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飞荣达(300602)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地位
  1、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
  热管理材料及器件、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轻量化材料及器件等属于新材料与电子、通信及新能源等技术交叉的高新技术领域,其产业链上游是基础原材料的供应商,中游是电磁屏蔽、热管理及轻量化材料及器件的生产商,下游是消费电子、通信及算力设备、新能源汽车、光伏及储能、无人机、机器人、家用电器、医疗设备等应用领域。1)消费电子行业消费电子领域对电磁屏蔽及导热材料的需求是手机、平板、PC、XR及可穿戴设备及其他电子产品等;随着 5G、物联网、AI 及其他相关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消费电子产品将更加智能化。消费者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消费电子产品将展现出更高的性能和集成度;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对其性能要求更高、速度要求更快、结构要求更紧凑,整个电磁屏蔽、导热行业朝着种类越来越丰富多样、性能及要求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智能手机、高性能笔电等计算及处理能力加强,智能化集成化程度提高,功能升级,性能更稳定,产品部件朝轻量化发展;元器件增多集成度提升而内部空间越来越狭小,同时随着 5G终端、AI终端、折叠屏等新产品渗透率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创新应用,如 AI大模型广泛应用 CPU\GPU性能提升,大内存普及,卫星通信功能,影像、游戏功能越来越强大等等,对于电磁屏蔽、热管理及防护功能器件的需求也将越高,从而带动电磁屏蔽与散热方案及需求升级。根据 IDC预测数据,2024年全球 GenAI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63.6%,达到 2.342亿部,占2024年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 19%。到2028年,IDC预测 GenAI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9.12亿部,2024-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
  为 78.4%。根据 IDC2025年2月25日数据,预估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12.6亿部,同比增长2.3%,将是继2024年增长6.1%之后,连续第二年实现增长。 资料来源:IDC
  根据 Canalys最新公布的调研报告,2024年全球 PC市场趋于稳定,并于2025年全盘复苏,进入商用市场更新周期。
  Canalys预计,2025年将是加速增长的一年,因为微软会在10月终止 Windows 10的系统支持,迫使数亿PC用户更新设备。
  电磁屏蔽及热管理等领域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对算力基础设施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将会对散热及电磁屏蔽解决方案提出更高的需求。2)通信行业通信行业是电磁屏蔽及导热器件最重要的使用领域之一,通信领域由于其工作原理的特殊性,对电磁屏蔽及导热器件的需求非常旺盛。通信行业对电磁屏蔽及导热器件的需求主要是程控交换机和移动通讯基站设备,通信设备的需求规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磁屏蔽及导热散热器件的市场需求。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024年底,全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 1265万个,比上年末净增 102.6万个。其中,4G 基站为711.2万个,比上年末净增 81.8万个;5G基站为 425.1万个,比上年末净增 87.4万个。 2024年是 5G-A商用元年,全国 300多个城市启动 5G-A网络建设。目前还有地方仍存在 5G信号弱覆盖甚至无覆盖区域,还有些热点地区 5G网速满足不了用户日益增长的数字消费需求,纵深推进 5G网络覆盖面是必然要求。与此同时,随着由中国运营商主导研究的全球首个 6G技术场景需求标准获得通过,多项 6G关键技术也正在从实验阶段进入到实践阶段。 5G基站发展情况(工信部公开披露数据)在企业网络和数据中心设备方面,AI 新基建带动交换机新机遇,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高速发展增长,通讯运营商、互联网厂商等都在加大对数据中心的投资。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IDC的数据显示,2024年的第三季度,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在数据中心和非数据中心领域显示出不同的趋势,数据中心部分的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8.0%,环比增长6.2%。其中 200/400 GbE交换机的总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26.3%,环比增长23.8%。数据中心、AI等促进其持续增长。
  资料来源:IDC
  随着 AI、5G、千兆网络和数据中心等逐步发展推进,高频率的引入、硬件零部件的升级以及联网设备及天线数量的增
  长,设备与设备之间及设备本身内部的电磁干扰无处不在,电磁干扰和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同时伴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升级,设备的功耗不断增大,发热量也随之快速上升。未来高频率高功率电子产品的瓶颈是其产生的电磁辐射和热,为了解决此问题,电子产品在设计时将会加入越来越多的电磁屏蔽、导热散热和防护功能器件。此外,随着 AI 新基建快速发展,除交换机外,其产业链中的服务器等设备作为算力发动机,国内外需求共振。据Gartner发布全球服务器市场追踪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服务器销售额 1515.6亿美元,同比增长65.0%,出货量 887.1万台,同比增长6.4%,得益于 AIGC技术的快速迭代,2024年全球都在加大对 AI算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164.0亿美元,预计2023年-2028年市场将以18.8%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高速增长,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3328.7亿美元,其中 AI服务器将占据近 7成市场份额,在 AI应用需求的驱动下,服务器市场正进入一个长周期的快速增长阶段。AI热浪之下,算力需求飙升,高功耗背后,算力中心液冷市场有望迎来风口。根据 IDC发布的最新《中国半年度液冷服务器市场(2024下半年)跟踪》报告。IDC数据显示,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在2024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达到 23.7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增长67.0%。其中,冷板式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IDC预计,2024-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46.8%,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62亿美元。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延续了上年的增长势头,全年出货量超 23万台。虽然当前液冷应用场景仍相对集中,但无论是生态链供应商还是用户端侧都充分意识到液冷技术在节能减排、提高数据中心能耗利用率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得益于服务器市场的整体加速扩大,液冷服务器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资料来源:IDC中国
  5G、云计算、AI等的全面铺开将从产业投资增加和技术标准提升两方面,有望拉动电磁屏蔽、导热散热(含液冷)、
  基站天线、防护功能器件等产品的市场需求。3)新能源行业在气候问题及能源危机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另外随着 AI大力发展,高功耗及供电都需要能源的支持,清洁能源有望成为 AI和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配套支持。根据公开数据,近两年全球光伏产业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乘风而起,产业规模和装机增速屡创新高,2月 27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光伏行业2024年发展回顾与2025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指出:“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超乎预期,达277.57GW,同比增长28.3%,相当于2010年到2020年11年的累计装机量。截至2024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突破880GW。”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 531~583GW,乐观情况下同比增长10%,我国新增装机 215~255GW。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发展迅猛,或将带来新的机遇。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并产生弃风弃光的问题。配备发电侧储能则可以减少弃风弃光的问题,有效地实现削峰填谷,减轻电网的负担,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受新能源装机高速增长、电力交易模式发展、原材料成本下降、顶层政策引领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球新型储能市场规模快速发展,储能市场近两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根据中金公司《储能行业2025年展望:全球储能拐点加速到来,看好中国企业出海百花齐放》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出货量(含通信储能)将达到449GWh,同比+31.5%。近来随着对储能安全的越来越重视,储能热管理产品需求将增加或升级。光伏逆变器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是光伏发电系统中具备高度智能化处理功能的设备,其性能对发电量影响较大,是电力电子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应用,在光伏和储能系统中都有用到,2024年以来,随着光伏装机成本下降,欧洲库存去化,新兴国家光伏装机需求大幅增长,加上储能需求推动,逆变器的需求持续改善。根据 globalgrowthinsights数据:全球 PV逆变器市场规模在2024年约为 137.8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 147.4亿美元,到 2033年将达 251亿美元,2025-203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6.89%。
  资料来源:globalgrowthinsights
  随着光伏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大容量和高安全的光伏储能系统逐渐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将直接拉动电磁屏蔽、热管理(尤其是液冷)及防护功能器件的市场需求。近年来,为实现向清洁能源加速转型,中国、欧盟、美国等主要国家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过去的几年里,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各种新技术在中国汽车率先使用,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年升高,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也在加速海外布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家发展和全球地位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开始进入大浪淘沙的关键时期,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电池、芯片、操作系统、充电桩、自动驾驶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汽车与能源,汽车与 ICT 融合加速,智能驾驶快速发展,从 ICT 角度来看,汽车逐渐成为一个需要快速补能的大终端,汽车算力和功能的提升对散热和电磁屏蔽材料提出更高的性能和需求,电池和超充桩的快速增长需求也大大提升了散热(尤其是液冷)的需求,同时轻量化可以增加新能源车的续航,也成为各厂家创新技术的方向之一。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 1288.8万辆和 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 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0.9%。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披露,该团队于 2月中旬对2025年汽车行业年度预
  测,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将达到 1565万台,同比增长28%。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开数据
  作为“智能化”核心之一的自动驾驶,在监管、技术和商业化方面持续积累、不断完善,即将迈入发展快车道。随着
  汽车市场的智能化升级与自动驾驶技术持续普及,激光雷达的装机量与标配率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有望带来导热散热、电磁屏蔽材料的更多的需求。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能量源,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新能源电池结构件主要围绕增加续航能力、保护电池组安全而设计开发,而散热和轻量化是实现增加续航的重要手段。因此动力电池系统在使用连接片、液冷板等导电、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的同时,需要使用电池复合材料上盖等轻量化零部件,以减轻电池包的重量,提升整体续航能力。伴随电动汽车加速普及,上述动力电池导电、热管理、轻量化零部件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全球各主要国家正在不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培育,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绿色环保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此外,超充桩大大提升补能效率和用户体验,各大车企纷纷布局,超充产业化有望加快,对导热散热需求势必带来更多的机遇。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将打开电磁屏蔽和导热领域成长的新空间,新领域带来对材料和器件的需求有望在未来成为新的增长点,新能源行业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未来前景十分广阔。4)其它领域电磁屏蔽和热管理器件、轻量化材料等还可广泛应用于具身智能、低空经济、家用电器、医疗等领域。AI 模型迭代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人形机器人的“智能”被给予了期待,2025年整个行业也有望迎来量产元年。人形机器人集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传感器、控制技术等多门学科于一体,其具有驱动、机械机构、感知、机器人-环境交互、人机交互、控制等子系统,在精密结构件制造、电磁屏蔽、导热散热以及轻量化等方面均将带来机会。作为全球竞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正加快融入各行各业,并改变人们生产生活,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作为低空经济物理载体 eVTOL在低空领域载人载物端有望逐步铺开,出行、运输物流为 eVTOL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eVTOL主要由电机、机体结构件、航电系统与飞行控制、电池等组成,关键性能方面的要求比新能源汽车更为严苛,在机体制造、通讯和导航系统、电池等对轻量化材料、电磁屏蔽及热管理材料器件带来需求。在家用电器领域,随着环保概念的深入,绿色家电也越来越备受人们所推崇,未来的家电领域必将催生大量的绿色家电。所谓绿色家电,就是利用电磁屏蔽及导热材料尽可能地处理掉智能家电产生的热和对人体有害的电磁波。因此,电子消费领域的需求规模将极大提高电磁屏蔽及导热材料的市场需求。在家用电器领域,随着科技技术、微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器正迅速向节能化、自动化、智能化、方便化、舒适化的趋势发展,对电磁干扰及热管理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随着万物互联等概念的兴起,传统家电、家具类产品有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公司产品目前已应用于包括空调、电视等家电以及家用美容仪器等产品,帮助解决 EMI电磁屏蔽、导热散热等。在医疗领域,世界各国对医疗保健的支出在不断增加;在发达国家,人们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推动了医疗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国内市场受到人口增长、老龄化趋势、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健康保健投资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整体增速较快。当今许多医疗设备都采用了先进的电子和信息技术。这些设备的抗干扰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危。如心脏起搏器,往往就会受到来自计算机、手机等的电磁干扰,使其功能发生变化;同时随着医疗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设备中使用的电子设备数量就明显增加,设备在使用过程发热明显增加,而发热是危害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体验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医疗探头在连续使用时会大量发热严重影响用户体验,采用热储能材料可以有效降低与人体接触的设备外表面峰值温度。随着电磁屏蔽及热管理的设计及相关产品在下游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信息电子设备生产企业在产品设计的同时就需要考虑电磁屏蔽、导热以及轻量化的功能设计,成为电子产品研发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必须根据下游用户的需求,对其所应用的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系统的角度提供完全个性化的电磁屏蔽及导热功能服务,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电磁屏蔽及导热以及轻量化应用解决方案,以优化的设计、适宜的材料选型和性价比来满足客户的全方位需求。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 销售量 PCS 5,138,053,034.00 4,470,924,082.83 14.92%生产量 PCS 5,076,257,830.55 4,670,662,410.47 8.68%库存量 PCS 1,796,221,409.12 1,858,016,612.57 -3.33%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5.76%,成本增长16.18%;报告期内公司在计算机、新能源等领域上增长迅
  速,大宗金属价格上涨、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成本项目出现波动。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2024年1月1日,控股子公司珠海润星泰受让东莞童天关于中山童天 60%股权,其持有中山童天的股权比例由 40%增加至
  100%。2024年 1月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销售费用 114,950,547.29 113,967,638.49 0.86% 主要系本期业务量扩张及客户群体增加,业务推广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 270,876,171.05 302,841,350.62 -10.56% 主要系本期限制性股票费用以及费用摊销减少所致。财务费用 -2,072,372.28 32,475,387.00 -106.38% 主要系汇率波动以及借款到期贷款利息支出减少影响所致。研发费用 263,156,029.73 231,292,772.10 13.78% 主要系本期新项目研发投入加大所致。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
  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低粘度高强度环氧树脂开发 采用 HP-RTM 技术,树脂可快速充满模腔、树脂浸渍增强材料的质量好、树脂反应快、固化周期短,是一种低粘度高强度环氧树脂。由于粘度低,制作 已完成配方及工艺设计 拉伸强度55~65MPa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打破进口产品的技术垄断,申请相关发明专利1件,实现新工艺2项,提高公司在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过程难度降低,同时可制备多种形状,可满足多种产品需求,同时由于强度高,产品的力学性能较好,可广泛应用于HP-RTM 成型用汽车轻量化,以及其他纤维复合材料等领域。热虹吸散热器热性能研究 热虹吸散热器虽然能够在散热效率以及环保方面做到领先于常规液冷,但是目前该形式的散热器工艺未经过大量终端市场验证,故投入研究是为了面对未来市场需求做技术基础。 已完成 实现高能低噪,可解决大功率芯片散热。 国内液冷市场集中,多家公司竞争并存,AI 服务器占比提升,液冷方案更具性价比。本项目热虹吸散热器的焊接技术,是液冷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提高液冷产品的长期可靠性,减少泄露风险,提升FRD液冷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银镍导电粉表面处理技术研究 1.改善粉体与基材的结合力,提高产品性能;2.对国产粉进行表面处理,取代进口粉,降低生产成本。 已结项 1.涂覆产品涂层易脱落的问题得到改善;2.涂覆产品表面电阻<10Ω/inch,经老化测试后性能保持稳定。 1.增强产品性能,提高导电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降本增效。超高导(1900W/MK)性能石墨研发 研发超高导热(1900W/Mk-加热损)石墨片 已实现销售 1900W/mk (加热损),终端整机测试效果,提升销售额。 研发一款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性能石墨,更好的提升终端高端手机、平板的散热能力。微型风扇的研发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微型散热风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通过优化风扇性能,生产出更高效、更节能、更静音的散热风扇,能够提升相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 按计划推进中 通过改进电脑散热风扇的风扇结构和参数,实现占用系统空间更小,较高的风量范围和风压输出,提升散热效率。引入先进的热管理技术,降低风扇自身的发热量,并提升传热效率。采用先进的噪音控制技术,优化扇叶和框体结构和减振措施,降低散热风扇的工作噪音。通过改善风扇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电脑散热风扇的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风扇性能,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效散热风扇,不仅能满足用户需求,还能占据市场先机,带来经济效益。优化风扇性能,使散热风扇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效率,有助于减少电子设备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6~8w 高性能导热吸波凝胶的研发 配合相关客户进行前沿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旨在开发一款能够在未来引领行业发展的具有高导热系数、高绝缘性能、高吸波性能的双组分凝胶。因此公司决定进行此项目的开发。 按计划推进中 实现国内外销售 本项目的研究,实现一种高导热系数、高绝缘性能、高吸波性能的双组分凝胶。与对标国外竞品对比,关键性能有明显优势,能够替代该竞品的应用。生物基多元醇改性双组分聚氨酯导热结构胶 按照欧盟要求,提前进行产品布局以适应新能源汽车的快速迭代的市场情况。 按计划推进中 主要应用在动力电池电芯粘接内。通过生物基改性多元醇的研究开发使得原本石油 依据该技术的应用及公司现有的生产规模,增加销售额。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基的聚氨酯材料实现可降解性能,从而实现环保可行。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件半固态工艺研究 1)市场:一体化压铸引发了汽车生产制造革命。通过集成化制造的方式实现多个零部件的一次性成型,弥补了铝合金结构件在传统汽车生产工艺下的诸多弊端,是未来汽车提升用铝量,追逐轻量化的绝佳选择。汽车一体化压铸是变革式制造工艺,效率成本大大优化;颠覆传统高压压铸工艺,一次压铸成型汽车结构件事未来压铸的趋势。2)技术:汽车一体化压铸免热处理压铸材料的要求:车身结构件对材料要求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塑性 ,抗拉 强 度≥180Mpa,屈服强度≥100-120Mpa,延伸率≥10%;弯曲角度≥50/60°。 已完成 选择免热处理一体化压铸合金→结合公司自主半固态制浆技术设计大容量制浆机→制造多搅拌杆的大容量制浆机→测试多搅拌杆制浆机制备的半固态浆料的性能→把研发的大容量制浆设备安装在3000T压铸机→熔炼免热处理铝合金→控制半固态制浆温度→调整压射压力和快压点位置→压铸不同固相率和不同压铸参数条件下半固态产品→测试半固态产品不同位置力学性能→对比分析结果 获取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件半固态工艺技术,增加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1) 项目技术申请半固态流变压铸制浆温度控制技术专利一项。2) 项目技术形成半固态流变压铸免热处理材料成形工艺技术。3) 项目技术形成免热处理材料性能检验标准一份4)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研究免热处理材料半固态产品性能。可钎焊耐高温压铸铝合金材料研究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系统及通讯基站都需要高效率散热的液冷结构件,目前市场液冷结构件液体冷却通道密封方式是搅拌摩擦焊和钎焊,搅拌摩擦焊主要用于压铸结构件的水道密封连接,钎焊主要用于变形铝加工的结构件焊接。为了降低机加工钎焊结构件的成本,液冷行业开始研究用铝合金压铸结构件代替变形铝加工件进行钎焊,钎焊焊接温度为600℃左右,要求进行钎焊的结构件具有高导热、高温不变形的优点,常规压铸材料不能满足高温钎焊性能,需要选择一种高导热耐高温合金,用其压铸生产结构件并进行水道钎焊生产液冷板。 进行中 1)选择一种耐高温高导热铝合金,要求形;合金真空压铸不粘摸、无顶出变形、开裂缺陷;2) 压铸的结构件进行隧道炉钎焊,做出钎焊液冷结构件样品。压铸不粘摸,产品无开裂、无明显变形;合格样件可以进行钎焊。 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品生产增加新的技术路线。压铸工艺是非常成熟且应用广泛的成型方式,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成为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包托盘及散热箱体成批量生产的首选方式,但需在工艺上控制压铸杂质、气孔等问题,保守采用密封圈方式或者采用摩擦焊焊接的方式,都需要在工艺上提高可靠性避免导致漏水问题。压铸成型+焊接,工艺控制良好,且制程稳定,具备批量交付能力。除了摩擦焊焊接工艺,部分水冷板还会采用钎焊或真空钎焊的焊接工艺。HP-RTM 专用聚氨酯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聚氨酯的价格低于环氧树脂价格,可很好的降低项目生产成本,现开发一种适合于HP-RTM工艺的聚氨酯树脂,并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等典型工程场景应用。该树脂具备较长的注射窗口期,树脂活性高,反应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固化完全,对于生产制品节拍快效率高,适合批量生产。该树脂对玻纤浸润效果好结合性强,可与玻纤复合成高性能材料,满足各大主机厂对于复材的性能要求,其外观为黑色,密度 按照计划推进中 实现国内外销售 目前公司以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典型产品为工程应用场景,将聚氨酯 HP-RTM 工艺在生产试验平台现场打样验证,制件样品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达到宁德时代的同类产品技术性能、可靠性和尺寸精度要求,并得到宁德时代的认可,宁德时代在聚氨酯项目上的投入也在逐步加大,这表明未来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盒上盖项目的应用上聚氨酯有着很大的广阔市场前景。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1.45g/cm³,粘度≤800mPa.s,凝胶时间≥30s,垂直燃烧UL94V0级,玻璃化转变温度≥110℃。高性能液冷散热模组研发 研发一种高性能液冷散热模组,基于钎焊工艺制作高性能液冷散热模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机箱及服务器液冷。气密性满足氦检 2.0e-8Pa*m³/S,可靠性符合工程需求。 已结案 实现国内外销售 目前国内外市场对液冷散热模组需求的增多,为加强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承接不同客户新增的订单需求。同时,液冷散热模组作为行业风向标,开发此类项目可以为公司储备更多优秀技术人才,以应对市场的挑战。高性能3DVC 散热模组产品研发 以典型外形尺寸 123mm(长)*102mm(宽)*61.5mm(高)的3DVC 设计开发为切入点,通过对壳体导热选型、内置毛细结构设计、均温板/齿片PCI/鳍片钎焊和测试等技术系统研究,靠性符合工程应用场景需求。 按照计划推进中 实现国内外销售 本项目聚焦 3DVC 应用研究,充分挖掘技术优势并转化为产品。在 3DVC 产生之前,主要是用过热管将热量从 BASE 快速传导至每一片散热器片上。从BASE(可能是铜板或铝板或均温板)到热管之间,依然存在接触热阻以及铜材料本身的热阻;在不引入外部运动部件强化散热的情况下,3DVC 通过三维结构的热扩散,更高效地将芯片热量传递至齿片远端散热,具有“高效散热、均匀温度分布、减少热点”等散热优势,可满足大功率器件解热、高热流密度区域均温的瓶颈需求,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为 AI意义。镀镍弹力导电布开发 现有导电布电镀金属后会变硬拉伸后没有回弹性能也不具备高温焊接性能,研发一种具有良好屏蔽效能的镀镍弹力导电布以满足对市场的工程应用场景需求。 已完结,已形成销售 研发一种具有良好屏蔽效能的镀镍弹力导电布 关键技术指标优于市场同类产品,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工艺技术处国内领先水平新型组合式电流互感器的研发 国家电网应用 按计划推进中 研发测量与漏电保护一体式,体积更小拆装便利的互感器。 本项目基于行业的需求,开发测量与侦测一体式互感器,以更小的体积,更高的精度满足市场需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在泛智能电网中广泛应用,引入“大、云、物、移、智”新技术将为整个互感器行业带来新机遇。结合智能电网发展规划,未来互感器产品应以新型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为基础,以可靠、稳定运行为前提保障,逐步扩大在智能配电网中的推广应用。
  5、现金流
  1、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下降40.40%,主要系相关票据到期以及业务量增加,支付供应商
  材料款增加所致。
  2、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上升 47.31%, 主要系本期处置长期资产取得的现金净额增加及购
  置长期资产资本性支出减少所致 。
  3、报告期内,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下降133.99%,主要系上年同期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影响以及融资需
  求减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期终止,使得使用权资产折旧增加所致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金暨关联交易之实施情况暨新增股份上市公告书》,汇创达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东莞市信为兴电子有限公司 100%股权,
  公司以 15%的股权通过交易获得对价为 2,632,733股汇创达股票,上市日期为2023年4月11日,发行价格为 22.79元/股。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出售 1,000,000股汇创达股票,取得价款 24,071,079.62元,2024年10月8日出售 1,632,733股,取得价款 43,383,549.63元。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一期 自建 是 电子元器
  件制造业 45,897,708.42 353,156,054.41 自有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其他 37.00%     尚在建设中深圳飞荣达通信相关模组产业化项目 自建 是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 144,319,072.76 189,406,122.65 金融机构贷款+自有资金 87.00%     尚在建设中飞荣达新能源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含新能源相关器件建设项目) 自建 是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 72,949,132.23 73,028,915.95 募集资金+自有资金 17.00%     尚在建设中润星泰智造大楼项目 自建 是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 15,188,689.85 15,188,689.85 自有资金 22.00%     尚在建设中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期已使
  用募集资
  金总额 已累计使
  用募集资
  金总额
  (2) 报告期末
  募集资金
  使用比例
  (3)=
  (2)/
  (1) 报告期内
  变更用途
  的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更
  用途的募
  集资金总
  额 累计变更
  用途的募
  集资金总
  额比例 尚未使用
  募集资金
  总额 尚未使用
  募集资金
  用途及去
  向 闲置两年
  以上募集
  资金金额
  2022年 向特定对象
  1、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1824号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
  6,743.0883万股,发行价格为 14.8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100,000.00万元。扣除本次发行费用(不含税)人民币 1,625.63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98,374.37万元。截至2023年4月26日止,主承销商长城证券已将本次发行认购对象认缴股款人民币 100,000.00万元,扣除承销及保荐费用合计人民币 1,450.00万元后的剩余款项人民币98,550.00万元汇入公司募集资金指定专用账户中。本次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23]第 ZI10391号)。
  2、2024年度共使用募集资金 1,689.53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 23,153.61万元(包含募集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人民币58.43万元);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款利息收入 577.01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累计存款利息收入 1,539.58万元。
  3、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账户期末余额为人民币 36,760.25万元。另有 40,000.00万元公司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将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公司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使用期限到期前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需要时及时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2)/(1) 项目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
  态日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截止报告
  期末累计
  实现的
  效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目可行性
  是否发生重
  大变化
  承诺投资项目                           
  1. 新能源相关
  器件 建设项目2017年01月26日 承诺投资项目 生产金项目2017年01月26日 承诺投资项目 补流 否 18,550 18,550 0 18,608.43 100.32%   0 0 不适用 否不适用   0 不适用 否 0 0 0 0 0.00%   0 0 不适用 否度、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含“是否达到预计效益”选择“不适用”的原因) 不适用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变化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适用以前年度发生公司于2023年11月29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临时)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临时) 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增加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变更实施地点 并调整建设期的议案》。同意项目实施主体由全资子公司广东飞荣达精密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广东飞荣达精密制造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实施地点由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官和路东延线南侧地段 TD2021(NH)WG0042 地块,变更为深圳市光明区马田街道 A628-0042 地块。项目建设期由变更前 3年(即2026年6月30日之前达到可使用状态),变更为 3年(即2026年12月31日之前达到可使用状态)。除上述变更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存在其他变更。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12月1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增加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变更 实施地点并调整建设期的公告》(2023-076)。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公司于2023年8月1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将募集资金中人民币 2,815.10万元置换截至2023年4月26日公司预先已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含以自筹资金预先支付发行费用为人民币175.63万元(不含增值税)。上述投入及置换情况业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核,并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3]第 ZI10586号)《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置换专项审核报告》,独立董事及保荐机构发表明确同意意见。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适用公司于2023年8月1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并同意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 50,000万元暂时补充公司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批准之日起不超过 12个月,到期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需要时及时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公司已于2024年8月2日将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人民币 40,000万元提前全部归还至公司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使用期限未超过 12个月。公司于2024年8月1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并同意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募集资金使用和不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情况下,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 40,000万元暂时补充公司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批准之日起不超过 12个月,到期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需要时及时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公司于2024年8月27日将 40,000万元暂时性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在专户存储,按照募集资金投资计划使用。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2024年05月07日 网络远程 电话沟通 其他 广大投资者2023年度暨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交流会 巨潮资讯网:《2024年5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05月08日 价值在线(www.ir-online.cn) 其他 其他 广大投资者 公司2023年度业绩及经营情况交流 巨潮资讯网:《2024年5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为加强公司市值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司的市值管理行为,切实推动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根据相
  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并经公司于2024年12月 31日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三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为践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切实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为维护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结合自身发展战略、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10月11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了《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51)。
  

转至飞荣达(300602)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