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恒集团(600252)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医疗科技的不断突破以及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全球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医药行业整体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自主创新的变革阶段。2024年,中国医药行业面临整体承压、局部分化的态势。尽管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但低于工业整体增速。同时,受集采扩面、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医药产品价格下滑,行业利润水平持续承压。在政策层面,2024年国家继续推动“三医联动”政策体系,鼓励医药创新、优化医保支付,并在药品审评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为行业长期稳健发展提供支持。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聚焦问题导向,在营销、生产、研发、资本、公司治理领域构建更贴合公司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困难局势下积极探索公司转型发展的新目标。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树立以销售为龙头、投资为引领、研发为支撑的发展思路,实施了一系列变革创新举措,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销售情况 一是医药板块优化核心产品销售策略。完成血栓通销售模式调整及优化,扎实做好纯销上量,2024年完成开发空白医疗机构281家;中华跌打丸纯销型配送商业已优化至484家,跌打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6.12%;复方蛤蚧口服液通过互联网新营销模式(cid+f2c)模式“品效合一”快速引爆,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7.80%;二是健康食品板块全渠道覆盖驱动市场扩张。线下市场覆盖药房(益丰、老百姓等头部连锁约6000家中型药店)、商超(家家悦、物美、永辉近1300家门店),形成密集终端网络。其中,永辉全国连锁上架龟苓膏产品门店达989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10%。药线渠道完成与国内两大头部药房益丰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的直营合作,覆盖终端过万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1.85%;零食渠道头部连锁销量连续实现正增长,销量同比增长60.2%。三是轻资产转型撬动增量市场。日化美妆板块线下市场覆盖超千家KA门店,与270多家客户签订年度合同,合同金额达1.09亿元;线上全渠道爆发,以一类电商的天猫、京东为主,兴趣电商抖音平台为辅齐头并进,2024年天猫自营成交额同比增长超98.9%,拓展京东自营与京东慧采,整体成交金额同比增长625%,多款牙膏产品入选天猫牙膏销售榜前三。 (二)生产情况 在质控方面,公司抓内控、促降本、助增效,持续强化国际标准认证质量管理体系,深入贯彻执行GMP相关法律法规,开展GMP体系对标提升工作,稳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降低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风险。在降本方面,公司各生产板块优化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分析影响成本的各项因素,主要从制度再完善,制定降低指标、物料优化、工艺提升、设备改进、鼓励创新、人员整合、能耗控制、政策利用、持续改善等9个方面采取措施全面压降产品生产成本。在增效方面,公司紧密围绕医药板块整体战略布局,深挖潜力品种提高效益,稳步推进以国家基药为主的29个口服制剂品种复产工作,截至2024年12月已完成11个中药品种的恢复生产,下一步将继续统筹安排生产计划,确保恢复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三)研发情况 中恒集团作为广西科改示范行动企业,积极加速“产学研用”融合。一是“科改示范行动”圆满收官。报告期内,中恒集团在2023-2024年度实施的26项科改示范行动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 从总体来看,通过两年来持续推进科改示范行动,公司在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得到全面加强,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场化选人用人、强化激励约束、激发科技创新动能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突破,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科技的力量。二是强化科创平台建设。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升公司基础研究能力。年内新增3个省级科研平台,目前中恒集团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七产品深度开发及资源利用重点研究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1个。旗下企业梧州制药、中恒创新成为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年度内2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三是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持续推动开展现有品种二次开发、中药新药开发、院内制剂开发、提升产品能级等科创工作。报告期内,梧州制药新增6个恢复生产批件;中恒集团旗下医药研发管理平台新增4个中药创新药立项和1个化药创新药立项,其中“三芪颗粒”为公司近年来首个提交注册临床申请的1类中药新药;研发大健康产品(健康食品和日化品)新品已投产上市51个。 (四)资本运营情况 为扩大产业优势,公司通过对顶层的设计和规划,聚焦医药产业投资,全面加强项目战略合作,运用专业型产业投资公司,重点在中药、研发端、BD(国内外药物代理权引进)、MAH(药品注册人制度)、配套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等领域布局,重点筛选跟进医学诊疗平台项目、中药研发领域龙头企业项目、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项目、提供肾病透析医疗服务头部企业项目、大消费类项目等。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自主设立+联合专业机构+引入外部资本”模式,深化健康产业投资布局,强化风险控制能力,构建多元化投资生态。一是新设基金2只,分别是广西申宏中恒健康产业基金和成都弘生创投一期基金,通过专业机构进行战略布局,构建稳健投资组合。二是优化存量基金,完成对深圳国海中恒医药基金的结构调整及二期实缴2000万元,撬动外部资本助力公司产业布局。三是联合复星医药、南宁产投集团成立复星医药(南宁)有限责任公司,旨在拓展海外业务并提升综合竞争力。 (五)公司治理情况 一是治理结构规范化。严格执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级决策监督体系,保障“三会”运作程序合法合规;二是保障独立性机制。严格遵循“五独立”原则: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独立于控股股东,拥有完整供产销体系和独立核算体系,高级管理人员无双重任职;关联交易实施“三重防控”:交易前独立董事专项审议,定价依据充分披露;表决时关联方回避;定期审计资金往来,年度内无违规资金占用。三是优化信息披露。通过指定媒体及交易所平台及时披露定期报告及重大事项,不存在信息披露重大违规情况,2024年获交易所信息披露B级评价。四是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2024年,凭借公司突出的治理能力、出色的投关实践,接续斩获“杰出IR团队”“杰出ESG价值传播奖”“投关典范奖”“国有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等多项荣誉,ESG评级中持续提升。五是加强内控与风险管理。构建内部控制体系,重点涵盖财务、合规、运营等8大模块,内审部门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年内开展专项审计9项,系统化升级合规内控机制,实现治理效能与风险防御双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