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维医疗(300314)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归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分类代码:C35)。根据国家统计 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7),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归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分类代码:C35)中的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分类代码:C358)。 (一)国家政策支持 医疗器械行业作为守护人类生命健康的关键领域,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国家 科技进步以及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指标。近年来,为助力医疗器械行业蓬勃发展,国家接连出台并落实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这些政策为医疗器械行业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强大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创新和进步。以下是与公司主营业务儿产科保育设备、微创外科手术器械以及重点布局拓展业务急救手术ICU产品相关的部分政策与措施: 1、2020年6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7个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这一指导意见旨在为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提 供整体的规范和要求。国家医保局明确指出,他们将指导和推动各地方开展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在采购中,联盟采购成为了一种高效的组织形式。通过这种组织体系,各区域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促进问题的解决。这种采购方式不仅将局部的经验转化为全系统的智慧,还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治理的效能。目前,全国所有省份均已以独立或联盟的形式开展了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所涉及的医用耗材种类繁多,包括导引导丝、骨科创伤类产品、吻合器、补片、胶片、冠脉球囊以及人工晶体等。这一系列的采购措施不仅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福利和保障。 2、中共中央政治局2021年5月31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 育三个子女政策,并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以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平缓综合生育率下降趋势、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随着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全面实施,将会刺激相关消费需求的增长,进一步助推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 3、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最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条指出:国家制定医疗器械产业规划和政策,将医疗器械创新纳入发展重点,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审评审批,支持创新医疗器械临床推广和使用,推动医疗 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国家医疗器械产业规划和引导政策。 4、2021年9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未来五年内,我国将继续聚焦于临床使用量大、采购金额高、市场竞争充分且适合集中采购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品种。积极推进集中带量采购是其中的一项重 要举措,旨在进一步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价格,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公立医院绩效考核、DRG/DIP以及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都是为了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这些政策共同作用,使得公立医疗机构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合理利用医保资金,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这些政策的实施也为掌握核心技术、提供高性价比产品的优质国产企业提供了加速进入公立医疗机构的机会。通过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国产企业得以更好地展示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从而加快市场拓展,为国产替代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将全面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机制,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集采模式,例如联盟采购、省级和地市级带量采购等。此外,还将建立中标产品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的质量监管体系,确保中标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总体来说,《“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为我国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协同实施,有望实现医疗保障水平的全面提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 5、2021年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医疗装备领域首个国家级产 健康复装备和有源植介入器械这7个关键发展领域。目标是到2025年,这些领域能够初步形成全面支撑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能力。这一规划的发布旨在引导和推动医疗装备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医疗装备市场的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同时,也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6、2022年3月1日,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老年健康服务资源将更加合理配 置,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将基本建立,同时健康预期寿命也将不断延长。在这一规划中,重点强调了对老年人群的慢性病早期筛查、干预和分类管理。特别关注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重点慢性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此外,规划还推动在老年人集中场所安装自动体外除颤仪,以应对突发心脏骤停等紧急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保障。同时,为了加强癌症的早期筛查和防治,该规划还特别强调了推动老年人高发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工作,加强癌症的早诊早治。这些措施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连续的健康服务,保障他们的健康和生命质量。 7、2024年1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以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中西医结合,强 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儿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意见》提出,建设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完善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省市县级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中医医院儿科、妇幼保健机构为主体的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好1所高水平省级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病区,支持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根据需要建设1所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病区。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原则上设置儿科院区,地市级三级综合医院设立儿科病房。加强县级医院儿科门诊和病房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儿科。提升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支持儿科领域前沿技术发展与转化,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重点解决出生缺陷、儿童罕见病和重大疾病防治等领域问题。根据《意见》,到2025年,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87人、床位数达到2.50张,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城乡均衡、协同高效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8、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的升级,并鼓励医疗装备的更新改造。同时指出, 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该行动方案旨在通过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方案部署了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个方面的行动,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支撑,给相关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9、2024年4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是健康中国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旨在 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重大突发事件救治体系。意见要求将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完善“能级匹配、布局合理、服务优良、平急结合”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体系,重点补齐西部地区和县域的重症医学医疗资源短板,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具体目标包括:到2025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5张/10万人,可转换ICU床位达到10张/10万人,综合ICU床医比达到1:0.8,床护比达到1:3。到2027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8张/10万人,可转换ICU床位达到12张/10万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资源有效扩容,区域布局更加均衡,专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10、2024年05月14日,国家医保办公室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加强区域协同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扩大联盟范围,形成全国联盟集中采购。在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协同,将条件具备的省级联盟采购提升为全国性联盟采购,并要求做好集采执行监测管理,公平对待各类经营主体,严防“地方保护”。加强统筹协调,合理确定采购品种,国家医保局将在集采品种选择上加强统筹协调,做到国家和地方互为补充。国家组织集采重点针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以及聚焦价格虚高、群众反映强烈的高值医用耗材,全国联采重点覆盖国家组织集采以外品种,以及采购金额大、覆盖人群广的临床常用药品和耗材“大品种”,以及国家组织集采品种的临床使用可替代或相关配套的药品和耗材。《通知》明确,将聚焦重点领域,积极推进2024年集采扩面。药品方面,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集采,做好胰岛素和前几批集采药品协议期满接续采购。耗材方面,国家组织开展新批次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和人工关节接续采购。 11、2024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部署了加强医改组织领导、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促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其他重点改革等七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在医用耗材方面,提到要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对协议期满批次及时开展接续工作。2024年各省份至少开展一批省级(含省际联盟)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到500个、医用耗材集采接续推进的目标。进一步加强集采执行工作,落实集采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医疗机构如实填报采购量并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加强集采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质量监管。完善提升医药集采平台功能,加强网上采购监督,提高药品和医用耗材网采率。 12、2024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坚持科学化、法治化、国际化、现代化的监管发展道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药品医 疗器械监管全过程改革,加快构建药品医疗器械领域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药品医疗器械的需求。到2027年,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制度更加完善,监管体系、监管机制、监管方式更好适应医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质量效率明显提升,全生命周期监管显著加强,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建成与医药创新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到 2035年,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有效、可及得到充分保障,医药产业具有更强的创新创造力和全球竞争力,基本实现监管现代化。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凸显了该行业的重要地位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行业参与者,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深入分析政策趋势,精准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实力,把握市场机遇。同时,公司将积极落实政策要求,确保运营合规,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行业特点、行业周期性及季节性 医疗器械产业涉及医药、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将传统工业与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技 术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等高新技术结合起来,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具有行业壁垒高、波动小、集中度持续提升等特点。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需要不断进行研发和创新,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与人类健康和生命密切相关的重要行业,质量和安全是行业的核心要求,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利益,法规监管在医疗器械行业中尤为重要,公司在进行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时,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全球范围来看,医疗器械市场集中度较高,美国、欧盟、日本等凭借其发达的工业基础和多年的技术积累,在技术难度较高的医疗器械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是医疗器械市场的领跑者。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健康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基础较为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和规模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医疗器械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未来的整合空间较大。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需求增加,以及医保覆盖范围和深度的提升,市场对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攀升,加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国家政策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现已成为一个创新力强、产品品类齐全、市场需求旺盛的朝阳行业。医疗器械行业与居民生命健康密切相关,需求刚性较强,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行业周期性特征不明显。医疗器械行业一般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其他行业相比,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相对稳定,全年都存在,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季节,因此,医疗器械行业的销售和需求相对较为平稳,受季节性波动的影响较小。 (三)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1、儿产科保育设备行业 儿产科保育设备是指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护理和治疗的医疗设备。公司儿产科保育设备主要产品是以婴儿培养箱、 婴儿辐射保暖台、新生儿黄疸治疗设备、黄疸检测设备为主的婴儿保育设备系列产品。婴儿保育设备最早起源于保温箱,目前婴儿保育设备功能逐渐增多,产品稳定性和精度大幅提高,在发达国家已实现全面普及。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在大中型医疗机构逐步推广婴儿保育设备。婴儿保育设备是医疗器械行业中的一个细分产业,包括婴儿培养箱、婴儿辐射保暖台、新生儿黄疸治疗设备等。从市场现状来看,全球新生儿数量存在波动,这使得市场对儿产科保育设备的需求呈现区域性差异。同时,高龄产妇逐渐增多,产妇健康管理需求不断提升,孕产妇入驻妇产科医院的人数也正逐步增多,带动了产房设备、监护设备等产品的增长。此外,早产儿、新生儿患病几率的增加,以及人们对婴儿健康护理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催生了婴儿保育设备的需求。我国目前正在完善基层医院的设备配置,婴儿保育设备行业的市场基础已经形成。婴儿保育设备随着技术演进,已渐渐步入第三代水平,最高已达到第四代水平。其中第三代产品的主要特点是控制精度大大提高,能耗大幅降低,可靠性也大为提高,抗干扰性也更强。第三代产品集成了更多的婴儿生命体征的参数,如注射泵、监护仪和血氧等,机箱等部件主要采用大型塑料模具一次成型,金属零部件数控加工,喷涂流水线半自动涂装。而第四代产品的技术特点主要是应用了32位嵌入式控制系统,真彩LCD显示屏,并能提供丰富的接口功能和多种通信方式,该阶段为未来婴儿保育设备行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婴儿保育设备行业国际巨头已有部分产品接近了第四代产品的技术水平。公司目前产品也逐渐进入到了第三代水平,已有部分产品和在研产品达到第四代水平。公司作为国内婴儿保育设备行业中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已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产品,知名度高。公司是国内同行业首批通过CMDC认证、CE认证的企业之一,多项产品在国内外展会获奖,“婴儿培养箱环境控制技术”、“婴儿培养箱低噪音技术”、“多功能合成技术”和“母婴同室应用技术”等技术均为国内领先或国内首创。 2、微创外科手术器械行业 微创外科手术器械是指用于进行微创手术的专用工具和设备。微创外科手术旨在通过小切口或自然腔道进入患者体 内,进行手术操作,以减少创伤、缩短恢复时间和提高手术效果。公司微创外科手术器械主要产品为电动腔镜吻合器、手动腔镜吻合器、开放系列吻合器等不同类型的吻合器系列产品以及穿刺器等其他相关产品。吻合器作为一种医疗手术器械,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吻合器是世界上首例缝合器,用于胃肠吻合已近一个世纪,直到1978年管型吻合器才广泛用于胃肠手术。它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传统手工缝合的设备,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制作技术的改进,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吻合器质量可靠,使用方便,严密、松紧合适,尤其是其缝合快速、操作简便及很少有副作用和手术并发症等优点,还使得过去无法切除的肿瘤手术得以病兆切除,很受国内外临床外科医生的青睐和推崇。与传统的外科手术技术包括切割、分离、结扎、止血、缝合,最终达到对器官病变的切除和器官的重建不同,机械缝合可以通过3项基本操作,即离断、缝合、吻合来实现病变器官的切除和重建,从而替代了传统的手术技术。机械缝合技术的应用是外科手术学的巨大飞跃,它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少了术中组织损伤出血和手术感染的机会,加快了组织器官功能的恢复,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病人痛苦。目前吻合器已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脾胰外科、妇科、小儿外科、胸外科等手术的部分切除与吻合手术。吻合器综合了机械、材料、电子、外科手术学、力学、综合医学等多学科知识,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吻合器的设计和功能不断改进,吻合器已经逐渐从第一代开放式手术用吻合器、第二代腔镜用吻合器步入第三代电动吻合器时代,研究表明,与手动缝合器相比,外科医生使用电动缝合器时出血并发症减少了近一半,新型的电动吻合器具有更好的操作性、更高的精确性和更快的愈合速度,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随着微创化手术的快速发展,吻合器腔镜化、腔镜吻合器电动化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医疗技术和吻合器技术的不断创新,其精确的组织吻合,深受医生和患者的喜爱,吻合器作为提高手术效率和减少手术风险的重要工具,得到了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慢性疾病的增加,手术需求量特别是微创外科手术量的持续增长,吻合器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据统计,65岁以上人口的手术需求量是其他年龄段的两倍以上。因此,人口老龄化对吻合器市场需求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吻合器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在国际吻合器市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吻合器市场已经相对成熟,市场规模较大,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要求较高。这些地区的医疗基础设施完善,医疗技术先进,微创手术开展较为广泛,因此对高端吻合器产品的需求旺盛,以强生和美敦力为代表的两大国际巨头处于领先地位,相关产品已进入第三代产品市场,其产品技术成熟、品牌知名度高、市场渠道广泛。在国内吻合器市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内政策的支持,国产品牌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突破。国产手动腔镜吻合器已经逐步达到与进口品牌相当的技术水平,国产电动腔镜吻合器也能够与进口品牌在市场上展开竞争,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逐渐增加,国产替代趋势日益显著。公司目前产品也逐渐进入第三代市场,其中一次性腔镜用电动切割吻合器为国内首家取证的第三代吻合器。随着国产企业产品力提升、市场投入成熟、集采政策扶持,吻合器的国产化率将快速提升。 3、急救手术ICU产品行业 急救手术ICU产品主要指在急救手术和重症监护室(ICU)中使用的医疗设备和器械,是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要产品之 一,主要包括监护设备、输液设备、手术设备、呼吸支持设备、急救设备、体外循环设备、人工器官和植入物等,主要用于监测、治疗和支持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他们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救治。20世纪70年代,重症监护室(ICU)开始兴起,提供了集中监护和治疗的环境,集成了各种急救手术ICU产品,中国ICU医疗器械设备行业技术的发展始于1990年代后期。目前,急救手术ICU产品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行业格局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受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发病率上升的影响及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加,全球急救手术ICU产品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促使医疗机构加强了对急救手术ICU产品的投入和更新换代。从产品类型来看,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产品需求量较大。此外,我国对于ICU设备建设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ICU设备建设进程明显加快。2022年国务院联防联控公布了新的医疗机构《综合ICU设备配置标准》,并于年底发布了《关于印发做好医疗资源准备工作方案的通知》,就二级、三级医院、定点医院的ICU床位设置提出扩容要求。定点医院要根据当地的人口规模,配足配齐救治床位,同时对ICU要加强建设,要求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在国际市场上,急救手术ICU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包括美敦力、德尔格等知名企业。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相对较弱,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在国内市场上,急救手术ICU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企业包括迈瑞、飞利浦、GE、美敦力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国内一些中小型企业也在急救手术ICU产品领域崭露头角,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断发展壮大。公司持续巩固在儿产科保育设备领域的领先优势,快速推动微创外科手术器械业务的发展,前瞻性布局急救手术ICU产品,依托多年积累的研发与销售资源快速推进急救手术ICU产品的研发,以迅速打开市场。目前公司产品急救一体机、急救呼吸机、手术床等多项相关产品正处于研发中。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不适用 证的会计处理”规定,并对于202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追溯调整。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辐射保暖台系列 销售量 台 4,263 5,555 -23.26%生产量 台 4,299 5,487 -21.65%培养箱系列 销售量 台 8,738 8,341 4.76%生产量 台 9,175 8,034 14.20%黄疸治疗系列 销售量 台 3,031 3,572 -15.15%生产量 台 3,165 3,258 -2.85%黄疸检测设备 销售量 台 1,963 3,941 -50.19%生产量 台 2,040 3,873 -47.33%吻合器 销售量 台 107,630 113,378 -5.07%生产量 台 129,184 119,060 8.50%库存量 台 41,874 20,320 106.07%吻合器组件系列 销售量 台 382,268 409,342 -6.61%生产量 台 454,137 445,076 2.04%库存量 台 186,108 114,239 62.91%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公司根据销售目标及实际销售订单需求状况,对期末库存量进行调整所致。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产品分类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KY-50空氧混合器 解决常规空氧混合器输出气体精度低、流量调节范围小、输出气体洁净度不高、维护不便等问题。 正常推进中 输出气体精度提升50%,流量调节范围提升30%,结构简单免维护,增加多道临床预警功能。 提高公司空氧混合器性能,突破原有产品的不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KY-30C医用空氧混合器 进一步提升医用空氧混合器对氧控的准确度,来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 正常推进中 研发内置衡压系统,确保输出流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医用空氧混合器的迭代更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呼吸复苏(器)囊 提供新生儿人工通气的实时压力参数,减少新生儿肺气压伤的风险。 正常推进中 采用压力阀和压力计相结合,既能够双重保证提供的气体压力不损伤新生儿,又能保证输出的气体压力 产品在公司现有呼吸复苏(器)囊基础上功能更加完善、性能更加出色,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持续有效。YP-6000婴儿培养箱 针对婴儿培养箱功能单一,临床应用不便,完善婴儿培养箱临床功能,提升功能价值。 正常推进中 集成婴儿培养箱功能、辐射保暖台功能、呼吸急救、生命体征监护等功能一体化。 提高公司核心产品婴儿培养箱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YP-5500婴儿培养箱 目前,婴儿培养箱的主要性能水平仅符合标准要求,通过加湿装置与风道循环系统的设计,大大提升产品的加湿速率,使设备在短时间内急速达到特定的高温高湿环境。 正常推进中 提升婴儿培养箱的主要性能水平,优于国际行业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提高公司核心产品婴儿培养箱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婴儿隔离转运箱 实现高传染性疾病新生儿患者的隔离转运,既避免交叉感染,又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 正常推进中 负压隔离技术应用于婴儿转运,多种临床控温模式以及伺服温控保护。 解决了转运装置体积庞大,隔离效果差等弊端,提高公司转运培养箱的竞争力。新生儿专用监护仪(D9/D9S) 视临床需要,针对现有监护仪,进一步扩展新生儿生命体征参数范围。 正常推进中 增加心律失常分析、ST段分析功能等生命体征参数,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丰富公司生理参数监护设备的临床功能,提高产品整体市场竞争力。电动病床 克服普通手摇病床的不足,使有一定自理能力的患者能独立操作且自身随时可以按需要调整病床升降减少其对家属和护理人员的依赖。 正常推进中 采用电动推杆中的驱动电机经过蜗轮蜗杆减速,再通过螺杆螺母结构把电机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完成病床调节工作。 有助于拓展公司现有产品线,有利于公司的产品布局。电动手术台 方便医护人员在适宜的条件下完成各类手术,同时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正常推进中 采用模块化设计台面,适用于多种多样的手术。 有助于拓展公司现有产品线,有利于公司的产品布局。急救担架 减小操作员在升高和降低电动担架车时的工作强度。并进一步提升急救担架的实用性。 正常推进中 采用X型底座设计提供更稳定更可靠的支撑;整机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以及气动助力式背板、膝弯结构设计,提高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舒适性。 拓展公司的产品线,也可与保育类产品配套使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与临床意义。无影灯 减少光线中含有的大量红外线,辐射热量大,造成病人手术部位温度升高,容易引发感染的危害。 正常推进中 采用进口医用级LED光源及照度阴影补偿技术,保证术者部位的理想照明亮度。 有助于拓展公司现有产品线,有利于公司的产品布局。医用婴儿床 解决医用婴儿床结构简单,不能给婴儿提供舒适睡姿且不方便实际使用的问题。 正常推进中 采用气动调节装置,实现倾斜角度、升降高度的灵活调节及院内转运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护理需求。 弥补同类产品的不足,实现公司保育设备的技术水平升级,提高公司医疗器械产品的竞争力。婴幼儿重症系统监护平台 解决NICU护理过程中手工记录体征数据量大、易错、漏记等隐患,实现患者信息自动收集、共享化、实 正常推进中 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可自动采集及实时记录患者信息,并实现共享化。支持一对多自动采集、存 产品为医院科学管理NICU临床信息提供支持,研发契合公司在高端儿科领域布局,具有不错的市场前时化。 储量大。 景。双光路经皮黄疸仪 确保黑色素和皮肤成熟度对测量的影响保持在最低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经皮测量的准确率。 正常推进中 采用双光路光学测量结构和双光路测量软件的算法,能同时测量浅层皮下组织的胆红素散射吸收和深层皮下组织的胆红素散射吸收。 产品在公司现有黄疸测量仪基础上功能更加完善、性能更加出色,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高/低流量医用空气压缩机 弥补市场上对于高流量/低流量医用空气压缩机的缺失,同时能满足不同使用场景。 正常推进中 采用完善的内部压力保护系统和高效的吸音隔离层,保证后级设备的使用安全及降低工作噪声的污染。 解决市场上医用空气压缩机输出气体流量不符合后级设备要求的问题,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高频新生儿呼吸机 有效解决机械通气技术存在并发症的弊端,采用高频通气技术,为临床呼吸治疗、呼吸管理以及急救复苏开创一个与常频呼吸生理完全不同的新的通气模式。 正常推进中 掌握高频通气技术,开发高端呼吸产品,形成专利新成果。 可摆脱高频类呼吸机全部被国外垄断的状况,同时作为重症监护室中的重要诊断设备,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急救一体机(监护、呼吸、除颤) 解决国内应急救援监护设备、呼吸设备以及除颤设备体积大、重量大、操作复杂等缺陷,构建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 正常推进中 将呼吸机模块、监护模块以及除颤模块,通过控制与显示平台进行功能整合,形成一体化急救综合解决方案。 该产品作为新型急救医疗设备,弥补国内外同类产品的临床空白,带动应急救援/医疗急救临床水平的发展。常频呼吸机(10寸&12寸) 进入呼吸机市场,加快覆盖重症领域,完善急救整体解决方案。 正常推进中 不断完善公司在重症领域的产品和市场覆盖,完善急救整体解决方案,并形成完整的呼吸解决方案;与监护、除颤、输液泵等业务产生协同作用。 该产品作为重症监护室中的重要设备,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新生儿小儿无创呼吸机 进入呼吸机细分市场,加快覆盖NICU,完善急救整体解决方案。 正常推进中 不断完善公司在重症领域尤其是NICU的产品和市场覆盖,完善急救整体解决方案,并形成完整的呼吸解决方案;与公司主营业务产生协同作用。 该产品作为重症监护室中的重要设备,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除颤监护仪 进入院前急救细分市场,完善急救整体解决方案。 正常推进中 实现急诊急救全场景、一体化的完整解决方案,提升急救质量和运行效率。 该产品作为院前急救中的重要设备,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进入公共急救市场,完善急救整体解决方案。 正常推进中 实现急诊急救全场景、一体化的完整解决方案,提升急救质量和运行效率。 该产品作为公众急救中的重要设备,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ICU/NICU信息系统 整合医院各项数据,对数据智能化分析,多维度,多模态质控监测预警,辅助科室,提升科室效益。 正常推进中 构建物联网+AI驱动的ICU/NICU信息系统,实现全参数实时监测、智能预警,降低并发症,提升医护效率,支撑重症精准救治与感染防控。 构建公司医疗软件行业蓝图,筑设备互联+AI预警壁垒,卡位5G医疗中枢,为公司产线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公司收益与市场活力。一次性使用多通道单孔腹腔镜穿刺器 本产品适用于腹腔镜手术,作为窥镜和器械进出切口和手术操作的通道。本产品在的新型产品。 正常推进中 完成产品注册,投放市场。 该产品操作简单,科学使用,易于推广,可极大缩短患者切口恢复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一次性腔镜用电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及组件 本产品在传统的吻合器基础上进行结构改进,对吻合面进行了优化,可根据不同需求的吻合创面进行缝合。 正常推进中 完成产品注册,投放市场。 有利于增强公司在手术耗材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一次性使用套管穿刺器 本产品在公司原有产品一次性使用腹腔镜用穿刺器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迭代,形成新一代穿刺器。本产品供腹腔镜检查和手术过程中,对人体腹壁组织穿刺,建立腹腔手术的工作通道用。 正常推进中 完成产品注册,投放市场。 该产品有助于帮助公司节约生产成本,同时进一步增强公司在穿刺器领域的市场地位,增加公司穿刺器研发上的技术积累。电动吻合器(双面按键) 电动吻合器具有双面按键可调节转弯的功能,采用加宽钉仓设计,可以根据每个医生自己的使用习惯来选择按键操作,适用场景更加宽泛,可实现单手操作,使医生操作更加便捷。 正常推进中 完成产品注册,投放市场。 产品定位为高端产品,有助于增加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市场战略意义。一次性使用电子输尿管肾盂内窥镜导管 一次性使用电子输尿管肾盂内窥镜导管用于泌尿科的观察与治疗,有效避免重复性内窥镜的交叉感染问题。 正常推进中 完成产品注册,自生产装配,投放市场。 作为公司进军内窥镜市场的先锋,能填补内镜产品线的空缺,为未来与其他产品线的协同效应打下基础。便携式电子内窥镜图形处理器 配合我司电子内窥镜产品使用,自带显示器的图像处理器可以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 正常推进中 完成产品注册,投放市场。 为公司内窥镜产品配备高质量图像显示功能,自带显示屏,使其适用于更多场景,确保成像效果的清晰与稳定,将促进内窥镜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一次性使用电子膀胱肾盂内窥镜导管 一次性使用电子膀胱肾盂内窥镜导管用于泌尿科的观察与治疗,增加泌尿科内镜的细分市场。 正常推进中 完成产品注册,自生产装配,投放市场。 针对泌尿科领域一次性内镜产品细分市场及规格的完善,以提升公司内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电子内窥镜图形处理器 与我司电子内窥镜产品配合使用,该项目能够优化并精细化图 正常推进中 完成产品注册,投放市场。 为公司内窥镜产品提供高质量的图像,确保成像效果清晰且稳像,为后期研发扩展功能的同类产品奠定基础。 定,将有助于内窥镜的广泛推广和使用。新型输液泵 更新升级原有产品配置,更换产品为塑料外壳和彩色液晶屏,结构和屏幕的可塑性更强,外观更符合当前市场审美。 正常推进中 在保证原有产品功能情况下进行产品升级并完成产品注册,投放市场。 在原有产品的情况下进行迭代升级,有助于公司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吸引到更多的新客户,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其子公司、孙公司拥有医疗器械注册证共计77项,相较于去年同期的68项,增加了9项,均在有效期内,处于注册申请中的医疗器械注册证14项。已获注册证的具体情况如下:儿或病弱儿的培养成长;YP-100B婴儿培养箱用于早产儿或病弱儿的培养成长,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照治疗;YP-500、YP-500A婴儿培养箱用于早产儿或病弱儿的培养成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照治疗,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和脉搏率(PR)的连续无创测量。 2029.02.17 — 戴维医疗 2 婴儿培养箱 国 械 注 准 20193081600 III类医疗器械 YP-100A婴儿培养箱用于早产儿或病弱儿的培养成长;YP-100AB婴儿培养箱用于早产儿或病弱儿的培养成长,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照治疗;YP-600、YP-600A、YP-600B、YP-600C、YP-600D婴儿培养箱用于早产儿或病弱儿的培养成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照治疗,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和脉搏率(PR)的连续无创测量。 2029.02.17 — 戴维医疗 3 婴儿培养箱 国 械 注 准 20143081903 III类医疗器械 YP-90、YP-90A婴儿培养箱用于早产儿或病弱儿的培养成长;YP-90B、YP-90AB、YP-90AC婴儿培养箱用于早产儿或病弱儿的培养成长,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照治疗;YP-700、YP-700A、YP-700B、YP-700C、YP-700D用于早产儿或病弱儿的培养成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照治疗,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和脉搏率(PR)的连续无创测量。 2029.01.03 — 戴维医疗 4 婴儿培养箱 国 械 注 准 20193081618 III类医疗器械 YP-910、YP-920、YP-930、YP-970婴儿培养箱用于早产儿或病弱儿的培养成长;YP-800、YP-800A、YP-800B、YP-800C用于早产儿或病弱儿的培养成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照治疗,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和脉搏率(PR)的连续无创测量。 2029.02.25 — 戴维医疗 5 婴儿培养箱 国 械 注 准 20193081628 III类医疗器械 YP-2000、 YP-2005、 YP-2008、YP-2200、YP-2200A、YP-2200B、YP-2800、YP-2800A、YP-2800B∶婴儿培养箱用于医疗机构中为低体重婴儿、病危病弱婴儿、早产儿提供温湿度适宜的培养治疗环境,可选功能可用于对患者的心电、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脉率、呼末二氧化碳生理 2029.02.27 — 戴维医疗参数进行监测。 YP-3000、 YP-3100、 YP-3100A、YP-3100B∶婴儿培养箱用于医疗机构中为低体重婴儿、病危病弱婴儿、早产儿提供温湿度适宜的培养治疗环境,还适用于对新生儿及婴儿进行敞开式的护理或抢救和体温调节,可选功能可用于对患者的心电、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脉率、呼末二氧化碳生理参数进行监测。 6 婴儿培养箱 国 械 注 准 20223080397 III类医疗器械 婴儿培养箱用于医疗机构中为低体重婴儿、病危病弱婴儿、早产儿提供温湿度适宜的培养治疗环境,可选功能可用于对患者的心电、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脉率、呼末二氧化碳生理参数进行监测。 2027.03.23 — 戴维医疗 7 婴儿转运培养 连续无创测量。 2029.02.17 — 戴维医疗 8 婴儿辐射保暖 节。 2029.03.19 — 戴维医疗 9 婴儿辐射保暖 成。 HKN-500、HKN-500B、HKN-500A、HKN-500AB:由辐射箱、控制仪、皮肤温度传感器、婴儿床、床垫(型号规格;GLD-IV、GLD-V、GLD-VI、GLD-VII)、托盘、输液架、机架、脉搏血氧监测装置(含有传感器延长线,但不含血氧传感器)、黄疸治疗装置、检查灯、负压吸引装置、T-组合复苏装置(不含一次性使用T型管)、空氧混合装置、空气供给装置、氧气供给装置和称重装置组成。 2029.02.17 — 戴维医疗10 婴儿辐射保暖监测功能。 11 婴儿辐射保暖 调节。 2029.03.19 — 戴维医疗 12 婴儿辐射保暖 儿的热平衡。集成的黄疸治疗功能可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照治疗;HKN-2500、 HKN-2500A、HKN-2500B通过输出电磷光谱红外范围的直接辐射热量来保持新生儿以及婴儿的热平衡。集成的黄疸治疗功能可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照治疗。可选的集成式复苏系统可用于为患者提供呼吸急救,包括正压通气复苏、负压吸引以及空氧混合功能。可选的集成式监护功能可用于对患者的心电、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脉搏、呼吸和二氧化碳生理参数进行监测。 2029.02.17 — 戴维医疗13 婴儿T组合复氧供给功能。 2029.07.04 — 戴维医疗 14 婴儿辐射保暖 及婴儿的热平衡。可选的集成式复苏系统可用于为患者提供呼吸急救,包括正压通气复苏、负压吸引以及空氧混合功能。可选的集成式监护功能可用于对患者的心电、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脉搏、呼吸和二氧化碳生理参数进行监测。 2026.12.22 — 戴维医疗 15 新生儿黄疸治 的胆红素浓度。 2028.01.09 — 戴维医疗 16 新生儿黄疸治 的胆红素浓度。 17 新生儿黄疸治 的胆红素浓度。 2028.01.09 — 戴维医疗 18 新生儿黄疸治 内的胆红素浓度。 2029.06.20 — 戴维医疗 19 新生儿黄疸治 内的胆红素浓度。 2028.06.10 — 戴维医疗 20 医用空氧混合进行湿化。 2028.01.16 — 戴维医疗 21 远红外加温器 浙 械 注 准 20182090035 II类医疗器械 产品用于分娩室、新生儿室、治疗室和免疫室作为局部加温用。 2028.01.09 — 戴维医疗 22 医用电动吸引 羊水之用。 2026.01.04 — 戴维医疗 23 呼 吸 复 苏(器)囊 浙 械 注 准20172081048 II类医疗器械 产品供婴儿(Ⅰ型、Ⅱ型)或成人(Ⅲ型)窒息、呼吸障碍时进行呼吸复苏抢救之用。 2027.09.19 — 戴维医疗 24 婴儿输氧头罩 浙 械 注 准 20172081047 II类医疗器械 产品供婴儿输氧用。 2027.09.19 — 戴维医疗 25 婴儿光疗防护 儿提供眼睛防护。 2029.02.11 — 戴维医疗 26 经皮黄疸仪 浙 械 注 准 20202070849 II类医疗器械 用于测量新生儿在光疗前、光疗期间及光疗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 2025.11.22 — 戴维医疗 27 医用空气压缩 系统提供压缩空气源。 2026.02.02 — 戴维医疗 28 新生儿专用监 参数及环境氧浓度监测。 2026.03.23 — 戴维医疗 29 多参数监护仪 浙 械 注 准 20212070235 II类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心电(ECG)、心率(HR)、呼吸(Resp)、血氧饱和度(SpO2)、脉率(PR)、无创血压(NIBP)、体温(NIBP)、二氧化碳(CO2)生理参数的检测。 2026.06.02 — 戴维医疗30 婴儿T-组合复气体驱动的复苏装置。 31 脑电监测仪 浙 械 注 准 20222070248 II类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机构对患者脑电信号的采集、记录、处理以及脉搏率、血氧饱和度、高铁血红蛋白生理参数的监测。 2027.05.29 — 戴维医疗 32 亚低温治疗仪 浙 械 注 准 20222090262 II类医疗器械 适用于医疗机构对患者(小于等于10KG)全身或局部进行物理降温或升温,达到调控体温的目的。 2027.05.31 — 戴维医疗 33 便携式吸引器 浙 械 注 准 20222141146 II类医疗器械 产品供医疗机构用于吸取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手术时的血水(冲洗液)、渗出液、废液,不适用于流产和胸腔负压吸引。可在医疗场所或运输途中使用。 2027.10.18 — 戴维医疗 34 医用加热仪 浙 械 注 准 20242091822 II类医疗器械 适用于医疗机构对患者(小于等于10Kg)进行物理升温、保持体温。 2029.09.26 新注册 戴维医疗 35 医用婴儿床 浙甬械备20150058 号 I类医疗器械 该产品用于医疗机构护理、诊疗或转运新生儿、婴儿时使用。 —— — 戴维医疗 36 婴幼儿头部固 定架 浙甬械备20150057 号 I类医疗器械 婴幼儿头部固定架用于手术治疗时患者肢体的固定和支撑。 使用时间为暂时使用。 —— — 戴维医疗 37 医用婴儿床 浙甬械备20180165 号 I类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机构护理、诊疗或转运新生儿、婴儿时使用。 —— — 戴维医疗 38 医用婴儿床 浙甬械备20180166 号 I类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机构护理、诊疗或转运新生儿、婴儿时使用。 —— — 戴维医疗39 手动推车 浙甬械备20190132号 I类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机构运送、移动患者用。 —— — 戴维医疗40 医用隔离垫 浙甬械备20190136号 I类医疗器械 在治疗过程中对病人进行一般性防护的用品或材料。 —— — 戴维医疗41 急救担架 浙甬械备20190137号 I类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机构运送、移动患者用。 —— — 戴维医疗 42 医用隔离垫 浙甬械备20200077 号 I类医疗器械 在治疗过程中对病人进行一般性防护的用品或材料。 —— — 戴维医疗 43 医用隔离垫 浙甬械备20200078 号 I类医疗器械 在治疗过程中对病人进行一般性防护的用品或材料。 —— — 戴维医疗 44 医用婴儿床 浙甬械备20220083 I类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机构护理、诊疗或转 运新生儿、婴儿时使用。 —— — 戴维医疗 45 一次性使用管 合。 2030.04.25 延续注册 维尔凯迪 46 一次性使用直 线型吻合器及 切口。 2030.04.25 延续注册 维尔凯迪 47 一次性使用直 线型切割吻合 器官。 2030.04.25 延续注册 维尔凯迪 一次性使用肛齿状线上黏膜选择性切除用。 2030.04.25 延续注册 49 一次性使用腔 镜切割吻合器 合。 2026.07.19 — 维尔凯迪 50 一次性使用腹腔手术的工作通道用。 2027.03.01 — 维尔凯迪 51 一次性使用婴 儿复苏呼吸回 接通道。 2027.06.06 — 维尔凯迪 52 一次性腔镜用 电动切割吻合 闭合。 2028.03.01 变更注册 维尔凯迪 53 一次性使用弧 创建及残端或切口的闭合。 2028.07.08 — 维尔凯迪 54 一次性使用直 线型切割吻合 器官。 2029.08.18 — 维尔凯迪 55 一次性使用脐 用。 2029.10.17 — 维尔凯迪 56 一次性使用电 动腔镜直线型 和肾脏相关血管的离断。 2026.07.15 — 维尔凯迪 57 一次性腔镜用 直线型电动转 除和/或建立吻合。 2027.05.18 — 维尔凯迪 58 一次性电动腔 镜用直线型切 闭合。 2027.06.13 — 维尔凯迪 59 一次性使用腔 镜用直线型切 或建立吻合。 2027.08.10 — 维尔凯迪 60 一次性使用腔镜用直线型切切除和/或建立吻合。 2027.08.11 — 维尔凯迪 61 婴儿正压呼吸 持。 62 带加热呼吸管 凝水的产生。 2028.01.08 — 维尔凯迪 63 呼吸机用管路 的通气管路。 2028.03.09 — 维尔凯迪 64 一次性呼吸管 水的产生。 2028.03.14 — 维尔凯迪 65 一次性使用电 动腔镜用直线 脏相关血管的离断。 2028.08.28 — 维尔凯迪 66 一次性使用包 临床包皮切割缝合手术。 2028.12.21 — 维尔凯迪 67 一次性使用电 齿状线上黏膜选择性切除用。 2029.05.12 — 维尔凯迪 68 一次性使用肛 肠良性息肉的套扎治疗。 2029.06.17 — 维尔凯迪 69 一次性使用电 织的端端、端侧和侧侧吻合。 2029.06.30 新注册 维尔凯迪 70 一次性使用切免受损伤,减少切口感染。 2029.11.14 新注册 维尔凯迪 71 一次性使用腹 腔镜用穿刺器 立腹腔手术的工作通道用。 2029.12.02 新注册 维尔凯迪 72 一次性使用可 吸收筋膜闭合 辅助闭合通道中的筋膜切口。 2029.12.15 新注册 维尔凯迪 73 气道连接管 浙甬械备20190191 号 Ⅰ类医疗器械 与婴儿T-组合复苏器配套使用,为婴儿建立一个呼吸连接通道。 —— — 维尔凯迪 74 气源连接管 浙甬械备20190192 号 Ⅰ类医疗器械 用于输气装置与婴儿复苏设备之间的连接,传输气体。 —— — 维尔凯迪75 鼻氧管 浙甬械备20230034 Ⅰ类医疗器械 用于吸氧时氧源与吸氧者之间的氧气直接输送或湿化后输送。 —— — 维尔凯迪体流量。 2026.08.10 —77 注射泵 浙 械 注 准20172140949 II类医疗器械 产品与配套使用注射器配合使用,用于控制注入患者体内液体流量。 2027.08.23 — 甬星医疗一个空气洁净,温湿度适宜的环境,TI-5000A还可用于对患儿进行血氧饱和度(SpO2)和脉搏率(PR)的监测。该产品属于磁共振环境条件安全医疗器械,在规定的特定条件下,以及保证对患者采取了特殊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患者可接受临床1.5T场强的磁共振成像检查 补正阶段 否 戴维医疗 2 经皮黄疸仪 II类医疗器械 本设备用于估算新生儿在光疗 前、光疗期间及光疗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 制证阶段 否 戴维医疗 3 婴儿辐射保 暖台 III类医疗器械 HKN-2000婴儿辐射保暖台通过输出电磁光谱红外范围的直接辐射热量来保持婴儿患者的热平衡,临床用于对新生儿进行敞开式的护理或抢救和体温调节。 补正阶段 否 戴维医疗 4 一氧化氮流 量控制仪 III类医疗器械 控制仪适用于采用一氧化氮吸入疗法对肺动脉高压和急性肺损伤所致的呼吸衰竭进行辅助治疗。 补正阶段 否 戴维医疗 5 新生儿黄疸 治疗箱 II类医疗器械 产品预期通过发射主辐射光谱处于400nm至550nm范围内的可见光,来降低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浓度。 审评阶段 否 戴维医疗 6 一次性使用 多通道单孔 腹腔镜穿刺 器 II类医疗器械 用于腹腔镜手术,作为窥镜和器械进出切口和手术操作的通道。 首次注册,补正资料中 否 维尔凯迪 7 一次性使用 脐带剪夹器 II 类医疗器械 一次性使用脐带剪夹器供切断并封闭新生儿脐带残端用。 首次注册,补正资料中 否 维尔凯迪 8 一次性腔镜 用直线型电 动转弯切割 吻合器 II类医疗器械 适用于开放或微创手术下消化道、肝脏、胆囊、胰脏、脾脏、肾脏和肺组织的离断、切除和/或建立吻合。 变更注册,技术审评中 否 维尔凯迪 9 一次性电动 腔镜用直线 型切割吻合 器 II类医疗器械 适用于腔镜下消化道重建及脏器切除手术中的残端或切口的闭合。 变更注册,技术审评中 否 维尔凯迪一次性使用肛肠吻合器 II类医疗器械 产品适用于选择性切除直肠齿状线上粘膜和粘膜下组织,恢复直肠下段正常解剖结构,供齿状线上黏膜选择性切除用。 变更注册,技术审评中 否 11 一次性使用 腔镜用直线 型切割吻合 器组件 II类医疗器械 与本公司吻合器配合使用,用于开放或者微创的普通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及儿科手术的组织离断、切除和/或建立吻合。 变更注册,技术审评中 否 维尔凯迪 12 一次性腔镜 用电动切割 吻合器及组 件 II类医疗器械 适用于内窥镜手术及小切口手术,扩展切口术野,保护切口免受损伤,减少切口感染。 首次注册,补正资料技术审评中 否 甬星医疗 13 一次性使用 电动腔镜直 线型切割吻 合器及组件 II类医疗器械 适用于内窥镜手术及小切口手术,扩展切口术野,保护切口免受损伤,减少切口感染。 首次注册,补正资料技术审评中 否 甬星医疗 14 一次性使用 腔镜用直线 型切割吻合 器及组件 II类医疗器械 适用于腔镜下消化道重建及脏器切除手术中的残端或切口的闭合。 变更注册,补正资料技术审评中 否 甬星医疗 5、现金流 1、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866,811.14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1,331,574.87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 销售产品收到的现金比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2、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2,611,763.41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34,372,896.90元,主要是由于报告 期收回的结构性存款金额比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3、报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860,091.01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153,512.11元,主要是由于2024年 公司向股东分配的股利比2023年增加所致。适用□不适用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净利润 57,263,314.13 147,610,911.51 加:资产减值准备 5,006,911.77 2,690,137.06信用减值准备 298,130.30 472,598.94固定资产折旧、使用权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 24,774,085.25 25,627,716.62无形资产摊销 1,947,096.03 1,692,521.76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3,560,471.63 94,450.29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收益以“-”号填列) 7,567.96 228,115.57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收益以“-”号填列) 8,550.75 79,399.06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收益以“-”号填列) -435,315.07 -263,863.02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 -358,945.33 -5,732,166.32投资损失(收益以“-”号填列) 10,073,085.92 -11,328,629.48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增加以“-”号填列) -1,973,619.60 670,007.54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少以“-”号填列) -1,288,009.02存货的减少(增加以“-”号填列) -31,051,396.79 -12,268,455.95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增加以“-”号填列) -2,033,240.95 -9,049,713.16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少以“-”号填列) 26,780,115.14 -4,036,635.39其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3,866,811.14 135,198,386.01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