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旺能环境(002034)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供应业的披露要求
  (一)垃圾焚烧发电行业
  1.政策推动 2024年国家及地方发布的诸多政策对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补贴政策的调整要求行业更加经济高效,环保监管的加强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而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则要求企业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智能化管理。2.市场规模
  (1)整体市场规模
  近年来,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有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到2025年,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运营市场规模将达到约587亿元,相比2020年的321亿元有显著增长,五年复合增速达到12.8%。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近年来持续增长,从2011年的16,395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25,408万吨,这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基础。同时,考虑到工程和设备市场,预计“十四五”期间(2021年至2025年)垃圾焚烧总市场规模将达到3,769亿元。《“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等文件提出了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预计到2025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将达到80万吨/日左右,相比“十三五”末期(2020年底)的58万吨
  /日有显著增量。而2024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已然达到86万吨/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集中度逐渐提升,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光大环境以超过 15万吨/日的在手产能位居
  榜首,而伟明环保、瀚蓝环境、三峰环境、中国天楹等企业也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国家补贴的逐渐退坡和环保监管的加强,小型企业可能面临退出市场的风险,而头部企业则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整合项目资源,推动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3.技术进步
  2024年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在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进步不仅提高了发电效率,还优化了环保性能,推
  (1)发电效率提升
  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不断引入新技术,如更高效的焚烧炉设计和更先进的烟气净化系统,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减少热损失,提高热能转化率,从而增加发电量,进而提高发电效率。当前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纷纷引入AI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焚烧炉的自动调节和控制,提高运营稳定性和发电效率。
  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垃圾焚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进一步提升发电效率。
  (2)环保性能优化
  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一方面采用更先进的烟气净化技术,如湿式脱硫、布袋除尘等,引入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烟气排放指标,确保排放达标,有效减少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供暖、供冷或发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多元化发展路径
  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开始探索与数据中心(IDC)等用户的协同处理模式,实现绿电直供、余热利用等创新模式。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和运营成本,还为垃圾焚烧发电厂开辟了新的盈利空间。除了传统的发电和供暖应用外,垃圾焚烧发电企业还开始探索在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例如,将焚烧产生的灰渣用于制作建筑材料或土壤改良剂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餐厨垃圾处置行业
  餐厨垃圾作为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处理需求日益旺盛。根据中研网和观研报告网的相关研究报告统计,我国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占比超过35%,部分大城市甚至高达60%。在经济发达城市或生活品质较高的地区,平均每万人每天就会产生 1~1.5 吨餐厨废弃物。我国主要城市每年产生的餐厨垃圾量达 6,000 多万吨,这为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未来几年内,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餐厨垃圾等湿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支持节能环保改造和厨余垃圾源头减量。此外,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推动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健康发展。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厌氧发酵、好氧发酵制肥、脱水协同焚烧和生物转化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也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通过集成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设备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智能诊断与故障预警,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和运行稳定性。此外,新型的生物降解技术和热解气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将为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带来更多的技术创新点。目前,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主要分为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环节。在政策支持下,餐厨垃圾处理行业产业链逐渐完善,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餐厨垃圾处理企业数量逐年增加,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步伐加快,行业整体竞争能力显著提升。同时,随着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融合,餐厨垃圾处理设备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图2:餐厨垃圾处理行业产业链结构简略图
  (三)废旧锂电再生行业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动力电池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动力电池的退役量逐年增加,为锂电回收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产业研究部的预测及多个行业研究机构和分析师的报告,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82万吨,自2028年起,退役量将超过400万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产值将超过 2,800亿元。同时,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长,2024年实际回收量为 65.4万吨,同比增长5.0%,预计到203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量将达到424.6万吨,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1.政策驱动中国高度重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和规范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健康发展。例如,2024年6 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座谈会,就动力电池设计生产、使用维修、报废拆解及综合利用等进行了交流,并表示下一步还将开展企业调研和专家座谈等,旨在加快推动完善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此外,2024年12月2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管理,提高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水平。2.产业链现状 图3:再生锂电回收利用行业产业链
  (四)废旧橡胶再生行业 2024年 3 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提议进一步推进我国废旧橡胶循环利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再生橡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再生橡胶产量近年来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但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废旧橡胶回收市场也已经初步形成,回收渠道主要包括回收企业和中间商等。特别是废旧轮胎的回收量近年来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轮胎行业去产
  能背景下中小轮胎企业的加速出清,以及流入回收再利用渠道的废旧轮胎迅速增加。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
  当前,新型再生橡胶技术如热塑性再生橡胶、半热塑性再生橡胶等不断涌现,提高了再生橡胶的使用效率和性能,
  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再生橡胶的应用领域也已经从传统的轮胎、橡胶制品等领域逐渐拓展到绿色建筑、汽车内饰、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再生橡胶行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将更加迫切,新的应用领域和市场也会不断开发,以提高再生橡胶的市场占有率。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报告期内,合并报表范围内新增14家项目公司:国际板块通过子公司旺能国际投资新设旺能环境(泰国);炉渣资
  源化业务通过孙公司浙江欣能投资新设舟山欣能、松桃绿湖、攀枝花绿湖、鹿邑绿湖、兰溪绿湖;投资收购许昌湖绿和浙江欣拓; 生活垃圾处置板块通过孙公司湖州欣安投资新设汕头欣安;餐厨处置板块通过孙公司旺能生态投资新设洛阳环益、三门峡生态;橡胶再生板块通过子公司湖州投资和孙公司南通回力投资新设南普橡胶、盛力新能源和欣源进出口。报告期内,合并报表范围内减少 5 家项目公司:南通盛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和宁波欣回进出口有限公司已对外出售;修武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欣可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孟州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已注销。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减值损失增加,但是存货跌价准备减少,去年已将商誉减值全部提完所得税费用 95,649,303.35 68,802,451.92 39.02% 主要系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增加所致少数股东损益 -11,449,895.91 -42,214,487.98 72.88% 主要系立鑫新材料公司40%部分的少数股东权益已经冲销完毕,因母公司对立鑫新材料公司存在应收债权预计不能收回,该公司少数股东超额亏损计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垃圾焚烧炉排炉分级增氧技术研究 垃圾焚烧过程中,由于垃圾种类杂乱、湿度较高等原因,会使燃烧不充分,易产生大量二恶因、呋喃等有毒有害气体,而且垃圾热值无法充分利用,形成能源浪费等情况,不仅为提升后续烟尘处理工序的处理压力,而且对于资源利用率也较低。本项目为了提升垃圾热效率以及减少焚烧产生的污染物,对炉排炉三级增氧技术进行研究,优化焚烧炉的增氧系统,提升焚烧炉的燃烧效率以及燃尽率。 已完成 项目完成后,通过三级增氧处理优化焚烧炉的增氧系统,提升焚烧炉的燃烧效率以及燃尽率。 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符合绿色低碳产业要求,满足低污染环境治理需求。生活垃圾炉排焚烧炉积焦积灰成因分析及控制 由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玻璃、灰土和盐分等成分 相对较高,产生飞灰在高温条件下易熔融和烧结,导致焚烧炉易发生结焦、积灰现象,不但会降低锅炉热效率,容易产生高温腐蚀,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焚烧炉喉部通流面积减小或过热器爆管等迫使焚烧炉停炉检修的事故。因此进行本项目研究、对降低焚烧炉停炉和冷启动的次数,减少非正常工况焚烧二噁英的排放量均有较大意义。 已完成 燃烧温度控制不当,过高温度造成CaSO4和钙的硅酸盐等表面产生熔融相,融入的颗粒之间接触,加之反应后反应物扩大的体积,加速了积灰的烧结固化速度。采用燃气脉冲激波吹灰器,由干瞬间产生巨大冲击波,对于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松散性积灰和粘结性积灰的冲刷有较理想的吹灰效果。在喉口位置可科学控制二次风量,实现良好的炉膛内湍流和火焰充满度的分布,灵活调节第一烟道的炉膛温度。
  通过渗滤液回喷到炉膛,较好控制了炉膛温度,稳定了运行燃烧工况,有效、减少防止炉膛的结焦:高效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研究 本项目拟研发一种高效、环保且经济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通过创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剂及其应用,实现对垃圾渗滤液的高效净化,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该方法旨在解决传统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中存在的能耗大、运行难度大、需补充碳源、污染转移及膜更换成本高等问题。 已完成 一、核心技术1、垃圾渗滤液处理剂的制备:采用Al₂O₃/TiO₂复合多孔中空微球、磁性微球、微生物菌剂等多种材料复合而成。通过聚多巴胺沉积改性,增强处理剂的吸附固定能力和催化氧化性能。2、多途径净化技术:结合生物处理(好氧与厌氧反应)、催化氧化(臭氧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及吸附固定等多种净化途径。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臭氧的强氧化性、金属氧化物的催化性能以及活性炭和粉煤灰的吸附性能,实现对垃圾渗滤液的高效净化。3、预处理与深度处理结合技术:先通过石灰石沉降和预曝气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部分氨氮和硫化氢。再加入垃圾渗滤液处理剂进行多步反应,包括好氧反应、厌氧反应、水解预酸化处理和臭氧催化氧化等。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1、本项目于2024年6月30日通过公司验收,欣安水务(验)字[2024]01号。2、本项目主要研发成果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PS01清洁环保高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服务。界面水重构诱导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 目前,厌氧消化技术被认为是实现餐厨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有效途径,可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和甲烷等生物质能源。然而,餐厨垃圾的高水分特性和有机质降解过程的不稳定性,导致厌氧消化系统易受抑制,制约了产气效率和系统稳定性。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氢气和甲 已完成 一、实现核心技术:1、本项目通过离心、冷冻或蒸发等手段对餐厨垃圾中的界面水进行重构,优化水分子排列,提升固液界面上电子与质子的传递效率,强化有机质的厌氧转化过程,加快微烷的产量优化,如调控代谢途径、引入功能材料及优化厌氧消化工艺,但仍存在适用性受限、产气效率提升有限等问题。本项目拟基于“界面水重构”策略,研究其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物质转化和微生物代谢的影响机制,探索提高有机质转化效率、提升产氢和产甲烷能力的新技术路径,突破当前厌氧消化技术的瓶颈,助力餐厨垃圾的高效资源化利用。   生物对底物的利用,提高甲烷产量。2、采用温和的物理化学预处理方式,调控界面水分布和有序性,增强有机质的可降解性,并提升有机物与微生物间的界面传递效率,从而加快厌氧消化速率,提高有机质降解效率。
  3、本项目不局限于单一产
  氢或产甲烷过程,而是通过界面水重构调节氢气的产生与消耗速率,实现产氢与产甲烷阶段的动态平衡,提升整体能源转化效率。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1、本项目于2024年12月31日通过公司验收,德旺能(验)字[2024]06号。2、本项目主要研发成果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PS01餐厨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服务。3、本项目关键技术已经申请了1件发明专利:一种界面水重构诱导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装置。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汽轮机运行趋势预测方法的研发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大型机组不断投入运行,其复杂结构和系统使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趋势预测技术成为关键功能,相较于故障诊断,更注重机组未来状态的了解。预测未来趋势对企业至关重要,可在设备发生缺陷前采取预防措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此,本项目拟研发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汽轮机运行趋势预测方法。 已完成 通过综合考虑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的多个运行参数,如机组负荷、环境温度等,实现对汽轮机运行趋势的准确预测。对历史数据采用多重预处理手段,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应用神经网络算法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性能,加快训练和预测速度。在线模型更新策略确保了模型能够适应运行环境的变化。HB18YF2402 基于分布载荷技术垃圾焚烧发电锅炉省煤器吊挂装置的研究 本项目旨在研发一种基于分布载荷技术的垃圾焚烧发电锅炉省煤器吊挂装置,通过优化结构设计,解决传统卧式余热锅炉省煤器吊挂装置存在的安装难度大、定位偏差大、效率低等问题。随着城市垃圾量的增加和成分复杂化,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低碳化、资源化的处理方式需求日益突出,但现有技术严重制约了项目进度和运行安全。通过引入分布载荷技术、扁钢与圆钢组合吊箍设计、密封梳形板焊接及多级吊杆传递系统等创新方案,本项目致力于提升省煤器的安装效率、安全性和换热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推动公司核心技术能力的提升和经济效益增长。 已完成 1、提高安装效率与安全性。通过优化吊挂装置结构设计,采用扁钢与圆钢组合吊箍及模块化预组装技术,简化现场安装流程,减少定位偏差,使安装效率提升20%以上。同时,分布载荷技术确保荷载均匀分布,避免单点应力集中,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降低运行安全风险。2、提升换热效率。
  优化省煤器吊挂装置布局,缩短蛇形管与顶部护板间距,减少烟气短路现象,使换热效率提升15%以上。新设计便于检修维护,降低管屏更换成本30%,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垃圾焚烧发电锅炉的经济效益。垃圾发电用预发酵储存池的研发 垃圾发电是指通过特殊的焚烧锅炉燃烧城市固体垃圾,再通过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的一种发电形式,垃圾发电分为 已完成 核心技术:1.通过设置有池体、支撑板、分隔板、驱动电机、驱动轴、第一主动带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气发电两大类,其中垃圾填埋气发电需要用到预发酵储存池。垃圾发电把各种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其中:一是对燃烧值较高的进行高温焚烧(也彻底消灭了病源性生物和腐蚀性有机物),在高温焚烧(产生的烟雾经过处理)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气,推动涡轮机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二是对不能燃烧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厌氧处理,最后干燥脱硫,产生一种气体叫甲烷,也叫沼气。再经燃烧,把热能转化为蒸气。
  推动涡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现有的预发酵储存池不方便对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分类发酵,并且不利于对分类后的垃圾进行同时搅拌,进而使得不同的垃圾储存于同一池内导致发酵的效率受到影响。该现象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轮、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第三从动轴、第一从动带轮、第二主动带轮、第三主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第三从动带轮、传动皮带和搅拌叶,方便了对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分类发酵。2.通过一个电机同时带动四个水槽内部的垃圾进行搅动,进而实现了节能的效果,满足了人们的工作需求,值得进行推广使用。创新点:1.搅拌叶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搅拌叶分别通过驱动轴、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和第三从动轴与池体构成旋转结构,方便了搅拌叶旋转后对垃圾进行搅拌,有利于加快垃圾的发酵效率。2.分隔板的俯视为“十”字形结构,且分隔板与池体的内壁形成四个储存槽,方便了对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分类储存。
  提升对发电物品的分配效
  率,进一步实现发电效率的优化。垃圾清运车辆环保检测系统的研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不断上升,生活垃圾产量逐年增长。传统的环卫作业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环卫需求,特别是垃圾清运环节。目前环卫车辆现状是:部分环卫车辆已达到报废标准,但仍在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环卫车辆缺乏科学的调度和维修保养体系,导致车辆使用效率低下;部分车辆仍采用传统燃油动力,不利于环保和降低成本。同时,新能源环卫车辆的应用比例较低,智能化程度不高;传统的环卫作业模式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节存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垃圾清运车辆环保检测系统的技术实现已成为可能。通过集成这些先进技术,可以实现车辆的远程监控、智能调度、故障诊断等功能。因此我司进行用于垃圾清运车辆环保检测系统的研发,可以实时监测垃圾清运车辆的排放情况,确保车辆符合环保标准,减少环境污染。 已完成 本项目垃圾清运车辆环保检测系统的研发解决环保监测准确性、垃圾清运流程优化以及城市管理效率提升等关键问题,为城市的环保工作和城市管理带来了显著的改善和提升。关键技术: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垃圾清运车辆的排放情况、垃圾容量、填充状态、温度等参数。这些传感器能够精准捕捉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环保指标,为后续的分析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垃圾清运车辆环保检测系统可以分析历史数据、交通状况和垃圾产生模式,从而优化垃圾清运路线和计划,提高清运效率和环保性能。本项目已实现成果转化,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软件著作权名称《垃圾清运车辆环保监测软件V1.0》,登记号:
  2025SR0332011 
  垃圾收运防渗漏处
  理系统的研发 到本世纪初时,每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制造量已达到近1亿吨左右。在如此之多的垃圾制造量中,主要是一些经济发达和城市规模较大的城市占主要部分,尤其是像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其城市垃圾的制造量每年正在以20%的速度 已完成 本项目垃圾收运防渗漏处理系统的研发解决了垃圾渗滤液的渗漏问题,减缓渗漏液产生周期,避免对环境和水源的危害。关键技术:通过任务调度、高速增长。而在整个垃圾治理过程中,垃圾防渗漏液的治理一直是垃圾处理的一个难点。垃圾渗滤液是指在垃圾填埋场中由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雨雪水等渗透垃圾层而形成的液体。其成分复杂,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重金属盐、悬浮物和氨氮等污染物,如果不加以处理,会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垃圾收运过程中,如果垃圾发生渗漏液渗漏,会对渗漏区域环境造成污染,需要额外的处理和清理工作,这不仅增加了处理成本,还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我司进行垃圾收运防渗漏处理系统的研发,避免垃圾渗漏风险。   设备管理、故障维修等功能,采集与监控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实现了对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全方位的自动化和管理,提高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数据的准确性和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通过防渗漏控制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垃圾填埋场覆盖系统、废气处理系统、监测系统等功能模块,实时获取数据和状态,直观地展示和管理垃圾收运防渗漏处理系统中所包含的各种对象。可有效的保证渗滤液整个处理过程的稳定性,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率。创新点:每年渗滤液收集率>90%;提高渗滤液处理效率提高35%。本项目已实现成果转化,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软件著作权名称《垃圾收运防渗漏处理系统V1.0》,登记号:2023SR0620533;软件著作权名称《垃圾渗滤液处理控制系统V1.0》,登记号:2023SR0844761。废旧橡胶低温连续再生新工艺研究 1、突破传统高温高压脱硫工艺(200℃以上)的高能耗、高排放问题,开发低温再生技术(≤150℃),减少橡胶分子链过度降解,提升再生胶力学性能与稳定性。2、解决间歇式生产模式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实现废旧橡胶再生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推动行业技术升级。3、提升废旧轮胎、橡胶制品的再生利用率,减少填埋焚烧导致的土壤污染与碳排放,助力“双碳”目标。 已完成 1、开发解交联高速脱硫工艺,在不加热的工艺达到120-150℃下实现橡胶烃链选择性断硫,脱硫效率≥90%,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40%。2、建立连续化生产线,实现从破碎、脱硫到成型的全流程一体化,单线产能≥1吨/小时(传统间歇式≤0.7吨/小时)。3、热氧老化(100℃×72h)后性能保持率≥80%,门尼粘度波动≤±5(传统工艺≥±10)4、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降低60%,生产环节实现“零废水排放、废气超低浓度、固废100%资源化”餐厨垃圾分选预处理工艺的研究 立项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餐厨垃圾的产量日益增长,其高效、环保的处理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餐厨垃圾成分复杂,含有大量有机物、油脂及少量无机物,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或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可能对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开展“餐厨垃圾分选预处理工艺的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先进的分选预处理技术,实现餐厨垃圾的高效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为后续的厌氧消化、生物发酵等处理环节提供有利条件,减少环 已完成 核心技术:1、采用机械臂或专用破袋装置,实现餐厨垃圾袋的自动抓取、破袋及垃圾倾倒,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处理效率;2、结合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破袋后的餐厨垃圾进行智能识别与分类,实现有机物、油脂、无机物等的精准分离;3、对分类后的餐厨垃圾进行进一步的预处理,如破碎、脱水、除杂等,为境污染,提升资源回收效率。   后续的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4、针对分类后的餐厨垃圾成分,开发相应的资源回收技术,如油脂提取、有机物发酵等,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污水处理工艺关键技术的研究 立项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餐厨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餐厨垃圾污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氨氮含量高、水质波动大等特点,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因此,开展“餐厨垃圾污水处理工艺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旨在探索高效、稳定的餐厨垃圾污水处理工艺,实现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水环境,同时促进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和实用价值。 已完成 核心技术:1、通过电解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油脂和悬浮物,同时利用絮凝剂促进悬浮物的沉降,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条件;2、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曝气量等参数,实现污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有效降解;
  3、结合生物接触氧化池和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ABR),利用生物膜和厌氧微生物的作用,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4、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通过超滤或纳滤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实现污水的深度净化,同时保留活性污泥,提高处理效率;5、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自动调节工艺参数,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可靠。餐厨垃圾沼液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 沼气发电是沼气资源利用的常见方式,但是因餐厨垃圾沼气中含硫量普遍偏高,沼气燃烧废气不能直接排放,需要对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得发电综合成本偏高。除此之外,沼气发电过程中直接排放的尾气中还含有大量余热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不符合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进程,也显著降低我司的利润空间。基于以上原因,我司有必要组织现有资源进行餐厨垃圾沼液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希望通过对沼气脱硫技术进行开发,降低沼气中的含硫量,并且对沼气发电过程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已完于国家限定值。2)对沼气余热综合利用技术进行研发,使沼气余热资源得到有效利用。3)对电热联动技术进行研究,确保工艺环节所需热量的稳定供应。主要技术指标或经济指标:1)沼气硫化氢浓度≤20ppm;2)沼气能源利用率提升30%。智能监测调节堆肥温度的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发酵工艺的研发 现有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发酵工艺在温度控制方面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
  以及对堆肥环境的可控力较弱,因堆料的流动性、均匀性差,通气不均匀,容易造成堆料局部厌氧及发酵不完全等问题急需解决。基于以上原因,我司有必要组织现有资源进行智能监测调节堆肥温度的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发酵工艺的研发,旨在通过研发低能高效温度调节技术,优化堆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提高堆肥效率和质量。以及开发智能型好氧堆肥反应系统,可用于解决堆肥过程堆肥环境不 已完能耗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开发多层次温氧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堆体不同高度的温度和氧浓度,确保堆肥过程的均匀性与可控性。3)设计可控温式布气系统,通过加热布气和变流可控的问题,实现对堆肥环境的实时智能监测,实时监测堆体不同高度的温度和氧浓度,自动实时调节布气系统,从而使堆料始终处于最佳的发酵环境状态。   量布气调节,维持堆肥环境的最佳发酵状态。主要技术指标或经济指标:1)堆肥周期缩短1/5;2)能耗降低22%。厨余垃圾高值化乳酸发酵工艺的研发 以厨余垃圾为原料产乳酸可显著降低乳酸的工业生产成本,并实现厨余垃圾的高价值资源化利用,以往通过同步糖化发酵技术实现了乳酸的生产,但是厨余垃圾组分复杂,在实际应用中,糖化和发酵的最优温度和pH值往往不同,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同时满足两者的最佳条件,从而影响整体效率和产物质量,乳酸发酵过程中存在底物转化率和乳酸产量低等问题。本项目将通过优化菌种组合、发酵工艺及原位分离技术,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与乳酸高值化生产,实现厨余垃圾的高价值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进展中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菌种筛选与优化,提升底物适应性与乳酸转化效率。2)优化菌种配比与接种策略,强化大分子底物水解与乳酸定向合成。3)发酵工艺参数优化。4)原位分离耦合技术应用,实现乳酸原位分离,缓解产物抑制效应,提升产率与纯度。拟完成的技术指标或者经济指标:1)乳酸产量相比传统工艺提升2倍;2)乳酸转化率≥85%;3)发酵周期<5天,成本降低1/3。餐厨油脂回收净化提纯机构的研发 随着餐饮行业的蓬勃发展,餐厨油脂的产生量日益庞大。然而,目前餐厨油脂的回收、净化及提纯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大量餐厨油脂未经合理处理直接排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对城市排水系统和生态环境(如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污染等)产生严重危害;另一方面,现有的回收净化提纯技术及设备在效率、纯度提升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尚不完善,难以满足市场对于高品质再生油脂资源的需求。本项目旨在研发一种高效、环保且经济的餐厨油脂回收净化提纯机构,实现餐厨油脂的有效回收和高纯度净化提纯,最大程度挖掘其资源价值,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餐厨油脂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进展中 一、实现核心技术:
  1、精滤技术
  2、提纯技术
  3、收集技术
  4、分离离心技术
  

转至旺能环境(002034)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