含汽车)、材料测试、医学、 电力(包含核电)等)实现营收 830亿元,占行业总收入比重为 19.46%,同比增长12.57%,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8个百分点。传统领域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由2016年的 47.1%下降到2022年的 38.36%。传统领域(包括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境与环保(不包括环境监测)、食品、机动车检验、农产品林业渔业牧业)2022年共实现收入 1,640亿元,同比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在巩固现有领域市场基础上,持续关注新兴领域的发展情况,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保持积极的布局态势,寻找新的增长点。
  4、国家政策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多项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文件,指出“应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认证业务”、“加快培育高水平质量技术服务企业和机构,提供优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服务”、“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各项政策从宏观指导的方向,鼓励和支持我国检验检测服务的发展,为行业在技术内核深化与市场规模拓展提供了有力帮助。
  (二)特种工程专业服务行业
  特种工程专业服务主要针对构筑物进行结构加固改造、防水渗透处理和建筑节能保温、地基基础处理等相关工程技术服务,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市场需求的变动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等因素息息相关。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为 66.16%,比上年末提高 0.94个百分点。全年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 159万套,基本建成 193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 213万套(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5.37万个,涉及居民 897万户。
  特种工程专业服务行业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的关键组成,作为城镇建设的重点行业,在国家全面推进城镇化的政策红利驱动下,将迎来崭新的历史发展新机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等既有建筑改造需求的持续释放,既有建筑改造领域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要“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等诸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既有建筑改造,已经逐步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经济市场。
  无论是房屋建筑,还是轨道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在建成后均会面临老化毁损的问题。例如风吹、日晒、雨淋等作用导致的建筑物腐朽、生锈、风化、基础沉降等;人工正常使用所造成的磨损;或者地震、水灾、风灾等自然灾害所导致的较大程度的破坏。
  近几十年来,在中国城市化道路加速扩张的背景下,产业内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及设计水平等领域逐渐难以追赶城市发展的步伐,既有建筑面临的更新改造问题愈发显著。随着年限结构逐渐呈现“老龄化”,未来存量住宅平均年限将持续上升,为了保证建筑安全,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保持房屋状态良好,企业需定期开展相关建筑的检测和维修,故将释放大量与住宅提升改造投资相关的需求。此外,依托既有的建筑规模增长带来的驱动力,既有的建筑的改扩建、维护等相关的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并在节约社会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受到近年部分房屋坍塌事故教训的影响,各地区均提高了对重大房屋安全隐患的关注,国家相继制订了多项法规政策,用以监督建筑质量。根据十四五规划,建设部十四五期间建筑质量安全会围绕“提升建造质量、防范安全事故、探索绿色建造”。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全国性的开始针对营业性用房的安全排查工作。此外,建设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这些措施都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总体而言,针对房屋建筑,需要以满足人民生命安全、符合标准的居住条件为前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升高,针对既有建筑改造的需求在未来将持续得到释放,故既有建筑改造领域市场发展前景显著。
  (三)新型工程材料行业
  新型工程材料是指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材的建设工程材料新品种,包含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等。经过近 30年的发展,我国新型建材行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选用合理高效的新型工程材料可以直接降低工程整体维护费用,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同时提升环保属性,因此新型工程材料行业正逐渐被市场广泛认可,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当前,新型工程材料作为我国建材产业中的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经济增长点,行业市场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快速的普及和成长,具备优良的市场发展潜力。2005年国家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对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主体、范围、原则内容、程序以及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进行规定。
  2013年国家部委又陆续出台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等政策,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多项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全国范围内的绿色建筑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新型工程材料产业作为绿色建筑的基础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能环保逐渐走入人们视野,针对污染防治攻坚战得以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总体改善。随着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进一步深化,以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建设,节能环保产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
  新型工程材料领域作为我国节能环保行业与建筑工程行业的融合,正受到我国节能化、智能化、高效化建筑工程的发展引导,呈现较强增长态势。
  在节能环保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及近年来我国“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的实施,为了迎合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导向,我国产业生态内各产业需严格遵循节能环保降碳的底线要求。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同时也是高耗能产业,下游建筑业正迎来产业转型升级新一轮的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及居民需求水平的提高,建筑业各环节的建材与能源能耗将持续增加。此时,新型工程材料的绿色、环保、节能属性将会极大地得以应用,新型工程材料行业将会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
  当前市场,新型工程材料种类丰富、适用领域差异较大,总体应用领域较广的有复合砂浆、混凝土外加剂、粘度改性材料、公路/铁路/房屋修补材料等各类增强提升类材料,可以显著提升新建工程在质量、环保、能效方面的提升,同时在既有工程改造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空间。如今,新型工程材料在兼顾环保和功能属性的同时,正在与检验检测服务、特种工程专业服务相互融合,开展定制化、智慧化的综合性工程服务。新型工程材料正在逐步丰富行业发展内涵,以更加活跃的姿态参与到工程建设的全流程环节中,实现长期的高速发展前景。
  总的来看,新型工程材料行业作为新兴战略行业,其对建设工程的节能环保以及功能提升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未来,崭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全流程服务模式将会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而新(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国家重点发展行业,其中公司的软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所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及“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公司主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城市生命线相关的公共安全产业。城市生命线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工程系统,涉及燃气、供水、排水、交通、通信、供电、桥梁等众多领域,其安全运行对于城市具有重大影响。随着城市基础设施逐渐进入老化阶段,潜在的安全风险逐步加剧,复杂多样的城市安全问题开始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城市安全重要性愈发显现,促使政府加大城市安全和应急管理的投入力度。
  2021年 9月,国务院安委办印发《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试行)》提出,统筹推进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级、立体化的城市风险监测预警平台以及多主体、大联动应急管理协同处置机制,提升城市安全综合风险管控能力。
  2021年 12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法治水平、科技信息化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防范和应对处置灾害事故能力显著增强。到2035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全面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推进城市电力、燃气、供水、排水管网和桥梁等城市生命线及地质灾害隐患点、重大危险源的城乡安全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公共信息平台,整合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行业领域监测系统,汇聚物联网感知数据、业务数据以及视频监控数据,实现城乡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一网统管”。
  2022年 10月,《中共中央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增强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和支撑保障能力。总体而言,随着先进智能传感器、无线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涌现和发展,给公共安全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城市生命线亟需通过数智化的升级和赋能,提升城市应对重大灾害的能力,保障其服役安全性和抗灾害韧性,公共安全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动力之一。
  (五)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始建于1959年,是由事业单位改制而成,是江苏省较早从事建设综合技术服务的科研院所之一,历经 60余年的发展创新,已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技术服务企业。
  公司以检验检测为核心主业,新技术、新材料、新经济板块协同发展,紧密围绕质量、安全、智慧、双碳、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五大方向进行业务布局,业务涵盖房建、市政、交通、铁路、水利、轨道、环保、食品、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其中,检验检测业务包括工程质量及材料检测、鉴定、评估、人防工程检测、消防工程检测、防雷检测、监测、产品质量检验、认证、环保检测、食品检测、汽车检测、电子电器检测、纺织品检测、司法鉴定以及与 5G、物联网等新技术相结合的智慧监测服务等;新技术板块特种工程专业服务包括加固改造专项技术服务、节能保温防水防护修复、道路非开挖注浆修复、基坑支护、环境修复等服务;新材料板块主要从事新型工程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推广,适用工程领域材料的质量性能提升;新经济板块主要从事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防燃气爆炸、桥梁安全、供水、排水防涝、地下管线、老旧房屋安全、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坏)服务、应急管理系统、基础设施运行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运维、信息安全、相关传感器及仪器设备等。
  近年来,公司紧抓国家积极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机遇,大力推进大检测业务战略,积极推进检验检测业务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整合,不断拓展业务区域,进行全国化布局,并紧跟“一带一路”战略,逐步拓展越南等周边国际市场。未来,公司将坚持“科技赋能质量生态”这一企业使命,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突破创新,打造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多领域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构建高质量检验检测认证发展生态圈。报告期内,公司始终聚焦公司发展战略,坚持内生增长和投资并购双轮驱动,一方面在建设环保领域等公司传统主营领域保持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开拓投资布局汽车、消费品、新能源等领域,稳步拓展国际业务,逐步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发展地位。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过去三年,发生了很多大事件,深度影响了全球的发展格局,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国际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多变。2023年,中国经济也同样在经历着一轮结构性的调整,除少部分新兴领域,大部分细分市场竞争加剧,检验检测行业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始终围绕三年发展规划目标不动摇,保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在挑战中发现机遇,同时也保持危机意识,强化合规管理,推进管理效能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总体经营状况稳健,对于利润、现金流等指标下滑的主要原因有:1、公司加大了对外业务布局力度,前期成本及管理费用增加;2、因员工股权激励而产生的股份支付;3、公司承接了大量的大基建类的项目,主要客户单位为政府、国企、央企,付款周期加长,应收账款较快增长,导致坏账准备金增加;4、公司前期抵房产生资产减值损失等原因,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其他经营情况如下: 一、内外协同“双域”能力,布局国内外业务体系
  (一)国内市场稳中求进,传统业务锲而不舍,多元业务积水成渊
  公司始终坚持以检验检测为核心主业,协同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经济等质量科技服务。2023年,公司内部四大经营集团(检验检测集团、新材料集团、新技术集团、新经济集团)初步形成,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优化。四大集团各自施展“新”打法。
  检验检测集团巩固建工、环保领域的同时,主攻大基建、结构、节能、测量测绘,培育安全应急、双碳认证等产业,并依靠资本手段,投资推动公司在食品、汽车、电子电器、新能源、计量、特检、医疗器械等新赛道的发展。2023年,西南检测(建工检测)、冠标检测(汽车检测)、仕益质检(电子电器检测)、南京绿创(环保咨询)等公司相继加入,加上之前收购的山东益源(食品检测),公司检验检测板块业务领域更加多元化。未来,公司将借助资本的力量,持续扩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孵化新产业、培育新动能,这是公司实施新战略、树立新观念、谋划新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标志着公司大踏步迈向转型升级的新征程。
  新技术集团紧跟“双碳”时代,抓住国家“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的关键时期和绿色建筑在农村普及的窗口期,积极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把传统的工程服务迭代成赋能城市未来发展的新技术。常州老图书馆“红盒子”的改造,是赋能老城、推进更新,打造深厚人文底蕴、功能多元复合的老城风貌区的代表作。
  新材料集团牢记“科学研究”使命,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高层次人才汇集的新材料研发团队,对标国内外优秀企业,不断更新贴近市场需要的产品结构;以一流的品质、良好的信誉,致力于让建筑更加安全、舒适、美观。
  新经济集团以常安公司为核心单元,结合 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共同推动城市生命线工程领域的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这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
  (二)积极瞄准海外市场新机遇,走出去引进来寻找新生产力
  国内企业竞争愈发激烈,因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很多产业向东南亚等国家转移,因此也带来了更多“走出去,引进来”的机遇和机会。
  2023年,越南绿能荣获越南政府颁发的“优秀企业”和“领先品牌”两项大奖。这一荣誉是对公司海外团队坚持创新、追求质量的肯定和鼓励,为公司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树立了信心。
  2023年,公司承办第四届工程防护与修复技术交流会暨第九届全国工程防水防护与修复技术标准化论坛之际,促成了公司与英国伦敦大学(UCL)科研交流活动,未来,公司将通过不断与国际、国内的专家学者交流对话、合作洽谈、科技展示、技能培训等方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种子”和“沃土”,促进产学研衔接落地、使科研成果惠及到产业与行业,实现互惠共赢发展,从而构建创新发展新生态。
  2023年,检验检测集团云南分公司江西梅江输水管道检测,填补了公司大直径输水管道检测的技术空白;地下溶洞检测、注浆质量检测等物探检测,填补了公司不良地质体检测的空白;新技术集团实现了华南市场零的突破;新经济集团昆山城市生命线、苏州城市生命线、无锡城市生命线项目的落地实现了公司城市生命线业务的从无到有。这些成绩是“0”到“1”的突破,也是未来“1”到“N”的延伸。
  

转至建科股份(301115)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