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莱新材(60548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总体经营情况 2024年全球经济在复苏中面临诸多挑战,在制造业升级和绿色科技的浪潮下,公司积极把握机遇与挑战,以创新为驱动保持收入增长韧性。报告期内,公司各项目资本开支基本落地,随着公司研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持续提升,业务开拓迅速,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实现营收 25.41亿元,同比增长19.23%。 2、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如下工作 (1)强化产业链协同,打造多元化能力 公司以“产业一体化、多应用领域延展”双轮驱动战略为核心,强化产业链协同并拓展多元化应用能力,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依托“研发-生产-应用”全链条协同优势,公司正从单一涂布材料商向“基膜+涂层+终端”一体化解决方案商转型,为持续增长注入新动能。 产业一体化:夯实基础,协同创新。公司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了从上游基膜、胶水到下游涂层工艺的完整产业布局。上游基膜和胶水的自主生产,不仅保障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可控,还具有成本竞争力。下游涂层工艺的优化与创新,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同时,公司与客户开展协同开发,通过一体化的构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增强客户粘性。 多应用领域延展:拓展边界,多元赋能。公司凭借在涂布工艺上的深厚积累,积极拓展多元化应用领域,推动产品从传统产业向科技领域的跨越。在新兴的柔性传感器领域,公司凭借在材料和涂层技术上的优势,成功开发出高性能柔性传感器材料,为人形机器人触觉与电子皮肤、工业检测、可穿戴设备、医疗健康、新能源电池检测等领域提供关键材料支持,此外,公司还积极布局水性环保包装领域,开发出绿色环保的水性涂层,推动包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公司产品的应用边界。 (2)稳步推进项目建设,释放规模化效益 上市后,公司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加速释放规模化效益。随着浙江、山东两大生产基地的全面投产,公司围绕涂布产业链的工艺、涂液、基材、设备四大核心环节,成功构建了规模化、协同化的产业生态。工艺革新驱动效率升级,涂液研发强化技术壁垒,基材自供加强成本控制,设备智能化赋能规模生产。通过全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与优化,公司逐步释放规模化效益,进一步稳固行业优势地位。 烟台富利(一期)BOPP产线在工艺技术水平方面持续优化,产能利用率和良品率不断提升,规模化效益逐步显现。通过技术升级与管理优化,为公司涂布产业链的整体效益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 随着搬迁的完成,烟台分公司(一期)广告喷墨打印材料项目借助产业一体化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发挥成本优势与协同效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生产流程,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质量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烟台分公司(二期)项目专注于生产 PVC膜、车身贴及环保防水背胶 PP等产品,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矩阵,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力。项目建设分批投入设备,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IPO项目投产后,标签标识印刷材料的产能得到大幅提升。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内贸产业整合以及外贸市场的积极开拓,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聚焦产业升级,突破业绩新高 随着消费电子市场企稳回暖,行业复苏态势明显,公司通过精准布局和研发创新,在电子级功能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1.91%,毛利率同比增加 10.50个百分点。一、聚焦产品: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成功开发了多项高性能电子级功能材料,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和质量,解决了行业内多项技术痛点,进一步巩固了在细分领域的市场地位;二、聚焦客户:积极拓展大客户资源,与多家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拓展新兴应用场景,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 (4)以创新驱动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公司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 45项,并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汇聚一批优秀的博士后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同时,公司设立上海科创中心,是新技术孵化和新公司的孕育平台,推动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分析中心具备图像分析、物理性质分析、化学组成分析等能力,帮助各研发团队能快速准确地找到问题本质原因,有效支持了各事业部的研发与生产。 (5)赋能数智化管理,推进精细化运营 公司全力推进数智化管理与精细化运营,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搭建帆软BI数据报表平台,整合多业务系统数据,实现销售、生产、库存、财务等核心业务场景的实时可视化展示,为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持;提高 NCC与 MES系统的覆盖率,实现生产计划、成本核算、供应链全流程线上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与透明度;推行 APS排产系统与 IoT数采平台,优化生产计划与排程效率,确保生产流程高效、精准运行;集成 E-HR与 OA系统,实现全员人事管理数字化,提高流程审批效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完善业财一体化发票池与费控管理,打通 NCC与 OA系统全流程业务体系,实现财务与业务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公司智能化管理水平。 (6)深度践行 ESG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 公司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绿色环保为理念,高度重视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等领域的建设,特别是在应对环保型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方面,积极采取行动,强化技术创新力度,推行“绿色”生产,依托独特的专业优势与上下游紧密合作,致力于构建低碳、绿色的运营环境,助力公司稳定、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 EcoVadis企业社会责任评估铜牌奖章,代表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评分在全球参评企业中位列前 35%,展现了公司在环境、劳工与人权、商业道德和可持续采购等领域的卓越表现。同时,公司积极推动2024年度 ESG信息披露,提升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 (7)健全培养机制,提升组织效能 为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人才转型升级,公司从引才与育才两方面发力,全面提升组织效能。一方面,公司聚焦核心业务,加大引才力度,优化人才结构,强化后备梯队建设。通过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为创新型技术人才持续赋能,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加快内部人才培养,组织实施多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推进创新型、学习型、专业型人才团队建设。 公司致力于为员工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成长平台,助力员工在专业与个人素养上持续进阶。 在培训方式上,公司采用内训与外训相结合的模式。依托内部福莱学院的专业讲师团队,通过内部讲师和资深员工的传授,员工能够快速掌握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同时,组织员工参加外部专业培训课程、行业研讨会、考察学习等,通过与外部机构合作,让员工接触到行业最新动态和最佳实践,全方位提升员工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8)坚持规范信披,防范内幕交易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机构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报告期内共召开 30次三会会议,发布 247份挂网公告,通过上市公司公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交流会、上证 E 互动平台、电话会议、电子邮件、投资者电话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保持公司的运营透明度,保障广大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能够全面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动态。 针对内幕交易防范工作,公司高度重视并扎实做好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明确内幕信息范围,落实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强化内部信息流转管控。公司定期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员工发送禁止内幕交易的警示,并敦促相关人员严格遵守买卖公司股票的规定,严防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 (9)积极回馈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公司始终秉持积极回馈投资者的理念,致力于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高度重视对股东持续、稳定、合理的投资回报,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多元举措,切实保障投资者利益。自上市以来,公司始终保持稳健的分红政策,连续多年实施现金分红,转增股本 2次(含本报告期)。近三年来,公司累计分红金额已超 1.22亿元,占同期累计净利润的 42.94%。此外,报告期内,公司还通过回购公司股份,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并在2025年 1月实施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分红 1,923.26万元,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彰显了公司良好的经营状况与盈利质量,更是公司坚持切实回馈投资者的有力证明,进一步增强了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