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中国动力(600482)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公司合规经营、规范管理的重要一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事前算赢、事中控赢、事后真赢”的理念,坚持价值创造、管理提升,统筹科研生产经营各项工作,聚力推动动力装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03亿元,同比增长17.82%;
  完成工业总产值451.02亿元,同比增长19.03%。
  (一)军工科研生产任务圆满完成 2023年,公司一是强化科研生产任务时间节点安排,落实军品责任考核,监控重点任务进度,协调共线产能优先保证军品生产,年度军工科研生产任务圆满完成。二是积极对接客户,加强防务产业承接力度,新接合同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三是坚持“主动对接、靠前保障”,持续提升维保、服务类业务比重,持续增强防务产品服务保障能力。
  (二)船海产业与应用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1.船海产业 2023年,我国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已连续 14年居世界第一。公司得益于我国造船业高速发展,船海产业实现新的突破:新签合同 275.98亿元、同比增长47.32%;完成工业总产值182.44亿元、同比增长36.49%。
  (1)低速柴油机 (2)中、高速柴油机
  2023年,公司中、高速柴油机产能在优先满足防务装备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在工程船等民用船舶主机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公司生产民船用中、高速柴油机 758台;中、高速柴油机功率1,321,065KW。新接民船用中、高速柴油机 799台,同比增长17.85%;中、高速柴油机功率1,296,147KW,同比增长5.18%。
  (3)综合电力
  2023年公司持续开拓中高端智能船型市场,推动自主化电力推进系统大规模应用。10MW级全电力推进系统的“赭山”号甲板运输船、沙特JANA150人生活服务平台等项目中的配电系统、能量管理系统、主侧推变压器、主侧推变频器、主侧推电机、主侧推推进遥控系统等关键装备均为公司自主研制、自主供货,保持了船舶海工全电动力领域的领先地位。
  (4)机电装备制造
  2023年,公司生产锚绞机603台、同比下降5.8%,生产舵机78台、同比下降21.2%,生产船用齿轮箱143台、同比下降48%。
  2.应用产业
  公司持续加强陆上市场开拓力度,推动应用产业稳步发展,较好的完成了计划指标。2023年公司应用产业新签合同267.37亿元、同比增长13.10%,完成工业总产值216.49亿元、同比增长16.12%。
  (1)燃气动力。基于前期与海外用户的良好合作(2022年新签20台套机组供货合同),年内公司又签订了9台 CGT25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供货合同,实现国产25MW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海外批量供货;签订15MW和30MW燃气轮机叶片批量供货订单,海外市场持续保持新机供货和售后服务市场的同步增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3年,公司新签燃气轮机制造合同9台套、同比下降55%,合同金额9.32亿元、同比下降53.7%;交付燃气轮机7台套、同比增长250%,合同金额6.61亿元、同比增长441.6%。
  (2)蒸汽动力。公司紧跟“双碳”战略,结合新能源储能技术发展趋势,首次提出储热型热电联产共享储能电站解决方案,年内成功中标新疆奎屯市东工业园储热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有望入围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此外,年内公司交付了繁昌经济开发区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抚顺新钢铁15MW饱和蒸汽发电项目、惠生M166陆上发电模块废热锅炉项目。报告期内,公司蒸汽动力产品新签合同2.52亿元,同比增长40.26%。
  (3)化学动力。在汽车低压电池业务领域,公司获得一汽丰田2023年多个量产项目定点,华晨宝马 2025-2028项目持续推进,12V电源正式量产并向华人运通批量供货;售后市场深推产品差异化策略,全年新开县区级经销商500余家。2023年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销售1,451万只,同比增长3%;汽车起停电池销量达到432万只,同比增长9.02%。在锂电池领域,软包pack产线和铝壳Pack线正式投产,网约车高压电池包换电项目批量供货,第二代驻车空调锂电产品开展路测,地铁工程车用800V高压锂电池组正式签订合同,完成48V24Ah电动自行车电池模组3C认证。
  (4)其他业务:在海工辅助平台领域,年内与沙特JANA公司等客户签订了9座海工平台订
  单,市场占有率稳居首位;在偏航变桨领域,偏航变桨齿轮箱获得金风科技、明阳智能、中船海装等各大主机厂认可,均占据上述客户最大份额。3.新兴产业公司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绿色能源装备、绿色船舶装备、新能源储能等新兴产业持续发力。
  (1)绿色能源装备:在风电配套领域,公司在大功率主增速箱、偏航变桨齿轮箱及运维后服
  务市场持续发力,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年内公司风电主增速箱及偏航变桨齿轮箱新签合同分别为1,656台、99,609台,同比分别增长61%、64%;年内交付分别为510台、60,256台,同比分别增长 68%、58%。在核应急发电领域,公司与三大核电工程公司共签订 23台套核应急发电机组供货合同,新签台套数同比增长109.09%。规电力推进系统到混合动力系统的多种动力系统型式全覆盖,承接了山东蓝鲲海工 1500吨风电安装平台、国内首座 75米水深海上自升式勘测试验平台、南通象屿 1600T海上风电平台、海星350客位纯电动船等多个船舶海工项目的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任务。
  (3)新能源储能:公司精准把握储能市场爆发增长趋势,锂电储能业务快速发展,锂电储能业务营业收入约12亿元,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初步在锂电储能市场打响了“风帆”品牌。年内相继获得10余个储能项目,项目规模累计达到约1.64GWh。2023年储能业务实现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033%;新签合同17.72亿元,同比增长622%。
  (三)科学技术取得重大成果
  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立足自主可控,加快高端、绿色、智能等新产品研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制定多项行业标准
  公司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主持或参与行业重大技术研发、标准制修订,组织承担行业研讨活动,积极与行业伙伴进行密切交流合作,采取项目合作、联合开发等形式,共同推进行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主持或参加34项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编制与发布,其中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10项。
  2.技术创新取得重要突破。
  (1)燃气动力:完成超低排放 H-25(42)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振动问题改进,实现该型机组全球首次商业应用;完成燃驱压缩机组动力涡轮PT30-D首件鉴定验收。
  (2)柴油机动力:中船动力集团自主研制甲醇双燃料发动机M320DM-PFI完成原理认可试验,自主研发的首台8ML320F船用柴油机完成型式认可试验,国内首台超大缸径中速机单缸技术集成验证平台 SCE450完成总装点火,全球最大缸径两冲程低速双燃料单缸试验机 920mm缸径单缸技术集成验证平台成功点火动车;中船发动机完成甲醇双燃料主机制造技术准备,YLSC345型80,000KW水力测功器研制,6X62DF低压型双燃料船用低速发动机制造技术研究;中船陕柴自主研发的6L40/52G气体机实现110%负荷3,300kW运行,参研的华龙一号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荣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荣誉;中船河柴自主研发国内首台船用CHG234V8MMPI纯甲醇发动机、具有快速响应特性的船舶电站用高速LNG发动机获得CCS型式认可。
  (3)化学动力:汽车低压电池方面,改进型AGM、EFB+系列蓄电池研发成功,驻车电池产品完成阶段技术改进,全年完成 58种型号市销电池开发。锂电池方面,48V家用储能BMS产品通过DV、EMC测试,锂一次电池组正常供货,完成刀片电池储能系统、海上风电储能系统、组串式升压一体仓的开发,与华为公司共同开发高端风帆组串式储能系统推向市场,与某客户共同开发的“钛酸锂-磷酸铁锂”混合式移动型军地两用储能系统顺利通过验收。其他方面,钠离子18650和26700型号电池完成小批量试制,性能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4)机电配套装备:完成锚绞机电气化关键技术研究,成功研制了多系列多功能的电动锚绞机;新研15MW级机电一体化行星齿轮调速装置,突破“调速过零”技术,各项应用性能均超国外同类产品;自主知识设计的LNG双燃料远洋汽车运输船FGSS(液化天然气供应系统)监控及安保、智能化配电系统,取得DNV和CCS双船级社的产品证书;完成国内最大功率全集成18MW海上风电样机研制;完成国内首台套PC3冰级的6MW吊舱推进装置研制。
  

转至中国动力(600482)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