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丰能源(60098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在公司董事会坚强领导下,坚持“防控风险、改善业绩、培育团队”总体思路,团结带领全体员工负重拼搏、承压前行,高效统筹安全环保、生产经营、发展建设各项工作,生产经营形势总体平稳,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主营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年度重点工作高效落实,保持了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防控风险 深入分析研判、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和公司发展环境变化情况,坚持化解存量风险和防控增量风险两手发力,各业务条线合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研判精准全面、风险防控措施有力有效。 一是不断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全面系统梳理、深入分析研判并准确把握公司生产经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合规性风险,建立了合规问题清单,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加大重大事项协调力度,合规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二是深入研究各类政策文件,快速响应、严格执行最新政策要求,建立了影响公司发展的政策清单,随时关注政策变化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调整经营策略,政策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三是强化了原料及产品市场分析研判,准确掌握市场变化及大宗材料价格波动趋势,及时调整购销存策略,完善价格管理机制,灵活掌握库存限额,强化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市场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四是准确把握行业技术发展前沿,深入分析公司工艺技术现状,加强了关键环节研发创新和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工艺技术瓶颈问题,保持并巩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推动技术进步,技术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五是理清思路,突出重点,补齐影响组织效能提升及业绩目标实现的短板、弱项,明确改进目标,制定改进措施,持之以恒抓落实;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树立正确的绩效导向;不断健全“事前审核把关、事中跟踪控制、事后监督评估”的内控管理机制,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效能,管理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六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明确安全管理目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及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不断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强力推进安全管理提升项目,全员践行日常安全行为准则,强化特殊作业安全监管和“三违”督查,建立隐患排查奖励机制,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七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办结环境保护审批事项 45项,完成 11套烟气在线监测站房标准化改造,实施 6项环保治理提升项目,污染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治理成本明显下降;万元产值能耗 2.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4%,完成了政府下达的能耗管控目标;修编了《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方案》,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绿色工厂”认证和国家级“绿色产品”、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年度审核;马莲台煤矿连续 4年入选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改善业绩 一是生产运行不断优化。对投产较早的宁东一期甲醇和烯烃装置进行全面检维修,对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探索研究新投产的宁东三期甲醇和烯烃装置的技术工艺特点,及时消缺补漏,实现了我国第一台 100万吨级甲醇制烯烃装置稳定运行,为内蒙古烯烃项目 100万吨级甲醇制烯烃装置顺利投产积累了经验。煤炭储运系统建成投用,卸高灰熔点煤生产使用宝贵经验。能源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二期烯烃项目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煤制烯烃行业能效“领跑者”,宝丰能源荣获“自治区节水标杆企业”称号。 二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1)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加快主业配套项目和延链补链项目建设,公司产业链更加完善,对主业的支撑作用和增值效用进一步增强。10万吨/年醋酸乙烯项目按期建成,为 EVA项目提供稳定低成本原料保障;10万吨/年针状焦项目按期建成,将公司自产沥青加工为高端针状焦产品,延伸了煤焦油加工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动力岛项目实现集中供汽,节约了投资,提高了供汽保障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2)全力保障主业重点项目建设按计划建成投产,产品高端化、差异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宁东 25万吨/年 EVA项目于2024年 2月投产,顺利产出光伏级 EVA产品,标志着公司向产品高端化迈出重要一步;公司内蒙古 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及配套 40万吨/年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第一系列 100万吨/年烯烃生产线于2024年 11月投产、第二系列 100万吨/年烯烃生产线于2025年 1月投产,第三系列 100万吨/年烯烃生产线将于2025年 3月底投产。该项目是目前为止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烯烃项目,也是首个规模化应用绿氢与现代煤化工协同生产工艺制烯烃的项目。项目投产后,公司烯烃产能将达到 520万吨/年,产能规模跃居我国煤制烯烃行业第一位。依托项目的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及投资优势,公司烯烃生产成本进一步优化,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3)宁东四期烯烃项目场地平整、地基强夯等工程按计划完成;新疆烯烃项目取得项目环评、安评等支持性文件专家评审意见。 三是研发创新成效显著。公司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健全技术管理体系、绿色制造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着力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和研发创新能力。(1)适应市场需求,积极研究开发新牌号产品,全年成功开发聚丙烯 MT25、550J、EP300H和 EVA 2825、2806和 2426H等 6个聚烯烃新牌号产品;成功开发 86焦 S1.3、83焦 S1.8、84焦 S1.8、85焦 S2.0、84化工焦 S0.9、85化工焦 S1.9等 6个焦炭新品种,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2)实施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提升技术工艺水平和装置运行效率。实施科技攻关和新技术应用项目 112项,安全、环保、节能等各类技术改造项目 24项,解决了一批影响生产运行稳定和装置运行效率的技术难题;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批复公司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速公司在煤炭清洁利用与高端化学品开发等领域的创新步伐;成功申报 1项自治区重点研发指南和 3项宁东基地重点支持科研项目,无人驾驶车应用项目入选宁夏企业典型创新案例,全资子公司焦化二厂有限公司成功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3)强化知识产权管理,通过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年度审核;编制 1项国家标准并通过评审,参与 5项团体标准修订;获专利及软件著作授权 216项,登记科技成果 2项,为历年之最。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 546件,其中授权 318件,包括实用新型专利 310件与发明专利 8件;累计申请软件著作权 121件,发布 11项标准。(4)数智建设有序推进,AI智能配煤、罐区装卸车安全检测等 9个信息化系统上线运行,12个智能化系统迭代升级,生产调度、物流运输效率明显提升。 四是供产销运协同有力。(1)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优化客户结构,巩固与重点客户战略合作关系。报告期内聚烯烃产品直销率达 11.8%,同比提升 1.5个百分点,新增 AAA客户 24家;提前规划布局内蒙古项目产品销售工作,已完成 130家内蒙古烯烃客户年度开户合同签订;EVA产品开发新客户 72家,与发泡行业、光伏胶膜企业、电缆行业、热熔胶行业等客户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焦炭产品用户提货占比 90.3%,同比提升 6.4%。(2)拓宽煤炭采购区域,优化采购煤炭品种结构,降低原料煤平均综合成本。报告期内新增煤炭供应商 9家、新煤种 31个;全年采购疆煤占甲醇气化煤比例 37.23%,同比增加 3个百分点,其中,中热值煤较内蒙古煤到厂价格平均低约100元。(3)强化物流运输调度,焦炭产品装车时间同比缩短 12%;加强铁路运输费用议价工作,积极争取运费优惠政策,合理调控公铁运量,节约运输成本上亿元。 (三)培育团队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深入研究公司发展战略,统筹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中长期规划;开展了人力资源静态、动态盘点,准确把握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形成了“人才九宫格”和“效能分布图”;初步建立了动态人才数据库;强化招聘渠道建设、维护,提升人力资源保障能力,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各专业模块高效运行。 二是薪酬政策有序落地。明确了薪酬管理目标与原则,定期评估薪酬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薪酬体系运行更加规范。准确理解并严格落实年度薪酬政策,明确实施步骤、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员工收入稳步增长;定期开展薪酬调研,结合公司管理现状、市场薪酬水平、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薪酬体系,持续巩固公司薪酬标准竞争优势。 三是员工队伍保持稳定。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动态分析影响员工队伍稳定的因素,严格落实稳定员工队伍的 12条措施,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工作氛围;员工沟通平台上线运行,高效回应员工合理诉求,员工诉求办结率 100%;加强大病帮扶等福利政策宣贯,确保员工全面了解并充分享受各项福利政策,增强员工归属感。 四是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坚持严控数量、务求实效,制定了年度培训大纲及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各类培训,培训质量逐步提升。 作为煤制烯烃行业头部企业,宝丰能源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坚定不移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技术升级,完善煤化工产业链布局,着力打造现代化智能数字工厂,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严控能源消耗,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煤化工标杆企业,引领煤制烯烃行业绿色转型,为建设“能源强国”贡献宝丰力量。报告期内,公司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国 ESG上市公司先锋 100(2024)”榜单,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2024年度全区工业稳增长突出贡献企业”称号,连续 4年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 A类评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