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溢多利(300381)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是专业生物技术企业,主要在生物制造行业和农牧行业从事生物酶制剂、生物合成品及植物提取物的研发、生 产、销售和服务,并向客户提供整体生物技术解决方案。 (一)报告期内行业发展情况 1、生物制造行业 报告期内,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生物制造业继续提供产业政策支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 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加快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两会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生物制造被列为新增长引擎,凸显了其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此外,报告期内,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生物制造中试服务平台培育指南(征求意见稿)》,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发布了生物制造产业相关政策,如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安徽省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及珠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珠海市促进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修订)》,持续推进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新支柱新赛道。国家发改委在2022年5月发布了我国首个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在“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推动生物制造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生物安全四大重点发展领域的应用,促进生物制造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发展的具体任务,力争到2025年,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达到22万亿元,其中核心产业总量超过7.5万亿元。《规划》同时提出生物经济发展阶段目标: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到2035年,按照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我国生物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国际前列,基本形成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实力雄厚、融合应用广泛、资源保障有力、安全风险可控、制度体系完备的发展新局面。据相关研究机构统计,2023年我国生物经济产业规模约已从2019年的15.2万亿元增长至20.6万亿元, 2024年国内生物经济产业规模已进一步增至21.4万亿元。 2、农牧行业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近几年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经过快速调整和发展,已从过去的散养逐步迈向集 中化。农业农村部预计2024年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占比)超过70%,同比提高约2个百分点。报告期内,生猪价格整体呈现先涨后跌形态。2024年一季度猪价低位运行,行业处于亏损状态,急需产能去化来调整供需关系。农业农村部于2024年3月发布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以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核心调控指标,按照“长期调母猪,短期调肥猪”的调控策略,构建完善上下联动、响应及时的生猪生产调控机制,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在明确的调控信号指引下,全国生猪产能在高位回调。2024年下半年,生猪养殖行业已实现较好盈利,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合理区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生猪出栏量70,256万头,同比下降3.3%。截至2024年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78万头,较上年同期下降1.6%;生猪存栏42,743万头,同比下降1.5%。同时,报告期内,玉米、小麦、豆粕等饲料原材料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带动养殖成本随之下降,行业实现扭亏为盈。随着养殖企业盈利状况修复,预计上游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行情亦将有所好转。 (二)周期性特点 1、生物制造行业对应的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包括医疗、食品、能源、洗涤、纺织、造纸等,公司相关类别产品 随下游行业的波动而具有一定的销售周期性。 2、农牧行业具有相对明显的销售周期波动性。 首先,存栏规模具有周期性,当生猪存栏增长时,出栏量随之增长,供给宽松导致生猪价格回落,养殖行情逐渐陷 入低迷;养殖企业在行情差的时候适当减少存栏,供给紧缩将使得生猪价格回升,养殖企业又随之增加存栏。其次,季节周期性间接影响存栏规模。一般第一季度有明显的节日消费需求,畜禽养殖产品多数在元旦至春节期间大量出栏;此外,由于鱼、虾等绝大部分水生动物的最佳生长温度在 20-30℃之间,因此,5-10月成为水产饲料的生产销售高峰期,其余时间通常为水产饲料淡季。因此每年的一季度为行业淡季,三、四季度为行业旺季。养殖行业上游相关饲用产品销售亦随之产生销售周期波动。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公司主要业务为从事生物酶制剂、生物合成品及植物提取物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并向客户提供整体生物技 术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09.1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598.43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财务费用 -8,212,200.06 -25,078,895.86 67.25% 主要系报告期内利息收入减少所致。投资收益 2,844,519.95 -5,755,610.71 149.42% 主要系报告期内理财产品收益增加所致。信用减值损失 1,717,303.05 -17,185,823.51 109.99% 主要系上年同期子公司世唯科技收回货款,冲减计提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所致。资产处置收益 3,013,540.15 50,232.45 5899.19% 主要系报告期内子公司湖南康捷处置固定资产所致。营业外收入 9,160,958.31 93,329.68 9715.70% 主要系报告期内收购德国 VE少数股权,合并方法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产生损益所致。营业外支出 7,685,362.77 14,733,439.78 -47.84% 主要系上年同期子公司珠海瑞康报废固定资产损失所致。所得税费用 -169,713.11 127,172.02 -233.45% 主要系报告期内子公司珠海瑞康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所致。净利润 31,950,205.51 1,154,721.70 2666.92% 主要系报告期内业绩增长,毛利增加;收购德国 VE少数股权,合并产生损益,以及报废固定资产损失减少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9,192,704.30 154,399,928.23 -55.19% 主要系报告期内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0,949,415.14 142,215,608.49 -156.92% 主要系上年同期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和超三个月期银行存单的资金,到期后没有继续投资或购买,及报告期内支付收购湖南美可达及德国VE少数股权款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3,047,021.28 -214,250,514.74 120.09% 主要系报告期内大额存单到期,受限货币资金减少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8,671,223.66 82,967,663.49 -65.44% 主要系上年同期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和超三个月期银行存单的资金,到期后没有继续投资或购买所致。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生物酶制剂 销售量 吨 42,383.92 44,546.15 -4.85%生产量 吨 41,532.86 44,947.75 -7.60%库存量 吨 3,627.51 4,478.57 -19.00%植物提取物 销售量 吨 1,651.68 1,892.91 -12.74%生产量 吨 1,639.05 1,927.57 -14.97%生产量 吨 3,190.70 1,948.41 63.76%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销售量同比增长59.37%,主要系报告期内市场需求增长,产品销量增加;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量同比增长63.76%,主要系报告期内销量增长带动产量增加。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并购,控股子公司德国VE并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详见第十节财务报告、九、合并范 围的变更、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耐高温α-淀粉酶发酵酶活力及其应用特性改进 提高淀粉酶发酵酶活及性能 完成了高温淀粉酶的菌种优化,应用效果优于现有产品,并完成了一批次的试生产 优化产品性能 进一步降低高温淀粉酶的生产成本,达到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普鲁兰酶工程菌的优化 优化普鲁兰酶工程菌,发酵酶活进一步提升 完成了菌种近一步优化/发酵工艺改进,应用效果优于现有产品,并完成了一批次试生产 优化菌种,降低成本 进一步降低普鲁兰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碱性蛋白酶工程菌的优化及开发 提高碱性蛋白酶的酶活及性能 完成了碱性蛋白酶的菌种优化,去污力/热稳定性/洗衣液稳定性/配方兼容性均优于现有产品。 优化菌种与产品性能 可以进行颗粒蛋白酶/液体蛋白酶/复合蛋白酶的产品开发,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木聚糖酶的耐酸性定向进化及其复合酶的研究及产业化 筛选耐酸性提高的木聚糖酶以及筛选与木聚糖酶有协同作用的辅助酶种 完成耐酸性改造并获得性能显著提高的木聚糖酶变体,以及与木聚糖酶有协同作用的2个辅助酶种,完成转化 优化产品性能 提升产品应用性能,形成差异化,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β-淀粉酶产品开发 开发新产品,拓宽公司在烘焙行业和麦芽糖制浆行业的产品线 完成了高酶活菌株构建筛选,麦芽糖制浆效果优于现有产品。 完成转化 开发新产品 拓宽公司在烘焙行业和麦芽糖制浆行业的产品线,提供新的销售增长点用于洗涤剂的颗粒淀粉酶溢倍净A-S的研究开发 开发淀粉酶颗粒在洗涤行业的应用 完成餐厨洗涤剂的应用测试,已进行小批量生产并销售。 实现产品推广及销售 用于洗涤剂的颗粒淀粉酶溢倍净A-S的研究开发海藻糖酶的开发及产业化 构建高产海藻糖酶菌种,提高应用效果 发酵水平达到产业化,应用效果达到要求,完成转化 开发新产品 开发新产品,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洗涤用核酸酶开发及产业化 开发洗涤用核酸酶在洗涤行业的应用 发酵水平达到产业化,应用效果达到要求,完成转化 开发新产品 开发新产品,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高产过氧化氢酶菌种的开发及产业化 构建高产过氧化氢菌种,提高应用效果 已经完成实验室阶段的验证,发酵酶活提高50%以上,完成生产转化 优化菌种,降低成本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高产中性纤维素酶菌种的开发及产业化 构建高产纤维素酶菌种 已经完成实验室阶段的验证,发酵酶活提高30%以上 优化菌种,降低成本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高产植酸酶菌种的开发及产业化 提升植酸酶的发酵酶活,降低成本 已经完成实验室阶段的验证,发酵酶活提高45%以上 优化菌种,降低成本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菌体蛋白专用酶开发和综合利用 提升微生物蛋白的利用率,开发新产品 完成了前期的实验室小试研究,在生产暂时难以转化,暂停本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5.19%,主要系报告期内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56.92%,主要系上年同期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和超三个月期银行存单的资金到 期后没有继续投资或购买,报告期内支付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款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20.09%,主要系报告期内大额存单到期,受限货币资金减少所致。 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64.44%,主要系上年同期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和超三个月期银行存单的资金到期 后没有继续投资或购买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6,919.27万元,本年度净利润 3,195.02万元,差异原因:主要系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影响 11,694.75万元,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336.73万元,财务费用影响 650.78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364.93万元,合计增加现金流项目 13,047.19万元;处置长期资产收益 301.35万元,存货增加260.39万元,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2,538.38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影响936.28万元,投资收益影响284.45万元,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5,175.98万元,合计减少现金流项目9,496.83万元。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投资收益所致,详见第十节、七、70注释 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9,362,818.06 29.46% 主要系结构性存款公允价值变动所致,详见第十节、七、69注释 否资产减值 -8,117,377.88 -25.54% 主要系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所致,详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