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裕兴股份(300305)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功能聚酯薄膜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所处细分子行业为“塑料薄膜制造业”。 (一)聚酯薄膜行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聚酯薄膜是一种可持续改性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化工新材料行业中的重要领域之一,聚酯薄膜对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尤 其是高新技术及尖端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原料和工艺技术不断提升,聚酯薄膜在工业应用领域的范围日益扩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聚酯生产和消费国,国内聚酯薄膜行业近几年高速发展,产能规模、产品质量逐步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已逐步实现技术本土化,并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当前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制造优势明显,国内存在着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低,部分高性能聚酯薄膜品种仍依赖进口的结构性矛盾。在当前全球供应链本土化的国际环境下,高端材料以及关键材料实现自给尤为重要。随着国家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支持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业内企业将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努力破除高端品种依赖进口的矛盾。报告期内,下游光伏等行业需求不足,叠加聚酯薄膜行业产能规模持续增长,供需失衡,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处于历史低位。中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产品销售价格下滑,部分产品销售价格已跌破生产成本,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处于近几年以来的低谷。 (二)国家及行业相关政策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涉及功能聚酯薄膜相关的政策主要 品)。 2024年 工信部、发改委 《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 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重点领域:1.石化化工关键共性技术:精细化工工艺技术(加氢、聚合、氯化、氟化、磺化、胺基化、烷基化等)、非粮生物基化学品纯化聚合及应用技术、超高纯化学品纯化技术、磷矿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挥发性有机物高效分离与治理共性技术、气体无机膜高效分离技术等。关键材料:高纯电子化学品、高性能合成树脂、高性能橡胶及弹性体、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生物基材料、新型催化材料等。 2024年 工信部等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推进传统产业延链。推动传统产业以产业链高端化延伸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打造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产品体系,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1.石化行业(含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重点做好烯烃、芳烃的利用,发展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聚氨酯、特种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膜、专用化学品、高性能胶黏剂等。 2024年 工信部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 将“阻燃抗熔滴聚酯切片、特种聚酯PETG、封装基板用高解析度感光干膜及配套PET膜、平板显示用光刻胶及其关键原材料和配套试剂”等纳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 2023年 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 将“铝塑膜、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电子元件专用厚薄膜材料、阻燃薄膜、聚酯基光学膜、光学硬化膜、新型显示用光学薄膜材料(用于新型显示技术用背光模组(反射膜、扩散膜、增亮膜、复合膜)、偏光片、相位差膜、触控导电膜、OCA胶膜、保护膜等)、光伏发电用薄膜材料、转光农膜、电磁波屏蔽膜、注射成型表秒(IMD)装饰膜、新能源汽车用薄膜材料(包括特种绝缘膜、PCB抗蚀干膜、MLCC制程膜、节能窗膜、装饰膜等)、被动元件(MLCC、片式电阻、片式电感等)用薄膜材料”等列入重点产品和服务。 2022年 工信部 《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升级创新产品制造工程包括:面向5G通讯高端塑料、高端光学薄膜等。 2021年 全国人大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聚酯薄膜上下游产业链情况 聚酯薄膜上下游产业链如下图所示:1、上游行业 聚酯产品主要包括瓶级聚酯切片、聚酯纤维以及薄膜级聚酯切片,其中聚酯纤维(包括涤纶短纤以及涤纶长丝)主要用于纺织业;瓶级聚酯切片主要用于饮料包装、食品包装、医药包装、化妆品包装等领域;薄膜级聚酯切片主要用于生产包装、印刷、光电等领域的聚酯薄膜。当前全球对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持续增加,可降解聚酯、可再生聚酯预计将成为聚酯行业的重要增长点,尤其是包装领域,行业加大对可降解、可回收材料和绿色生产工艺的投入。随着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等核心产业对高分子功能性材料需求的增加,应用于工业领域的特种功能聚酯切片发展前景广阔,功能性聚酯材料(如高阻隔性、耐热性、抗菌性等)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下游行业 聚酯薄膜下游行业涵盖食品包装等消费应用领域及新能源、光电显示、电子触控、电气绝缘等工业应用领域。公司功能 聚酯薄膜主要应用在电子光学、新能源、电气绝缘等行业。报告期内,主要相关行业情况如下:1)消费电子行业 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逐渐企稳回暖,国内市场依托以旧换新政策和技术创新,彩电、智能手机等终端消费电子产品表现亮眼。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24年国内彩电、手机、微型计算机、智能手表等电子消费品产量同比均实现正增长。显示面板领域,近几年国内发展迅速,大尺寸化程度再创新高,海外市场需求受体育赛事和促销拉动也呈现出向好的趋势,中国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据调研机构Omdia数据统计,2024年第四季度,国内品牌海信、TCL的全球电视出货量之和,首次超过了韩国三星、LG的全球电视出货量之和。2024年全球彩电市场出货量为2.088亿台,同比增长3.7%。其中,三星去年全球电视出货3,669.6万台,同比减少2.1%;海信、TCL去年全球电视出货量分别为2,913.6万台和2,900.4万台,同比增长11.6%和14.8%。中小尺寸面板随着柔性技术及车载应用发展创新、Mini/MicroLED产品加快渗透也在快速增长。电子光学用聚酯薄膜作为光电显示、触控等下游消费电子产业链制造领域中的重要材料,受益于终端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回暖以及国内品牌企业市场份额增长,近几年电子光学用聚酯薄膜需求保持增长。国内功能聚酯薄膜厂商积极推进高端电子光学聚酯薄膜的研发,努力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破除日韩企业对于高端电子光学聚酯薄膜的垄断,支持下游企业在高端产品市场的持续发力。)光伏行业发展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已成为全球共识,光伏发电是当前最具竞争力的发电形式,近几年全球及国内光伏装机持续增长。近两年,国内光伏行业产业链产能集中释放,海外市场贸易保护限制使得国内光伏行业供需错配,内卷竞争激烈,产业链各环节主要产品大幅下降,2024年光伏行业整体亏损。光伏产品技术迭代加快,N型电池全面取代P型电池成为市场主流,N型电池带动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市占率快速提升,单玻光伏组件市场缩小,配套单玻光伏组件使用的光伏用聚酯薄膜需求大幅减少。3)电气绝缘行业电气绝缘用聚酯薄膜作为各种电机马达槽间、匝间、干式变压器线圈之间绝缘材料被广泛运用于家用电器、变压器等行业。 2024年7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大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3,000排 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大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对高能效和高水效的家电产品予以补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24年全年家用电冰箱、空调产量较上年同比分别增长8.3%、9.7%。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预计电气绝缘用聚酯薄膜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2024年8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 2027年)》,未来四年国家将围绕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目标,开展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行动、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行动等9项专项行动,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方向转型升级。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快速发展,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化的新型输变电设备将推动变压器行业转型升级,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4)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汽车行业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国内自主品牌崛起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16.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8.7%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同比提升9.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续航能力逐步提升带动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增长,根据SNEResearch统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使用量达894.4GWh,同比增长27.2%。功能聚酯薄膜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配套材料,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四)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功能聚酯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立足适度规模,做精做优功能聚酯薄膜产品,经过多年的经 营发展,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特种功能聚酯薄膜生产企业之一。公司结合自身经营模式,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产业链集群效应、交通便利等特点,能够快速满足客户交货需求并节约运输成本,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公司太阳能背材用聚酯薄膜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在细分市场保持头部地位,电气绝缘用聚酯薄膜保持较高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布局电子光学用聚酯薄膜,加大推广力度,增销电子光学用聚酯薄膜,开发新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员稳定,均为公司在职员工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专利共有88项 公司建有“功能聚酯薄膜技术研发中心”,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供硬件支持,从原料到产品模拟生产线进行研发和试验;公司与浙江大学、常州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与科研院所紧密的技术合作,发挥其特有的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期延长两年,将项目整体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延期至2027年6月。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按计划进度推进该项目中功能聚酯薄膜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工作。注:1公司现有生产线中两条生产线由于投资时间早,技术水平不适应当前生产,报告期内公司未启用。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对一条生产线进行薄型化改造,改造后产能较原设计产能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光伏用聚酯薄膜需求不足,公司部分生产线停工未生产,叠加生产线改造因素影响,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年,聚酯薄膜行业产能规模持续增长,下游光伏等应用领域需求减少,供需失衡,行业产能利用率整体处于低位; 中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部分产品销售价格已跌破生产成本。面对严峻的形势,公司管理层围绕经营目标,精 准施策,重点布局电子光学应用领域,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积极应对行业和市场变化。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1)锚定电子光学应用领域,推动产品转型升级 ①积极增产增销电子光学用聚酯薄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电子光学用聚酯薄膜产量37,230吨,销量28,743吨,同比分 别增长90.28%、84.34%。反射膜、光学离型膜保护膜基膜、光学预涂膜产品形成批量供货。公司加强与细分行业品牌客户的合作关系,加大产品在终端品牌企业的推广力度,逐步导入一线品牌供应链体系,市占率稳步提升。②公司坚持“功能性、高品质、差异化、多品种”发展思路,加大在消费电子、光学显示等细分行业的应用研发,围绕客户差异化的需求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报告期内,公司窗膜基膜、车衣膜保护膜、棱镜膜基膜、OCA离型膜保护膜基膜通MLCC过客户测试,小批量供货。开发感光干膜基膜、 用离型膜基膜,偏光片保护膜基膜等中高端电子光学聚酯薄膜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授权12项,申请专利9项,至报告期末,共有专利88项。通过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③调整生产线的产品定位结构,增加重点产品的产能。对两条原定位于光伏用聚酯薄膜的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一条生产线进行薄型化改造,使其能够生产电子光学用聚酯薄膜;一条生产线提升产线设计厚度,使其能够生产厚型特色膜、特种膜产品,有效提升公司差异化产品生产能力。将“高性能聚酯薄膜生产和配套项目”中的功能聚酯薄膜生产线目标产品由光伏应用领域调整为电子光学应用领域,进一步提升公司电子光学用聚酯薄膜生产能力。 (2)提质增效,持续提升“裕兴”品牌竞争力 公司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品质,通过将工艺质量控制点与生产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抓住质量控制关键点,严格要求按照作 业标准进行操作,加强生产过程管控,确保各生产环节都贯彻执行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同时将质量改进目标分解到每一条生产线,根据每条生产线实际情况精准定位,有效控制薄膜生产过程中的表观和平整度,提升产品良品率。公司内各部门统一共识,快速应对,积极沟通,改进装备、调整工艺,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产品需求,“裕兴”品牌在下游产业链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3)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6.94亿元,有效保证公司募投项目建设。至报告期末,高 性能聚酯薄膜生产和配套项目按计划进度推进功能聚酯薄膜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争加剧因素影响,产品销售均价同比下降电子光学用聚酯薄膜 37,230吨 28,743吨 307,676,574.50 产品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下降7.09% 受聚酯薄膜行业产能持续增长,竞争加剧因素影响,产品销售均价同比下降电气绝缘用聚酯薄膜 25,882吨 25,132吨 203,082,348.83 产品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下降14.71% 受聚酯薄膜行业产能持续增长,竞争加剧因素影响,产品销售均价同比下降境外业务产生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或净利润10%以上□是 否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聚酯薄膜 销售量 吨 105,236 156,883 -32.92%生产量 吨 105,470 171,722 -38.58%库存量 吨 29,696 29,462 0.79%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报告期内,公司聚酯薄膜产销量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66,252吨、51,647吨,同比分别下降38.58%、32.92%,主要系公司光伏用聚酯薄膜受光伏下游单玻组件用背板产品需求减少因素影响,产销量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86,008吨,69,610吨,同比分别下降67.66%、58.28%。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注:1公司与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18日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向中来股份供应聚酯薄膜产品数量预计约为6.5亿平方米(约26万吨),具体数量根据中来股份采购需求以实际下单情况为准,采购总额以最终成交金额为准。由于下游光伏电池工艺技术迭代,N型电池带动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市占率快速提升,单玻光伏组件市场缩小,配套单玻光伏组件使用的光伏用聚酯薄膜需求大幅减少。报告期内,中来股份根据实际采购需求调整下单规模,采购量减少。 (5)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产品分类 报告期内,公司部分生产线停工,聚酯薄膜产销规模下降,产线停工折旧成本增加致聚酯薄膜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的比 重同比上升3.39%。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 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 目 进 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OCA光学胶用低粗糙度聚酯薄膜的研制 该项目的研制可实现国产替代进口产品。 已完成研发 制备一种OCA光学胶用低粗糙度聚酯薄膜,并实现稳定连续生产。 该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突破OCA光学胶用低粗糙度聚酯薄膜的关键技术,对公司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附加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耐高温哑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带动汽车贴膜市场增 已 应用于TPU车衣结构中 本项目的研发将进一步优化公光聚酯薄膜的研发 长,尤其是TPU车衣,其中的离型层采用哑光PET膜材,对耐温性有较高要求,公司开发对应产品提升竞争力。 完成研发 的离型层,具有磨砂外观和加工时良好的耐温性。 司产品结构,提高公司在车用PET领域的产品竞争力,同时耐温性技术也可应用于其他产品开发中。偏光片保护膜基膜的研发 开发高品质偏光片保护膜基膜以打破进口产品的垄断。 扩试验证阶段 产品将用于高端偏光片结构中的保护层,具有较高的光学性能,表观品质高,具有很高的平整度。 本项目的研发将拓宽公司在电子显示领域用PET膜的覆盖面,并为偏光片离型膜基膜做技术积累,同时也将推动偏光片用PET膜国产化进程。环保型阻燃聚酯薄膜的研究与开发 提高聚酯薄膜的阻燃性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风险。 扩试验证阶段 达到VTM-O或V-O的阻燃效果,同时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 拓展聚酯薄膜在阻燃方向的进一步发展,为公司在打造功能化高品质的薄膜产品奠定基础。高清晰窗膜基膜的研制 多数车窗、建筑等玻璃材质表面都会选择贴一层膜使其更加美观、清透、耐久。目前高端窗膜基膜基本依赖进口,公司旨在开发相应产品打破中国台湾、日本企业的垄断。 扩试验证阶段 应用于汽车玻璃、建筑玻璃表面的贴膜,具有极高的清晰度、高透光率、低雾度的特点,部分产品兼具多功能。 本项目的研发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光学膜方面的技术优势,帮助公司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为高端窗膜基膜的国产化进程助力。超低密度聚酯反射膜的研制 提高聚酯薄膜的光学反射率,提高手机或电视显示LCD屏光效率。 扩试验证阶段 应用于电子显示LCD屏背光模组,具有超低密度、较高的光学反射率以及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提高公司功能性聚酯薄膜在电子显示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有效地替代国内外产品,占据国内市场。增强UV油墨附着力在线涂布聚酯薄膜的研发 解决印刷行业中UV油墨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表面附着力不佳的问题,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表面在线涂布一层涂层,提高UV油墨的附着力。 扩试验证阶段 制备一种增强UV油墨附着力在线涂布聚酯薄膜,具有对UV附着力佳、涂布表观优、高透光率低雾度、低粗糙度等特点。 提高公司在印刷行业用聚酯薄膜的市场竞争力。对公司拓宽产品使用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MLCC离型膜基膜的研发 由于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特殊的多层结构要求制程中使用的离型膜厚度很薄、表面超平滑,属于技术难度较高的PET膜材,目前国内厂家生产的基膜仅能用于低端MLCC领域。公司旨在开发能应用于高端MLCC领域的超平滑PET基膜。 中试验证阶段 产品用于MLCC离型膜,具有超低的粗糙度、极其平整的表面,由于表面需要承载陶瓷浆料,薄膜也具有较好的强度。 本项目的研发将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帮助公司成为MLCC离型膜基膜市场领跑企业,同时也为超薄型膜的生产积累技术和经验。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较上年同期减少30.92%,主要系本期聚酯薄膜销售收入下降所致;2、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较上年同期减少30.96%,主要系本期原材料采购支出下降所致;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31.24%,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下降的金额小于采购付款和本期支付员 工的薪酬下降的金额之和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金额减少; 4、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较上年同期增加2,062.19%,主要系本期赎回的理财产品金额增加所致;5、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较上年同期增加514.61%,主要系本期购买的理财产品金额增加所致;6、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较上年同期增加49.68%,主要系本期收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所致;7、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较上年同期增加40.61%,主要系本期偿还银行借款金额增加所致;8、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56.09%,主要系本期收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所致;9 800.62%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主要系本期收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896.63万元,本年度净利润-35,767.16万元。本年度净利润低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要系本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0,285.32万元所致。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79.73%,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所致应收账款 136,303,693.46 3.75% 191,829,342.93 5.54% -存货 334,272,302.34 9.20% 312,678,786.13 9.04% 0.16%投资性房地产 1,215,854.96 0.03% 1,371,565.40 0.04% -长期股权投资 44,492,785.45 1.22% 38,945,379.55 1.13% 0.09%固定资产 1,500,189,953.26 41.30% 1,650,532,526.51 47.70% -在建工程 280,574,554.96 7.72% 85,291,166.93 2.46% 5.26%2024年末在建工程金额较年初增加228.96%,主要系本期募投项目建设支出增加所致短期借款 262,196,423.89 7.22% 407,970,291.28 11.79% -4.57%2024年末短期借款金额较年初减少35.73%,主要系期末银行借款金额减少所致合同 5,249,023.97 0.14% 2,838,117.56 0.08% 0.06%2024年末合同负债金额较年初增加84.95%,主要系本期预收货款金额增加负债 所致长期借款 118,300,000.00 3.26% 92,026,000.00 2.66% 0.60%应收票据 162,952,429.73 4.49% 326,100,035.18 9.42% -4.93%2024年末应收票据金额较年初减少50.03%,主要系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或到期托收致期末金额减少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网,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合计 -- -- -- 330,723,642.44 460,379,144.90 -- -- 167,000,00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4年 向特 定对 象发 行股 票2024年01 月29 日 69,38 8.02 68,25 4.49 45,28 2.8 45,28 民币69,388.02万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68,254.49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募集资金金额45,282.80万元,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和现金管理收益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为744.02万元;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45,282.80万元,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和现金管理收益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为744.02万元。报告期末,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23,715.71万元,全部存放募集资金专户(包括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和现金管理收益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1) 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 截至 期末 累计 投入 金额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 (2)/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更) (1) 承诺投资项目 向特 定对 象发 行股 票2024年01 月29 日 高性 能聚 酯薄 膜生 产及 配套 因) 1、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光伏电池工艺技术迭代,N型光伏电池带动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市占率快速提升,单玻光伏组件市场缩小,配套单玻光伏组件使用的光伏用聚酯薄膜需求大幅减少,叠加聚酯薄膜行业产能规模持续增长,光伏用聚酯薄膜等功能聚酯薄膜产品供需失衡。公司光伏用聚酯薄膜产销同比减少,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功能聚酯薄膜原材料需求量下降。为了保证项目建成后充分利用功能聚酯生产线产能,达到节约成本和原材料稳定供应目标。经公司审慎研究,在不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前提下,将高性能聚酯薄膜生产及配套项目中的功能聚酯生产线建设期延长两年,将项目整体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延期至2027年6月。 2、当前光伏用聚酯薄膜需求不足,聚酯薄膜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中低端聚酯薄膜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滑;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部分功能聚酯薄膜依赖进口。公司围绕转型升级目标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应用于电子光学行业领域的聚酯薄膜的产销量,提高电子光学用聚酯薄膜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因此公司调整“高性能聚酯薄膜生产及配套项目”中聚酯薄膜生产线的产品应用领域,将光伏用聚酯薄膜产品调整为电子光学用聚酯薄膜产品。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公司于2024年1月19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使用募集资金2,706.50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公司独立董事一致同意本事项,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鉴证报告,保荐人东海证券发表了无异议的核查意见。公司已于2024年1月完成置换。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报告期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23,715.71万元,全部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不适用 接待时 间 接 待 地 点 接待 方式 接待对 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2024年05月08日 公司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个人、机构 参与公司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2023年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业绩下滑的原因以及公司的应对措施等10个问题 深交所互动易裕兴股份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活动记录2024年07月18日 公司 电话沟通 个人 个人投资者 公司当前经营情况 不适用2024年10月15日 公司 电话沟通 个人 个人投资者 公司当前经营情况 不适用2024年11月21日 公司 电话沟通 个人 个人投资者 公司股东人数 不适用2024年12月27日 公司 实地调研 机构 兴业证券-吉金,长城证券-肖亚平,东海证券-李磊,东海证券-许冰彦,怀新投资-谭荣华,怀新投资-夏韬,中珏基金-秦坤,上海高致投资-李澍等 公司2025创新发展峰会 深交所互动易裕兴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41227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