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瑞达(600223)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上半年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5亿元。主要经营情况如下:1.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拓市扩销增效 (1)化妆品板块 2025年上半年化妆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94亿元,同比减少7.73%。其中,颐莲品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54亿元,同比增长23.78%;瑷尔博士品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1亿元,同比减少29.97%。 品牌营销:上半年,化妆品板块不断加强品牌建设,注重打造品效协同的营销增长引擎。颐莲官宣喷雾全球代言人张凌赫,举办颐莲夏日喷雾节活动,喷雾品线销售额4.82亿元,增幅43%;瑷尔博士官宣品牌挚友十个勤天,品牌定位升级为“中国微生态护肤品开创者”,上新287面膜、287水乳等,287面膜上市两个月销售额近1000万元;珂谧举办2025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发布会暨珂谧KeyC穿膜胶原新品首发式,发布行业首创的穿膜胶原技术,推出穿膜胶原系列新品,胶原次抛上半年销售额超过1400万元;善颜与新华书店联合打造“书香+生美”沉浸式快闪体验店,开业“生美+医美”双美旗舰店,上半年拓展线下店20家;伊帕尔汗举办第六届薰衣草文化活动,纯露类产品位列京东纯露类目第1名。 上半年,瑷尔博士积极推进业务调整,通过四大举措构建健康发展新格局:一是转变团队思想,搭建优质团队生态,从盯问题转向盯业务;二是加强全渠道价格管控,完善价格管控政策与稽查机制;三是优化品线结构,在巩固微生态修护系列的益生品线市场占有率基础上,推出益生升级287品线,着力打造微生态抗衰系列的闪充品线和王浆酸品线;四是强化内容创新驱动,优化资源投放,通过打造优质内容和创意输出提高投产,打造差异化内容竞争优势。 渠道建设:上半年,化妆品板块线上渠道实现营业收入9.21亿元,占比84.20%;线下渠道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占比15.80%。线上渠道方面,天猫渠道优化投放,深化精细化运营,依靠内容+流量推动业务增长。直播渠道创新自播形式,如打造官宣代言人日不落专场直播、上线快手AI数字人等,颐莲自播渠道上半年同比增长28%,同时,调整达播策略,优化达播产品结构,挖掘品线机会点,重点拓展中腰部主播资源。线下渠道持续拓展,积极开拓永辉超市、名创优品、OTC等销售通路。 (2)医药板块 2025年上半年医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减少13.87%。上半年,医药板块渠道下沉与产品力提升并举。新开发县级以上医院与OTC客户200余家。推动核心产品升级,舒腹贴膏启动包装升级,颈痛颗粒推出线上专属规格,小儿解感颗粒入选儿童流感推荐用药。不断提升品牌声量,积极参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年会、中国药店百樯会等行业大会,明仁颈痛颗粒斩获乌镇健康大会西湖奖·最受药店欢迎的明星单品。与此同时,积极发展药食同源业务,牵头制定“药食同源”认证标准,聚焦黄精、人参、肉苁蓉等提取物原料,在原料端与大客户达成合作,提升原料供货量;加强内部协同,与化妆品板块联合开发产品,与商业集团内部产业链接合作。 (3)原料及衍生产品、添加剂板块 2025年上半年原料及衍生产品、添加剂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4.15%。收入结构来看,透明质酸原料上半年销售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医药级透明质酸销售收入1608.81万元,同比增长287.3%。毛利率方面,透明质酸原料业务整体毛利率为47.1%,同比增长8.5个百分点。品牌及营销方面,上半年先后参加了广州“PCHI展会”、上海“IHMD峰会”、上海“CPHI”制药原料展会、阿姆斯特丹“in-cosmeticsGlobal2025”化妆品原料展会等美妆、食品级及医药级各类国内外展会10余场,加快国内原料品牌客户开发及国际原料市场拓展,与此同时,加速培育定制化营销模式,拓展原料应用领域,并打造医药级透明质酸专业团队,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医药级透明质酸市场涵盖欧洲、亚洲等。 2.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持续增强 (1)化妆品板块 公司秉承“妆药同源,科技护肤”,注重科研基础的搭建,在透明质酸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系列成就,建立了基于皮肤菌群及其对皮肤影响相关性研究的基础研究体系,提出了皮肤微生态科学护肤理念,并加大合成生物学、功效基础等研究投入,由单一美妆主业升级为“生美+医美”双美新生态。公司科研团队由生物、化学、医药等多个学科和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组成,在渗透技术、纳米包裹技术、靶向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覆盖了透明质酸、重组胶原蛋白、王浆酸等多个研究方向。基于不同的科技方向创建了不同的品牌,形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5+N”品牌布局。 报告期内,产品创新方面,化妆品板块共上市新产品80余个,包括瑷尔博士287面膜、颐莲紫光双萃精华水等重点新品。专利方面,新授权专利23项。基础研究方面,原料包覆载体平台完成7种纳米包裹载体类创新原料和6种超分子类创新原料开发;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经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应用研究方面,珂谧首创穿膜胶原技术,胶原皮下渗透率提升27.5倍;深化王浆酸项目,完成王浆酸精研金致系列产品开发储备,并于7月底上市。医疗器械方面,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Ⅱ类)取得产品注册证。 (2)医药板块 公司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糖及糖复合物药物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骨科疼痛类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同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 同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及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和市场化推广,授权专利先后获得多项中国专利奖、山东省专利奖、济南市专利奖。公司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产品创新为先导,广泛拓展科研开发合作,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有一支高素质的医药科研队伍。 报告期内,明仁福瑞达分析测试中心通过CNAS实验室认证。药品研发方面,获得利丙双卡因乳膏生产批件,克立硼罗软膏完成注册申报,夫西地酸乳膏、乌帕替尼缓释片完成生产验证,激活更年灵片、杞菊地黄口服液等7项老品种。药食同源研发方面,牵头制定《药食同源健康产品认证通则》,上市荒漠肉苁蓉浓缩液、九华黄精膏、红参粉等5项特色原料。 (3)原料及添加剂板块 报告期内,焦点福瑞达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报告期内新增4项发明专利授权,同时,有序推进国内与国际医药级项目申报工作,完成SH-MDN和SH-MDI两款三类医疗器械用透明质酸钠原料主文档登记,完成玻璃酸钠原料药技术审评并正式转为A类备案状态,完成两个规格滴眼液级玻璃酸钠的韩国注册,获得注册证。福瑞达生物科技自主研发的二羟基苯乙醇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新原料备案,自主研发的纳他霉素通过美国FDA原料药DMF备案。 3.推进数智化转型升级,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数智化建设。公司旗下福瑞达生物股份构建覆盖研发、生产、营销的数智生态,成功入选2025年山东省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名单。研发端以PLM系统为产品开发奠定数智化基础,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加速创新迭代;生产端通过MES与ERP系统的深度融合,推动生产制造迈入智能协同阶段;营销端以多系统联动实现费用精准管控、产品全流程追溯及客群精细化运营,上线电商费用分析、经销商数字化系统等。在 AI技术应用方面,成立AI原料检索等15个专项小组,推广客服AI、视频制作、智能排产等应用场景。公司旗下明仁福瑞达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能耗与效率的双重突破。其智能化提取车间,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控制生产参数,有效降低蒸汽能耗,提升产能,同时大幅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将绿色制造融入工业化全流程,通过绿色工艺优化,优先选用环保物料,连续多年通过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能源管理等四大体系认证。与此同时,公司于报告期内积极拓展新场景、新模式,化妆品板块工业旅游接待330余批、9000余人次,入选山东省第六批“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山东省元宇宙创新“名品”应用“名景”及“2025新消费创意互动营销案例”。 (二)下半年经营计划 1.化妆品板块: 推动以产品线为主导的营销组织重构。以品线管理牵引产品开发、渠道策略、内容生产及用户运营,从渠道“卖产品”向品线“经营用户需求”转型。喷雾品线聚焦推广新品高保湿修护喷雾,重点拓展医美后补水人群,覆盖晒后、换季修护等场景,联动明星及文创IP赋能情绪价值,持续巩固喷雾类目市场地位;嘭润品线继续发力“中国高保湿”项目,聚焦熬夜高保湿场景,全渠道协同夯实“中国高保湿”品牌认知,以牌带品拉动二梯队嘭润货品销售;益生菌品线基于微生态屏障,以修护线为核心进行资源配置,以洁颜蜜为主品打通全渠道;闪充品线延续品牌的抗老定位,力争打造成为爆发力强的高客单大单品;胶原品线加强穿膜胶原品牌宣传,实现透皮胶原次抛TOP1。 聚焦新品孵化,深挖潜在机会点。颐莲积极推广新品双萃精华水,同步布局淡斑霜等功效新品,洞察各渠道市场机会,开发渠道潜力机会品,持续开拓市场增量空间。瑷尔博士以新品287面膜为核心驱动全品线增长,借助强场景化营销强化品牌修护定位;推出王浆酸精研金致系列,提升品牌基调。 加强化妆品及医疗器械创新储备与研究。加速透明质酸、重组胶原蛋白、王浆酸等化妆品核心原料的技术壁垒构建与场景应用研究,完成植入级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主文档登记,力争取得2项Ⅱ类器械注册证。 2.医药板块: 渠道方面,面对集采降价、市场准入难、渠道分散等行业挑战,构建区域准入策略,聚焦等级医院和连锁药店等专业渠道,修订全产品价格秩序体系、优化推广模式区隔、重构线上线下体系,提升产品线可及性。营销方面,推进组织机构变革,按照产品线及核心客户类型重构销售团队,增强OTC渠道运营力,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品牌拉动和流量带动转型,以连锁大数据分析为依据,聚焦颈痛系列、小儿解感、舒腹贴膏、丹皮酚软膏,重点支持大连锁及重点区域。产品方面,聚焦资源重点支持核心药品突破,推进核心药品进入医保、基药目录;打造骨健康、睡眠疗愈、性腺抗衰、家庭护理四大消费场景,推动零售场景从“商品交易”向“健康干预”升级。 研发方面,紧扣市场需求和战略方向,坚持“仿创结合、中药为本”,围绕现有产品二次开发、药食同源研发,深度开发“中药+”业务。药食同源板块围绕消费者需求,聚焦黄精、人参、肉苁蓉等核心原料产品进行深度开发,依托中药智能化提取技术开发差异化药食同源产品,强化终端市场布局。 3.原料及添加剂板块: 原料领域,加快透明质酸医药级产品注册与市场推广,围绕国内外重点客户与重点产品,系统推进高端领域的业务拓展;持续深耕美妆核心客户,推动新品测试与替换进程;食品板块重点围绕氨基丁酸、透明质酸钠开发多款功能型产品;医疗器械领域稳步推进与大客户的商业化进展。 添加剂领域,稳定纳他霉素的市场规模和新应用的开发推进,保证食品级纳他霉素的市场稳定,同步推进医药级,农业级和动保规格产品的开发。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