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海正药业(600267)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公司推进系列变革与转型的一年。面对行业变局和内部调整的双重挑战,公司上下团结一心,积极应对,在“凝心聚力、开源节流、风清气正、再启征程”方针指引下,通过结构优化、体系升级、业务拓展、产研突破、管理革新、品牌提升等措施,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稳住阵脚,为后续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1、医药制造
  (1)医药制剂
  自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凭借综合实力,在 IQVIA中国药企排名中强势攀升 12位,跃居第 26名,并在降脂、抗感染、激素三大核心治疗领域分别位列第 4、第 9、第 2名,进一步巩固行业标杆地位。为持续深化市场渗透,公司实施“全域准入+强力复苏”双轮战略,拓展全渠道及纵深下沉市场,基层县域覆盖数提升 20%,全年实现 2235个品规的准入突破。加速构建起多层次市场护城河,学术影响力持续领跑,全产品被纳入指南共识 20余次,公司自主主办学术会议累计覆盖超 10万人次。
  集采业务,力争使集采、续约项目中标率达到较高水平。在药店销售领域,公司将重点强化与头部商业机构战略合作,拓展药房及民营医疗终端市场。
  代理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坚持自营为主代理为辅,成功实现了从总代向省代的战略转型,超额完成年度目标,重塑业务格局。同时加强代理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对利润提升贡献明显。
  医药电商业务,通过消费属性重点产品营销、多触点矩阵化电商渠道布局、下沉市场拓展等措施,整体超额达成指标,其中重点单品伊索佳、玫满同比大幅增长。同时,多市场触角拓展新品,重新唤醒沉睡产品等。
  出口制剂业务,美国公司成功推动三个新品上市,首年实现净盈利,与三家大型药企签署了独家授权协议,助力中国药企出海。
  营销创新方面,公司以数字化重构用户生态,赛斯美品牌通过“医学科普视频矩阵项目”与“海心汇”心血管生态联盟,为客户和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全域零售、电商提速升级,赛斯美、多达一等慢病产品通过药店、京东、天猫等平台,为需要长期用药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购药体验;海复康、玫满等抗感染产品通过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实现 30分钟极速送药,大幅提升患者触达效率。同时尝试线上流量与线下服务深度融合,打造“诊疗-购药-健康管理”全链路闭环,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深层次需求。
  (2)医药原料药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巩固和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加强和重建大客户关系,人用药业务稳健增收,CMO业务销售额增长显著,英夫马芬净、奥利司他等产品收入同比增加明显。
  (3)动物药业务
  动物药业务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已成为国产宠物药品第一品牌。报告期内,公司宠物业务规模持续扩大,电商业绩突破亿元,五年累计增幅达 11倍。同时,积极推进线下业务模式改革,率先在行业推行“云仓+推广商”模式,规范行业秩序。
  公司快速调整经济动物业务销售策略,进一步优化集团客户合作模式,增加终端客户掌控力。
  猪健康化药与疫苗团队完成整合,推进“预防+治疗”整体解决方案,促进化药疫苗协同发展。重点兽药产品销量持续攀升,共有 9个单品销售过千万,其中海乐妙年度销售破亿。
  海正兽药的研发核心项目均按计划或提前获批,实力和管线布局在国内领先。报告期内,重磅新药上市 4个,年度批准新兽药 5个,新文号 16个(其中化药 12个、疫苗 4个),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完成 5个国际注册资料上报(其中海乐旺已于今年 3月份在越南获批,成为首个海外注册获批的产品)。
  2、医药商业
  (1)医药经销
  医药经销业务,强化结构调整,减少低利润的原料经销业务。立足存量提升,加强内外部协同,新增两家亿元级供应商。积极引进新品,全年引进新品超 300个。
  (2)医药制剂进口品及接受药品营销外包业务
  通过医院制剂自营团队专业化的市场推广优势,持续巩固产品的市场地位,加速销售增长,不断积累中国的临床使用经验,杰润已成为双支扩剂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产品。2024年,公司成功推动了 5部中国抗感染及免疫抑制领域诊疗指南共识的更新。一类新药纽再乐正逐渐成为社区感染治疗的新标准。免疫产品雷帕鸣持续推动患者教育体系,助力我国器官移植患者长期存活。
  3、新兴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探索大健康、医美、CXO等业务。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学,打造合成生物学绿色原料品牌标签。凭借海正在生物制造领域的产业技术转化和产能优势,通过自研及外部合作,公司已完成制药、大健康、医美等应用领域的研产销一体化布局,投资 1.7亿元的合成生物学柔性生产线技改项目已开工实施。目前在骨科补钙、护肝、医美等领域储备了十多个产品,并顺利实现首个合成制造产品投产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明确了医美发展战略规划,进军健康美学领域。结合海正深耕数十年的合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高品质制药技术和要求,创新医美、美妆、营养品原料生产工艺,多市场触角探索新品,2个产品已完成立项,12个产品完成前期调研,涉及多款医美再生针剂、功效护肤品、膳食补充剂等。达播+自播双轮驱动,加大私域布局,加强与京东、阿里等平台协同合作,提升用户粘性,致力于构建大健康产品、跨境保健产品、医美产品开发生产全流程链条。
  4、研发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战略性研发资源重构实现科研效能提升。系统实施研发管线结构优化,关停低效项目,建立全流程立项评审机制,重点强化心血管、代谢疾病等核心治疗领域资源配置,同步搭建跨部门协作的矩阵式研发架构。在巩固优势领域基础上,前瞻性布局医美、大健康等成长性赛道,形成“核心治疗+消费医疗”双轮驱动的产品矩阵。研发成果方面,累计获得药品注册批件 10项(原料药 5项、仿制药 5项),提交国内外注册申请 12项(含创新药 NDA1项),新启动研发项目 42个(6个创新药,16个原料药,20个仿制药),构建起涵盖创新药、仿制药、特色原料药的多层次研发梯队。
  报告期内,公司新设上海创新药物研发中心,加速创新药研发进程。对外大量接触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先后与德睿制药、诺奖团队、中科院微生物所等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搭建小核酸、复杂制剂、AI等先进研发平台,孵化了一批具有潜力的新项目,其中 HS387项目完成 Pre-IND申报,进入临床前研究的关键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专利申请 62项(国内申请 50项,PCT国际申请 12项),其中发明专利 57项,实用新型专利 4项,外观设计专利 1项;专利授权 30项,其中发明专利 19项,实用新型专利 11项,进一步巩固了技术壁垒。
  5、工业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降本成效显著。三大生产基地均成功通过 FDA现场审计。原料制剂一体化高效融合,产销衔接顺畅,库存周转持续改善,订单交付率达 99%以上。有效统筹产品布局和产能规划,产能利用率得到持续提升,原料-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战略布局得到强化。新产品技术转移已完成 10项,2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沉睡产品梳理初见成效,多个产品恢复生产。甲强龙成功实现原研地产首次商业化供货。同时,推动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公司荣获国家工信部评定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等荣誉称号。
  6、管理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调整管理架构,打破部门壁垒,进一步构建各部门间紧密合作关系与高效工作机制。加强合规管控,优化系统流程,提升组织运营效率。强化绩效管理,塑造进取文化,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全年引进关键核心人才 16人。公司高度重视品牌建设,积极对外发声,通过多次参与行业知名展会、学术品牌打造、线上品牌推广等方式,有效宣传企业,提升品牌形象。
  全面启动 ESG体系建设,积极投身社会捐赠、乡村振兴等公益事业。大力推行《海正药业管理团队行为准则十二条》,积极倡导管理者率先垂范、躬身入局、深入一线,关注员工获得感、归属感,重塑风清气正的企业文化。
  通过一系列调整措施的强劲实施,在全体海正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公司各项业务有序开展,自上而下形成了高效协同的工作氛围。
  

转至海正药业(600267)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