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研纳克(300797)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检验检测行业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国家对检验检测行业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各部委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于2月1日正式施行,将标准化服务、计量测试、质量认证和检验检测服务纳入鼓励类产业;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版)》《关于推动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检验检测行业信用管理办法》《检验检测领域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旨在进一步优化了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同时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检测领域的应用,鼓励检测机构建设智能化实验室;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对机构的信用等级进行动态管理;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监测与报告技术规范(2024版)》,明确了碳排放监测的技术要求和数据报告标准,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为检验检测行业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为行业从业者和相关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对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行业对检验检测的需求持续增加。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获得资质认定和其他专业领域法定资格、资质的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共有 53834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共4670.09亿元,全年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报告共6.03亿份,共有从业人员156.19万人,拥有各类仪器设备 1027.23万台套,全部仪器设备资产原值 5278.94亿元,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面积 10960.15万平方米。 检验检测行业集约化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国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到7558家,同比增长6.63%,营业收入达到3751.22亿元,同比增长11.50%,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全行业的14.04%,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80.32%,集约化发展趋势显著。目前,全国检验检测机构2023年度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上机构有71家,同比增加9家;收入在1亿元以上机构有685家,同比增加76家;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机构有1565家,同比增加154家。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之下,一大批规模效益好、技术水平高、行业信誉优的中国检验检测品牌正在快速形成,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做优做强、实现集约化发展取得成效。 检验检测“小微”型机构数量多、服务半径小的特征依旧显著。截至2023年底,就业人数在 100人以下的检验检测机构共51814家,占比达到96.25%,同比增长2.00%,绝大多数检验检测机构属于小微型企业,承受风险能力薄弱;从服务半径来看,仅在本省区域内提供检验检测服务的机构共38911家,占比72.28%,同比增长0.07%,“本地化”色彩仍占主流。检验检测业务范围涉及境内外的检验检测机构仅有 347家,占比 0.64%,同比增长9.12%,国内检验检测机构走出国门趋势有所向好,但仍任重道远。材料测试领域机构数量首次突破1600家。从检验检测专业领域来看,截至2023年底,机构数量排在前十位的检验检测领域为:机动车检验(15760家)、环境监测(8601家)、建筑工程(8241家)、建筑材料(7366家)、其他(6269家)、水质(3532家)、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3455家)、农林渔牧业(3117家)、卫生疾控(2645家)、材料测试(1641家)。其中材料测试领域机构数量首次突破1600家。 从累计数据来看,2017-2023年,检验材料领域检测机构数量整体呈上涨趋势,增速震荡下行。但检测材料领域营收规模逐年上涨,增速震荡上行。另外,2024年是《中国药典》2025版编制工作的关键阶段,国家药典委密集公示了多项仪器分析方法标准草案,包括红外光谱、质谱、离子色谱等,进一步完善药品检测标准。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在公司董事会、经理班子的带领下,钢研纳克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履职尽责,按照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要求,围绕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扎实有序开展工作,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持续深化改革,推进精益管理,防范化解风险,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1)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9,767.4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60%;实现营业利润12,999.1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83%;实现利润总额 13,023.8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1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02.2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37%;经营性净现金流为14,161.7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86%;基本每股收益为0.3861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25%。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 209,448.74万元,同比增长11.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18,653.61万元,同比增长12.7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3.0972元,同比增长12.77%。 公司总体经营实现了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检测服务板块持续优化区域布局,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选材用材,在航空和核电等核心领域,提供高端金属材料测试与表征的解决方案,公司检测业务的技术能力、设备能力、服务能力和品牌形象持续得到提升。2024年,检测板块全国布局持续推进,公司在山东青岛、辽宁沈阳、四川德阳、陕西西安、湖南株洲、河北涿州等区域新布局检测项目均已获取CMA相关资质并投入运营或试运营。2024年青岛实验室、涿州实验室项目完成整体验收,沈阳实验室2024年8月开始全面承接沈阳黎明检测任务。 报告期内,基础检测仪器销量实现进一步增长,生产效率有进一步提升,高端科学仪器取得新的突破。仪器生产板块产、供、销系统平稳运行,仪器交货期整体压缩了 25.8%,存货大幅降低 14.4%。基础检测仪器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提升,直读光谱仪、气体元素分析仪、ICP光谱仪销售台数均创历年最高水平。公司火花直读光谱仪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优秀的市场表现,荣获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公司新推出的多款高端科学仪器,包括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PlasmaTQMS 1000、超低碳硫分析仪 CS 5500T等新产品,均实现了客户现场实际应用,后续将持续获取用户反馈,不断迭代升级。 报告期内,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板块不断丰富各领域产品种类,涵盖冶金材料行业,以及食品、环境等新领域产品,其中多数产品已获得国家标准物质编号。 报告期内,腐蚀防护业务板块推进材料环境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试验站建设,构建了东、南、北海及格尔木盐湖等全域海洋环境材料腐蚀试验评价站点体系;腐蚀防护技术应用由传统工程类业务向技术服务类等高附加值项目转型,形成了埋地管道杂散电流防护、海工装备腐蚀防护等多个特色一体化解决方案;海洋平台、核电阴极保护业务取得市场突破;以高温合金、环境可靠性、轮盘高速旋转、涂层检测业务为特色的检测实验室投产运营。 验证新技术,扎实拓展业务范围;推出食品领域、环境领域、化工产品、无损检测等领域的新服务;跟进社会热点,关注3D打印材料和新产品新应用,为质量提升的新需求提供快速响应。 报告期内,无损检测业务研制的相控阵和微磁检测装备,在国内特钢棒材和管材行业实现推广应用,在无损检测测试板块在保持金属材料检测技术优势基础上,在复合材料检测检测上面进行的拓展,大大提高的检测服务能力;无损仪器计量校准继续保持国内领先优势,在机械精度和换能器等校准能力方面大大加强。 报告期内,校准业务根据《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要求,围绕新材料产业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全溯源链,具有前瞻性的计量测试需求,开展在线、远程校准技术研究,关注自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持续提升计量校准能力,从传统服务向“高精度、数字化、跨界融合”转型,以支撑制造业升级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校准持续完善区域布局,提升校准业务响应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CNAS评审工作,进一步扩展校准业务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2)重点工作进展 1.加快发展核心主业 公司检测业务围绕航空航天产业链,持续深挖业务需求,2024年已完成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东北、华中六大区域检测布局,在各区域布局建设实验室已全部取得相关业务资质并逐步投入使用。仪器业务新发布的PlasmaTQMS 1000三重四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米级超大尺寸金属构件原位分析仪已投入实际应用。青岛纳克营业收入增幅明显,自主开发海洋平台外加电流系统取得市场突破;江苏纳克通过2024年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二批)新建认定。国家钢铁材料计量站建设工作进展顺利,7项计量标准通过现场考核;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苏州区域中心按计划推进建设工作;国家先进钢铁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2.不断激发创新动力 2024年,公司开展了“以数为擎驱动转型”“Al+点亮智检时代”等培训活动。推进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厂建设,光谱仪机器人实现自动上样测试仪器精度,已在江苏工厂在线测试。搭建检测设备智能管理平台项目,已实现持久蠕变、化学检测设备状态监控和数据自动采集。公司承接的“高速列车车轮残余应力及服役损伤评价方法”等重点科研项目取得技术突破,“钛合金返回料在线分拣系统”等多项重要科研成果已投入使用,“稀土金属高速全自动分析系统” 入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优秀案例。 2024年 2023年 同比增减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营业收入合计 1,097,674,155.23 100% 949,532,672.96 100% 15.60%分行业材料检测服务 1,097,674,155.23 100.00% 949,532,672.96 100.00% 15.60%分产品第三方检测服务 576,833,994.67 52.55% 483,282,649.23 50.90% 19.36%检测分析仪器 272,100,843.14 24.79% 243,837,749.62 25.68% 11.59%腐蚀防护工程与产品 65,029,203.72 5.92% 53,009,442.26 5.58% 22.67%标准物质/标准样品 108,541,381.95 9.89% 94,594,387.86 9.96% 14.74%能力验证服务 28,266,216.67 2.58% 28,723,899.68 3.03% -1.59%其他 46,902,515.08 4.27% 46,084,544.31 4.85% 1.77%分地区国内 1,079,630,720.80 98.36% 925,784,259.93 97.50% 16.62%国外 18,043,434.43 1.64% 23,748,413.03 2.50% -24.02%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已提供上年同口径下可比数据。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 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全自动双靶微聚焦高分辨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数据分析软件及磁屏蔽超高真空系统研制 聚焦在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相关的软件、数据库及磁屏蔽超高真空系统研制。 制定了可行的技术方案,确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按照任务进度安排按计划完成了软件数据分析算法报告,分析软件正在开发中。 研制满足 XPS 应用需求的超高真空-低磁场环境的真空系统一套。 预计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接口锥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示范应用 将研制的等离子体质谱接口锥应用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搭建测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接口锥工程样件的实验平台 1个,设计平台可行性测试方案,并完成平台测试; 完成等离子体质谱接口 锥工程样件实验室集成 测试方案,并给出 5批次样品锥的测试报告。 对样件的验证测试提出改进意见,为产业化课题提供重要支撑,促进其更好的应用于仪器行业。 预计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低漏磁离子泵在场发射扫描电镜中的应用 目拟解决基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效果表征的离子泵对比测试技术问题。 完成扫描电子显微镜枪发射模拟服役平台,计划开展离子泵应用真空度对比测试。 针对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进口和所开发离子泵的测试,建立基于电子显微镜成像效果表征的离子泵对比测试技术,以应用结果支持所开发离子泵的研究,形成质量可靠、能够长期稳定使用的产品,实现高端仪器配套用离子泵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预计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实海环境下钛合金涂层服役性能评价 面向实海环境下钛合金涂层服役性能评价需求,依托同步辐射光源,拟构建跨模拟海水—实海海水—实海海域—极端海域试验的钛合金涂层全海域服役评价技术体系和方法,实现实验室到实际工况服役性能评价的跨越,为新型海工装备研发提供新范式。 按计划完成钛合金涂层试样的极地试样封装和准备,开展中国不同海域、不同深度底层海水(176~35 米)现场防护性能研究,完成了实海和深海钛合金涂层试样的封装方法研究,设计了针对深海高静水压的深海耐压试验仓。 结合涂层损伤与失效模型,建立钛合金涂层实海环境下“环境因子—涂层成分—腐蚀形貌—微观组织—腐蚀性能”数据库,形成实海环境下钛合金涂层服役行为预测模型,为钛合金涂层组织调制、性能优化及实海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预计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GDMS分析高温合金和高纯金属材料中杂质元素新方法与应用研究 根据高温合金和高纯金属杂质元素实际分析需求,系统研究高分辨辉光放电质谱分析技术应用过程中辉光放电规律、基体效应、相对灵敏度因子对分析准确度的影响,研制高温合金或高纯金属标准物质,构建相对灵敏子因子数据库,建立适用于高温合金与高纯金属痕量杂质元素分析的 GDMS 分析方法。 本年度研究了标高纯镍准物质的制备方法、粉末状高温合金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以及杂质元素的测量方法。为自主研发 GDMS 仪器的方法移植提供参考及支持。 对自主研制的 GDMS仪器进行方法比对及验证,综合评估仪器性能,建立测试大纲,提出仪器完善优化改进建议。 预计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 5、现金流 项目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1,107,574,535.31 966,856,710.67 14.55%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965,956,652.69 871,076,868.39 10.8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1,617,882.62 95,779,842.28 47.86%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346,638.25 81,165.00 327.08%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155,973,687.76 165,299,984.06 -5.64%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55,627,049.51 -165,218,819.06 5.81%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92,083,230.22 20,514,000.00 348.88%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90,950,418.96 68,321,556.13 33.1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32,811.26 -47,807,556.13 102.3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3,035,889.14 -116,898,884.03 88.85%相关数据同比发生重大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适用 □不适用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系报告期科研项目到款增加所致; (2)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增加系报告期处置固定资产增加所致; (3)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增加系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所致,进而影响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上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及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动共同导致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的变动。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1) 期末资产受限情况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期末账面价值 受限类型 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 1,400,235.85 1,400,235.85 保证 保函保证金货币资金 89,125.87 89,125.87 保证 信用证保证金 (2) 期初资产受限情况 项 目 期初账面余额 期初账面价值 受限类型 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 1,216,340.89 1,216,340.89 保证 保函保证金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募集年份 募集方式 证券上市 日期 募集资金 总额 募集资金 净额(1) 本期已使 用募集资 金总额 已累计使 用募集资 金总额 (2) 报告期末募集 资金使用比例 (3)=(2)/ (1) 报告期内 变更用途 的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更 用途的募 集资金总 额 累计变更 用途的募 集资金总 额比例 尚未使 用募集 资金总 额 尚未使用 募集资金 用途及去 向 闲置两 年以上 募集资 金金额 2019年 首次公开 发行2019年 11月01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9]1847号文)批准,本公司于2019年10月向投资者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62,050,000.00股,每股发行价格为4.5元/股。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79,225,0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共计人民币32,966,396.21元后,公司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46,258,603.79元。本公司已于2019年10月28日实际收到前述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279,225,000.00元扣除部分发行费用人民币17,000,000.00元后的净额人民币262,225,000.00元。上述资金实收情况已经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于2019年10月28日出具了中天运[2019]验字第90067号验资报告。2019年11月30日,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和已支付发行费用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49,418,529.37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6,062,543.40元。独立董事发表了明确同意的独立意见,保荐机构出具了核查意见,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相关情况进行核验和确认,并出具了《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和已支付发行费用的专项审核报告》(中天运[2019]普字第90065号)。2023年10月17日,公司将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赵登禹路支行开立的账号为0200224019200025519的募集资金专户结余金额69,927.19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并将该募集资金专户予以注销;2023年10月20日,公司将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府河音乐花园支行开立的账号为4402939129100108202的募集资金专户结余金额36,564.7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完毕,并将该募集资金专户予以注销;2023年11月1日,公司将在北京银行中轴路支行开立的账号为20000026317500031216302的募集资金专户结余金额2,176,035.95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并将该募集资金专户予以注销;2024年10月15日,公司将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昆山花桥支行开立的账号为1102232329000158042的募集资金专户结余金额 9,565.60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并将该募集资金专户予以注销;2024年10月31日,公司将在华夏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开立的账号为10250000002958352的募集资金专户结余金额 979,094.73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并将该募集资金专户予以注销。相关的《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及《募集资金四方监管协议》均予以终止。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投入募集资金项目0.00元,募集资金专户期末余额0.00元。融资项目名称 证券上市日期 承诺投资项目和超募资金投向 项目性质 是否已变更项目(含部分变更)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 调整后投资总额(1) 本报告期投入金额 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2) 截至期末投资进度 (3)= (2)/(1) 项目达 到预定 可使用 状态日 期 本报告期 实现的效 益 截止报告 期末累计 实现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1.钢研纳克江 苏检测技术研 究院有限公司 分析检测、仪器生产项目2019年11月01日 钢研纳克江苏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分析检测、仪器生产项目 生产建设 否 17,125.86 17,125.86 0 17,139.66 100.08%2023年05月04日 3,552.6 3,827.62 是 否2.成都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2019年11月01日 成都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 生产建设 否 4,000 4,000 0 3,997.88 99.95%2022年12月01日 2,656.16 5,557.52 是 否3.材料评价创新能力建设项目2019年11月01日 材料评价创新能力建设益”选择“不适用”的原因) 1、材料评价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后,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通过材料评价创新能力建设,公司对仪器、设施、装备等实验室测试评价条件进行升级改造,其效益体现在公司可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附加值。 2、营销与服务云平台项目实施后,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通过该项目进行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平台搭建,将实现各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其效益体现在公司业务范围的扩展、服务半径的扩大、用户体验的优化以及内部管理效率提升。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2019年11月30日,经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49,418,529.37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6,062,543.40元。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该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中天运[2019]普字第90065号鉴证报告;安信证券也出具了同意置换的专项意见,公司于2019年11月30日进行了公告。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适用2023年度,公司将成都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材料评价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营销与服务云平台项目的结余资金总计2,282,527.84元永久补充企业流动资金;2024年度,公司将钢研纳克江苏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分析检测、仪器生产项目的结余资金总计988,660.33元永久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已永久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不适用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名称 公司类 型 主要业务 注册资本 总资产 净资产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净利润 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 子公司 组织实施提供实验室能力验证、测量审核活动等业务 5,000,000.00 38,003,278.16 28,121,373.59 29,066,304.05 13,352,729.27 12,077,240.81青岛钢研纳克检测防护技术有限公司 子公司 主要提供与腐蚀检测技术相关的腐蚀防护服务和产品 52,000,000.00 169,716,571.51 99,834,426.55 100,089,246.71 13,540,963.03 10,866,676.40北京钢研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子公司 认证业务 5,000,000.00 15,400,697.82 10,784,261.24 7,628,868.03 1,179,690.75 1,132,911.36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德国) 子公司 检测分析仪器的组装和销售 4,188,150.00 7,683,638.71 -258,059.55 9,934,671.31 -2,338,268.11 -2,282,292.23钢研纳克成都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子公司 力学性能检测、表征分析、材料组织结构分析、计量校准、试样加工等第三方检测服务 50,000,000.00 144,695,943.37 92,290,162.39 67,968,954.99 21,171,589.74 18,368,816.82钢研纳克江苏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子公司 力学性能检测、表征分析、材料组织结构分析、计量校准、试样加工等第三方检测服务,以及生产光谱仪、气体分析仪、重金属检测仪等检测分析仪器 120,000,000.00 467,823,770.52 196,050,758.77 287,902,588.98 39,678,220.89 35,526,008.20纳克微束(北京)有限公司 子公司 目前处于试运营阶段,未来计划提供包括仪器制造和销售;技术服务等 50,000,000.00 130,764,653.45 -40,392,266.26 3,566,421.92 -31,182,194.57 -24,374,585.78钢研纳克(沈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子公司 检验检测服务 150,000,000.00 189,857,025.26 97,093,862.74 19,903,593.85 -18,385,059.27 -16,409,024.72钢研纳克成都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16日,主要业务为第三方检测服务及其相关服务。报告期内,成都纳克实现营业收入6,796.90万元,净利润1,836.88万元。钢研纳克江苏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20日,主要业务为第三方检测服务及其相关服务与检测仪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报告期内江苏纳克实现营业收入 28,790.26万元,净利润3,552.60万元。纳克微束(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20日,主要业务为光学仪器制造与销售、实验分析仪器制造与销售及相关技术开发咨询等业务。报告期内,纳克微束实现营业收入 356.64万元,净利润-2,437.46万元。净利润为负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仪器处于研发和小规模生产与销售阶段,可确认收入尚不能弥补成本费用所致。钢研纳克(沈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22日,主要业务为第三方检测服务及其相关服务业务。报告期内,沈阳纳克实现营业收入 1,990.36万元,净利润-1,640.90万元。净利润为负主要原因为公司报告期内处于建设期,收入尚不能弥补成本费用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