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鑫股份(600621)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聚焦证券主业,坚持金融科技引领业务发展的核心战略,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有效推进收入结构和利润结构转型,在公司党委、董事会和经营班子的领导下,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经营和发展任务。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385,223万元,较上年期末余额增加1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43,877万元,较上年期末余额增加8.91%;营业总收入227,331万元,同比增加12.97%,其中营业收入1,167万元、利息收入57,089万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69,07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539万元,同比减少8.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017万元,同比增加108.48%。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2023年度金牛金信披奖”。华鑫证券荣获 “证券公司金融科技金牛奖”、“2024年金牛券商集合资产管理人”、 “2024中国证券业资管固收团队君鼎奖”、“2024中国证券业资管量化团队君鼎奖”、“2024中国证券业数字化创新服务实践案例君鼎奖”、 “金鼎奖·创新突破托管券商奖”等多项行业重量级奖项。华鑫证券积极扩大结对帮扶地区范围,助力乡村振兴,通过乡村教师培训、组织帮扶、消费帮扶、生态和文化帮扶等,持续为帮扶县就乡村振兴提供教育、公益等方面的支援。华鑫证券成立“鑫善”华鑫证券乡村振兴慈善信托,是行业内首批将资产管理产品管理费用于慈善信托产品的券商。华鑫证券的市场形象和品牌影响力有效提升,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效果进一步呈现。 (一)证券相关业务 1、经纪业务 2024年市场波动较大,前三季度市场整体低迷,交易活跃度较弱,受市场环境及佣金率下降的影响,经纪业务面临较大压力,“924政策行情”带动了市场回暖,经纪业务经营情况显著回升。华鑫证券依托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突出优势,通过交易系统持续迭代升级,巩固在交易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提升客户服务效率,股基交易量市占率和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在行业的排名稳中有升。报告期内,华鑫证券股基交易量与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行业排名均位列行业前三分之一阵营。 在客户拓展方面,华鑫证券积极发展多元的获客渠道,其中线上渠道引流合作效果明显。同时,华鑫证券通过举办针对私募及资管合格投资者的营销活动,进一步扩大合格投资者的数量,并积极组织开展专项营销活动,在第四季度交易量连续创下历史纪录。 报告期内,华鑫证券成立财富管理总部,加快推进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财富管理一体化平台一期功能已经建设完成,通过了解客户的投资偏好和投资需求,推进对客户的分类分层差异化管理。丰富产品种类,加强产品货架管理,进行产品持仓分析,为客户提供相对系统化的金融产品配置建议。华鑫证券完成公司首只券结ETF产品的销售,创下公司历史销售单只产品的销量新高。 2、自营业务 2024年市场无风险利率延续震荡下行趋势,债券市场整体走出了一轮牛市行情,信用债在国家大规模化债政策的推动下,信用风险逐渐释放,信用利差持续压缩。综合自营业务通过多种策略、多元资产配置,挖掘跨市场投资机会,交易和配置双重发力,确保收益的稳健性,成为了公司经营发展的稳定器。 固收投资业务线在“资产荒”的环境下,丰富固收投资业务版图,跨市场资产配置,精细化利率策略研究,充分挖掘利率市场盈利空间,实现了收益的有效增厚。通过灵活使用利率衍生品、开发中性投资策略、配置固收+资产等偏权益资产敞口等方法,有效对冲阶段性利润波动,确保收益的稳健性。销售交易业务线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提升交易和服务能力,已初步构建内部报价体系,撮合业务交易量有效提高,增加客户黏性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在银行间市场的活跃度。权益投资业务线始终秉承稳健投资理念,加强研究、审慎分析、灵活应对、控制风险敞口,根据市场情况不断调整、优化投资组合和仓位水平,抓住重要政策窗口期适度增加投资仓位,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效益。 为进一步提升综合自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综合自营业务加速建设多条线的金融科技系统,优化投资研究流程,提高交易执行效率,强化风险监控与管理能力,推进综合自营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3、资管业务 资管业务以创新驱动业务发展、以投研驱动产品竞争力提升、以特色系统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持续围绕“收益稳、波动低”的核心定位,坚持“为客户资产持续增值而努力”的核心工作原则,构建稳健业务体系,努力为客户创造绝对收益。报告期内,资产管理总规模和业务净收入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报告期内,华鑫证券客户资产管理受托资金规模排名与净收入排名位列行业前三分之一左右。 报告期内,资管业务积极推进业务创新,创设了行业年度第一只MOM产品,实现了全过程风控MOM业务模式,扩宽了保险、理财、信托等机构业务的合作场景,良好地发挥了华鑫证券金融科技和资管资产配置组合投资的协同优势。同时,结合投研优势发行“固收+”策略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配置需求,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华鑫证券积极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功能,报告期内合计参与资产证券化项目25单,并成功发行“重庆市首单知识产权ABS”,且发行的“全国首单技术产权ABS”入选人民网发布的“2023优化营商环境案例”。截至报告期末,华鑫证券已申报3单知识产权类ABS储架规模15亿元,助力30家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报告期内,华鑫证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的申请。 4、投行业务 2024年,因市场政策调控和行业严监严管等因素,A股市场IPO和再融资规模同比大幅下降。城投企业债政策延续收紧态势,净融资规模由正转负,城投债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华鑫证券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和做好直接融资服务商的功能定位,投行业务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债券承销规模和债券承销收入的双增长。 报告期内,华鑫证券债券融资业务秉持“积累优质项目,培育优质客户”的宗旨,以严格遵守合规要求、防范业务风险作为核心理念,及时调整业务策略,专注于服务中高资质客户,加强对长期限产品的布局,持续对团队结构进行优化和完善。一方面,持续深耕长三角、珠三角、西南等重点经济区域,不断挖掘市场潜力,巩固市场优势地位;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业务版图,将业务触角进一步延伸至新疆、西藏、广西等地区,通过与当地政府、企业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入调研并精准把握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为客户定制更为精准、高效的融资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华鑫证券债券承销规模171.89亿元,同比增长94.09%,承销发行债券53只,较2023年度发行债券19只,同比增长178.95%。 报告期内,华鑫证券股权融资业务确定以北交所业务和并购重组业务为发展重点,以“基地化”为主要举措的战略方针,积极推进业务协同联动,深耕区域资源,为企业提供资本运作方案,协助多家企业完成新三板挂牌及定增等业务,同时持续推进北交所上市项目相关工作。 5、信用业务 报告期内,信用业务以优化两融业务开户流程、加大两融营销活动为工作重点,积极追踪具有潜力的客户,制定差异化的开发策略,将普通客户和引流客户转化为两融客户。一方面建立多维度的两融业务风险控制体系,力求从制度建设、授信体系、监控机制、风险报告、信息系统等多方面对融资融券业务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另一方面,借助金融科技赋能的优势,通过挖掘客户需求,不断完善基于金融科技产品线的两融业务解决方案,面向各类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两融交易服务。 6、研究所业务 在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所积极探索研究业务高质量发展道路,聚焦总量、硬科技、大消费、高端制造、大周期五大热点领域,前瞻性布局人工智能、主题投资等行业,引进具备前沿产业深度认知的研究人才,锻造研究团队差异化竞争壁垒。多维拓宽研究业务广度,对外持续为海内外核心机构客户提供高水平投研服务,对内为各业务条线提供研究赋能。报告期内,华鑫研究对外发布研究报告1861篇,覆盖467家A股上市公司,在机构评选中获得“wind第12届最佳北交所研究机构”荣誉,在重点头部机构客户研究综合排名中实现突破并跻身前列,持续上线迭代投研服务产品。华鑫研究纵向深挖产业研究,横向扩充多元创收,持续加强投研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探索AI大模型在投研领域的垂类应用,致力于打响华鑫研究品牌知名度。 7、期货业务 报告期内,华鑫期货围绕“稳定经营,聚焦优势,改善结构,做大规模” 聚焦经纪业务及资管业务两条主线,开展工作部署并落地了一系列的经营举措。初步完成了分支机构网点的布局,为公司的发展打好扎实基础;提升了分支机构团队的引进能力,优化了业务绩效考核管理方案,并对原业务团队进行优化调整;成立了首只CTA主动管理型资管产品。同时持续严抓合规风控,全面梳理公司各业务板块的潜在风险点并建立完整的合规体系,全方位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8、另类投资业务 报告期内,另类投资业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华鑫投资加强投后管理工作,通过对已投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问询、实地调研、经营数据分析、股东交流等多种方式,关注已投企业日常经营情况,并形成定期投后管理报告。报告期内,华鑫投资获得甲子光年颁发的2024年度中国最佳科技股权投资机构50强称号。 (二)其他业务 部分持有型物业经营业务 报告期内,地处上海市中心福州路666号的华鑫海欣大厦(原金陵海欣大厦,公司持有该大厦产权人上海金欣联合发展有限公司50%股权)平均出租率99.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