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丰科技(603685)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化之年,上半年,公司紧扣“深化系统集成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线,在国家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框架下,以“LED照明结构件+新能源产业”双主业为战略支撑,构建起“传统业务筑牢根基+新兴动能拓展增量”的双擎驱动发展格局。 报告期内,在照明业务板块,公司持续聚焦“稳销量、抓创新、控成本”三大核心,着力智能化生产改造与供应链优化;在新能源业务板块,公司深度融入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布局,依托《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等政策红利,加速推进增量配电网等领域的重点项目落地,第二增长曲线的规模效应与收益贡献逐步显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0亿元,同比下降7.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6.65万元,同比增长23.70%。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重点工作情况:(一)锚定先发优势、加速打造双擎驱动新增长极 公司持续深化新能源行业布局,稳步推进增量配电网等核心新能源业务,依托行业先发优势,为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构建“传统主业筑牢根基+新兴动能拓展增量”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夯实基础。在区域布局上,公司新能源业务已在内蒙古、吉林等重点区域构建起覆盖广泛的增量配电网项目矩阵,截至当前,公司已成为“奈曼旗工业园区增量配电试点项目”“赤峰高新区东山产业园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赤峰市巴林右旗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试点项目”“长春农安增量配电网园区项目”“通榆县零碳智慧产业园区增量配电网项目”5个增量配电网项目的业主单位;此外,公司下属公司通辽国盛供电有限公司,已成功成为“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业主,并于2023年12月正式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为项目合规运营提供关键支撑。其中,公司自主运营的“奈曼旗工业园区增量配电试点项目”已于2022年9月顺利投入运营,是内蒙古东部地区首个实现供电运营的增量配电网项目,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现阶段,该项目已为其17.11平方公里供电范围内的40家用电企业提供稳定供电服务;同时,园区发展潜力持续释放,现有用电企业增容需求旺盛,新入驻用电企业持续接入配网,未来供电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在新能源发电装机领域,公司同样成果显著:截至当前,已建成投运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60.7兆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145兆瓦,为区域能源供应提供稳定绿色动力;在建及拟建项目储备充足,涵盖242.35兆瓦风电机组与187.46兆瓦光伏机组;此外,公司也正在储备已取得项目指标尚未开展核准项目,为后续新能源业务规模化扩张奠定坚实项目基础。 (二)抢抓政策红利窗口,加速培育低碳能源服务新质生产力 2024年,国务院、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密集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新能源领域重磅支持政策,不仅为公司拓展创新性低碳能源服务、培育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清晰方向,更奠定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公司主动把握政策导向,在增量配电网场景中创新搭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实现新能源项目与终端用户的直连直通,并通过三大维度层层递进创造价值:其一,构建稳定低成本的绿电供应体系,既有效降低园区企业用电成本,又显著提升绿电消纳比例,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助力园区打造低碳乃至零碳示范标杆;其二,依托差异化电价优势持续释放产业磁吸效应,吸引高耗能产业有序转移及电价敏感型、出口导向型企业扎堆聚集,推动新增用电负荷实现逐年稳步增长;其三,搭建“电源侧扩大装机—配网侧优化调度—用户侧需求响应”的高效动态平衡机制,形成具备乘数效应的绿电应用生态闭环,为区域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在行业政策的强劲驱动下,公司还积极探索能源互联网新技术应用、园区绿色供电模式创新、源荷储资源整合下的“绿电聚合供应”等前沿方向,围绕工业园区绿色低碳智慧化升级需求推进战略布局,吸引并聚集“绿电偏好型、电价敏感型、出口依赖型”企业投资落地,推动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公司始终以“小配网”撬动“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精准抢抓政策与市场机遇,全力推动增量配电网成为支撑城市低碳工业发展的核心载体。 (三)锚定电算融合新赛道,启动绿电与算力协同发展布局 在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与国内“双碳”政策深化的双重驱动下,报告期内,公司依托深耕增量配电网及新能源电站开发的核心优势,正式启动电算融合(低价绿电+算力)领域布局,计划通过创新业务模式推动“绿色电力+算力服务”一体化发展。 作为布局的起点,公司在报告期内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浙江北网智算科技有限公司,以此为载体搭建电算融合业务的基础框架。北网智算将以增量配电网为依托,着力打造电算融合一体化新生态:整合行业优质资源,逐步构建覆盖算力中心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的全业务链条,最终形成高绿电占比、低电价成本的算力中心整体解决方案,通过“绿电支撑算力、算力反哺绿电”的良性循环,构建“电源侧-配网侧-算力侧”动态平衡体系。这一布局既契合国家能源转型与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也为公司从传统电力服务商向电算融合综合运营商转型奠定了基础。 (四)推进关联收购整合,强化新能源业务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对辽宁北网新能94.2752%股权的收购,旨在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增强新能源业务核心竞争力。辽宁北网新能由公司关联方麒麟新能分立设立,全面承接其EPC工程总承包业务及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二级)等核心资质。此前,麒麟新能为公司新能源项目提供的EPC服务金额占2024年营业总成本的16.31%,关联交易规模较大。本次收购实现双重效能:一方面通过业务内部承接大幅缩减关联交易,切实履行规范关联交易的承诺,提升公司治理独立性与透明度;另一方面直接获取其成熟资质与专业团队,快速补齐新能源建设环节短板。 通过资源深度整合,公司在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及投运全链条的协同性显著增强,项目执行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深耕新能源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资本赋能产业升级,再融资护航企业长远发展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双重赋能下,公司始终将“战略定力+资本杠杆”作为核心发展逻辑,通过稳步推进再融资项目,为公司搭建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引擎。 公司布局的新能源业务,其所属的电力行业本身具有资本密集属性,业务发展需依托持续稳定的资本投入作为支撑。其中,增量配电网建设虽存在一次性投资规模大的特点,但业务粘性强、回报周期稳定,在具备优质风光资源与产业基础的区域实现有效规模扩张,可切实保障项目后期的持续盈利水平。而资金实力正是企业突破规模瓶颈、实现扩张的关键支撑——若缺乏充足资金保障,不仅会制约公司业务拓展节奏,还将影响利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为保障公司长远稳健发展,公司计划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方式补充资金实力,为后续新业务拓展、重点项目落地储备充足资金。 本次发行将带来多重价值:一方面有助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负债水平、提升短期偿债能力,同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待募集资金到位并投入使用后,公司资产总额与净资产规模将同步增长,营运资金得到有效补充,资本实力与资产规模显著提升,进而增强公司整体偿债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为未来战略落地筑牢资金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已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浙江晨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5〕722号)。后续,公司董事会将严格依据该批复文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公司股东大会授权,在规定期限内稳步推进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各项后续事宜,确保资本运作与产业发展深度协同。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