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铖昌科技(001270)业绩预告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2025-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5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600万元至3,3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58.19%至300.77%。 | 2600.00万~3300.00万 | (一)公司积极推进项目订单生产交付,报告期内营收规模大幅增加,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报告期内,行业需求恢复加快,公司持续拓展业务布局,在手订单及项目显著增加,公司积极推进项目订单生产交付,实现营业收入预计为9,000万元-9,500万元,较上年同期1,977.60万元大幅增长,同比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700万元-3,45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2,600万元-3,300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及利润大幅上升,主要受益于需求大幅增加新增订单大幅增长,产品价格体系稳定及销售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优势,报告期内毛利及毛利率均有提升。(二)公司在手项目订单显著增加,业务拓展取得显著成效公司在星载领域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多系列型号遥感卫星项目进入批量交付阶段,根据客户需求计划,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及下半年交付确认;机载领域随着公司中标项目的批量供应,近年来营收规模也快速起量,报告期内客户陆续下达了新的需求订单及合同,公司积极安排产能进行生产交付,该领域营收规模保持了阶梯式的高速增长,公司在机载型号装备中的批量供应为后续获取新的项目订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低轨通信卫星领域,公司为下一代低轨通信卫星及地面配套设备新研了多款新产品,目前已根据客户需求备货,2025年按计划进行批量交付;在地面领域,前期因需求延期等原因,公司产品规模受到影响,目前下游需求计划在陆续落地,公司已与客户沟通项目需求生产计划,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备货及生产交付。(三)公司持续提高研发水平效率,提高产品竞争力2025年公司第一季度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已大幅回升。一方面,随着需求计划逐步恢复,产品价格体系已趋于稳定;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预研的成功率和产品转化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四)公司测试自动化升级,规模效应明显,实现降本增效在生产测试环节,公司持续通过提高自动化测试能力、优化工艺流程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近年来公司产品生产量及销售量实现高增长,且公司自动化程度提高及产能大幅增加带来规模效应,公司成本费用将持续摊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成本竞争力。目前随着市场需求恢复加快,公司已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加快推进业务发展,并于2025年第一季度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营业收入高增长及净利润扭亏为盈,同时公司下一季度乃至全年的生产计划已准备充足,全力确保客户需求的生产交付。公司经营团队保持充分的信心和制定了全面的经营计划,提前做好产能规划,缩短研发迭代周期,提高生产测试效率,全力提升公司全年经营规模及盈利水平。 | 扭亏 | -16436400.00 | 2025-04-09 | 2025-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700万元至3,45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81.17%至331.49%。 | 2700.00万~3450.00万 | (一)公司积极推进项目订单生产交付,报告期内营收规模大幅增加,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报告期内,行业需求恢复加快,公司持续拓展业务布局,在手订单及项目显著增加,公司积极推进项目订单生产交付,实现营业收入预计为9,000万元-9,500万元,较上年同期1,977.60万元大幅增长,同比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700万元-3,45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2,600万元-3,300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及利润大幅上升,主要受益于需求大幅增加新增订单大幅增长,产品价格体系稳定及销售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优势,报告期内毛利及毛利率均有提升。(二)公司在手项目订单显著增加,业务拓展取得显著成效公司在星载领域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多系列型号遥感卫星项目进入批量交付阶段,根据客户需求计划,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及下半年交付确认;机载领域随着公司中标项目的批量供应,近年来营收规模也快速起量,报告期内客户陆续下达了新的需求订单及合同,公司积极安排产能进行生产交付,该领域营收规模保持了阶梯式的高速增长,公司在机载型号装备中的批量供应为后续获取新的项目订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低轨通信卫星领域,公司为下一代低轨通信卫星及地面配套设备新研了多款新产品,目前已根据客户需求备货,2025年按计划进行批量交付;在地面领域,前期因需求延期等原因,公司产品规模受到影响,目前下游需求计划在陆续落地,公司已与客户沟通项目需求生产计划,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备货及生产交付。(三)公司持续提高研发水平效率,提高产品竞争力2025年公司第一季度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已大幅回升。一方面,随着需求计划逐步恢复,产品价格体系已趋于稳定;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预研的成功率和产品转化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四)公司测试自动化升级,规模效应明显,实现降本增效在生产测试环节,公司持续通过提高自动化测试能力、优化工艺流程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近年来公司产品生产量及销售量实现高增长,且公司自动化程度提高及产能大幅增加带来规模效应,公司成本费用将持续摊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成本竞争力。目前随着市场需求恢复加快,公司已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加快推进业务发展,并于2025年第一季度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营业收入高增长及净利润扭亏为盈,同时公司下一季度乃至全年的生产计划已准备充足,全力确保客户需求的生产交付。公司经营团队保持充分的信心和制定了全面的经营计划,提前做好产能规划,缩短研发迭代周期,提高生产测试效率,全力提升公司全年经营规模及盈利水平。 | 扭亏 | -14903300.00 | 2025-04-09 | 2025-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5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1303元至0.1664元。 | 0.13~0.17 | (一)公司积极推进项目订单生产交付,报告期内营收规模大幅增加,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报告期内,行业需求恢复加快,公司持续拓展业务布局,在手订单及项目显著增加,公司积极推进项目订单生产交付,实现营业收入预计为9,000万元-9,500万元,较上年同期1,977.60万元大幅增长,同比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700万元-3,45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2,600万元-3,300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及利润大幅上升,主要受益于需求大幅增加新增订单大幅增长,产品价格体系稳定及销售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优势,报告期内毛利及毛利率均有提升。(二)公司在手项目订单显著增加,业务拓展取得显著成效公司在星载领域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多系列型号遥感卫星项目进入批量交付阶段,根据客户需求计划,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及下半年交付确认;机载领域随着公司中标项目的批量供应,近年来营收规模也快速起量,报告期内客户陆续下达了新的需求订单及合同,公司积极安排产能进行生产交付,该领域营收规模保持了阶梯式的高速增长,公司在机载型号装备中的批量供应为后续获取新的项目订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低轨通信卫星领域,公司为下一代低轨通信卫星及地面配套设备新研了多款新产品,目前已根据客户需求备货,2025年按计划进行批量交付;在地面领域,前期因需求延期等原因,公司产品规模受到影响,目前下游需求计划在陆续落地,公司已与客户沟通项目需求生产计划,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备货及生产交付。(三)公司持续提高研发水平效率,提高产品竞争力2025年公司第一季度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已大幅回升。一方面,随着需求计划逐步恢复,产品价格体系已趋于稳定;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预研的成功率和产品转化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四)公司测试自动化升级,规模效应明显,实现降本增效在生产测试环节,公司持续通过提高自动化测试能力、优化工艺流程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近年来公司产品生产量及销售量实现高增长,且公司自动化程度提高及产能大幅增加带来规模效应,公司成本费用将持续摊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成本竞争力。目前随着市场需求恢复加快,公司已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加快推进业务发展,并于2025年第一季度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营业收入高增长及净利润扭亏为盈,同时公司下一季度乃至全年的生产计划已准备充足,全力确保客户需求的生产交付。公司经营团队保持充分的信心和制定了全面的经营计划,提前做好产能规划,缩短研发迭代周期,提高生产测试效率,全力提升公司全年经营规模及盈利水平。 | 扭亏 | -0.07 | 2025-04-09 | 2024-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18,000万元至23,000万元。 | 1.80亿~2.30亿 | (一)受行业需求延期影响,报告期内营收规模减少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各领域型号装备中,因装备生产周期长,公司受用户的需求及采购计划下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报告期内,受到下游用户项目招标延期、客户端资金计划、相关项目审批周期延长导致交付验收延迟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产品交付验收进度低于预期。虽自2024年第三季度起下游用户需求已在陆续恢复,但在报告期内,上述因素对公司收入规模及净利润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导致公司毛利减少。(二)计提的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对净利润影响较大公司客户主要为大型集团下属企业及院所,由于客户存在根据经费、采购资金预算管理等安排货款结算的情况,且内部付款审批流程较长、资金结算程序较为复杂,以致客户账期较长,公司应收款项规模增加,2024年公司拟计提的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3,000余万元,导致公司2024年利润总额减少约5,000余万元。公司的主要客户资信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相对较高,预计不能收回款项的概率较低。公司与行业内主力客户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也在积极持续与客户充分沟通,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三)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相比上期增加,对净利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公司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主要系承担多领域新装备研发需求,根据客户提出的项目需求及技术要求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并试制出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芯片,为项目产品批量供应提供技术储备,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 略减 | 2.87亿 | 2025-01-19 | 2024-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4年1-12月营业收入:18,000万元至23,000万元。 | 1.80亿~2.30亿 | (一)受行业需求延期影响,报告期内营收规模减少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各领域型号装备中,因装备生产周期长,公司受用户的需求及采购计划下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报告期内,受到下游用户项目招标延期、客户端资金计划、相关项目审批周期延长导致交付验收延迟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产品交付验收进度低于预期。虽自2024年第三季度起下游用户需求已在陆续恢复,但在报告期内,上述因素对公司收入规模及净利润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导致公司毛利减少。(二)计提的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对净利润影响较大公司客户主要为大型集团下属企业及院所,由于客户存在根据经费、采购资金预算管理等安排货款结算的情况,且内部付款审批流程较长、资金结算程序较为复杂,以致客户账期较长,公司应收款项规模增加,2024年公司拟计提的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3,000余万元,导致公司2024年利润总额减少约5,000余万元。公司的主要客户资信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相对较高,预计不能收回款项的概率较低。公司与行业内主力客户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也在积极持续与客户充分沟通,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三)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相比上期增加,对净利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公司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主要系承担多领域新装备研发需求,根据客户提出的项目需求及技术要求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并试制出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芯片,为项目产品批量供应提供技术储备,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 略减 | 2.87亿 | 2025-01-19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900万元至5,6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41.48%至180.1%。 | -56000000.00~-29000000.00 | (一)受行业需求延期影响,报告期内营收规模减少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各领域型号装备中,因装备生产周期长,公司受用户的需求及采购计划下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报告期内,受到下游用户项目招标延期、客户端资金计划、相关项目审批周期延长导致交付验收延迟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产品交付验收进度低于预期。虽自2024年第三季度起下游用户需求已在陆续恢复,但在报告期内,上述因素对公司收入规模及净利润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导致公司毛利减少。(二)计提的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对净利润影响较大公司客户主要为大型集团下属企业及院所,由于客户存在根据经费、采购资金预算管理等安排货款结算的情况,且内部付款审批流程较长、资金结算程序较为复杂,以致客户账期较长,公司应收款项规模增加,2024年公司拟计提的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3,000余万元,导致公司2024年利润总额减少约5,000余万元。公司的主要客户资信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相对较高,预计不能收回款项的概率较低。公司与行业内主力客户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也在积极持续与客户充分沟通,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三)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相比上期增加,对净利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公司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主要系承担多领域新装备研发需求,根据客户提出的项目需求及技术要求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并试制出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芯片,为项目产品批量供应提供技术储备,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 首亏 | 6991.11万 | 2025-01-19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900万元至3,6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23.84%至145.16%。 | -36000000.00~-19000000.00 | (一)受行业需求延期影响,报告期内营收规模减少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各领域型号装备中,因装备生产周期长,公司受用户的需求及采购计划下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报告期内,受到下游用户项目招标延期、客户端资金计划、相关项目审批周期延长导致交付验收延迟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产品交付验收进度低于预期。虽自2024年第三季度起下游用户需求已在陆续恢复,但在报告期内,上述因素对公司收入规模及净利润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导致公司毛利减少。(二)计提的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对净利润影响较大公司客户主要为大型集团下属企业及院所,由于客户存在根据经费、采购资金预算管理等安排货款结算的情况,且内部付款审批流程较长、资金结算程序较为复杂,以致客户账期较长,公司应收款项规模增加,2024年公司拟计提的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3,000余万元,导致公司2024年利润总额减少约5,000余万元。公司的主要客户资信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相对较高,预计不能收回款项的概率较低。公司与行业内主力客户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也在积极持续与客户充分沟通,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三)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相比上期增加,对净利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公司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主要系承担多领域新装备研发需求,根据客户提出的项目需求及技术要求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并试制出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芯片,为项目产品批量供应提供技术储备,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 首亏 | 7970.79万 | 2025-01-19 | 2024-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0934元至0.1769元。 | -0.18~-0.09 | (一)受行业需求延期影响,报告期内营收规模减少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各领域型号装备中,因装备生产周期长,公司受用户的需求及采购计划下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报告期内,受到下游用户项目招标延期、客户端资金计划、相关项目审批周期延长导致交付验收延迟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产品交付验收进度低于预期。虽自2024年第三季度起下游用户需求已在陆续恢复,但在报告期内,上述因素对公司收入规模及净利润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导致公司毛利减少。(二)计提的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对净利润影响较大公司客户主要为大型集团下属企业及院所,由于客户存在根据经费、采购资金预算管理等安排货款结算的情况,且内部付款审批流程较长、资金结算程序较为复杂,以致客户账期较长,公司应收款项规模增加,2024年公司拟计提的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3,000余万元,导致公司2024年利润总额减少约5,000余万元。公司的主要客户资信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相对较高,预计不能收回款项的概率较低。公司与行业内主力客户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也在积极持续与客户充分沟通,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三)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相比上期增加,对净利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公司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主要系承担多领域新装备研发需求,根据客户提出的项目需求及技术要求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并试制出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芯片,为项目产品批量供应提供技术储备,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 首亏 | 0.39 | 2025-01-19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660万元至3,700万元。 | -37000000.00~-26600000.00 | 报告期内,因受下游用户需求计划影响,公司交付的项目进度较慢,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约9,000万元;同时因应收账款账龄的延长导致计提的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600万元、公司研发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300万元,因此公司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公司应收账款总额增长较快,公司应收账款主要来源于国家大型集团科研院所等优质客户,应收账款安全性相对较高,公司也积极持续与客户充分沟通,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机制。另外,公司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承担多领域新装备研发需求,持续开展芯片核心技术攻关,以不断推进产品创新、丰富产品型号,满足客户产品高频化、高集成度、轻量化、多功能化的技术需求,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2024年公司第二季度毛利率预计约为61%,毛利率较2024年第一季度已大幅回升。公司将继续通过提升研发水平、提高自动化测试能力、优化工艺流程等方式进行降本增效。公司将积极应对产业政策调整、推进研发项目实施、提升经营效益。目前公司在手项目70多个,下游用户需求处于恢复状态,根据客户生产计划要求,公司2024年生产交付任务主要集中于下半年,公司将加快进度完成各领域项目的生产交付。同时,公司将持续聚焦主业,丰富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发与新领域拓展,加快落实提升经营业绩的各项工作。 | 首亏 | 5610.88万 | 2024-07-11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960万元至2,800万元。 | -28000000.00~-19600000.00 | 报告期内,因受下游用户需求计划影响,公司交付的项目进度较慢,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约9,000万元;同时因应收账款账龄的延长导致计提的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600万元、公司研发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300万元,因此公司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公司应收账款总额增长较快,公司应收账款主要来源于国家大型集团科研院所等优质客户,应收账款安全性相对较高,公司也积极持续与客户充分沟通,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机制。另外,公司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承担多领域新装备研发需求,持续开展芯片核心技术攻关,以不断推进产品创新、丰富产品型号,满足客户产品高频化、高集成度、轻量化、多功能化的技术需求,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2024年公司第二季度毛利率预计约为61%,毛利率较2024年第一季度已大幅回升。公司将继续通过提升研发水平、提高自动化测试能力、优化工艺流程等方式进行降本增效。公司将积极应对产业政策调整、推进研发项目实施、提升经营效益。目前公司在手项目70多个,下游用户需求处于恢复状态,根据客户生产计划要求,公司2024年生产交付任务主要集中于下半年,公司将加快进度完成各领域项目的生产交付。同时,公司将持续聚焦主业,丰富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发与新领域拓展,加快落实提升经营业绩的各项工作。 | 首亏 | 6461.95万 | 2024-07-11 | 2024-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096元至0.1372元。 | -0.14~-0.10 | 报告期内,因受下游用户需求计划影响,公司交付的项目进度较慢,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约9,000万元;同时因应收账款账龄的延长导致计提的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600万元、公司研发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300万元,因此公司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公司应收账款总额增长较快,公司应收账款主要来源于国家大型集团科研院所等优质客户,应收账款安全性相对较高,公司也积极持续与客户充分沟通,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机制。另外,公司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承担多领域新装备研发需求,持续开展芯片核心技术攻关,以不断推进产品创新、丰富产品型号,满足客户产品高频化、高集成度、轻量化、多功能化的技术需求,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2024年公司第二季度毛利率预计约为61%,毛利率较2024年第一季度已大幅回升。公司将继续通过提升研发水平、提高自动化测试能力、优化工艺流程等方式进行降本增效。公司将积极应对产业政策调整、推进研发项目实施、提升经营效益。目前公司在手项目70多个,下游用户需求处于恢复状态,根据客户生产计划要求,公司2024年生产交付任务主要集中于下半年,公司将加快进度完成各领域项目的生产交付。同时,公司将持续聚焦主业,丰富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发与新领域拓展,加快落实提升经营业绩的各项工作。 | 首亏 | 0.32 | 2024-07-11 | 2022-06-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6月营业收入:9,000万元至10,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2.2%至30.9%。 | 9000.00万~1.05亿 | 2022年1-6月,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呈增长趋势,主要原因系基于公司的技术积累和行业口碑的建立,与客户合作关系日渐巩固,公司参与的多个研制项目陆续进入量产阶段,产品结构逐渐丰富,不仅拓展了在星载领域产品应用的卫星型号数量,同时在地面、舰载、车载等应用领域的产品数量亦有所增长。 | 略增 | 8021.54万 | 2022-06-02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200万元至4,8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87%至19.85%。 | 4200.00万~4800.00万 | 2022年1-6月,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呈增长趋势,主要原因系基于公司的技术积累和行业口碑的建立,与客户合作关系日渐巩固,公司参与的多个研制项目陆续进入量产阶段,产品结构逐渐丰富,不仅拓展了在星载领域产品应用的卫星型号数量,同时在地面、舰载、车载等应用领域的产品数量亦有所增长。 | 略增 | 4005.13万 | 2022-06-02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00万元至5,8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34%至25.68%。 | 5000.00万~5800.00万 | 2022年1-6月,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呈增长趋势,主要原因系基于公司的技术积累和行业口碑的建立,与客户合作关系日渐巩固,公司参与的多个研制项目陆续进入量产阶段,产品结构逐渐丰富,不仅拓展了在星载领域产品应用的卫星型号数量,同时在地面、舰载、车载等应用领域的产品数量亦有所增长。 | 略增 | 4614.94万 | 2022-06-02 | 2022-06-30 | 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净利润盈利:5,000万元至5,8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34%至25.68%。 | 5000.00万~5800.00万 | 主要原因系基于公司的技术积累和行业口碑的建立,与客户合作关系日渐巩固,公司参与的多个研制项目陆续进入量产阶段,产品结构逐渐丰富,不仅拓展了在星载领域产品应用的卫星型号数量,同时在地面、舰载、车载等应用领域的产品数量亦有所增长。 | 略增 | 4614.94万 | 2022-05-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