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弘讯科技(603015)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度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复苏,塑机机械行业受下游的终端需求(如包装、汽车、家电)拉动,亦呈现温和复苏态势。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以高效的执行力,全面推进了各项经营计划的实施,面对行业内卷,及时作好市场应对与业务调整,维持主营业务基本盘的稳定与扎实。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31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82万元,较去年基本持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455万元,较去年增加54.00%。
  (一)自动化板块经营情况
  公司自动化板业务板块产品丰富,涵盖有控制系统、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各式驱动器、电液伺服一体机等,广泛应用于塑料机械(注塑机、挤出机、橡胶机、注吹机等)、金属机械(折弯机、卷板机、冲压机、液压机、压铸机、加工中心)及其他机械(木工机、工业机器人、包装机)装备行业,为各行业提供解决方案。报告期内,自动化板块产品出货量呈现稳健上升的势头,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21.92%,这一成绩彰显了公司自动化板块产品在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以及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高度认可。
  作为设备核心部件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的重要供应商,公司敏锐把握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积极投身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不断取得新进展,保持在行业12/296
  的持久竞争力。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公司不仅与下游行业龙头企业保持同频发展,产品更在多个新领域实现了战略性的跨越发展。1. 产品持续推陈出新,保持产品与技术行业领先公司秉持技术领先和产品创新的理念,持续投入资源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与不断精进。紧密关注下游行业需求变化、新技术及新工艺在产品上的应用可能性,全力确保产品竞争力始终处于行业前沿。在报告期内,公司与台湾芯片设计公司持续维持深度合作关系,多款芯片(主要有MCU芯片、通讯芯片)已陆续导入公司人机界面、控制主机、扩展模块、伺服驱动器等产品的试样环节或批量生产阶段。这一成果从战略层面进一步稳固了公司主营产品的供应链体系,减少了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公司主营业务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随着控制系统、驱动器、驱电一体机等新规格产品的投入使用,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线,能够为市场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凭借全数位通讯、高性能运算处理能力、人性化界面设计等突出的产品优势,获得了下游客户的积极反馈,市场份额逐步扩大。2. 巩固产品在塑机行业应用的地位,并提高在其他行业应用的份额作为塑料机械核心组件的资深供应商,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实力,持续稳固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首位。当下中高端(油电混合、全电动注塑机)塑机占比日益提升,该领域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迈进,已成为医疗、电子、汽车精密部件等高端制造领域的首选设备。在此形势下,满足该机型需求的中高端电控系统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公司高端系统总成SANDAL则为该类设备定制,早在多年前便已投放市场,历经长期市场考验,产品技术与性能愈发成熟,近年来市场认可度与渗透度逐步提升。在报告期内,SANDAL系统销售数量增长势头强劲。公司积极向金属加工机械领域拓展应用。针对钣金折弯机,公司对产品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与多样化配置,现有全电动方案、电液伺服方案(比例阀控、双伺服泵控、快速泵控)可依据客户需求灵活配置实现多轴控制。下游客户经过近2年的小批量试用,充分见证了公司团队的软硬件技术实力以及产品配置选型服务能力,切实体验到产品功能齐全、高适用性、高稳定性、易于调试、操作界面友好等显著优势。报告期内,老客户下单量呈翻倍增长,新客户开发成果斐然。公司在钣金折弯机行业已逐渐崭露头角,客户对这类产品的认可度正逐年稳步提升。除折弯机领域外,卷板机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液压机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也在积极推广过程中,市场前景广阔。为满足区域性及时响应需求,公司目前已在江苏南通、安徽马鞍山设立办事处,构建了更为完善的本地化服务网络,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在高端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方面,公司对标海外龙头企业,经过长期研发攻坚,成功突破数控系统核心技术,开发出双轴同动产生尖点的补偿算法,大幅提升了加工中心圆度,有效提高了加工精度与效率,为实现国产替代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分散式控制系统、伺服动力模组等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三轴立式加工中心、钻攻机、摩擦焊接机等设备,拓展了产品应用领域。3. 紧抓制造业出海机遇,提升海外供货服务能力13/296在报告期内,自动化业务板块产品直接销往海外市场的收入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其中来自印度市场的收入占海外收入比重超过六成。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家电行业、3C行业主机厂与配套供应商纷纷赴海外建厂,汽车产业链厂商多集中在墨西哥,家电3C厂商则集中于印度、越南等国家。随着此类产能外迁逐步落地,这些工厂对注塑机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进而向上传导带动市场对自动化产品的需求。基于此市场趋势,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全力确保满足机械厂在海外当地的及时供货与服务需求。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强化了印度子公司的成品供应能力,确保为印度当地及周边国家的及时供货;在印尼雅加达设立完成办事处,并积极与墨西哥潜在合作商进行对接商谈,基本确定了本地化供货与服务合作模式。截止目前,公司已在巴西、中东、土耳其、马来西亚、越南、印尼、印度、孟加拉、哥伦比亚、巴基斯坦等地设立据点,持续巩固海外销售与服务网络,与中国机械厂出海节奏保持同步,紧密维持与客户的多方位合作关系,确保供货及时性与服务本地化。同时,通过开发新代理或合作伙伴、参加海外行业展览、增加各国驻点专业工程师等多种举措,积极寻求业务机会,不断提升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也为后续扩大非标自动化业务、新行业(如钣金加工业)的海外业务发展提供支持。
  (二)工业互联网板块(数字化、软件)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在数字化业务板块持续深耕,践行工业互联网核心价值,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技术架构层面,边缘层通过高精度传感器与采集器捕获设备状态,结合边缘网关和服务器实现了毫秒级响应与数据预分析,提升抗干扰性和实时性;通信层基于自主芯片支持高带宽、低延时数据传输,保障工业环境稳定性;平台层通过工业物联网云平台,实现了设备无缝接入和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了数据中台并支持系统集成;智能层积极探索基于AI大模型开发平台优化模型,进而形成“感知—传输—分析—决策”闭环,为生产活动提供可行的落地解决方案。
  在产品方面,公司持续打造基于tmloT物联网的云平台,该平台具备组态化开发优势,可实现本地快速组网、多设备入网及数据采集、存储与再加工,还能快速对接第三方系统;平台采用云原生架构与容器化部署,基于NectarOS泛在工业数字化操作系统,运用多种先进技术,提供丰富功能,构建强大数据中台,助力用户实现数字化精益管理,赋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该平台不仅在塑料加工行业应用,还持续优化在绿能管理、智慧农业、楼宇能耗等领域的应用方案,强化了能耗采集和分析能力,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弘塑云(TPC)已在多家注塑工厂推广应用,实现了对生产管理要素的全面管理,提升了车间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
  (三)新能源板块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新能源业务板块主要经营体意大利子公司EEI,其营业收入为8,182万元,同比下降11.69%。这一下滑主要归因于欧洲电力需求降低、SuperBonus等政策补贴退坡,以及核融合专案项目类订单交付周期较长等因素。与此同时,营业毛利的减少但固定成本基本维持不变,多重因素叠加,致使EEI单体利润呈现负值。
  14/296
  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EEI团队持续努力在业务拓展与技术创新双轨道上同步发力。
  在ESB(绿能储能)业务面,EEI团队积极参与意大利当地及欧洲其他国家行业展览,充分展示了EEI品牌的产品实力与技术优势。特别是在充电桩产品研发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新一代充电解决方案已完成实验室测试并进入市场验证阶段;与此同时,经过持续优化及延展的工商用光储系统MAXBESS产品得到了市场认可,实现销售额的增长,已成为意大利当地市场的主流选择之一。
  在PSB(电源解决方案)业务面,船舶岸电系统业务规模取得大幅增长,成功打造了多个行业标杆项目,在业内获得了较好的示范效应。此外,凭借在电源转换方面的技术实力,EEI成功切入在产氢设备、燃料电池、减碳设备新兴市场对电源转换设备的需求,并取得订单。
  在特殊物理专案方面,EEI曾参与F4E(FusionforEnergy)主导的ITER计划(全称InternationalThermonuclearExperimentalReacto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又被广泛称为“人造太阳”计划),该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旨在验证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科学可行性和工程可行性,为未来商业化核聚变发电以解决能源危机奠定基础。日本与欧盟合作的大型超导托卡马克装置JT-60SA作为ITER计划的先行实验平台,也是全球聚变研究的关键设施之一,已于2023年12月1日开始运行。JT-60SA运行需要对等离子体进行精细的控制,以维持等离子体的稳定性并使其处于理想的状态以进行聚变反应,EEI提供了JT-60SA中大型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误差场校正线圈(CorrectionCoils)的高精度电源方案,该方案基于高精度和高速度的电源控制,有效地加热和约束等离子体,使其达到和维持聚变所需的高温和高密度条件,这种控制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等离子体的稳定和聚变实验的连续性,进而影响聚变反应的效率和能力。
  报告期内,EEI已完成全部测试调适并完成收款结案。
  报告期内,基于EEI扎实的项目经验,EEI中标了由意大利国家原子能研究中心(ENEA)主导并联合欧盟及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的核聚变实验项目,主要建设偏滤器托卡马克测试装置(DivertorTokamakTestfacility,简称“DTT”),EEI将为DTT提供校正线圈的高精度电源方案。
  报告期内已完成360万欧元订单签约,预计2025年底完成交付。EEI于核聚变项目的持续参与,更进一步展示了EEI技术实力,并持续为EEI积累了在核聚变领域的竞争优势。
  (四)其他管理提升面
  报告期内,在调整后组织架构的有序运行下,公司持续推进各项适配新组织的管理机制建设。
  围绕既定战略目标,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逐层解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高效执行。
  对于职能化管理组织,公司着重强化专业分工与集中决策机制。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充分挖掘并发挥资源共享优势,积极促进横向协同作业,致力于实现资源的高效调配。在此过程中,有效打破了地区间的壁垒,增强了同一职能部门内员工的协作意识。既确保了公司整体管理基调的统一,又灵活兼顾了各业务场景的实际需求,全方位提升组织的整体效能。
  同时,公司逐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核心功能,持续推动HR管理向专业化、系统化方向进阶,逐步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型。报告期内,重点聚焦于职级体系与薪酬体系的优化工作。从底层逻辑出发,提升对人才这一关键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进而精准满足各业务板块发展所需的多样化用人需求,更为公司的中长期发展筑牢人才保障根基。
  15/296
  与之相配套的是,在内部信息化建设提升方面,充分发挥数字化事业部的专业团队优势与产品优势,率先在公司内部开展实践。全力构建弘讯集团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经营管理效益。公司的长期目标是全面开启弘讯管理E时代,为管理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转至弘讯科技(603015)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