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普集团(601689)业绩预告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58,700万元至288,7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8.01%至42.85%,同比上年增长56,600万元至86,600万元。 | 25.87亿~28.87亿 |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既定战略,不断提升销售,降低成本,经营绩效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一、公司Tier0.5级创新商业模式被更多客户接受和认可,单车配套金额持续提升,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二、产品平台化战略持续推进。依托研发创新及数智制造能力,公司内饰功能件、轻量化底盘的领先优势不断提高,销售收入保持稳步增长。三、汽车电子业务实现快速提升,实现906%的大幅增长。公司闭式空气悬架系统快速爬坡,报告期内交付24万余套,市占率持续高速提升;其他电子产品配套车型不断增加,订单同步放量。公司底盘域竞争优势不断优化。 | 略增 | 20.21亿 | 2025-01-21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85,500万元至315,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2.73%至46.68%,同比上年增长70,400万元至100,400万元。 | 28.55亿~31.55亿 |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既定战略,不断提升销售,降低成本,经营绩效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一、公司Tier0.5级创新商业模式被更多客户接受和认可,单车配套金额持续提升,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二、产品平台化战略持续推进。依托研发创新及数智制造能力,公司内饰功能件、轻量化底盘的领先优势不断提高,销售收入保持稳步增长。三、汽车电子业务实现快速提升,实现906%的大幅增长。公司闭式空气悬架系统快速爬坡,报告期内交付24万余套,市占率持续高速提升;其他电子产品配套车型不断增加,订单同步放量。公司底盘域竞争优势不断优化。 | 略增 | 21.51亿 | 2025-01-21 | 2023-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3年1-12月营业收入:1,925,000万元至2,02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0.37%至26.62%。 | 192.50亿~202.50亿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战略落地,提升运营能力,降低各项成本,经营绩效持续提升。一、公司持续推进平台化战略。依托研发创新及数智制造能力,公司内饰功能件、轻量化底盘、热管理业务的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销售额增长迅速;汽车电子类业务迎来收获期,闭式空气悬架系统、智能刹车系统IBS、电动转向系统EPS、智慧电动门系统等项目逐步量产落地,为“科技拓普”做出重要贡献。二、公司国际化战略不断加速,国际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三、公司Tier0.5级创新型商业模式继续快速发展,针对头部智能电动车企的单车配套价值不断提升。此外,公司电驱系统等在研新兴项目进展顺利,为后续持续高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略增 | 159.93亿 | 2024-01-17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93,000万元至213,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6.58%至28.66%。 | 19.30亿~21.30亿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战略落地,提升运营能力,降低各项成本,经营绩效持续提升。一、公司持续推进平台化战略。依托研发创新及数智制造能力,公司内饰功能件、轻量化底盘、热管理业务的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销售额增长迅速;汽车电子类业务迎来收获期,闭式空气悬架系统、智能刹车系统IBS、电动转向系统EPS、智慧电动门系统等项目逐步量产落地,为“科技拓普”做出重要贡献。二、公司国际化战略不断加速,国际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三、公司Tier0.5级创新型商业模式继续快速发展,针对头部智能电动车企的单车配套价值不断提升。此外,公司电驱系统等在研新兴项目进展顺利,为后续持续高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略增 | 16.56亿 | 2024-01-17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5,000万元至22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0.58%至32.34%。 | 20.50亿~22.50亿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战略落地,提升运营能力,降低各项成本,经营绩效持续提升。一、公司持续推进平台化战略。依托研发创新及数智制造能力,公司内饰功能件、轻量化底盘、热管理业务的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销售额增长迅速;汽车电子类业务迎来收获期,闭式空气悬架系统、智能刹车系统IBS、电动转向系统EPS、智慧电动门系统等项目逐步量产落地,为“科技拓普”做出重要贡献。二、公司国际化战略不断加速,国际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三、公司Tier0.5级创新型商业模式继续快速发展,针对头部智能电动车企的单车配套价值不断提升。此外,公司电驱系统等在研新兴项目进展顺利,为后续持续高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略增 | 17.00亿 | 2024-01-17 | 2023-06-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3年1-6月营业收入:895,000万元至93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1.73%至37.62%。 | 89.50亿~93.50亿 | 报告期内,公司克服行业波动,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及经营绩效。(一)公司平台化战略不断推进,汽车行业八大产品线梯次发展,核心产品轻量化底盘及整车NVH声学套组竞争力及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新产品逐步量产,为公司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二)Tier0.5级创新型商业模式不断发展,持续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单车配套价值提升至1万元以上,部分车型达2万元;(三)公司持续推动智能制造及精益生产,努力为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及服务。此外,汇兑损益也对公司业绩产生了正向贡献。后续公司无人驾驶执行器IBS、EPS等项目逐步量产,机器人执行器项目进展顺利,为公司保持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略增 | 67.94亿 | 2023-07-15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98,400万元至105,4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3.68%至53.9%。 | 9.84亿~10.54亿 | 报告期内,公司克服行业波动,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及经营绩效。(一)公司平台化战略不断推进,汽车行业八大产品线梯次发展,核心产品轻量化底盘及整车NVH声学套组竞争力及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新产品逐步量产,为公司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二)Tier0.5级创新型商业模式不断发展,持续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单车配套价值提升至1万元以上,部分车型达2万元;(三)公司持续推动智能制造及精益生产,努力为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及服务。此外,汇兑损益也对公司业绩产生了正向贡献。后续公司无人驾驶执行器IBS、EPS等项目逐步量产,机器人执行器项目进展顺利,为公司保持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预增 | 6.85亿 | 2023-07-15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5,000万元至11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8.35%至58.24%。 | 10.50亿~11.20亿 | 报告期内,公司克服行业波动,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及经营绩效。(一)公司平台化战略不断推进,汽车行业八大产品线梯次发展,核心产品轻量化底盘及整车NVH声学套组竞争力及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新产品逐步量产,为公司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二)Tier0.5级创新型商业模式不断发展,持续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单车配套价值提升至1万元以上,部分车型达2万元;(三)公司持续推动智能制造及精益生产,努力为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及服务。此外,汇兑损益也对公司业绩产生了正向贡献。后续公司无人驾驶执行器IBS、EPS等项目逐步量产,机器人执行器项目进展顺利,为公司保持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预增 | 7.08亿 | 2023-07-15 | 2022-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12月营业收入:1,545,000万元至1,62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4.79%至41.76%。 | 154.50亿~162.50亿 | 报告期内,公司克服疫情反复、材料涨价、运费涨价等不利因素,持续提升管理效率和经营绩效。(一)平台化战略继续推进,轻量化底盘及汽车电子产品线逐步进入收获期并贡献业绩;(二)继续推行T0.5级营销模式,不断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单车配套金额持续提升;(三)前瞻布局产能,满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的市场需求,帮助客户解决产能瓶颈。因此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高速增长,后续将进一步保持快速增加趋势。 | 略增 | 114.63亿 | 2023-01-13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60,200万元至170,2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5.05%至75.36%。 | 16.02亿~17.02亿 | 报告期内,公司克服疫情反复、材料涨价、运费涨价等不利因素,持续提升管理效率和经营绩效。(一)平台化战略继续推进,轻量化底盘及汽车电子产品线逐步进入收获期并贡献业绩;(二)继续推行T0.5级营销模式,不断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单车配套金额持续提升;(三)前瞻布局产能,满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的市场需求,帮助客户解决产能瓶颈。因此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高速增长,后续将进一步保持快速增加趋势。 | 预增 | 9.71亿 | 2023-02-04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65,000万元至17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2.2%至72.03%。 | 16.50亿~17.50亿 | 报告期内,公司克服疫情反复、材料涨价、运费涨价等不利因素,持续提升管理效率和经营绩效。(一)平台化战略继续推进,轻量化底盘及汽车电子产品线逐步进入收获期并贡献业绩;(二)继续推行T0.5级营销模式,不断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单车配套金额持续提升;(三)前瞻布局产能,满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的市场需求,帮助客户解决产能瓶颈。因此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高速增长,后续将进一步保持快速增加趋势。 | 预增 | 10.17亿 | 2023-02-04 | 2022-09-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9月营业收入:1,095,000万元至1,11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0%至43%。 | 109.50亿~111.50亿 | 公司前瞻把握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积极推进产品平台化战略及Tier0.5级合作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与更多新能源车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市场开拓迅速,公司面向智能电动汽车布局的八大产品线均取得快速发展,订单增长迅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后续随着公司产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完善和加速爬坡,以及汽车电子类相关业务的逐步量产,公司业绩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 略增 | 78.23亿 | 2022-10-17 | 2022-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15,400万元至119,4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8%至63%。 | 11.54亿~11.94亿 | 公司前瞻把握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积极推进产品平台化战略及Tier0.5级合作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与更多新能源车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市场开拓迅速,公司面向智能电动汽车布局的八大产品线均取得快速发展,订单增长迅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后续随着公司产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完善和加速爬坡,以及汽车电子类相关业务的逐步量产,公司业绩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 预增 | 7.31亿 | 2022-10-17 | 2022-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8,800万元至122,8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8%至63%。 | 11.88亿~12.28亿 | 公司前瞻把握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积极推进产品平台化战略及Tier0.5级合作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与更多新能源车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市场开拓迅速,公司面向智能电动汽车布局的八大产品线均取得快速发展,订单增长迅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后续随着公司产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完善和加速爬坡,以及汽车电子类相关业务的逐步量产,公司业绩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 预增 | 7.53亿 | 2022-10-17 | 2022-06-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6月营业收入:654,000万元至69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3%至40%。 | 65.40亿~69.00亿 | 报告期内,疫情对公司经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鉴于公司前瞻布局新能源汽车赛道,积极构建平台型、科技型企业,拥有八大产品线单车配套金额可达3万元,同时创新T0.5级业务模式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因此,公司市场拓展迅速、订单增长迅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后续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 略增 | 49.17亿 | 2022-07-14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4,400万元至71,4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5%至61%。 | 6.44亿~7.14亿 | 报告期内,疫情对公司经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鉴于公司前瞻布局新能源汽车赛道,积极构建平台型、科技型企业,拥有八大产品线单车配套金额可达3万元,同时创新T0.5级业务模式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因此,公司市场拓展迅速、订单增长迅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后续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 预增 | 4.45亿 | 2022-07-14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6,700万元至73,7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5%至60%。 | 6.67亿~7.37亿 | 报告期内,疫情对公司经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鉴于公司前瞻布局新能源汽车赛道,积极构建平台型、科技型企业,拥有八大产品线单车配套金额可达3万元,同时创新T0.5级业务模式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因此,公司市场拓展迅速、订单增长迅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后续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 预增 | 4.60亿 | 2022-07-14 | 2022-03-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3月营业收入:363,000万元至373,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0%至54%。 | 36.30亿~37.30亿 |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平台化战略和T0.5级营销战略推进顺利,各项业务均取得快速发展,面向智能电动汽车的轻量化底盘、热管理等业务增长强劲,线控底盘相关的转向系统、刹车系统、空气悬架业务也取得良好发展,推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 预增 | 24.26亿 | 2022-03-29 | 2022-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4,000万元至38,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2%至58%。 | 3.40亿~3.80亿 |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平台化战略和T0.5级营销战略推进顺利,各项业务均取得快速发展,面向智能电动汽车的轻量化底盘、热管理等业务增长强劲,线控底盘相关的转向系统、刹车系统、空气悬架业务也取得良好发展,推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 预增 | 2.40亿 | 2022-03-29 | 2022-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4,600万元至38,6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1%至57%。 | 3.46亿~3.86亿 |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平台化战略和T0.5级营销战略推进顺利,各项业务均取得快速发展,面向智能电动汽车的轻量化底盘、热管理等业务增长强劲,线控底盘相关的转向系统、刹车系统、空气悬架业务也取得良好发展,推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 预增 | 2.46亿 | 2022-03-29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00,500万元至110,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5%至92%。 | 10.05亿~11.05亿 | 报告期内,得益于公司前瞻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机遇,不断扩大智能电动相关产品线,积极拓展国际国内智能电动客户群,依托系统研发及模块化供货等能力创新业务模式,单车供货金额大幅提升,因此,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较快。 | 预增 | 5.75亿 | 2022-01-13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5,000万元至11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7%至83%。 | 10.50亿~11.50亿 | 报告期内,得益于公司前瞻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机遇,不断扩大智能电动相关产品线,积极拓展国际国内智能电动客户群,依托系统研发及模块化供货等能力创新业务模式,单车供货金额大幅提升,因此,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较快。 | 预增 | 6.28亿 | 2022-01-13 | 2021-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1,600万元至45,6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0%至130%。 | 4.16亿~4.56亿 | 报告期内,汽车行业受到芯片短缺的较大影响,又叠加了原材料涨价、运费上涨等不利因素。由于公司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开拓产品线及客户群,前期积累了大量订单,因此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后续业绩还将进一步释放。 | 预增 | 1.98亿 | 2021-07-10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3,200万元至47,2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0%至119%。 | 4.32亿~4.72亿 | 报告期内,汽车行业受到芯片短缺的较大影响,又叠加了原材料涨价、运费上涨等不利因素。由于公司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开拓产品线及客户群,前期积累了大量订单,因此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后续业绩还将进一步释放。 | 预增 | 2.16亿 | 2021-07-10 | 2021-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1,400万元至25,4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8.86%至136.02%。 | 2.14亿~2.54亿 | 报告期内,公司面向新能源车市场推出的T0.5级平台型服务获得了众多新势力客户的认可,布局的“2+3”前瞻性项目集群开始进入收获期。 | 预增 | 1.08亿 | 2021-04-06 | 2021-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2,000万元至26,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3.5%至128.69%。 | 2.20亿~2.60亿 | 报告期内,公司面向新能源车市场推出的T0.5级平台型服务获得了众多新势力客户的认可,布局的“2+3”前瞻性项目集群开始进入收获期。 | 预增 | 1.14亿 | 2021-04-06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6,000万元至6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5.09%至44.74%。 | 5.60亿~6.00亿 | 报告期内,新冠疫情对全球乘用车市场造成了较大影响,但在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积极应对下,创造了良好业绩。 | 略增 | 4.15亿 | 2021-01-16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1,000万元至6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3.71%至42.48%。 | 6.10亿~6.50亿 | 报告期内,新冠疫情对全球乘用车市场造成了较大影响,但在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积极应对下,创造了良好业绩。 | 略增 | 4.56亿 | 2021-01-16 | 2019-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19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3,500万元。 | 3500.00万 | (一)主营业务的影响报告期内,中国乘用车市场整体呈下行趋势,下游客户即主要汽车制造商产销均面临较大压力,相应对公司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公司报告期预计非经常性损益约为3,500.00万元,上年同期为7,513.81万元,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会计处理对本次业绩预告没有重大影响。 | 不确定 | 7513.81万 | 2020-01-21 | 2019-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1,600万元至50,6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5.39%至38.66%。 | 4.16亿~5.06亿 | (一)主营业务的影响报告期内,中国乘用车市场整体呈下行趋势,下游客户即主要汽车制造商产销均面临较大压力,相应对公司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公司报告期预计非经常性损益约为3,500.00万元,上年同期为7,513.81万元,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会计处理对本次业绩预告没有重大影响。 | 略减 | 6.78亿 | 2020-01-21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5,100万元至54,1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8.18%至40.13%。 | 4.51亿~5.41亿 | (一)主营业务的影响报告期内,中国乘用车市场整体呈下行趋势,下游客户即主要汽车制造商产销均面临较大压力,相应对公司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公司报告期预计非经常性损益约为3,500.00万元,上年同期为7,513.81万元,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会计处理对本次业绩预告没有重大影响。 | 略减 | 7.53亿 | 2020-01-21 | 2019-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9,000万元至21,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6.5%至51.5%。 | 1.90亿~2.10亿 | (一)主营业务的影响报告期内,国内汽车行业呈整体下行趋势,下游客户即主要汽车制造商产销均面临较大压力,对公司业务产生较大影响。(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公司报告期预计非经常性损益约为1,200.00万元,上年同期为4,565.02万元,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会计处理对本次业绩预告没有重大影响。 | 预减 | 3.91亿 | 2019-07-16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000万元至22,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9%至54%。 | 2.00亿~2.20亿 | (一)主营业务的影响报告期内,国内汽车行业呈整体下行趋势,下游客户即主要汽车制造商产销均面临较大压力,对公司业务产生较大影响。(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公司报告期预计非经常性损益约为1,200.00万元,上年同期为4,565.02万元,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会计处理对本次业绩预告没有重大影响。 | 预减 | 4.37亿 | 2019-07-16 | 2018-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6,525.35万元-72,325.35万元,同比变动-1.44%至7.15%。 | 6.65亿~7.23亿 | (一)主营业务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达预期,主要原因是前期投入较大的汽车电子项目(IBS、EVP)未能按预定计划实现生产、销售目标,公司其他业务板块保持基本稳定。(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732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6,302.81万元。本期非经常性损益系由获得的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扶持资金、理财收益等构成。(三)会计处理的影响公司于2017年年底收购的底盘业务,即四川福多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交割后更名为“四川迈高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和浙江家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交割后更名为“浙江拓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被新纳入本年度合并报表范围。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上述业务本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70,000万元,净利润约5,000万元,为公司本年度业绩带来积极影响。 | 续盈 | 6.75亿 | 2019-01-31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4,257.35万元-80,057.35万元,同比增长0.62%-8.48%。 | 7.43亿~8.01亿 | (一)主营业务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达预期,主要原因是前期投入较大的汽车电子项目(IBS、EVP)未能按预定计划实现生产、销售目标,公司其他业务板块保持基本稳定。(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732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6,302.81万元。本期非经常性损益系由获得的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扶持资金、理财收益等构成。(三)会计处理的影响公司于2017年年底收购的底盘业务,即四川福多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交割后更名为“四川迈高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和浙江家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交割后更名为“浙江拓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被新纳入本年度合并报表范围。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上述业务本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70,000万元,净利润约5,000万元,为公司本年度业绩带来积极影响。 | 略增 | 7.38亿 | 2019-01-31 | 2017-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7499.8万元-71,499.8万元,同比上期增长:14%-21%。 | 6.75亿~7.15亿 | (一)主营业务的影响2017年度中国汽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部分国产自主品牌整车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受此影响,做为稳定的配套供应商,公司为该部分客户提供配套的四大业务板块(减震器、内饰件、轻量化悬架、智能刹车系统)的销量均实现稳步增长,从而带动了公司营收和利润的增长。
(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预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5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2,471.17万元。本期非经常性损益系由获得的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扶持资金、理财收益等构成,其中获得的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扶持资金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4,427万元。
(三)会计处理的影响公司于2017年12月26日完成对收购标的四川福多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收购后更名为“四川迈高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和浙江家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收购后更名为“浙江拓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交割程序,上述2家标的公司的损益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对公司2017年度业绩不构成影响。 | 略增 | 5.91亿 | 2018-01-24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4999.96万元-78999.96万元,同比上期增长:22%-28%。 | 7.50亿~7.90亿 | (一)主营业务的影响2017年度中国汽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部分国产自主品牌整车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受此影响,做为稳定的配套供应商,公司为该部分客户提供配套的四大业务板块(减震器、内饰件、轻量化悬架、智能刹车系统)的销量均实现稳步增长,从而带动了公司营收和利润的增长。
(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预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5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2,471.17万元。本期非经常性损益系由获得的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扶持资金、理财收益等构成,其中获得的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扶持资金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4,427万元。
(三)会计处理的影响公司于2017年12月26日完成对收购标的四川福多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收购后更名为“四川迈高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和浙江家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收购后更名为“浙江拓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交割程序,上述2家标的公司的损益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对公司2017年度业绩不构成影响。 | 略增 | 6.16亿 | 2018-01-24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0%~60% | 6.13亿~6.54亿 | 2016年,公司研发能力使公司业务得到进一步拓展,对本期业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预增 | 4.09亿 | 2017-01-19 | 2015-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800-970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6.4%至3.2% | 8800.00万~9700.00万 | 公司预测2015年一季度经营状况良好,主营业务较上年同期稳中有升,但2015年一季度利息支出同比将大幅增加,同时考虑到本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将于2015年一季度完成, 发行过程中产生的广告费、路演及财经公关费、上市酒会费等费用将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公司可能会出现2015年1-3月业绩同比略有下降的情况。 | 续盈 | 8928.38万 | 2015-03-03 | 2015-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略有下降 | 9209.50万 | 根据公司经营状况以及对2015年1-3月业绩的预测,预计2015年1-3月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在8,800万元至9,700万元之间,较2014年1-3月增长约为-6.4%至3.2%之间。公司预测2015年一季度经营状况良好,主营业务较上年同期稳中有升,但2015年一季度利息支出同比将大幅增加,同时考虑到本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将于2015年一季度完成,发行过程中产生的广告费、路演及财经公关费、上市酒会费等费用将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公司可能会出现2015年1-3月业绩同比略有下降的情况。 | 略减 | 9209.50万 | 2015-03-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