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港股份(002077)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涵盖集成电路和环保资源服务两个领域。 1、集成电路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主要为集成电路测试服务及与集成电路测试相关的配套服务,属于半导体集成电路(IC)产业中的封装测试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类别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行业基本情况 集成电路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是数智时代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 国家明确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国务院2020年 8月出台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从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研究开发政策、进出口政策、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市场应用政策、国际合作政策八个方面给予集成电路企业政策支持。2021年 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将集成电路作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产业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在国家出台相关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后,全国主要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地则根据各自情况推出了地方发展政策。在这些政策支持下,集成电路的生产效率和性能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加。 集成电路行业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特点,全球及国内半导体行业在2022年、2023年经历了主动去库存过程后,2024年库存水平大幅改善,半导体行业逐步进入周期上行阶段, 在人工智能芯片、汽车电子等新兴需求驱动下,行业整体收入回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 4,514.2亿块,同比增长22.2%,行业整体呈现全面复苏的态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2,981亿块,同比增长11.6%,出口额1,594.99亿美元,同比增长17.4%;集成电路进口 5,492亿块,同比增长14.6%,进口金额 3,856.45亿美元,同比增长10.4%。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出口规模上虽取得突破,但贸易逆差2,261亿美元,仍保持于高位,未来高端芯片自主化仍是关键挑战。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同比增长11.2%,主要得益于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的持续需求,尤其是人工智能(AI)和数据中心相关技术的推动。 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晶圆测试、芯片封装、芯片成品测试等主要生产环节,其中,晶圆测试和芯片成品测试是公司在集成电路产业链中所处的环节。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中,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封装、测试技术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封装测试业是唯一能够与国际企业全面竞争的产业,国内主要封装测试企业在技术水平上已经和外资、合资企业基本同步,竞争实力逐渐增强。伴随芯片国产化率的不断提升,5G通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型应用的逐步普及,以及受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驱动,终端应用对集成电路的性能要求呈几何级数增长,芯片集成度不断增加,工艺制程日益复杂,工艺要求越发严苛,集成电路市场对专业化分工合作模式要求越来越高,对晶圆测试和芯片成品测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独立、专业的测试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为集成电路测试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巨大商机。 (2)行业地位 上海旻艾作为公司集成电路测试业务发展平台的全资子公司,拥有完整的中高端 IC测试服务业务体系,主打 12英寸、8英寸的晶圆测试以及 QFP、BGA、DIP、SOP、QFN等封装芯片测试,涉及通讯、存储、逻辑、运算等多个功能类型,产品包括基带芯片、AI芯片、射频前端芯片、射频芯片、SoC芯片、信息安全、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装备等各个场景,先进工艺涵盖 7nm、14nm、28nm。上海旻艾为国内专业化独立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企业,先后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 2、环保资源服务 (1)行业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环保资源服务主要包括化工码头、仓储、供水、危废处置、NMP(全名为“N-甲基吡咯烷酮”) 废液回收利用、租赁等业务,主要为镇江经开区内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十四五”时期,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重点支持高性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基材料等领域的创新与应用。2024年,行业在政策支持下稳步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新能源电池材料、半导体材料和可降解塑料等领域取得突破。展望2025年,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和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化工新材料行业有望进一步扩大规模,加速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镇江经开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和集成改革示范区。近年来,经开区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化发展。镇江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园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驱动下,重点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已吸引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近年来,园区内多个新材料项目投产,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特别是在轻量化材料、半导体材料和环保材料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新材料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同时,园区注重绿色低碳发展,通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水资源、工业废弃物和废气的高效利用,显著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展望未来,镇江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园将继续以高端化、绿色化为方向,通过深化产业链协同、加强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竞争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2024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需求持续高增,我国锂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工信部及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预计突破 1,200GWh,同比增长超 25%。受锂电池正极涂布需求拉动,2024年NMP消费量同比增长30%,但由于供给端合成和回收产能持续释放,NMP市场面临产能扩张与成本竞争的双重压力,总体呈现“产能扩张、回收提速、价格承压”的特点。根据“双碳”政策及欧盟电池法规要求提升循环经济比例,强制电池企业使用再生材料,工信部《锂电行业规范条件》明确要求NMP回收率不低于90%,回收产能投资有望加速。展望2025年,NMP合成和回收产能将持续增长,产能过剩或加剧,伴随回收技术不断升级,可回收纯度的提升和成本上具备的优势,回收利用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循环经济占比将持续提升。 2024年,危废处置行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稳步发展,随着环保政策的趋严和“双碳”目标的深化,焚烧、填埋、资源化利用等技术不断优化,行业处理能力显著提升。然而,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价格竞争成为主要手段,龙头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中小企业面临较大压力,部分地区出现低价竞争现象。与此同时,危废资源化利用成为行业热点,特别是在重金属回收、有机溶剂再生等领域取得进展,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未来,危废处置行业将朝着高效化、绿色化方向持续发展,资源化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趋于理性,价格竞争逐步转向技术和服务竞争,行业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增强,行业整体迈向高质量发展,为“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2)行业地位 公司环保资源服务业务拥有较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公司化工码头是镇江经开区唯一一家对外开放且品种齐全的液体化工公用码头,镇江固废是镇江经开区唯一一家从事危险废物安全化填埋业务的企业,港源水务是镇江经开区唯一一家工业供水生产供应商,新纳环保是镇江区域内唯一一家具备危废处置资质的专业从事NMP废液回收利用的企业。随着镇江经开区新材料园区初步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公司环保资源服务业务将以固废处置、码头仓储及管道输送、工业用水供给、NMP废液回收利用为依托,不断加强业务资源衔接,力争在环保及化工物流仓储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大背景下,公司立足自身发展实际,聚焦双主业战略,持续深化经营管理,优化业务布局,稳步推进各项经营计划落地实施。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629.8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11%,营业利润 3,171.1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3.0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56.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62%。 报告期,公司集成电路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20,488.1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42%,集成电路产业毛利率为12.52%,较上年同期下降1.87%,主要是2023年3月底苏州科阳完成增资后,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公司上年同期合并营业收入中包含了苏州科阳 1-3月的封装业务收入 3,576.50万元;同时由于集成电路测试行业竞争激烈,本报告期测试业务收入和毛利率有所下滑。报告期公司集成电路测试业务主体上海旻艾实现营业收入 16,162.3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57%,净利润1,403.4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86%,芯片测试量 2.21亿颗,同比减少 58.54%,晶圆测试量为7.94万片,同比减少 57.10%。报告期上海旻艾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与同行业合作方开展测试机台服务,降低了不利影响。 报告期,公司环保资源服务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11,220.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33%,主要是公司有效收缩了低毛利化工供应链业务,综合毛利率为29.42%,较上年同期增长5.23%。报告期,港龙石化液体化工码头吞吐量为130.25万吨,同比减少6.98%;港源水务供水量为862.23万吨,同比增长9.86%;镇江固废一期、二期危废填埋处置量为 3.07万吨,同比增长73.19%,主要是镇江固废二期危废处置项目于2024年 5月投入运营,填埋量逐月增长;新纳环保 NMP废液回收提纯量 30,127.77吨,销售量30,139.11吨,创历史新高。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集成电路(测试-芯片) 销售量 万颗 22,148.94 56,821.50 -61.02%生产量 万颗 22,148.94 53,419.92 -58.54%库存量 万颗集成电路(测试-集成电路(封装服务) 销售量 万片 3.35 -100.00%生产量 万片 2.89 -100.00%库存量 万片NMP废液提纯 销售量 吨 30,139.11 6,315.93 377.19%生产量 吨 30,127.77 5,685.86 429.87%港源水务 销售量 吨 8,622,279.00 7,848,423.00 9.86%生产量 吨 8,622,279.00 7,848,423.00 9.86%库存量 吨 41,836.00 41,836.00 0.00%镇江固废 销售量 吨 30,703.96 17,728.12 73.19%生产量 吨 30,703.96 17,728.12 73.19%库存量 吨港龙石化 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码头吞吐量 吨 1,302,497.41 1,400,307.41 -6.98%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1、本报告期,芯片和晶圆测试产销量下降,主要是受市场影响,测试业务下滑。 2、上年同期集成电路封装产量为苏州科阳2023年1-3月的产量,自2023年3月底苏州科阳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3、本报告期,NMP废液提纯产销量大幅上升,一方面是由于2023年 10月公司完成了新纳环保控股权收购,上年同期仅包含2023年10-12月的提纯量;另一方面,本报告期加大了市场开拓,产销量创新纳环保历史年度新高。 4、本报告期,镇江固废填埋量增长,主要是二期危废填埋项目于2024年5月投入运营。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 无。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公司于2024年3月22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申请控股子公司江苏中科大港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的议案》,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镇江港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以债权人身份向法院申请中科大港破产清算。2024年5月20日,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上述破产清算申请,并于2024年6月5日指定了破产管理人接管中科大港,公司丧失了对中科大港的控制权,合并范围发生变动,中科大港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基于射频芯片的噪声测试方案 对公司自主研发的射频测试平台NOVA增加噪声测试模块 已完成 设计并集成高精度的噪声测试模块,确保其能够与NOVA平台无缝对接,支持多种射频芯片的噪声测试需求。开发配套的噪声测试软件,提供用户 不仅能够提升NOVA平台的测试能力,还将为公司带来市场竞争优势的提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公司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并在射频测试友好的操作界面。确保噪声测试模块能够适配不同客户的测试需求,支持未来技术升级和功能扩展。 领域占据更加有利的市场地位。测试机多site间资源分配优化方案 提升公司自主研发的射频测试平台NOVA的射频卡的资源利用效率 已完成 提升公司自主研发的射频测试平台NOVA的射频卡的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一卡多用,降低设备采购成本,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公司能够显著提高射频卡的资源利用效率,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测试成本,提升测试效率,在射频测试领域占据更加有利的市场地位。高效环保NMP回收污泥处理系统的研发 通过对过滤后的污泥进行加热,收集污泥中残留的NMP,提高NMP回收提纯利用率,降低污泥处理的环境影响 已完成 提高回收利用率,取得一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提升NMP提纯回收利用率,提高竞争力。高效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废水处理系统的研发 提高NMP回收提纯产生废水的处理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进行中 提高废水处理能力,COD处置能力达到5000mg/l,取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N-甲基吡咯烷酮的智能化废水处理工艺的研发 提出三相分离废水换热技术,促进气、液、固的三相分离速率。通过对废水工艺进行研发,提高处理高COD NMP回收液的能力 进行中 提高高COD NMP回收液处理能力,取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NMP的膜分离法废液提取工艺的研发 提高NMP回收利用率,优化处理流程,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进行中 提高回收率,取得两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提高回收率,降低成本。RD5危废渗滤液自洁式蒸发浓缩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 有效提高蒸发系统的便捷性,方便处理遗留的固体残渣。 已完成 掌握膜分离技术和机械蒸汽压缩蒸发工艺;申请发明专利2项,申请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提升垃圾综合整治服务,更加专业处理危废及危险化学品,提高竞争力。RD6工业废盐预处理工艺及装置的研发 有效彻底脱除有机物、产物资源化利用。 已完成 掌握工业废盐粉碎及高温转化预处理核心技术,转化成公司服务,已申请专利3件。 提升垃圾综合整治服务,提高填埋坑使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RD7工业垃圾综合污水节能处理工艺及装置的研发 处理工艺应尽量减少污泥和其他危险废物的生成,同时对产生的副产物进行妥善处理,以避免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进行中 掌握沉淀预处理、水解酸化、微氧化等工艺,C0D、B0D去除率,磷去除率高,成本低廉,适合推广。 已申请专利5件,授权其中2件专利。 提升垃圾综合整治服务,更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或超过国家排放标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RD8飞灰全面资源化深度减量水洗工艺的研发 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去除飞灰中的有害成分,同时最大限度地回收有用资源。 进行中 掌握逆流漂洗和多级洗涤系统工艺,高效脱除飞灰中的氯离子和其他可溶性盐类, 提升垃圾综合整治服务,确保飞灰中氯离子含量降至最低限度,满足后续资源化使飞灰含水量降至极低水平,从而大幅减少体积。已申请专利1件。 利用的标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RD9高盐渗滤液电磁诱导结晶除盐降碳及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高盐渗滤液深度除盐的技术需求,制备出绿色无二次污染的低成本功能性高强磁核诱晶载体材料。 进行中 为垃圾处置及固废处理企业渗滤液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突破传统工艺,对高盐分、高COD等特征的垃圾渗滤液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提升垃圾综合整治服务,在完成高除盐效率的同时实现盐分的高品质资源化回收,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5、现金流 1、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93.75%,主要是2023年3月末原孙公司苏州科阳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及上年同期收购新纳环保控股权投资增加所致。 2、报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19.53%,主要是公司归还到期贷款及2023年3月末孙公司苏州科阳引进股东增资所致。 3、报告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上年同期增长89.96%,主要是2023年3月末苏州科阳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主要为本报告期计提的减值损失、折旧摊销等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期项目的公 填埋 处置 二期 注:* 鉴于一期项目与二期项目在人员、有关设备及配套设施等方面共用,因此二期项目的收益无法单独核算。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工;再生资源回收 66,363,600.00 110,695,470.88 80,540,180.64 41,126,05响为-753.59万元。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1、上海旻艾本报告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31.57%,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6.86%,主要是市场竞争激烈,测试业务量减少所致。 2、科力半导体本报告期实现的营业收入为 4,725.98万元,上年同期合并了苏州科阳2023年1-3月的营业收入3,576.50万元;净利润为-2,653.4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2.24%,上年同期净利润主要得益于对苏州科阳长期股权投资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本报告期亏损主要是参股公司苏州科阳亏损影响投资收益-1,063.62万元。 3、镇江固废本报告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6.24%,主要是二期危废处置项目于2024年 5月投入运营,填埋量增长;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1.66%,主要是危废处置市场低价竞争所致。 4、新纳环保为公司2023年10月收购的控股子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4,112.61万元,净利润65.69万元,NMP废液提纯产销量虽创历史新高,但受市场低价竞争的影响,收入、净利润皆未达预期。 5、公司持有金港租赁和上海金港各30%股权,报告期确认的两家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共计10,196.24万元。 6、公司持有临创半导体45%股权,报告期确认的临创半导体投资收益为-703.44万元。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5月15日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ir.p5w.net) 其他 其他 投资者 公司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详见2024年5月15日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江苏大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11月08日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ir.p5w.net) 其他 其他 投资者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详见2024年11月8日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江苏大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