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长华集团(605018)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面对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在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公司管理层围绕年度既定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拓市场、扩份额、挖潜能、促增量,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质量,总体保持了平稳有序的发展态势。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685.7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88%;利润总额为11,922.3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367.6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8%。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完成以下工作:
  (一)深入挖掘业绩增长点,新能源业务持续高增
  2024年度,公司持续优化市场结构,紧抓行业发展机遇,锚定目标定位,深入挖掘业绩增长点,巩固存量,做优增量,持续强化新能源领域的纵深延伸,产品渗透率不断攀升,新能源业务频创新高。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客户77家,其中新增主机厂客户11家,二级配套客户66家,以本田、大众、通用、福特、吉利、奇瑞、长城、上汽、日产、丰田等现有业务成熟客户规模为支撑基础上,拓展其他优势新增长点客户,并持续加强与宁德时代、宁波拓普、金博股份、延锋、奥托立夫、法雷奥、采埃孚、伯特利等重要二配客户的合作。新能源业务持续高增,公司与新势力客户T、L、X、L等(限于保密协议,无法披露其名称)合作稳固,市场拓展卓有成效。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与近30家车企建立了稳定的新能源业务合作关系,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约为3.8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49%,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共用产品的销售收入约为9.0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0.92%。报告期内,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已公告多个项目定点,正在拓宽现有客户面的基础上深入推动“紧固件+冲焊件+铝铸件”全面合作,新能源业务已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二)持续拓展产品新应用场景,扎实推进同心多元化发展
  公司秉持市场导向原则,紧抓市场机遇,及时应变创新,依托研发中心的强大支撑,充分发挥数十年来公司在金属结构件方面积累的丰富设计、制造经验和技术沉淀,积极探索产品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可能性。
  在碳陶刹车系统方面,公司布局了碳陶刹车盘金属套装专有设备生产线,项目已经进入量产阶段,且针对售后改装市场有10余款零件正在开发。公司具有年配套20万件的生产能力,相关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某国内新兴汽车新势力车企。
  在光伏领域,控制模块相关金属构成件已有13家客户批量交付,正在逐步放量。
  在储能及电池包领域,已有40多款金属结构件进入量产状态,国际头部车企超级储能工厂项目也已进入量产阶段。
  在人形机器人用行星滚柱丝杠领域,公司已于2024年末生产出行星滚柱丝杠样品,不断研究新工艺,购入新的高端关键设备,招聘核心研发人员,加大研发及资金投入力度,加紧研发制造新的迭代产品。
  公司新产品、新应用的新业务场景持续拓展,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紧抓行业机遇,开辟“低空经济”蓝海市场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近年来,在政策精准供给、市场需求释放、技术迭代突破、产业链群集聚的协同驱动下,我国“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现实,从区域探索走向全国布局,不断开辟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报告期内,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积极开辟“低空经济”蓝海市场,目前已两次公告了收到国内某知名飞行汽车公司的项目定点开发通知书,总体订单累计超两亿元,定点产品主要为关键结构件。公司研发团队同客户紧密联系,参与开发。目前公司正在与其他多家飞行器公司进行业务洽谈与对接,积极拓展该领域的业务规模,将有利于公司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将为业务增量带来较大增长点。
  (四)稳步推进募投项目建设,夯实巩固业务基本盘
  公司按照募投项目规划及战略部署,统筹推进各项目建设进程。报告期内,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汽车冲焊件(武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及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20亿件汽车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汽车冲焊件(广清产业园)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轻量化汽车铝部件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已全部结项。其中,为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考虑市场环境变化及业务发展需求,公司基于科学研判和审慎决策,对“轻量化汽车铝部件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进行优化调整,在履行变更、结项审议程序后,剩余募集资金已全部投入新项目“年产20亿件汽车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二期)”。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把控时间节点,精细管理项目流程,确保新项目“年产20亿件汽车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二期)”建设稳步推进,目前项目整体进展顺利,该产线的建设将进一步扩大公司高强度紧固件生产能力,同时也实现了紧固件产品谱系的纵向延伸,有利于公司紧抓市场发展机遇,积极开拓蓝海市场。
  随着原有项目的陆续投产和新增项目的持续推进,公司核心业务布局将进一步优化,产能释放与技术创新协同效应加速显现,为提升市场占有率、强化长期盈利能力奠定坚实基础,持续巩固公司行业地位。
  (五)聚焦研发强化技术引领,产学共振深化校企合作
  技术与研发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作为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与研发作为重中之重,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及应用研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向高难度、高精度、高附加值及国产替代等方向重点突破,不断加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与落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共计9,947.85万元,占营业收入4.51%。报告期内,公司项目转产856种产品,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转产568种,主要产品包括:后围板总成、后地板横梁、后尾梁、电机支架、电机高压盖板、固定轮轴螺母、连接轻质螺栓等。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26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7项。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产学研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同高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公司与清华大学签订了《清华大学在校学生实习实践协议书》,清华大学作为国内顶尖高校,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通过本次实习,学生们得以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在实践中锻炼了专业技能,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提升。此外,为支持高校人才培养和建设发展,公司连续多年向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提供赞助,用于开展大学生方程式竞赛及车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公司冠名的“长华车队”斩获了包括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全国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并获得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同时,公司还向湖南大学教育基金会“长华赛车队项目”进行捐赠,以积极促进高校车辆相关教育事业发展。未来,公司也将继续深化推进产学研合作,搭建创新技术聚集桥梁,助力实现知识与技术的高效转化,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培养汽车行业的技术人才贡献力量。
  (六)持续加强精益管理,深入推进降本增效
  公司始终将精益管理理念贯穿于各个环节,报告期内,公司秉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效率,实现成本最优”的管理方针,通过“精准化资源配置、精细化过程管控、精益化效能评估”的三精管理,对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梳理与优化,持续完善精益管理体系。
  公司持续深入推进降本增效工作,通过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运用数据互通、人机交互和信息分析优化等手段,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业务协同,使公司资源在购、存、产、销、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得到合理地分配与利用。同时公司不断强化财务管理职能,充分利用预算管理的导向作用,对部门资源需求进行前瞻性规划,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合理分配,在执行过程中,以预算为标尺,严格把控成本及费用支出,切实达成降本增效的核心目标,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转至长华集团(60501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