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濮耐股份(002225)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非金属建材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一)行业发展状况及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2024年耐火材料行业运行情况总体平稳,受下游需求低迷的影响产量连续两年小幅下滑,2024年全国耐火材料产量 2,207.11万吨,同比下降3.73%。总体上看,行业经营形势中产能持续过剩、产业集中度低、减排和智能制造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但经过行业竞争筛选和环保治理淘汰,行业集中度持续不断向头部优势企业集中。产品价格方面,因下游需求低迷导致耐火材料行业同业竞争加剧,市场低价货源较多,加之替代产品价格较低,生产企业不得不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本报告期行业内大多数企业利润较上年继续下滑。下游行业方面,2024年全国粗钢产量 10.05亿吨,同比下降1.7%;全国水泥产量和玻璃产量亦呈下降趋势,但前述行业以及其它下游诸如有色、化工、电力、铸造等高温行业产量数据仍在高位运行,上述行业对耐火材料的需求量保持有效支撑。本公司作为行业内头部企业,拥有从自有矿山开采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布局,可以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耐火材料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已为世界钢铁百强中的 70多家提供优质产品和完善服务,2024年公司海外销售收入 145,485.41万元,连续多年排名全行业第一,出口龙头地位不断加强。 (二)行业重要政策及对公司的影响 2024年 5月,生态环境部等 15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2030年分别制定出台 100、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分别初步构建、基本建成, 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分别初步建立、全面建立,并逐步与国际接轨。2024年 8月,市场监管总局等 4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2024年 9月,我国碳足迹核算通则国家标准GB/T24067-202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发布。面对国内外日益严格的碳管理要求,公司高度重视碳经济相关政策动态,密切关注“碳足迹”相关的立法、标准及政策变化,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如《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要求耐火制品》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同时,公司主动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全面评估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并根据未来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积极推进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三)行业竞争格局及公司竞争优势 我国耐火原料及制品规模以上企业近 2,000多家,生产企业多、小、散是造成行业长期无序竞争的主要因素,当前 已进入减量发展和存量优化新阶段。通过近几年行业竞争的筛选和环保治理导致的淘汰,中小型耐材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平时项目竞标过程中入围整体承包招标范围的供应商大幅减少,具有产品、技术、价格、服务等方面综合优势的大型企业优势明显。龙头企业在当前竞争格局下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行业龙头企业的地位。本公司作为行业内头部企业,拥有从自有矿山开采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布局,可以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耐火材料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多年积累,公司已经建立起优质的全球化客户网络与渠道,除在国内有 37个办事处外,还在美国、韩国、印度等国家设有 9个分子公司及办事处,拥有较强的全球化营销能力及深厚的市场基础,目前已为世界钢铁百强中的 70多家提供优质产品和完善服务,受上下游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下游需求低迷,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市场低价货源较多,加之替代产品价格较低,生产企业不得不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受上下游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下游需求低迷导致耐火材料行业同业竞争加剧,行业内大多数企业利润明显下滑。公司十分重视科技创新,拥有以前瞻性研究为主的北京科技研发中心和以应用型研究为主的濮阳技术中心,同时还有即将在2025年建成使用的上海研发中心,公司技术研发实力雄厚、创新成果显著,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的同时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稳定性与可靠性。公司主导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居世界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产品。公司不但注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做精做专是公司的发展基础,还有一系列贴心的售后服务,不断提高营销团队和服务团队的整体素质。公司的生产、检测设备居国内领先水平,近两年新建和升级了多条国内外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线如:年产 15万吨国内全智能化镁碳砖生产线,年产 1万吨转炉挡渣板全自动化生产线等。这些智能化生产线不论从产品质量稳定,效率提升,节能环保,还是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四)公司所处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 耐火材料行业具有两大区域性特点分别是资源型和市场型,无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从资源性看河南、山西等地 拥有丰富的铝矾土资源,辽宁镁矿资源储量大,山东有丰富的石墨、粘土资源。因此河南、山西、辽宁、山东成为中国耐火材料的最主要产区,这四省耐火材料制品占全国总产量的 85%左右。从市场性看河北、浙江、江苏、北京等地存在较多大型钢铁企业,也形成了一些耐火材料生产厂商,由于当地没有资源优势,技术、创新与服务就成为该地区耐火材料生产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手段。 (五)主要产销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模式。生产部门依据公司及其子公司销售部门与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转化为销售计划, 生产部门接到销售计划后转化为生产计划,将生产计划转化为采购计划通知采购部门,并按照相关流程由技术部门下发生产配方、工艺及图纸。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计划的时间要求及时编排生产,按照时间节点安排各工序生产,最终按照合同要求及时发货或提供服务。此生产模式有效控制原材料的库存量及采购价格,有利于满足客户的定制化要求,有利于生产计划与产能的合理匹配,从而实现公司生产组织过程之中各种资源的合理匹配,形成最佳的资源统筹模式和效益最大化。公司及其子公司销售模式为:一是单独销售,即按照单项产品销售的数量计价;二是整体承包,即公司承包客户的整条或部分生产线,定期按照客户相关产量进行结算。与单独销售模式相比,整体承包模式更能够体现公司的综合技术优势:有助于公司研究开发符合客户新要求、性能更良好、符合市场新趋势的产品,有利于公司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提升公司服务水平,有益于公司与客户达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此,整体承包模式是公司目前运行良好高效、具有特色的销售模式。 (六)公司产能情况及进一步调整计划 随着公司原材料事业部(2025年已更名为新材料事业部)各条产品线的投产,截至2024年底,公司钢铁事业部所辖各生产基地耐火材料制品的设计产能为 71.179万吨,原材料事业部所辖各生产基地原料产品的年设计产能为 47万吨, 环保耐材事业部所辖各生产基地耐火材料制品的设计产能为 27万吨。公司在美国及塞尔维亚所建工厂均已投产运行,显著提高了公司海外市场的竞争力。美国工厂设计年产 2万吨镁碳砖产能,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2%,产品获得美国客户的一致好评,订单不断增加。塞尔维亚工厂一期设计镁碳砖产能 3万吨,不定形产品产能 1万吨,2024年市场开拓和销售情况已步入正轨。随着美国和塞尔维亚工厂实现良好运转,为公司的海外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应对海外运输等多变的国际环境。公司整合各方资源加快生产统筹能力,做好工序产能平衡匹配,提升了整体产线效率,同时继续推进自动化升级改造,提高效率,提升产能,对上海宝明、柳屯分厂、高温新西厂等生产线做进一步的自动化改造,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 (七)主要产品的原材料和能源情况 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分为以下几类:(1)电熔镁砂、烧结镁砂等镁质耐火原料;(2)刚玉类、铝矾土、氧化铝微粉 等铝质耐火原料;(3)尖晶石、橄榄石等复相耐火原料;(4)树脂类、水泥类结合剂;(5)石墨类碳质耐火原料。2024年度树脂、石墨等材料价格整体平稳,板刚玉、镁砂等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在西藏、青海、新疆分别建立镁质原料基地,确保了公司主导产品所需优质镁砂等原料的供应。公司始终严格按照“定时、定点、保质、保量”的八字方针深入开展原料保供工作,充分发挥集团集中采购优势,统筹集团资源集中招标,提升了公司的议价能力,通过优化战略采购模式有效降低了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子公司上海银耐联的贸易业务开展进一步有效降低了原料采购价格。公司主要能源为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电,2024年公司共消耗电能 10,887.21万度,消耗天然气 3,189.99万立方米,消耗液化石油气 2,264吨。在确保经营和能源性价比最高的前提下,公司采取了多种节能措施,如太阳能发电、窑炉节能改造技术、空压机节能改造和部分特殊设备节能改造、工艺技术方面优化调整、高能耗设备的落后淘汰等,从而实现 2024年能源消耗下降。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地缘政治紧张仍在加剧,在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下,全国及全球钢铁产量较上年均小幅下 降,供需关系延续“双弱”,下游尤其是钢铁行业仍以降本减产为主,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公司在董事会及管理层的领导下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积极面对各类风险与困境,力争将经营业绩下滑幅度收窄。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195.65万元,同比下降5.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505.63万元,同比下降45.48%。其中,钢铁事业部实现营业收入 443,269.37万元,同比下降7.77%;环保材料事业部实现营业收入 38,017.93万元,同比下降23.49%;原材料事业部(2025年已更名为新材料事业部)实现营业收入 81,665.33万元,同比增长40.30%。(上述分部营业收入数据为保持连贯性及可比性,未剔除分部间交易收入) 2024年公司钢铁事业部在面对下游需求低迷、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不利局面时,秉持着问题、目标、效率与效果并重的原则,通过调整客户结构来稳定局面。国内销售方面,以防风险和调整客户结构为重点工作,在运行中充分发挥技术主导,积极实施降本增效措施,有效稳定各项目的利润率水平,全年回款率也显著提高。在加深与优质客户的合作力度之外也开拓了一批新客户,同时果断放弃了部分劣质客户,持续提高客户质量。海外市场方面稳中求进,在2024年海外地缘政治局势更加复杂及部分海运费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公司通过高效的销售结构和销售策略优化实现业务提质提量,海外市场收入较去年基本持平仍处高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销售收入 106,339万元。2024年美国工厂营业收入大幅增长,订单持续增加;塞尔维亚工厂的市场开拓和销售情况也已步入正轨,两家海外工厂的良好运转为公司未来稳固和开拓美洲及欧洲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环保耐材事业部受下游需求减少、行业竞争激烈、耐材售价低迷的影响收入有所下降,净利润出现亏损。报告期内,事业部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也取得了市场拓展新突破,累计开发水泥、玻璃、有色等下游大客户 18家,同时郑州华威和郑州汇特继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年内研发出大型水泥窑烧成带用高端镁铝尖晶石砖、新型环保 RH炉用镁尖晶石砖、 2024年原材料事业部(2025年已更名为新材料事业部)在做好已有镁质原料和刚玉质产品的同时,重点拓展湿法冶金提镍提钴的高效沉淀剂市场,公司研发团队依托资源优势重点攻关,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并经过严格的客户端中试等系列流程,2024年下半年公司高效沉淀剂产品已成功入围多家客户的合格供应商,获得了包括格林美在内的多家湿法冶金客户的认可,目前已实现高效沉淀剂产品的批量供货。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分类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耐火材料 销售量 自产产品 吨 545,479 555,191 -1.75%外购产品 吨 227,331 211,928 7.27%合计 吨 772,810 767,119 0.74%生产量 自产产品 吨 537,018 564,626 -4.89%外购产品 吨 不 不适用合计 吨 537,018 564,626 -4.89%库存量 自产产品 吨 140,572 149,033 -5.68%外购产品 吨 31,376 28,972 8.30%合计 吨 171,948 178,005 -3.40%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营业成本构成指公司生产成本构成。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火材料有限公司为公司关联方。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高精炼比例透气砖寿命提升研究 提高透气砖产品对高精炼比冶炼工艺的适应性 项目完成,并顺利通过公司 针对部分客户将透气砖寿命提升约 10%,使其 进一步丰富产品系列品类,提升钢包整体效益,为客户技术委员会结题验收 与钢包衬体耐材的整体匹配性进一步提升 创造更多价值轻质氧化铝空心球浇注料的研发和应用 开发新型轻质浇注料,通过研究和应用,为开发市场提供技支持。 项目完成,并顺利通过公司技术委员会结题验收 通过实验研究,研发一种耐高温、抗强还原气氛、低导热的轻质低硅低铁刚玉质浇注料,具有良好的施工性,成型后体积稳定性好。 高性能隔热材料对节能降耗、降低碳排放具有显著作用,进一步促进公司在石化等行业的市场开拓多孔刚玉对吹氩座砖热震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与应用 利用轻质材料进一步提高吹氩座砖热震稳定性进 项目完成,并顺利通过公司技术委员会结题验收 延长吹氩座砖的适用寿命,使其在使用时横断、剥落概率大幅度降低。 本项目产品能有效解决座砖横断剥落问题,有利于提高透气砖寿命,节能降耗的同时也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免烘烤冷开浇中间包工作衬的研制与应用 针对部分客户及市场需求,通过对干式工作衬配方及工艺优化调整,研制适应特殊工况的冷开浇干式工作衬产品。 项目完成,并顺利通过公司技术委员会结题验收 针对部分客户和市场的使用环境,通过配方设计和工艺优化,研制适用于免烘烘烤冷开浇中间包工作衬产品,以期使项目产品施工便利,具备良好的抗热震性能及抗侵蚀性能。 丰富了公司中间包工作衬的产品种类,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推动绿色低碳冶金技术的发展,对耐火材料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高炉用含钛护炉环保炮泥的研制与应用 旨在解决高炉炉役后期或者非炉役后期,出铁口区域的炉缸耐火砖衬遭到侵蚀,容易出现炮泥泥包脱落、出铁口深度连续变浅、难以维护、导致出铁口区域炉壁温度过高等问题。 项目正在按照计划开展,已进行工业试验 以含钛原料、碳素等为主要原料,开发性能优良的高炉用含钛护炉炮泥,解决传统的 Al2O3-SiC-C炮泥存在的铁口过浅导致的出铁口周围炉缸侧壁温度偏高的问题。 填补公司在含钛护炉炮泥方面的技术空白,丰富炮泥品牌系列,有利于炮泥行业朝着高性能、低能耗和环保方向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5、现金流 1、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较上年同期降低 86.83%,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收回理财产品投资额所致。 2、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较上年同期降低 66.45%,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投资理财产品及对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投资额所致。 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51.46%,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投资理财产品及对上海攀业氢能 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投资额所致。 4、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较上年同期增长53.01%,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支付银行借款及回购股份所致。 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降低 244.55%,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银行借款净额减少及回购股份所 致。 6、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上年同期降低 209.30%,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 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3,105.61万元,净利润 12,934.49万元,存在重大差异原因是: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一年内到期的 的长期借款增加所致。 致。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 □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1、交易性金 融资产(不 含衍生金融 资产) 81,022.23 -831,818.98 8,055,415.00 7,304,618.25 2、应收款项 融资 327,256,775.70 -72,736,756.49 254,520,019.21 3、其他非流 动金融资产 10,449,976.02 10,449,976.02 上述合计 337,787,773.95 -831,818.98 -64,681,341.49 272,274,613.48其他变动的内容 1、交易性交融资产:本报告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31,818.98元,是由于2023年公司客户西宁特殊 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公司及子公司上海银耐联、郑州汇特根据裁定的西宁特钢破产重整方案合计获偿*ST西钢股 票 3,246,497股价值变动导致。 2、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变动是指期末持有票据减少。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注:公司所持有的西宁特钢股票系由于公司客户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公司及子公司上海银耐联、郑州汇 特根据裁定的西宁特钢破产重整方案合计所获偿西宁特钢股票 3,246,497股。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期 末募集 资金使 用比例 (3)= (2)/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1 发行 可转 换债 券2021年06月18日 62,639.03 61,764.83 3,339.83 42,21可〔2020〕3350号)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面值总额 626,390,300.00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 5年。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626,390,300.00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人民币 8,742,020.78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617,648,279.22元。上述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经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于2021年6月1日出具了勤信验字[2021]第 0022号《验资报告》。截至本报告期末,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 42,214.86万元,募集资金专户结余69.45万元。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2)/(1 )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报 告期末 累计实 现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21年公司公开发 2021年月 1、年产4万吨预制件、6 生产建设 是 22,119.48 16,87 2、年产 1万吨 转炉系 统用高 性能环 保挡渣 板智能 制造项 目 生 产 建 设 是 13,29 8.67 9,766 5%2021年10月31日 661.43 2,549.66 否 否 3、上海 研发中 心建设 4、补充 流动资 金 补 流 否 14,00 0 14,00 0 13,12 本报告期未达预期效益。 项目可行性 发生重大变 化的情况说 明 不适用 超募资金的 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适用以前年度发生公司2021年6月30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主体的议案》,因募投项目中“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宝明,为便于项目实施和资金管控,公司拟将该募投项目实施主体由公司更至上海宝明。详情请见《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主体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045)。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 适用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公司2021年6月11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资金的议案》。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资金为 15,924,39万元,符合置换条件并拟置换金额为13,475.53万元,另公司已用自筹资金支付发行费用 80万元,本次拟置换 80万元,两项合计置换 13,555.53万元。详情请见《关于以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040)。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适用公司2021年7月7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公司在不影响募集资金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 33,5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通过之日起不超过十二个月。详情请见《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050)。2022年6月10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继续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不影响募集资金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继续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 27,5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详见2022年6月11日披露的《关于继续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36)。2023年5月19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继续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不影响募集资金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继续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 25,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详见2023年5月20日披露的《关于继续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36)。2024年5月16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继续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不影响募集资金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继续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 19,8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详见2024年5月17日披露的《关于继续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37)。公司于2024年8月15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转至“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资金中不超过 8,455万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 12个月,在本次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日之前,将及时归还该部分资金至募集资金专户。详见2024年8月17日披露的《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72)。截止本报告期末,已使用闲置募集资金 19,5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适用截至本报告期末,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 42,214.86万元,募集资金专户结余 69.45万元。募集资金结余的主要原因是:募集资金的使用是按照项目进度的需求逐步支付,暂有结余。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止本报告期末,尚未使用闲置募集资金 19,569.45万元,其中已使用闲置募集资金 19,5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专户结余 69.45万元。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不适用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截至期 末投资 进度 (3)=(2)/( 1) 项目达 到预定 可使用 状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变更后的 项目可行 性是否发 生重大变 化 2021年公 司公 开发 行可 转换 公司 债券 向不 特定 对象 发行 可转 换公 司债 券 上海 研发 中心 建设 项目重新论证并继续实施的议案》,同意将公司2021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募投项目中“年产4万吨预制件、6万吨散状料、1万吨炮泥耐火材料智能化制造项目”和“年产 1万吨转炉系统用高性能环保挡渣板智能制造项目”予以结项,并将上述两个募投项目的节余募集资金全部转至“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同时对“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行了重新论证并继续实施。将上述两个募投项目进行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变更投入至“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有利于提升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公司对现有资源的整合优势,改善公司现金流动,保障优质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整体运行效率,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详见2024年7月12日披露的《关于部分可转债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其他募投项目、以及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继续实施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51)。截止本报告期末,上述两个募投项目的节余募集资金已全部转至“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分具体项目) 不适用变更后的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无。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 式 接待 对象 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的市值管理行为,维护公司、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10号——市值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并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是 否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