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湖科技(600866)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带领全体员工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全年经营发展目标,努力克服主营产品价格下行、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等不利因素影响,通过销售增量、科技创新、精益创效等多措并举,经营质量稳步提升。2024年度主要工作成效如下: (一)坚持战略引领,推动融合后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公司在融合发展方面,深化战略融合、研发融合、财务融合、业务融合、组织融合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战略融合方面,深化战略布局,强化发展动能。统筹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制定公司“十四五”战略任务清单,推动落地见效;二是研发融合方面,构建创新生态,激发技术势能。通过共建研发平台,运营广新生物智造技术创新(深圳)有限公司,致力于突破工业微生物细胞工厂创制、菌种自主进化与高通量筛选等关键技术难题;三是财务融合方面,推进数智转型,释放管理效能。通过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信息化系统贯通,提升核算效率;四是业务融合方面,强化协同效应,提升市场动能。业务融合初见成效,通过共享营销网络及渠道资源,实现供、产、销协同,通过玉米、煤炭大宗集采降低采购成本;五是组织融合方面,优化人才结构,激活组织潜能。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平衡人才配置,激活组织活力,依托跨板块轮岗交流、联合培训等途径促进组织知识共享,完善差异化绩效评价体系。 (二)实施重大战略项目促进大发展 中国大豆供给一定程度上依赖进口,2017年之前有近三分之一的进口大豆来自美国。在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大豆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挑战。因此,2018年以来中国开启豆粕减量替代工作,2021年,国家农业农村部陆续推出《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中国饲料消耗中豆粕占比下降,将带来氨基酸产品销售的增长,小品种氨基酸产品将贡献一定增量。基于国家豆粕减量政策,公司聚焦核心产业延链、补链、强链,2024年在可克达拉投资37.12亿元建设60万吨玉米深加工及配套热电联产项目,主要生产小品种氨基酸产品。目前,项目正在按计划进度顺利推进实施,项目采用团队跟投模式,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抢抓市场促销售稳增长 面对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主营产品价格下降等不利因素,通过积极开拓市场、实施精准营销,主营产品销售量实现不同幅度增长,进一步巩固氨基酸、核苷酸等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四)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加强科技攻关,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和“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展产学研项目;二是加快研发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工业微生物与生物智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三是重视人才引进,通过实施“新港计划”“双聘制度”与高校教授、科研院所签订聘任协议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8名,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成功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四是加快成果转化,通过现有产品工艺优化、技术提升等手段大幅降低成本,另外通过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较上一年增长20%。 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基于二氧化碳固定及高通量进化的谷氨酸绿色生产工艺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五)深化实施“三精驱动”,推动精益创效成果显著提升 公司制定实施“三精驱动精益创效实施方案”,即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三精驱动(简称“三精管理”),并具体落实到“肇东公司I+G产线卓越生产提升”和“伊品生物年运营成本逐年下降”等重大专项工作推进实施。公司坚持“精益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精益理念,将“三精管理”贯彻落实到生产经营全过程、各环节,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工具,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使公司全年可比成本大幅下降,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 (六)践行ESG理念,保障经营发展安全 一是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和应急演练,深化安全分级管控、隐患排查和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升安全本质水平,100%闭环治理隐患问题,做好环保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实现安全、环保合规生产。二是积极推动绿色制造转型,成功创建4个绿色设计产品、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自治区)级绿色工厂,取得3个产品碳足迹证书。三是加强经营风险管控,进行风险辨识,确定管控点,明确管控目标,筑牢“三道防线”,有效落实风险管控方案。 (七)抓好党业融合,凝聚发展合力 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制定实施方案,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业务的深度融合,聚焦生产经营目标,凝聚奋斗合力,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双十抓”、持续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创建,落实“百千万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