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汽研(601965)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聚焦“创新突破”年度主题,以“新作为、新突破、新发展”为目标,勇创新,敢突破,在经营发展、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品牌赋能、党建经营融合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97亿元,同比增长14.65%,实现利润总额11.40亿元,同比增长14.00%。 (一)强化市场开拓导向,推动发展质量迈上新台阶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强化各板块业务协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通过“技术+品牌”赋能,全力做好客户服务,进一步深化“一企一策”市场方针,与主要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检测工程事业部在做好法规业务基本盘的同时积极拓展委托开发业务,深耕乘用车大客户服务,采取销售驻点、申报服务上门等方式,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核心客户集群。大客户“专班策略”+“一企一策”效果明显,安全、驾乘、出口等战略业务合作持续深化,整体业务体量再创新高。 能源动力事业部完成新能源汽车消防安全体系建设,推出中国汽车能效分级规程。业务端以“电能、氢能、储能”三个领域为核心导向,深挖客户需求,积极开拓市场,业务订单持续提升,产能得到有效释放。同时实现了氢能产业化与装备业务“0”的突破,逐步构建起多地氢能产业属地化服务能力。 信息智能事业部抢抓汽车智驾渗透率提升机遇期及相关强监管执行窗口期,持续推进标准研究制定、能力建设和资质完善,精准开拓新兴市场,积极拓展目标客户群体和业务范围。事业部总体业务及新签订单显著提升,在智慧座舱、信息网络安全等战新业务领域实现快速突破。 后市场事业部以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核心,聚焦在用车检测及装备集成服务两大业务,平台公司正式注册成立,顺利完成去筹工作;在标准研究、技术开发、渠道建设、商检应用等方面有序推进;参与制定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检验领域首个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商业模式日臻成熟,商检及装备集成业务成功破冰。 装备事业部坚持“汽车+N”发展战略,坚持“技术是第一核心力”的原则,勇于改革创新,逐步由单一业务向集成化项目转型,围绕风电、轨道交通、军工等方面持续突破,进一步拓展市场范围。 凯瑞特种车公司构建多品牌经营,持续推进出口车型开发,拓展环卫项目,同时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控制风险,积极迈出改革关键一步,其下属凯瑞科信公司进入清算退出程序。 (二)强化资本创新驱动,激发内生发展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在投资并购方面,有序推进“专业化整合”,完成中国中检内口岸业务相关公司股权收购,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控股收购南方试验场公司,完成投资协议签订;在重大能力建设方面,“全球汽车通信测评技术创新基地”顺利落成投产,华东总部基地基建与试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稳步推进;在战略资源获取方面,完成苏州阳澄半岛试验场和成都中德试验场的合作运营;在国际化方面,利用中国中检国际化网络资源,联合行业组织初步建立涵盖欧洲、东南亚、日韩、中东等地区海外服务网络,与马来西亚道路交通安全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与意大利测试认证机构CSI签署框架合作战略协议。 (三)强化科技创新攻关,奠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 公司持续深化“产品为王”理念,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搭建了大安全测评虚拟技术中心,围绕大安全技术方向立项产品开发项目11项;获得省部级、行业科技奖励27项,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7项;成功获批国家级课题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获批国拨资金突破亿元,创历史新高;授权专利175件,登记软件著作权63项。公司承担的我国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风电机组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正式建成交付并投入运行,实现了我国风电测试领域“卡脖子”项目的成功突破;耐久性试验用四驱底盘测功机、智能汽车测试目标物系统等2项成果被认定为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公司连续第六次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四)强化治理体系建设,释放管理效能取得新成效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科改行动”再次荣获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专项考核“标杆”评价;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实施方案荣获国务院国资委“A+”评级,公司将加快推进向专业突出、创新驱动、管理精益、特色明显的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迈进。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公司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梯队建设方案,完成首批专家聘任,搭建了各人才序列的培养体系。在精益管理提效方面,公司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持续迭代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两金”风险动态监控体系,促进应收尽收。在风险防范方面,公司不断完善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打造了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长效防控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