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股份(000877)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非金属建材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一)宏观环境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形势,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及时部署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 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34.91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4%;房地产开发投资 10.03万亿元,同比下降10.6%;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2.7%,房地产开发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 降23.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行业环境 水泥行业: 2024年,水泥市场需求延续趋弱走势,受下游地产投资缩减和基建工程项目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国水泥需求大幅下滑;全年水泥市场价格行情总体呈现“上半年低迷徘徊、下半年逐步回升、波动较为频繁”的复杂走势特征。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累计水泥产量 18.25亿吨,同比下降9.5% (按可比口径)。水泥产量创下十五年的最低值。(数据来源:数字水泥网) 商混行业: 2024年,受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混凝土与水泥制品需 求不足,叠加产能过剩,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严重承压,企业经营极其困难,商品混凝土累计产量同 比下降10.1%。规模以上水泥制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降低 15.6%;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下降35.8%。(数据来源: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 骨料行业: 2024年,砂石行业在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的影响下,产量、价格持 续下降。全国砂石产量152亿吨,同比下降9.4%。(数据来源:中国砂石协会)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 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非金属建材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一)结合宏观经济数据与行业指标(如行业总产能、总产销量、总能耗、总排放量等)变化说明行业发展状况、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是否匹配,如公司情况与行业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应当分析原因; 结合宏观经济数据、行业环境数据、行业环境分析以及公司经营综述,公司的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情况相匹配。 (二)报告期内对行业或者公司具体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国家行业管理体制、产业政策及主要法规等变动情况及其具体影响,并说明已经或计划采取的应对措施; 报告期内,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在产能调控、能效提升、节能降碳、市场化机制、碳排放交易、环境治理、安全生产、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多项政策指引。 影响:1、随着我国“双碳”工作持续推进,对水泥能耗限制和超低排放要求,将促使企业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快节能降碳技术集成应用;2、产能置换操作程序更加规范,严格控制水泥产能置换比例、置换范围和产能指标的认定,将有效限制新建项目和技改扩能,存量低效产能加快退出,促进建材产业降耗降本、转型升级和高质量运行;3、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实施碳排放配额管理,将促使企业优化碳资产配置,推广低碳技术应用,开发自愿减排项目,进行绿色电力交易,降低履约成本;4、推进建材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将促进企业优化用能结构,加快利用替代燃料和替代原料,加强绿色能源开发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5、水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加快发展特种水泥和拓展“水泥+”产业提供了机会。 应对措施:公司将研究并积极响应国家各项政策,坚决落实错峰生产、减量置换、限制新增产能等举措;创新模式,将“双碳”工作融入行业生态建设;加强绿色低碳前沿技术攻关,加强低碳产品开发与碳捕集利用等科技创新,科学构建“双碳”标准体系和碳管理平台,积极探索“双碳”管理标准化路径,为即将实施水泥行业碳排放权全国交易做好准备;加快生产线节能改造治理,提升原燃料替代水平,加快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布局,加强水泥窑协同处置建设和运行;聚焦市场需求推动产品高端化,加快特种水泥研发应用和布局优化;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组织管理体系,深化科技创新协同,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推动研发项目向多领域拓展;强化安全环保管理统筹发展,加快智能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强数字化统筹,推进数字化引领业务创新,加快智能化工厂、智能化矿山建设,推进全面数智化转型和产业转型升级。 (三)针对周期性非金属建材产品(主要指水泥、建筑石材、石灰、石膏及相关制品、玻璃、混凝土等产品,下同),应当披露所在细分行业或者主要产品区域的市场竞争状况、公司的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与劣势等情况; 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完整、全国性布局的水泥公司。公司具有先进的企业文化、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集团产业协同发展优势,公司与科研院所开展广泛合作,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有深厚的管理整合经验,多年耕耘形成深厚的品牌知名度和产品质量、保供、服务等方面的市场美誉度。公司坚定实施“央企市营”管理机制,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既有效调动中央企业人才及资源优势,又充分发挥市场化决策与激励的效率优势。 (四)结合披露的宏观环境、行业特性、消费需求及原材料等信息,详细说明公司生产经营所处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等特征; 1、周期性特点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用途广泛,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尚无成熟且广泛使用的替代品。水泥行业属于投资拉动型的行业,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行业和农村建设紧密相关,具有一定周期性特点。 水泥行业受季节影响较明显,从全国范围来看,北方的冬季和南方的雨季是行业淡季。南方地区春节及梅雨高温季节是需求淡季,北方地区冬季采暖期基本为市场休眠期(3-5个月)。 商混、骨料行业与水泥行业一样均属于投资拉动型的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与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息息相关,同时受宏观政策、气候影响较大,具有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 2、区域性特点 水泥企业一般选址靠近石灰石资源的地区,在地理位置布局上受到局限。由于受石灰石资源和运输成本的制约,水泥企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水泥销售区域化特征明显。不同的运输方式,其经济运输半径差异较大。公路运输经济半径一般为200公里以内,铁路运输经济半径一般在200-400公里,水路运输经济半径一般在100-1000公里。 商品混凝土行业由于混凝土产品具有易凝结的特性,一般需在2小时内运送至施工现场,运输半径一般在25-50公里,导致混凝土市场呈现出极强的地域性,各区域企业数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竞争程度也有较大差异。 骨料行业具有热点区域、消费集聚的区域性特点,全国砂石骨料消费总量的 70%集中在长三角城市群。骨料的经济运输半径与水泥基本相同。近年来,砂石“公转铁”“公转水”极大地打破了传统砂石运输陆运半径,在铁路、水路发达区域骨料区域性特征有所弱化。 (五)主要产销模式,并列表说明不同销售区域或者细分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等经营性指标情况,并披露该等指标的同比变动情况,以及在主要销售区域或者细分产品的毛利率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公司产销模式以自产自销为主,销售为直销、经销销售模式,并实施线上电商销售。报告期内公司生产产品的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及同比变动见本节四、主营业务分析2、收入与成本之(3)。 (六)针对周期性非金属建材产品,应当披露相关产品的产能、产能利用率、成品率(如适用),以及在建产能及其投资建设情况等。鼓励公司结合市场供求情况,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下一年度的产能利用率调整计划;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熟料产能 3.0亿吨,产量 1.72亿吨;商品混凝土产能 3.6亿方,产量7,579万方;骨料产能2.3亿吨,产量1.74亿吨。 (七)主要产品的原材料和能源及其供应情况,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应当披露其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报告期内,电力价格同比有所下降,煤炭价格继续有所回落,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未出现大幅波动。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水泥 销售量 万吨 19,823.12 23,553.00 -15.84%生产量 万吨 21,046.24 24,852.00 -15.31%生产量 万吨 17,240.42 20,484.00 -15.83%生产量 万方 7,578.50 7,674.00 -1.24%库存量 万方骨料 销售量 万吨 13,047.81 14,216.00 -8.22%生产量 万吨 17,422.81 18,814.00 -7.39%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参见“第六节 重要事项”中的“七、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的相关内容。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单位一、二、三、四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 单位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所属公司。 单位一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所属公司。 单位二、三、四、五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水泥全氧燃烧耦合碳捕集成套技术及关键装备 提升煤粉燃烧速度、改善熟料烧结质量、提高热交换效率,从而实现生产工艺的节能降耗。2024年完成投产和示范线验收。 推动水泥低碳化发展。 进一步提升原创技术策源地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转化运用成效。数字化矿山及水泥工厂智能化实验室系统研发和示范应用 研究工业互联网技术及 5G网络在数字化矿山中的应用,实现从资源开采到智能调度的数字化矿山一体化平台建设。2024年完成研发及示范应用。 提升水泥矿山自动化、智能化质量控制水平。 提高公司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新型水泥熟料内循环流化悬浮煅烧技术流程再造及工程应用 围绕水泥熟料烧成过程特征,重新构建水泥熟料烧成新工艺流程,开发新型内循环水泥熟料沸腾煅烧新技术系统及装备。2024年完成设计并开工建设。 降低水泥熟料烧成热耗,减少氮氧化物等排放量。 进一步提升原创技术策源地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转化运用成效。水泥板块碳管理数字化平台 将碳排放与水泥生产线优化控制、节能降碳技改深度融合研究,形成一套适用于水泥行业的碳智能监测及评估优化系统。2024年完成核心功能开发,水泥熟料企业碳排放数据系统上线。 建设碳减排的评估体系,研究与国家碳管理相关系统的对接机制。 提高碳排放数字化管理能力,实现碳排放智能化监测及碳交易履约集中化管理。混凝土及制品低碳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围绕混凝土行业减排固碳、新能源发展战略需求,针对混凝土关键组成材料、制品、预拌混凝土及储能水泥基材料,开展混凝土材料二氧化碳矿化材料提升及可充电水泥基材料等低碳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24年完成研发及示范应用。 为混凝土行业提供低碳化关键技术和装备支撑。 进一步提升原创技术策源地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转化运用成效。 5、现金流 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8.04%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58.89%的主要原因是本期新增借款减少。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注释1 应收款项融资 39,339,386.61 39,339,386.61 401,272,910.17 401,272,910.17 质押 固定资产 546,838,231.79 467,799,162.48 1,254,276,234.56 877,719,348.82 抵押无形资产 7,004,076,878.51 6,083,976,545.36 6,467,790,612.84 5,732,451,430.50 抵押在建工程 1,738,800,000.00 1,738,800,000.00 抵押合计 11,765,548,857.70 10,766,409,455.24 11,005,592,889.80 9,893,696,821.7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