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流股份(60330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积极落实各项战略部署,深化“两个延伸”,聚力“两个调整”,进一步确立高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路线,新质生产力贡献显著,高端装备产业链合作又开新局,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行业地位更加突出。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科技创新,面向新行业应用与新市场需求,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公司采用砂型 3D打印技术,实现某款燃气轮机机匣产品一次性合格;采用粉末冶金技术生产“两机”盘件,满足了客户要求并缩短了产品交期;大尺寸复杂结构重型燃机透平叶片制造技术取得新突破。公司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根据市场导向和客户需求开展产品研发,多项关键零部件填补了国内产业链空白。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 40件,实用新型专利 38件,截至本报告期披露日,公司在手有效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近 600件。 公司荣获 GE航空航天卓越质量奖、格兰富年度供应商质量奖、艾默生年度杰出供应商奖,得到客户高度认可;核一级主泵导叶、航空涡轮混合动力系统荣获全国行业金奖,得到行业充分肯定;移动式地面电源系统、深海系泊系统吸力锚铸造吊耳获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子公司应流铸造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通过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复核;子公司应流航源作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获批安徽省科技领军企业,入选工信部“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产业集群”。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战略协议纷至沓来,两机业务构筑新增长极 报告期内,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业务全球化进程进入新阶段,公司陆续与 GE航空航天、安萨尔多等国际行业巨头签订战略协议或长协供货备忘录;2025年一季度,公司又与赛峰集团、西门子能源签署战略供货协议。公司长久以来坚持“先国外后国内,先燃机后航发”的产品市场策略成效凸显,“两机”尤其是燃机热端部件覆盖了国内外最主要燃机厂商和主流燃机型号,全球合作进入长期供货协议阶段,在手订单和销售收入实现双双增长。公司累计已开发完成“两机”品种 736个,正在开发品种 166个,在手“两机”订单超过 12亿元。 报告期内,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以及 AI数据中心建设爆发,公司燃气轮机热端部件订单强劲增长。公司产品已经覆盖 E、F、G/H等级多款型号燃气轮机,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外客户不同需求,也对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和重型燃机国产化提供坚强支撑。与2023年比较,2024年公司燃气轮机产品接单增幅达到 102.8%。 报告期内,航空发动机业务快速发展,储备型号进一步扩大。公司作为中国商发优秀供应商,累计为长江 1000和长江 2000发动机开发 80余个品种,产品涵盖叶片、机匣和结构件等多种热端部件,其中长江 1000 四号轴承座,被列入适航证项目并完成适航取证,为国产大飞机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司深度参与 Leap 各系列发动机供货,直接与国际行业龙头同台竞争,多款型号机匣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 报告期内,应流航源为子公司应流航空开发 34个高温合金产品,大大缩短了核心零部件采购时间,有效助力自有涡轴发动机型号的开发;公司为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液氧甲烷火箭提供高温合金铸件,性能稳定、质量可靠,收到客户来信表扬;可转债募投项目叶片、机匣加工涂层生产线按规划紧张建设,公司成为业内极少数具备母合金冶炼、陶瓷型芯制备、高温合金铸造、热等静压、加工涂层全产业链的企业,满足客户一站式部件采购需求,为开拓更为广阔的维修市场奠定基础。 2、核能核电需求扩大,行业进入长期景气通道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巩固核电铸件领域领先优势,全年交付了 10台份“华龙一号”核一级主泵泵壳;公司组织精英团队,加大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攻关。报告期内,公司研制出全球首台反应堆压力容器模块化金属保温层,缩短了核电主线安装周期;核辐射防护服装及医用电离辐射防护产品相继研制成功,通过行业协会产品鉴定,打破国外垄断;承接合肥能源研究参与新一轮招标。公司与合肥能源研究院成立合资公司,前瞻布局核聚变项目,新型高热负荷部件偏滤器已通过试验验证。 3、紧抓低空发展机遇,科研生产取得新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 YLWZ-190发动机各项性能优化改进工作,研究提高发动机功率和燃油效率;完成 YLWZ-300发动机整机装配与试车验证,中标某专项课题并实现了产品交付。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合肥无人智能装备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为陆空多域平台、长航时重载 eVTOL、STOL和 UAM等平台提供高效率、高功重比混合动力系统;与翊飞航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 ES1000大型无人机提供涡轮混合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报告期内,起飞重量 600公斤无人直升机完成海洋和高原环境任务演练并获专业用户认可;起飞重量 1100公斤无人直升机完成工程样机并进行了首飞实验。 2025年 3月,公司子公司六安金安通用机场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六安金安机场取得了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成为安徽省第三家取证的 A1类通航机场,为公司实施整机制造、维护保养和试飞验证需求奠定了基础,打造低空经济先进制造、基础设施和运营服务一体化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了股份回购注销事宜,用实际行动维护了广大投资者利益;为了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成本,公司申请注册发行中期票据和超短期融资券;公司还启动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工作。公司积极响应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