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亚联机械(001395)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公司是人造板生产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主营业务为人造板生产线及其配套设备和专用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制造业门类下的“专用设备制造(C35)—木竹材加工机械制造业(C3524)”,具体细分行业为“人造板机械制造业”。根据《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人造板机械制造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公司产品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开发及应用领域,被列为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鼓励类产业”。
  2、公司所处行业发展阶段
  人造板机械是木竹材加工机械的重要细分领域,是人造板工业体系中加工机械设备的总称,涵盖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各类人造板材生产及表面装饰加工所需的全套设备。其核心设备包括削片/刨片机、干燥机、施胶系统、铺装机、热压机、裁板锯、砂光机等,覆盖备料、铺装成型、热压、后处理等关键工艺环节。与普通木工机械相比,人造板机械设备通常以生产线的形式存在,需根据不同板材类型、原材料种类、板材规格、产能等进行严格的定制化配置,生产线规模大、建设成本高、设备技术难度大、系统集成度高、生产工艺复杂,系木竹材加工机械领域内的先进工业设备。
  人造板生产线装备根据热压技术或压机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类。间歇式人造板生产线主要采用单层/多层热压技术,设备结构简单,场地占用小。缺点是生产过程不连续,产能和自动化程度受限,生产效率低下,且存在原材料消耗大、能耗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但由于建设成本低,仍有部分小规模人造板企业选择购买。连续式人造板生产线主要采用连续辊压/平压技术,能够实现人造板的连续化生产,是行业内目前较为领先的技术,其中又以连续平压技术为最优。连续平压生产线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产能大、产品质量稳定、原材料消耗低、能效高、经济效益好等优势,代表了人造板生产装备的最高技术水平,是人造板生产企业进行产能扩张的最佳选择。
  公司的核心产品为人造板连续平压生产线,可用于生产纤维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材。国内市场上,过去几年随着下游人造板行业持续推进产能扩张并加速淘汰替代落后产能,连续平压生产线作为行业领先的人造板生产装备,市场需求曾出现阶段性的显著增长。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发展规划院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度,全国建成投产 6条纤维板生产线,新增产能 82万立方米/年;建成投产 48条刨花板生产线,新增产能 1,541万立方米/年。2025年初,全国在建纤维板生产线 4条,合计产能为 70万立方米/年,均为连续平压生产线;在建刨花板生产线 30条,合计产能为 1,015万立方米/年,其中连续平压生产线 23条,合计产能 930万立方米/年。现阶段,我国纤维板产业呈现供给能力与消费需求基本平衡局面,而刨花板产业则出现阶段性的投资过热局面,供需失衡风险进一步增加。
  国际市场方面,以印度、巴基斯坦、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将带来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及人造板需求的增长,从而提升人造板装备的市场空间。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发展规划院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度,我国人造板装备制造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保持对主要进出口地区的贸易稳定,出口额达到 4.38亿美元。另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我国总计出口纤维板生产线 2条,年总产能 12.5万立方米;总计出口刨花板生产线 4条,年总产能 50万立方米。东南亚地区仍然是我国人造板装备的主要出口地区。
  我国人造板机械行业起步较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跟随到同行的过程。初期主要依赖进口设备和技术,产业基础薄弱。进入 21世纪后,在政策扶持及市场需求推动下,行业高速发展,产业链逐步完备,自主研发能力显著提升,国产设备实现替代进口并参与国际竞争,部分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当前,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以智能制造、绿色环保为导向,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人造板机械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和协同将进一步加强,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人造板装备制造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总体来看,未来我国人造板机械行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3、周期性特点
  人造板装备制造业与下游人造板行业和家具制造、建筑装饰等终端消费市场发展的景气度密切相关,受宏观经济周期及房地产行业周期的影响较为明显,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4、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情况
  公司是人造板机械行业的先进装备制造商,自成立以来即致力于为人造板行业实现连续化、规模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生产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持。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不仅成功打破欧洲厂商在我国的垄断局面,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更不断开拓海外市场,进入全球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公司在人造板装备制造领域掌握了关键的设备制造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技术水平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主营产品人造板双钢带连续平压生产线曾获得“中国林业产业创新”二等奖,并被权威机构认定为我国人造板连续压机装备的重大创新;与北华大学等联合完成的“超低甲醛释放农林剩余物人造板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公司在人造板装备市场先后推出全球首条薄型竹刨花板生产线、全球首条工业化生产的连续平压芦苇刨花板生产线、0.8毫米超薄纤维板生产线、可饰面木质重组材料连续平压生产线等行业领先产品;自主研发的无机纤维板材生产线,将人造板连续平压生产装备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至矿渣、气化渣等新型无机材料领域。
  人造板装备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国内外市场主要由迪芬巴赫(含上海板机)、辛北尔康普和亚联机械等企业占据,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公司作为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在技术水平和市场开拓方面均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是我国人造板装备制造行业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之一。
  5、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 (1)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
  2023年 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其中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产业均涉及人造板行业,“鼓励类”产业涉及“木、竹、草(包括秸秆、芦苇)人造板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及应用”“次小薪材、沙生灌木及三剩物深加工、产品开发及能源化”等;“限制类”产业包括“单线 5万立方米/年以下的普通刨花板、高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装置”“1万立方米/年以下的胶合板和细木工板生产线”;“淘汰类”产业涉及“湿法纤维板生产工艺”“作坊式胶合板生产”。2024年 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明确“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装备制造”“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木材高效加工及循环利用”“竹产业”等人造板相关的绿色低碳转型重点产业,鼓励次小薪材、林业三剩物等资源化利用装备制造。
  (2)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等指导意见
  2023年 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2024年 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从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优化重构、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引导区域绿色低碳优化布局等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两个意见的印发为中国人造板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
  (3)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政策文件
  2024年 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以废弃物精细管理、有效回收、高效利用为路径,覆盖生产生活各领域,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低碳根基。人造板行业是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的重要行业,未来废弃木材的循环利用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4)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等相关节能降碳政策文件2024年 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提出推进绿色低碳建造,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住宅,明确发挥政府采购引领作用,支持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同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明确将以农林剩余物资源化利用为主的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列入支持范围。2024年 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优化建材行业用能结构,推动原料低碳化替代。
  (5)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2024年 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主要领域包括建材等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等。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2024年 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了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十方面、三十一项重点任务,明确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显著进展,并指出要推动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推进工艺流程更新升级,合理提高新建、改扩建项目资源环境准入门槛。该意见为全面促进人造板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行业相关绿色低碳技术科技创新,构建完善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体系提供了政策支撑。
  
  生产
  工序 主要
  设备 设备功能 图示
  铺装
  成型 铺装
  机 将备料工序产
  出的纤维、刨花等材料单元铺装成不同人造板相应的基材结构,以形成连续、均匀、平整的板坯生产工序 主要设备 设备功能 图示预压机 对铺装成型的板坯进行轻度压合,使其在横向密度上更均匀,结构上强度更高,为后续的热压工序提供准备板坯预热机 将预压后的板坯通过预热系统进行加热,提高板坯芯层温度,以降低热压工序的热量损耗、提高传热效果,进而提高生产线的产量与产品质量热压 热压机 将铺装后的板坯通过连续压机加温加压压制成毛板。连续压机是人造板生产线中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决定生产线的产能、效率、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生产工序 主要设备 设备功能 图示后处理 横截锯 将热压工序产出的毛板按照客户需求长度进行切割毛板后处理设备 将切割后的毛板进行冷却,并对不合格的板材进行自动检测和剔除除上述生产线主线设备之外,公司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对其他工序设备,例如削片/刨片机、干燥机、施胶系统、裁板锯、砂光机以及热能中心、气力输送系统和其他辅助系统等进行定制化采购,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
  2、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产品人造板生产线为大型非标定制设备,公司采用“以销定采,合理备料”的采购模式,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配套设备、电气件、传动件以及气动、液压、润滑件等。
  (2)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依据客户订单组织生产。对于加工周期较长的产品部件,公司以在谈订单和市场预测为依据,进行适度预投产。在生产线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公司将部分工艺简单、技术要求低的设备部件通过委外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外协加工厂商使用公司采购的原材料,按照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技术参数进行简单加工。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进行销售,通过参加国内外展会、行业会议、行业期刊宣传等途径,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展销售市场;公司销售和技术人员也会通过拜访、技术交流等方式接触潜在客户;公司在人造板机械行业知名度高,很多客户系慕名拜访,或经同行业友商推荐后主动联系公司。
  3、公司产品市场地位、竞争优势与劣势
  公司所在人造板机械行业内装备制造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具备整线生产和供货能力的企业较少,集中度较高。国内人造板装备市场主要由迪芬巴赫(含上海板机)、辛北尔康普和亚联机械等企业占据。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发展规划院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保有 133条连续平压纤维板生产线,其中 49条来自公司,占比 36.84%;全国保有 113条连续平压刨花板生产线,其中 31条来自公司,占比 27.43%。
  国际人造板装备市场主要由迪芬巴赫和辛北尔康普两家公司占据,公司凭借产品质量稳定、服务优质以及性价比高等优势逐步开拓国际市场,目前已在俄罗斯、韩国、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以及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实现销售,累计签订 18条生产线订单。
  作为我国人造板装备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包括技术与产品优势、品牌与客户优势、团队与服务优势;竞争劣势主要体现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尚需提升,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方面。
  4、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业绩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6,484.11万元,同比增长33.6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465.25万元,同比增长49.6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4,939.94万元,同比增长53.32%。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增长较高,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验收的生产线项目较多,共计 13条,较上年增加 6条,使得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大幅增加。
  。
  

转至亚联机械(001395)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