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斯林(600215)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全球汽车产业链面临重构压力。北美汽车市场受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持续冲击,主机厂因处于政策观望状态,导致新项目投放不及预期,公司在手项目未能按期启动;国内汽车市场行业竞争加剧,主机厂新产线投资需求放缓。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遵循全球化发展战略,围绕“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市场为先,创新引领,做精做专先进制造产业”的经营指导思想,对外积极关注市场政策动向,及时调整市场开拓策略,深耕汽车产业,积极拓展非汽车行业优质客户,加大核心客户的深度绑定与合作,并积极拓展新客户;对内持续推进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工业自动化融合应用、创新发展;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质增效;弘扬企业文化,加强团队建设,为业务全面赋能。 1.积极开拓市场,实现订单有效增长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市场以北美市场为主,报告期内,北美汽车产业政策发生了极端变化,从原支持电动汽车发展转为支持传统燃油汽车发展,叠加2025年以来国际贸易政策的频繁变动,加剧了市场波动,对北美汽车产业产生较大影响。政策的不确定性致使主机厂对未来市场环境难以判断,为了规避风险,纷纷选择延后已有产线投资项目并全面暂停新的投资计划。2025年 5月,美国《OBBBA法案》正式发布新的汽车产业相关政策,政策明晰后汽车主机厂项目逐步启动,并持续释放新的投资计划。公司积极关注政策趋势,调整市场开拓策略,与核心客户保持深度沟通,抓住市场发展机遇,主动跟进客户投资计划及项目释放节奏,积极开拓新客户。上半年公司境外业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43.06%,新签订单的有效增长为公司业绩恢复提供保障。未来北美市场恢复速度将逐步加快,公司将持续保持与客户的紧密沟通,加大高意向及潜在订单的投标力度,不断推动新项目订单落地及增长。2.优化业务结构,持续拓展非汽车市场为降低汽车行业的周期性和波动性影响,公司持续推动将汽车制造工业自动化的先进技术和项目成果在其他工业制造领域的转化,不断优化业务布局及客户结构,向非汽车产业自动化领域渗透,逐步构建“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强与某国际仓储自动化行业战略客户的合作,研发新的业务单元并成功交付,获得客户的高度评价,为后续订单获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与现有装配式建筑战略客户保持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拓展更多建筑材料等细分行业客户。上半年公司非汽车制造业务占比继续提升,在汽车行业严峻的市场环境下,有利保障公司的业务发展。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展在智能仓储、航空制造、建筑装配、工程机械、大消费等领域市场的布局,推动工业自动化业务应用向其他制造业的渗透,助力客户生产制造水平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公司产业布局与客户结构的优化升级。3.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聚焦机器人自动化与智能制造,以产学研用模式加速技术转化,密切关注及探索智能机器人、工业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不断发展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基于在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丰富技术和经验,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开发的六足仿生智能机器人目前已装配完成,目前正在开展飞机制造装配工厂应用调试。该智能机器人采用并联腿构型,单机行走负重设计指标 80kg,配备 3D视觉识别系统具备多模态环境感知能力,并基实时控制系统,采用视觉定位、力觉顺应的方式实现行走、装配,既可单机运行也能双机协同,满足不同工作场景需求。该机器人未来有望在飞机制造等大型装备领域开展应用,推进智能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在工业 AI领域,公司与国际优秀人工智能公司 Mindtrace等开展的视觉缺陷检测、3D自适应抓手等方面的技术开发进展顺利;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联合研发的适用于飞机制造产线的AI融合MES系统已经完成,通过建立标准化航空制造数据模型,可实现飞机制造生产流程的信息化、各工位的生产可视化、产品质量的可追溯化、生产工单的无纸化,提升飞机智能制造产线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同时,公司成功研发了自动缝纫工艺材料进给技术减少作业循环时间,提高操作效率。公司将充分利用在工业自动化项目中积累的宝贵技术数据和经验,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场景应用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更智能、更灵活的整体工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4.弘扬企业文化,加强团队建设基于全球化的业务布局,公司在中国、美国、墨西哥设有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团队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公司倡导“敬业、实干、团队、学习、竞争”的企业文化,遵循“敬天爱才,共创辉煌”的人才理念,持续打造一支国际化、专业化、高知化、年轻化,责任感强、响应迅速的人才团队。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构建“选育用留”全链条机制,尊重全球员工的背景差异,倡导以数字说话、以业绩论英雄的绩效理念,并建立与项目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加强国际化与专业化团队建设,为核心人员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并充分推动国内外优秀管理团队、研发技术人员的双向交流,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业务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