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隆科技(68832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战略发展规划方向,聚焦智能医疗物资管理领域,稳步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灵活调整销售策略,完善业务布局的基础上充分拓展思路,围绕智慧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推进业务板块横向拓展,结合市场需求提前布局产品,优化销售产品结构,积极开发国际市场,扎实推进国际业务。但因报告期受市场环境和行业等因素的持续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金额有所下滑。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2,528.84万元,同比减少10.5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70.34万元,同比减少173.5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09.28万元,同比减少311.94%。 报告期内,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受所属领域宏观环境影响,公司主营业务市场需求增长不明显且竞争形势加剧。公司作为医疗物资智能管理领域企业,虽受益于相关政策支持,但下游医院等客户投资意愿受经济环境影响,采购及交付延迟,影响公司经营成果。二是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挤压利润空间。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价格战频发,公司已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定制化和智能化需求的能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三是研发与市场拓展成本居高不下。公司为增强竞争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但市场环境低迷导致收入增长乏力。研发费用、销售费用未同步降低,叠加毛利率下降,净利润承压。 尽管整体竞争激烈,但有着智慧医疗、医疗新基建等政策的驱动,公司所处行业依然有着机遇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将坚持聚焦医疗物资智能管理领域,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利用技术创新手段,挖掘存量、增量市场,为医疗机构提供安全、高效、可定制的医疗物资智能管理解决方案,构建一套更安全、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智慧药事生态系统,助力中国医疗迈向“精准化、智能化、人本化”的新时代。 (一)积极开拓市场、构建产业生态 在市场开拓方面,2024年,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我们因地制宜,积极引入前沿技术,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与成果。例如,2024年8月8日,国家医保局公告称,加快推进药品追溯码“应扫尽扫”。我司紧跟政策导向,深研市场需求,快速响应开发了一套全面、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智能全院药品溯源管理系统,助力医疗机构高效落实药品追溯码采集工作。 报告期内,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以保障订单交付、控制亏损为目标,及时调整业务的布局和运营策略,重构业务矩阵。在公司全体员工众志成城的努力下,我们的“库发一体化”智慧药房整体解决方案持续获得客户的认可,智慧中药管理方案、药学信息化产品陆续探索并实施,智慧药房项目在海外取得突破。公司在夯实现有业务的同时,把握医疗领域带来的多场景业务机会,积极构建产业生态战略。 (二)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5,786.58万元,同比增长4.82%。通过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与创新突破,不断拓宽技术边界并丰富产品线,以解决客户的实际需求,驱动业务可持续增长。报告期,医谷研究院先后与江苏省人民医院、中科大附属安徽省立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深圳市中西结合医院、新疆中医院等深度合作,资源互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截至报告期期末,公司共拥有知识产权737项,其中发明专利216项。 (三)优化供应链结构,加强成本管控 在供应链方面,报告期公司持续进一步加强“优化供应结构、升级设备性能、改进工艺技术”等多举措不断加强成本管控。通过优化供应商结构、工艺优化改良等不断优化供应链结构,实现对成本源头端的有效管控。公司致力于全面质量管控等手段切实提升产品良率与稳定性,挑战成本边界、提升盈利能力。 (四)加强公司治理,维护投资者权益 报告期,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度,提升公司规范化运营水平。在制度建设上,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与公司章程,完善内控制度体系,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沟通协作方面,强化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之间的交流,明确各自职责权限,建立科学决策流程和高效执行机制,保障决策科学合理,提升执行速度与效果。信息披露层面,建立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加强内部协作,通过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披露,增强投资者信心,提升市场声誉。投资者关系管理上,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通过举办业绩说明会、投资者交流会、上证E互动、投资者热线等多种方式,介绍公司经营、战略及重大事项,解答投资者疑问,维护其合法权益,提升满意度和忠诚度,有效传递公司价值,树立公司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