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重工(002204)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的重型机械行业主要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类重大技术装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与经济科 技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多年来,重型机械行业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紧跟国家战略 需求,在高端装备、极限制造、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绿色装备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业务转型和产品结构调整,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力地支撑解决了诸多领域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在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我国能源工业、冶金工业、石化工业、海洋工程、国防安全及交通运输等领域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重型装备一直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尤其是近年来,为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国家制定了多项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大力推动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提出《中国制造 2025》规划,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政策的支持必将带动行业的发展,公司作为重型机械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之一也从中获益。此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和“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加速落地,行业产能结构和市场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工业生产稳定增长,重型机械行业的发展质量得到稳步提升。2024年3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重型装备制造深度融合,技术驱动效应更加凸显,行业将向“补链、强链、延链”升级,推动装备制造向价值链高端延伸。2024年 12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引,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产业模式和组织形态变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董事会严格遵循《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以“战略引领、科学决策、风险防控” 为核心定位,恪守忠实义务与勤勉责任,依法行使《公司章程》赋予的职权,扎实推进日常运作与决策,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规范组织信息披露,不断推进治理效能提升,切实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权益。报告期内,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把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始终,紧紧团结依靠全体干部员工,锚定目标、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主要经营指标保持“逆势”高速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高,持续发展能力稳步增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81亿元,同比增长18.97%;实现利润总额5.79亿元,同比增长42.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37.12%;基本每股收益为0.2591元/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63.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73.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3.79元/股。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1)抓市场、保履约,聚力攻坚打赢“保增长”规模战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大市场、大客户。强化市场协同,风电、散料装卸领域订货分别同比增长32.2%、34%。深化 央地合作,承揽央企订单 66.2亿元,占订货总额 34.8%,签订中矿集团国家战略项目散料码头设备大单,与国家能源集团开启公司层面战略合作新里程碑。报告期内,公司市场结构调整显成效。以落实“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 五化战略为重点,国际化订货6.8亿美元,同比增长35%,签订煤码头区域总包7亿元大单、国外某大型集团万吨级斗轮取料机设备总包9.5亿元大单。智能化订货 12.1亿元,同比增长33.8%,成功举办灵巧鱼雷车、智能化散料装卸产品现场推介会。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分别实现订货76.5亿元、30.1亿元、60.9亿元,同比增长44%、24.7%、15.3%。报告期内,公司产销组织效能不断放大。以精益管理为抓手,产品齐套率同比提高5%,重点项目现场安装周期压缩20%以上。三大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生产全要素效率显著提升,设备智能化率达 54.3%,大型高端风电铸件智能制造项目月产高端铸件大幅提升,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高端大型精密铸件研制基地和全流程数智化标杆示范工厂。 (2)抓资金、优成本,聚力攻坚打赢“提质增效”效益战 报告期内,公司狠抓现金流管理。在所服务市场亏损面持续扩大、资金普遍紧张的背景下,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强化 “两金”管理,两金占收入比相比上年下降,在营收规模增长19%的情况下,存货总量基本持平,存货周转率同比提升。开展“大干100天强抓回款”攻坚战,构建货款划回“三级联动”责任制,期间回款80.6亿元,创同期回款最高记录,有效扭转了现金流阶段性为负的被动局面。50余项高管挂帅疑难账款销号,回款9.6亿元。报告期内,公司集成供应链变革成效显著。坚持“集采、直供、共赢”原则,建立集采指标管理体系,187个品类实现集采管理,集采、直采覆盖率分别提升至 40%、80%,供应端综合降成本 11亿元,为对冲增支减利因素、实现全年利润目标提供巨大支撑。电子采购平台和数字化商城获国家软件著作权。报告期内,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严控非增值费用支出,费用占收入比降低。“产、销、研、采、财”五位一体化降本增效机制长效运行,产品边贡率与复审比提升3个百分点。 (3)抓创新、聚人才,聚力攻坚打赢“科技+人才”动力战 报告期内,公司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研发成果丰硕。取得专利授权 116项,完成“散料堆场全流程智能作业” 等220项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订货30.1亿元,同比增长24.7%。研发支撑企业未来增长的重大新产品、技术提升项目13项。C80专用及通用敞车三车翻车机、7.3米捣固焦炉设备、12G95型曲轴、26兆瓦海上风电核心铸件等全球最大、世界首台套产品成功出产,引领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期内,公司集成产品开发管理变革扎实推进。确立“1261”(“1”指 IPD集成产品研发机制,“2”指产品体系、技术体系,“6”指研发规划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应用技术开发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制造工程能力、研发运作与支撑能力,“1”指研发智能运营平台)研发管理框架,推动产品研发向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异步开发和跨部门高效协同“三大转变”。开发通用模块66项,IPD运作机制试点应用,试点产品设计效率提升超25%。报告期内,公司人才赋能工程扎实推进。着力提升组织对市场敏捷反应和客户价值创造能力,制定了组织变革方案。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5%,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0.2%,投入2300余万元走访慰问员工3200余人次、办结实事18件,公司对核心人才吸引力明显增强,新入职员工 582人。扎实开展“业务+管理”双能力提升培训,完善“1+3+3”(1年见习期、3年成长期、3年骨干期)人才梯次培养机制,开展“走进华为数智化转型研修班”等培训5.5万人次,人均培训31.8课时,培育精益人才50人,数智化转型“金种子”60人。完成辅助人员薪酬绩效改革,实现全员绩效指标体系全覆盖。 (4)抓升级、促转型,聚力攻坚打赢“数智转型”变革战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开启数智化转型新征程。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打通“端到端”业务流程,构建流程化组织,不断 提升为客户创造价值能力。围绕五大业务领域,完成全流程数智化转型变革五年规划,输出一套“4A”架构方法和变革管理体系,确定变革子项目26个。报告期内,公司信息化系统加速升级。实现ERP二期、采购平台四期等16个信息化项目上线运行,ERP平台效率翻倍,车间无纸化平台赋能提效50%以上,智慧厂区系统广泛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智能制造扎实推进。加工机床数据采集、立车集控等 8个智能制造项目落地,全资子公司铸业公司、传动公司、起重机公司获评辽宁省智能工厂称号。智能焊接、机床集控等工序制造效率提升20%以上。 (5)抓管理、强基础,聚力攻坚打赢“强基固本”持久战 报告期内,公司“质量上上”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夯实重复性问题治理和产品质量对标提升机制,12类核心产品竞争 力同比提高5%以上,客户端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96.3%,蝉联辽宁省机械行业品牌价值头名。报告期内,公司“精益管理”稳步有序实施。精益管理一期收官,初步构建了“4+2+2”新型精益运营管理模式,试点单位主导产品生产周期缩短20%以上,累计提报精益改善提案2.6万项、创效3.4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安全生产稳定向好。安全管理“系统提升工程”两年行动第一阶段工作顺利收官,围绕千余个典型场景制定 400余项制度和流程,实现安全管理从“想管”到“会管”转变,生产性轻伤事故率连续三年实现大幅下降,亿元收入生产性轻伤事故率远低于同行业平均值。强力推进外来作业“嵌入式”一体化和网格化管理,典型重复性隐患、违章同比下降45%、23%,获评国家级健康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凭借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卓越表现,公司WIND ESG评级由“BBB”级跃升至“A”评级,上榜证券时报“2024中国上市公司ESG百强”,成功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信息披露工作连续7年获深圳证券交易所最高评级“A级”。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专用设备制造业 销售量 元 14,280,698,386.36 12,003,144,757.85 18.97%生产量 元 13,629,245,690.34 12,156,660,000.00 12.11%库存量 元 6,086,274,362.58 6,277,595,384.23 -3.05%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成本主要项目为直接材料,2024年占比92.23%,同比增长21.62%。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报告期内,公司新设成立子公司大连大重齿轮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马来西亚私人有限公司、大连 大重风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注销。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为公司关联法人。 报告期内,公司与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含新增控制的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子公司、华锐 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发生的采购商品的关联交易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较小,不会构成公司对关联方的依赖,不会影响公司的独立性。 3、费用 财务费用 13,786,611.13 -18,176,228.01 - 主要原因为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增加。 研发费用 841,345,371.16 846,817,270.54 -0.65%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 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 的影响电解水制氢装备及系统研究 研究电解水制氢装备及系统,进行技术储备。 已完成 通过全过程自主研究,完成设计开发,掌握电解水装置及系统研究的核心技术。 形成技术储备,拓展公司产品领域。原油外输单点旋转分配单元(RDU) 开展原油外输单点旋转分配单元(RDU)研发,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国产化研制,形成技术储备。 已完成 通过全过程自主研究,完成设计开发,掌握原油外输单点旋转分配单元(RDU)的核心技术。开发产品重量与进口产品相当,成本低于对标进口产品20%以上。 形成技术储备,拓展公司产品领域。滑环堆栈系统国产化研发 开展滑环堆栈系统国产化研发,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国产化研制,形成技术储备。 已完成 通过全过程自主研究,完成设计开发,掌握滑环堆栈系统的核心技术。开发产品重量与进口产品相当,成本低于对标进口产品20%以上。 形成技术储备,拓展公司产品领域。新一代轻量化及高维护性出口斗轮取料机 设计开发新一代轻量化及高维护性出口斗轮取料机。 已完成 完成超大能力、高效率的矿石取料机的设计,满足澳大利亚标准的要求。 该产品为某出口项目供货,是目前公司设计制造的单台设备价格最高、单位重量价格最高的散料装卸设备,增强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翻车机振动煤篦子长寿命技术研究 研究翻车机振动煤篦子寿命的各种影响因素,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已完成 采用新型双质体结构,启动、停机迅速,延长电机寿命;避开共振点工作,提高篦子长期运行可靠性。 解决翻车机振动煤篦子因电机频繁损坏造成的大量售后问题,巩固既有市场。环保型“四合一”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改变现有的“散改集”卸载工艺流程,研究散货集装箱物料卸载作业装备及系统,进行技术储备。 已完成 采用岸桥卸船倒运、翻箱卸料、环保除尘、空箱暂存等多功能相组合的卸载工艺方法,提高卸船效率,减少物料的洒落,降低设备能耗,保证设备安全、高效、环保运行。 为公司设计制造的单台价格最高的抓斗卸船机,增强了卸船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3500tph智能化桥式抓斗卸船机 开发市场上最大规格的智能化桥式抓斗卸船机。 已完成 完成市场最大规格智能化抓斗卸船机的设计,实现最大起重量、最大生产率和智能化的技术指标。 开发市场上最大规格的智能化桥式抓斗卸船机,增加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3500mm滚切式定尺剪 对剪切工艺、基础理论、整机方案和关键技术进行全面对标和科技攻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已完成 实现定尺剪本体及其附属设备减重近20t,成本优化6%左右。 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提升行业竞争力。500吨级行星三减速器机型铸造起重机研发 研发行星三减速器机型铸造起重机,深度技术对标,形成关键技术及差异清单。 已完成 完成行星三减速器机型主小车国产化开发。优化副小车零部件选型,最大压缩外形尺寸。 实现国产化设计,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竞争力。厚板堆场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与测试 研发厚板堆场智能化起重机,钢板搬运是起重机械实施智能化拓展的重要场景,应用于钢铁行业的成品库和装配制造业的原料库。 已完成 钢厂百万吨级堆场布局优化,形成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巨量规格钢板的存放模式与库容优化,库容提升至 30%。 提高公司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增强公司产品竞争力。36MW直流密闭锰硅电炉 开展36MW直流密闭锰硅电炉研发,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已完成 通过自主开发,完成电炉参数的设计计算,完成炉盖、直流水冷母线、电炉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研发,综合单台电炉降低成本约5%。 突破现有直流锰硅炉冶炼技术无法大规模推广的瓶颈,提高公司在直流锰硅电炉的市场竞争力。60MVA密闭电石炉“绿色化”技术升级 开展 60MVA密闭电石炉“绿色化”技术升级,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 已完成 通过自主开发,完成 APC(先进过程控制)、能源管控、智能运维等核心技术研发,降低产品电耗3%。 有助于提高公司电石炉产品配套技术水平,为电石炉新建及升级项目占领市场抢得先机,提高公司产品行业竞争力。工业中水回用处理技术 研究工业中水回用处理技术,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 已完成 实现中水回用率目标达到 90%以上,处理后的中水水质满足工业生产用水的各项标准,如重金属离子含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有机物含量大幅降低,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0%以上。 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环保形象和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铜冶炼原料配送及渣缓冷智能化作业系统 进行铜冶炼原料配送及渣缓冷智能化作业系统研发,实现铜冶全流程的全自动作业。 已完成 在铜冶炼的原料配送环节,渣缓冷处理环节,尾矿处理环节,分别开发 3套基于智能起重机的全自动调度管理系统。 作为全国首套铜冶炼行业的全自动智能起重机调度管理系统,具有很好的行业引领效果,能够带动起重机订货。散料堆场全流程智能作业关键技术研究 研发堆场全流程智能作业管控系统,包括堆场的智能调度、排产、作业仿真、在线监测、单机智能控制等功能。 已完成 实现散料堆场流程联动控制与精细化管理,堆取料机单机无人化率≥90%,堆取作业效率提升≥10%。 由智能化单机控制系统向料场区域智能化管控系统扩展,提高在散料领域的竞争力。大型无人值守无人操作捣固焦炉设备研发 进行大型无人值守无人操作捣固焦炉设备研发,实现大型捣固焦炉机械设备的无人化智能技术突破。 已完成 完成无人化自动捣固技术、煤饼高度在线监测、自动化管理系统、焦炉车辆地面协调系统、大数据分析诊断等关键技术的研发。 在国内捣固焦炉市场上首次实现捣固焦炉机械设备无人化智能操作,提升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同时可将新开发技术应用到其他规格焦炉机械上,整体提高公司焦炉机械技术水平。三点式3P+1H传动结构双馈风电齿轮箱研发 通过全过程自主研究,权。 已完成 完成10MW风电齿轮箱样机试制并交付,实现降重、降成本10%。 掌握7-10MW三点式3P+1H齿轮箱关键技术,实现风电齿轮箱由 2P+1H传动结构向 3P+1H传动结构的跨越,突破齿轮箱的传动速比限制的瓶颈,提高齿轮箱的市场竞争力。掘锚一体机、悬臂式横轴掘进机截割减速机研发 开展截割减速机国产化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形成技术储备。 已完成 通过自主研究及技术合作,完成减速机设计开发,掌握使用工况、内部结构及计算等核心技术。开发产品重量与用户现有产品相当。 形成技术储备,为公司拓展产品领域做好支撑。空分压缩机机壳系列铸件的研究-2-8万空分装置压缩机机壳研制 完成不同型号 2-8万空分压缩机样机系列铸件研发,进一步扩大空分压缩机系列产品机壳“焊改铸”应用范围。 已完成 自主研发实现不同型号 2-8万空分压缩机球铁铸件首件试制及小批量生产,产品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开发压缩机新领域,对于调整公司产品结构,提高非风领域市场份额及非风产品的多样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期增加 737,076,800.56元,主要原因为本期公司加强现金流管理,开展强抓回款 攻坚战,构建货款划回责任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 (2)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比上期增加 1,064,074,310.59元,主要原因为本期公司持有委托理财产品到期,收回本金及 投资收益。 (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期增加 503,543,275.43元,主要原因为本期公司持有委托理财产品到期,收回本 金及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 (4)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比上期增加 426,965,766.24元,主要原因为本期公司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偿还前期较高利 率贷款金额增加。 (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期减少 537,647,263.21元,主要原因为本期公司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偿还前期 较高利率贷款金额增加。 (6)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比上期增加 695,206,471.99元,主要原因为本期公司加强货款回收,销售商品、提供劳 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益。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51,103.72 0.22% 主要为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否资产减值 -35,873,376.78 -6.19% 主要为对存在减值风险的存货、合同资产、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否营业外收入 42,319,791.05 7.31% 主要为收到赔偿金。 否营业外支出 30,837,125.00 5.32% 主要为计提的预计负债,以及支付的赔偿金。 否其他收益 148,807,990.36 25.69% 主要为公司享受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增加其他收益。 否信用减值损失 -71,935,712.00 -12.42% 主要为对应收款项计提信用减值准备。 否资产处置收益 5,061,032.18 0.87% 主要为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资产处置收益。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项 目 年末 年初 账面余额 账面价值 受限 类型 受限 情况 账面余额 账面价值 受限 类型 受限 资金。 400,163,762.77 400,163,762.77 保证金 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保函保证金等限制使用资金。应收票据 1,072,896,319.22 1,066,940,418.07 质押 为公司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向银行提供质押。 1,042,205,836.28 1,039,071,596.38 质押 为公司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向银行提供质押。应收票据 28,485,099.42 27,630,546.44 背书转让 背书转让票据未终止确认 109,511,040.07 106,225,708.87 背书转让 背书转让票据未终止确认项目 年末 年初账面余额 账面价值 受限类型 受限情况 账面余额 账面价值 受限类型 受限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②http://www cn/new/discl osure/detail ?plate=szse& orgId=990000 4001&stockCo de=002204&an nouncementId =1215358458& announcement Time=2022- ②http://www cn/new/discl osure/detail ?plate=szse& orgId=990000 4001&stockCo de=002204&an nouncementId =1215358456& announcement Time=2022-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具体原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未发生重大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本期产生实际收益为-2,465,102.60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因本期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影响,达到一定程度风险规避效果。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公司进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遵循稳健原则,不进行以投机为目的外汇交易,所有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均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基础,以具体经营业务为依托,以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为目的。 但是进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 ①市场风险:公司及国内的发生外币交易业务的全资及绝对控股子公司开展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存在因利率波动导致外汇套期保值产品价格变动而造成亏损的市场风险。②交易违约风险:外汇套期保值交易对手出现违约,不能按照约定支付公司套期保值盈利从而无法对冲公司实际的汇兑损失,将造成公司损失。③法律风险:因相关法律发生变化或交易对手违反相关法律制度,可能造成合约无法正常执行而给公司带来损失。④其他风险:在具体业务开展时,如发生操作人员未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未准确、及时、完整的记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信息,将可能导致损失或丧失交易机会。同时,如交易人员未能充分理解交易合同条款和产品信息,将面临因此带来的法律风险及交易损失。公司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①明确交易原则:所有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均以在手外币为基础,以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为目的,不从事以投机为目的的外汇衍生品交易。②制度保障:公司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同时公司还制定了业务实施层面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对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审批权限、内部操作流程、内部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③产品选择:选择结构简单、流动性强、风险可控的套期保值产品开展业务。④交易对手选择: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交易对手选择经营稳健、资信良好,与公司合作信用记录良好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⑤指定负责部门:公司财务管理本部负责统一管理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将严格按照《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业务操作,有效地保证制度的执行。具体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必须基于对公司的境外收付汇及外币借款金额的谨慎预测,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交割日期需与公司预测的外币收款、借款期间或外币付款时间尽可能相匹配。⑥外汇套期保值公允价值确定:公司操作的外汇套期保值产品主要为管理未来可预测期间的外汇交易,市场透明度大,成交活跃,成交价格和当日结算单价能充分反映公允价值。⑦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及报告机制:公司对已交易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进行及时评估,在市场波动剧烈或风险增大情况下,增加报告频度,并及时制定应对预案。⑧严格操作隔离机制:严格执行前台后台职责和人员分离原则,交易人员与会计人员不得相互兼任。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本公司报告期内已投资衍生品仅限于外汇远期合约交易,计量外汇远期合约交易的公允价值的相关参数直接采用主办银行的远期外汇合约牌价。涉诉情况 不适用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2024年04月19日2) 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大连华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0,774,148.91元,主要原因为本期营业收入增加,毛利增加。 2.大连重工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 14,514,575.38元,主要原因为本期营业收入减少,其他收益减少,营 业外收入减少。3.大连华锐重工起重机有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8,116,973.43元,主要原因为本期营业收入增加,其他收益增加,营业外收入增加,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减少。4.大连华锐重工焦炉车辆设备有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2,625,090.94元,主要原因为本期营业收入增加,其他收益增加,资产减值损失减少。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3月01日 大连华锐大厦11楼1108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郭倩倩、陈之馨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王泉涌、崔宇、于渤 就投资者关心的公司业务等事宜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交流 http://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plate=szse&orgId=9900004001&stockCode=002204&announcementId=1219230062&announcementTime=2024-03-04%2018:17 2024年03月01日 大连华锐大厦11楼1108会议 实地调研 机构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赵宇航中信证券股份有限 就投资者关心的公司业务等事宜与投资者 http://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plate=szse&orgId=99000040室 公司大连五五路营业部:梁爽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林亮宏 进行沟通交流 01&stockCode=002204&announcementId=1219230064&announcementTime=2024-03-04%2018:17 2024年05月11日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i r.p5w.net ) 其他 其他 参与公司2023年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的投资者 就投资者关心的2023年年度报告及公司业务等事宜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交流 http://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plate=szse&orgId=9900004001&stockCode=002204&announcementId=1220010703&announcementTime=2024-05-08%2019:01 2024年05月11日 大连华锐大厦11楼1108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赵宇航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张卓然工银瑞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谢怡婷 就投资者关心的公司业务等事宜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交流 http://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plate=szse&orgId=9900004001&stockCode=002204&announcementId=1220042464&announcementTime=2024-05-13%2019:36 2024年05月13日 大连华锐大厦11楼1108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郭倩倩、陈之馨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焦阳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刘海彬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陈雨扬 就投资者关心的公司业务等事宜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交流 http://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plate=szse&orgId=9900004001&stockCode=002204&announcementId=1220042465&announcementTime=2024-05-13%2019:36 2024年07月18日 大连重工泉水基地108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赵宇航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张卓然、柳黎 就投资者关心的公司业务等事宜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交流 http://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plate=szse&orgId=9900004001&stockCode=002204&announcementId=1220676481&announcementTime=2024-07-18%2018:46 2024年09月10日 大连华锐大厦1305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赵宇航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段中喆 就投资者关心的公司业务等事宜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交流 http://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plate=szse&orgId=9900004001&stockCode=002204&announcementId=1221191907&announcementTime=2024-09-10%2019:44 2024年09月13日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i r.p5w.net ) 其他 其他 参与公司2024年半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的投资者 就投资者关心的2024年半年报及公司业务等事宜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交流 http://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plate=szse&orgId=9900004001&stockCode=002204&announcementId=1221223819&announcementTime=2024-09-13%2018:40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为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资委、证监会、交易所的相关要求,深入践行“以投资者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切实维护全体股东利益,公司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主要措施有:聚焦主责主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视股东回报,共享公司经营成果;提高信披质量,有效传递投资价值;持续规范运作,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5年1月15日刊登在巨潮资讯网上的《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07)。公司始终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大力实施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坚定不移推进“质量上上”、“精益管理”、IPD集成产品研发变革、组织体系变革、集成供应链管理变革、全流程数智化转型变革“六大管理变革”,持续推进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合计798人,公司拥有有效专利719项。公司重视股东回报,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合理运用股份回购、利润分配等方式,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2024年1月公司积极启动回购拟用于股权激励,截至2025年1月11日,本次回购已实施完毕,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9,313,6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999948%,成交总金额为8,461.0881万元。公司坚持积极、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自2008年上市以来,一直实行积极的分红政策,每年均坚持现金分红,截至2024年末已连续17年累计现金分红7.17亿元,与投资者共享公司经营成果。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权益分派实施时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股利0.5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未来,公司将严格履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责任和义务,坚持从全体股东利益出发,走稳健合规可持续发展之路,切实有效执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始终聚焦主营业务,创新驱动发展,积极践行 ESG理念,不断提升经营质量和价值创造能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再上新台阶,以良好的业绩表现、规范的公司治理、积极的股东回报,来回馈广大投资者的信任与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