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力锂能(301152)业绩预告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4,000万元至47,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74%至29.64%。 | -470000000.00~-340000000.00 | 1、原材料价格波动及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2024年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整体震荡下行,对公司主营产品(包括三元材料、碳酸锂、磷酸铁锂)毛利率均造成显著不利影响,公司产品价格持续承压。此外,公司产能利用率较低,固定成本摊薄不足,进一步导致主营业务毛利为负,影响整体盈利能力。2、下游客户结构和信用风险的影响下游客户竞争格局日益激烈,市场集中度提高,公司客户群体以小型动力客户为主,这些客户的资信能力相对较弱。随着部分客户应收账款逾期时长增加,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充分考虑客户信用风险和未来可回收金额,对应收账款计提了较大额度的坏账准备。这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增加,对公司整体利润形成拖累。3、新能源行业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2024年,新能源行业虽然保持了整体发展趋势,新能源产业链的竞争格局加速分化,公司在争取高端客户和扩大市场份额方面面临较大挑战。4、内部管理及资源优化的短期影响2024年,公司为适应行业环境变化,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包括优化生产线配置、升级产品技术、加大研发投入等。然而,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增加了公司的经营成本,对业绩产生一定的阶段性影响。未来,这些战略调整预计将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但短期内的投入对当期利润形成一定压力。 | 减亏 | -483261700.00 | 2025-01-24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000万元至48,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32%至30.23%。 | -480000000.00~-350000000.00 | 1、原材料价格波动及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2024年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整体震荡下行,对公司主营产品(包括三元材料、碳酸锂、磷酸铁锂)毛利率均造成显著不利影响,公司产品价格持续承压。此外,公司产能利用率较低,固定成本摊薄不足,进一步导致主营业务毛利为负,影响整体盈利能力。2、下游客户结构和信用风险的影响下游客户竞争格局日益激烈,市场集中度提高,公司客户群体以小型动力客户为主,这些客户的资信能力相对较弱。随着部分客户应收账款逾期时长增加,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充分考虑客户信用风险和未来可回收金额,对应收账款计提了较大额度的坏账准备。这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增加,对公司整体利润形成拖累。3、新能源行业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2024年,新能源行业虽然保持了整体发展趋势,新能源产业链的竞争格局加速分化,公司在争取高端客户和扩大市场份额方面面临较大挑战。4、内部管理及资源优化的短期影响2024年,公司为适应行业环境变化,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包括优化生产线配置、升级产品技术、加大研发投入等。然而,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增加了公司的经营成本,对业绩产生一定的阶段性影响。未来,这些战略调整预计将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但短期内的投入对当期利润形成一定压力。 | 减亏 | -501651800.00 | 2025-01-24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3,000万元至48,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88.27%至519.02%。 | -480000000.00~-330000000.00 | 2023年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其他原材料和产品价格也出现了非理性下滑,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四季度,碳酸锂价格进一步下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较大,导致公司亏损加大。 | 首亏 | 1.15亿 | 2024-01-27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000万元至5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64.15%至477.36%。 | -500000000.00~-350000000.00 | 2023年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其他原材料和产品价格也出现了非理性下滑,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四季度,碳酸锂价格进一步下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较大,导致公司亏损加大。 | 首亏 | 1.32亿 | 2024-01-27 | 2023-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2.87元至4.1元。 | -4.10~-2.87 | 2023年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其他原材料和产品价格也出现了非理性下滑,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四季度,碳酸锂价格进一步下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较大,导致公司亏损加大。 | 首亏 | 1.30 | 2024-01-27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7,200万元至9,2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63.91%至181.67%。 | -92000000.00~-72000000.00 | 2023年上半年,因锂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导致下游电池厂商客户接单谨慎,公司销售订单数量及销售价格受到不利影响;同时,因产品销售价格与采购原材料价格趋势未及时传导,整体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另外,公司对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金增加,导致2023年上半年度整体业绩下滑较大。 | 首亏 | 1.13亿 | 2023-07-14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000万元至8,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50.98%至167.97%。 | -80000000.00~-60000000.00 | 2023年上半年,因锂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导致下游电池厂商客户接单谨慎,公司销售订单数量及销售价格受到不利影响;同时,因产品销售价格与采购原材料价格趋势未及时传导,整体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另外,公司对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金增加,导致2023年上半年度整体业绩下滑较大。 | 首亏 | 1.18亿 | 2023-07-14 | 2022-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2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1,778万元。 | 1778.00万 | 1、报告期内,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呈大幅上涨趋势,产品销售单价及净利率提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3.21%-88.57%。2、本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778万元,主要系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 不确定 | -23488600.00 | 2023-01-20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1,222万元至14,222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58%至31.27%。 | 1.12亿~1.42亿 | 1、报告期内,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呈大幅上涨趋势,产品销售单价及净利率提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3.21%-88.57%。2、本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778万元,主要系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 略增 | 1.08亿 | 2023-01-20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000万元至16,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3.21%至88.57%。 | 1.30亿~1.60亿 | 1、报告期内,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呈大幅上涨趋势,产品销售单价及净利率提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3.21%-88.57%。2、本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778万元,主要系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 预增 | 8485.00万 | 2023-01-20 | 2022-09-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9月营业收入:200,000万元至23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1.42%至108.63%。 | 20.00亿~23.00亿 | 公司预计2022年1-9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42%至108.63%,主要是由于新能源下游市场景气,三元材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带动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公司预计2022年1-9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71.56%至345.87%,净利润的增长率大幅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一方面由于三元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三元材料吨利润同比提升,盈利能力增强,带动当期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公司2021年3季度受暴雨及洪灾影响,生产经营秩序遭到破坏,发生了大额损失。公司预计2022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5.78%至148.50%。 | 预增 | 11.02亿 | 2022-08-23 | 2022-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4,450万元至17,45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5.78%至148.5%。 | 1.45亿~1.75亿 | 公司预计2022年1-9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42%至108.63%,主要是由于新能源下游市场景气,三元材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带动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公司预计2022年1-9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71.56%至345.87%,净利润的增长率大幅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一方面由于三元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三元材料吨利润同比提升,盈利能力增强,带动当期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公司2021年3季度受暴雨及洪灾影响,生产经营秩序遭到破坏,发生了大额损失。公司预计2022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5.78%至148.50%。 | 预增 | 7022.04万 | 2022-08-23 | 2022-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000万元至18,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71.56%至345.87%。 | 1.50亿~1.80亿 | 公司预计2022年1-9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42%至108.63%,主要是由于新能源下游市场景气,三元材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带动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公司预计2022年1-9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71.56%至345.87%,净利润的增长率大幅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一方面由于三元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三元材料吨利润同比提升,盈利能力增强,带动当期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公司2021年3季度受暴雨及洪灾影响,生产经营秩序遭到破坏,发生了大额损失。公司预计2022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5.78%至148.50%。 | 预增 | 4037.03万 | 2022-08-23 | 2022-03-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3月营业收入:60,000万元至7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7.51%至107.09%。 | 6.00亿~7.00亿 | 公司预计2022年1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51%至107.09%,主要是由于新能源下游市场景气,三元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预计2022年1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1.78%至63.59%,净利润的增幅低于营业收入的增幅,主要是受短期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发行人2021年1季度的毛利率较高所致。2022年1季度,公司预计毛利率水平为13%-16%之间,与2021年4季度及2021年全年毛利率水平较为接近,不存在显著差异,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及销售等各项业务运转正常,主要客户、供应商的构成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可能对发行人的经营业绩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 | 预增 | 3.38亿 | 2022-06-29 | 2022-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860万元至5,66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1.59%至64.9%。 | 4860.00万~5660.00万 | 公司预计2022年1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51%至107.09%,主要是由于新能源下游市场景气,三元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预计2022年1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1.78%至63.59%,净利润的增幅低于营业收入的增幅,主要是受短期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发行人2021年1季度的毛利率较高所致。2022年1季度,公司预计毛利率水平为13%-16%之间,与2021年4季度及2021年全年毛利率水平较为接近,不存在显著差异,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及销售等各项业务运转正常,主要客户、供应商的构成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可能对发行人的经营业绩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 | 预增 | 3432.43万 | 2022-06-29 | 2022-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200万元至6,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1.78%至63.59%。 | 5200.00万~6000.00万 | 公司预计2022年1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51%至107.09%,主要是由于新能源下游市场景气,三元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预计2022年1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1.78%至63.59%,净利润的增幅低于营业收入的增幅,主要是受短期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发行人2021年1季度的毛利率较高所致。2022年1季度,公司预计毛利率水平为13%-16%之间,与2021年4季度及2021年全年毛利率水平较为接近,不存在显著差异,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及销售等各项业务运转正常,主要客户、供应商的构成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可能对发行人的经营业绩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 | 预增 | 3667.68万 | 2022-06-29 | 2021-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12月营业收入:162,000万元至17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0.32%至36.76%。 | 16.20亿~17.00亿 | 公司预计2021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32%至36.76%,主要是由于新能源下游市场景气,三元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预计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3.56%至52.31%,主要是由于三元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公司毛利率同比上升,盈利能力增强,同时,公司2021年4季度收到的政府补助较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洪灾产生的损失,导致2021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 略增 | 12.43亿 | 2022-02-18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0,500万元至11,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4.81%至104.09%。 | 1.05亿~1.10亿 | 公司预计2021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32%至36.76%,主要是由于新能源下游市场景气,三元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预计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3.56%至52.31%,主要是由于三元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公司毛利率同比上升,盈利能力增强,同时,公司2021年4季度收到的政府补助较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洪灾产生的损失,导致2021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 预增 | 5389.80万 | 2022-02-18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200万元至8,7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3.56%至52.31%。 | 8200.00万~8700.00万 | 公司预计2021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32%至36.76%,主要是由于新能源下游市场景气,三元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预计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3.56%至52.31%,主要是由于三元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公司毛利率同比上升,盈利能力增强,同时,公司2021年4季度收到的政府补助较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洪灾产生的损失,导致2021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 预增 | 5711.91万 | 2022-02-18 | 2021-03-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3月营业收入:30,000万元至4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3.6%至205.4%,。 | 3.00亿~4.50亿 | 公司预计2021年1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60%至205.40%,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受新冠疫情影响,出货量较低,2021年1季度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出货量预计大幅上升;公司预计2021年1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1.21%至171.82%,主要是由于三元材料销量增长导致的。 | 不确定 | 1.54亿 | 2021-03-12 | 2021-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200万元至1,9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2.43%至157.19%,。 | 1200.00万~1900.00万 | 公司预计2021年1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60%至205.40%,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受新冠疫情影响,出货量较低,2021年1季度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出货量预计大幅上升;公司预计2021年1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1.21%至171.82%,主要是由于三元材料销量增长导致的。 | 不确定 | 675.26万 | 2021-03-12 | 2021-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00万元至2,1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1.21%至171.82%,。 | 1400.00万~2100.00万 | 公司预计2021年1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60%至205.40%,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受新冠疫情影响,出货量较低,2021年1季度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出货量预计大幅上升;公司预计2021年1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1.21%至171.82%,主要是由于三元材料销量增长导致的。 | 不确定 | 703.43万 | 2021-03-12 | 2020-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11.60亿元至13.2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4.66%至30.48%。 | 11.60亿~13.20亿 | 公司预计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66%至30.48%,主要系下游小动力市场尤其是电动自行车市场受《新国标》政策推动,自行车锂电渗透率逐步提高,三元材料需求增长较快,公司产品出货量增长所致;公司预计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7.17%至32.78%,主要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影响,三元材料价格受到抑制,毛利率同比出现下滑,导致2020年公司盈利水平下降。 | 略增 | 10.12亿 | 2021-01-20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400万元至4,8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5.69%至41.05%。 | 4400.00万~4800.00万 | 公司预计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66%至30.48%,主要系下游小动力市场尤其是电动自行车市场受《新国标》政策推动,自行车锂电渗透率逐步提高,三元材料需求增长较快,公司产品出货量增长所致;公司预计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7.17%至32.78%,主要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影响,三元材料价格受到抑制,毛利率同比出现下滑,导致2020年公司盈利水平下降。 | 略减 | 7464.28万 | 2021-01-20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800万元至5,2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7.17%至32.78%。 | 4800.00万~5200.00万 | 公司预计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66%至30.48%,主要系下游小动力市场尤其是电动自行车市场受《新国标》政策推动,自行车锂电渗透率逐步提高,三元材料需求增长较快,公司产品出货量增长所致;公司预计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7.17%至32.78%,主要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影响,三元材料价格受到抑制,毛利率同比出现下滑,导致2020年公司盈利水平下降。 | 略减 | 7140.33万 | 2021-01-20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300万元-6,3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5.25%-72.65% | 5300.00万~6300.00万 | 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补贴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挂钩,国内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开始转型三元材料动力电池。公司及时抓住市场机遇,不断调整经营思路和安排,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市场反馈不断完善现有产品性能,继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与投入力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预增 | 3649.00万 | 2018-02-28 | 2016-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900万元-2100万元,同比去年同期上升157.10%-184.17%. | 1900.00万~2100.00万 | (一)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营销能力建设、加快市场拓展力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满足了客户的深层次需求,业务订单持续增长,销售收入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二)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了两次股票发行,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三)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内部的管理运营效率。(四)报告期内,公司多次获得政府补贴及奖励资金对净利润产生一定积极的影响。 | 预增 | 739.12万 | 2016-07-08 | 2016-06-30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6年1-6月主营业务收入:16000万元-17500万元,同比去年同期上升55.05%-69.59%. | 1.60亿~1.75亿 | (一)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营销能力建设、加快市场拓展力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满足了客户的深层次需求,业务订单持续增长,销售收入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二)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了两次股票发行,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三)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内部的管理运营效率。(四)报告期内,公司多次获得政府补贴及奖励资金对净利润产生一定积极的影响。 | 预增 | -- | 2016-07-08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0万元-1,75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236%-272% | 1580.00万~1750.00万 | (一)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营销能力建设、加快市场拓展力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满足了客户的深层次需求,业务订单持续增长,销售收入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二)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多次股权融资、上市挂牌、定向增发,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
(三)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内部的管理运营效率。
(四)报告期内,公司多次获得政府补贴及奖励资金对净利润产生一定积极的影响。 | 预增 | 470.39万 | 2016-02-23 | 2015-12-31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5年1-12月主营业务收入21,000-22,00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37%-43% | 2.10亿~2.20亿 | (一)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营销能力建设、加快市场拓展力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满足了客户的深层次需求,业务订单持续增长,销售收入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二)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多次股权融资、上市挂牌、定向增发,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
(三)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内部的管理运营效率。
(四)报告期内,公司多次获得政府补贴及奖励资金对净利润产生一定积极的影响。 | 略增 | 1.54亿 | 2016-02-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