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吉电股份(000875)业绩预告
截止日期预测指标业绩变动预测数值(元)业绩变动原因预告类型上年同期值(元)公告日期
2023-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7,000万元至9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6.26%至33.52%。8.70亿~9.20亿本期业绩预告的相关财务数据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公司就业绩预告有关事项与年报审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初步沟通,双方不存在分歧。略增6.89亿2024-01-16
202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9,000万元至94,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1.93%至39.34%。8.90亿~9.40亿本期业绩预告的相关财务数据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公司就业绩预告有关事项与年报审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初步沟通,双方不存在分歧。略增6.75亿2024-01-16
2023-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319元至0.3369元。0.32~0.34本期业绩预告的相关财务数据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公司就业绩预告有关事项与年报审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初步沟通,双方不存在分歧。略增0.242024-01-16
2022-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6,000万元至7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0.9%至75.53%。6.60亿~7.20亿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火电电价升高增加效益。年度火电电价实现全年同比增长,平抑了煤价升高对公司经营的影响。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906.42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73.31%。3.提质增效结果显现。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综上,公司围绕“高质量、稳增长”的总体经营目标,积极推动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四条发展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经营业绩持续稳步攀升。预增4.10亿2023-01-18
202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4,000万元至71,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7.99%至41.99%。6.40亿~7.10亿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火电电价升高增加效益。年度火电电价实现全年同比增长,平抑了煤价升高对公司经营的影响。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906.42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73.31%。3.提质增效结果显现。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综上,公司围绕“高质量、稳增长”的总体经营目标,积极推动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四条发展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经营业绩持续稳步攀升。略增5.00亿2023-01-18
2022-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2294元至0.2545元。0.23~0.25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火电电价升高增加效益。年度火电电价实现全年同比增长,平抑了煤价升高对公司经营的影响。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906.42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73.31%。3.提质增效结果显现。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综上,公司围绕“高质量、稳增长”的总体经营目标,积极推动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四条发展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经营业绩持续稳步攀升。略增0.192023-01-18
2021-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7,200万元至68,2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6.77%至59.1%。6.72亿~6.82亿1.公司1-9月业绩同比实现较大增幅。一是公司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截至9月末,新能源装机691.1万千瓦,同比增长57.71%;二是加强存量管理,通过强化市场营销等方式保证存量项目效益。2.公司7-9月业绩较上半年有所回落。一是受产业环境影响,电煤成本大幅攀升,火电发电成本增幅较大;二是7-9月火电机组受季节性影响收入减少。3.公司7-9月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主要得益于公司产业布局调整取得实效,新能源板块收益增加,有效抵消煤价上涨的影响。预增4.29亿2021-10-13
2021-09-30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2609元至0.2648元。0.26~0.261.公司1-9月业绩同比实现较大增幅。一是公司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截至9月末,新能源装机691.1万千瓦,同比增长57.71%;二是加强存量管理,通过强化市场营销等方式保证存量项目效益。2.公司7-9月业绩较上半年有所回落。一是受产业环境影响,电煤成本大幅攀升,火电发电成本增幅较大;二是7-9月火电机组受季节性影响收入减少。3.公司7-9月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主要得益于公司产业布局调整取得实效,新能源板块收益增加,有效抵消煤价上涨的影响。略增0.202021-10-13
2021-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8,400万元至72,4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7.73%至56.36%。6.84亿~7.24亿1.新能源战略支撑作用显著加强。在公司大规模布局新能源项目背景下,截至2021年6月末,新能源装机总容量达620.9万千瓦,较上年同期新增装机198.68万千瓦,增长超40%,新能源装机占总装机比重达65.30%。2021年1-6月,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率超40%,新能源电力收入占电力总收入比重超50%。2.以效益为中心,优化成本管理。一是在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二是利用金融工具,优化资金结构。预增4.63亿2021-07-07
2021-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2770元至0.2930元。0.28~0.291.新能源战略支撑作用显著加强。在公司大规模布局新能源项目背景下,截至2021年6月末,新能源装机总容量达620.9万千瓦,较上年同期新增装机198.68万千瓦,增长超40%,新能源装机占总装机比重达65.30%。2021年1-6月,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率超40%,新能源电力收入占电力总收入比重超50%。2.以效益为中心,优化成本管理。一是在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二是利用金融工具,优化资金结构。略增0.222021-07-07
2021-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0,500万元至44,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3.74%至68.92%。4.05亿~4.45亿1.新能源、新业态发展布局成果显现。2021年一季度,新能源板块利润贡献稳步增长,公司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新能源业绩上升态势良好。2.管理提升效果显现。公司持续推进全员营销,电量同比增加。火电利用小时同比上升;积极参与深度调峰,辅助服务收益同比大幅增加。预增2.63亿2021-04-12
2021-03-31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1890元至0.2070元。0.19~0.211.新能源、新业态发展布局成果显现。2021年一季度,新能源板块利润贡献稳步增长,公司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新能源业绩上升态势良好。2.管理提升效果显现。公司持续推进全员营销,电量同比增加。火电利用小时同比上升;积极参与深度调峰,辅助服务收益同比大幅增加。预增0.122021-04-12
2020-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4,000万元至5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52.94%至187.43%。4.40亿~5.00亿1.新能源转型效果得以显现。公司2020年期末总装机容量912.96万千瓦,其中新能源期末装机容量582.96万千瓦,同比增加71%,占期末总装机容量的64%,公司成功转型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新能源增量因素带来的效益是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2.火电降本增效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强化市场营销管理,加大营销力度,火电售电量同比增长;二是优化发电与调峰关系,辅助服务收益同比增加;三是积极拓展热力市场,热力产品量价齐升;四是通过优化煤源结构,开发进口煤源,合理调度燃煤运输路线等措施,有效降低燃料成本,综合标煤单价同比下降;五是2019年浑江发电公司及二道江发电公司资产处置后,同比减亏。3.精益管理成效显著。一是对新能源项目开展生产运营诊断,实施对标管理,存量发电量同比提高,加强设备缺陷管理,设备可利用率达99%以上;二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统筹安排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组织生产复工,做到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两不误,机组运行安全平稳;三是充分享受国家为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出台的社会保险减免政策红利;四是通过拓宽融资渠道,紧跟国家货币政策,落实低成本项目贷、置换高成本贷款等措施,存量项目财务费用降低。预增1.74亿2021-01-09
2020-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21元至0.23元。0.21~0.231.新能源转型效果得以显现。公司2020年期末总装机容量912.96万千瓦,其中新能源期末装机容量582.96万千瓦,同比增加71%,占期末总装机容量的64%,公司成功转型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新能源增量因素带来的效益是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2.火电降本增效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强化市场营销管理,加大营销力度,火电售电量同比增长;二是优化发电与调峰关系,辅助服务收益同比增加;三是积极拓展热力市场,热力产品量价齐升;四是通过优化煤源结构,开发进口煤源,合理调度燃煤运输路线等措施,有效降低燃料成本,综合标煤单价同比下降;五是2019年浑江发电公司及二道江发电公司资产处置后,同比减亏。3.精益管理成效显著。一是对新能源项目开展生产运营诊断,实施对标管理,存量发电量同比提高,加强设备缺陷管理,设备可利用率达99%以上;二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统筹安排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组织生产复工,做到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两不误,机组运行安全平稳;三是充分享受国家为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出台的社会保险减免政策红利;四是通过拓宽融资渠道,紧跟国家货币政策,落实低成本项目贷、置换高成本贷款等措施,存量项目财务费用降低。预增0.082021-01-09
2020-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4,700万元至48,7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3.22%至132.3%。4.47亿~4.87亿1.产业结构优化成果显现。公司新能源规模扩张与精益管理并重,1-6月存量新能源项目效益好于预期,增量新能源项目效益做出正向贡献。2.市场导向的增收效果明显。强化市场营销管理,实施全员营销,市场交易电量创历史新高,售电收入大幅增长;积极拓展热力市场,热力产品量价齐升。3.深入挖潜推行极限成本管理。1-6月各项成本费用均控制在较低水平,其中燃料成本区域对比最优;财务成本同口径比较显著下降。预增2.10亿2020-06-20
2020-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21元至0.23元。0.21~0.231.产业结构优化成果显现。公司新能源规模扩张与精益管理并重,1-6月存量新能源项目效益好于预期,增量新能源项目效益做出正向贡献。2.市场导向的增收效果明显。强化市场营销管理,实施全员营销,市场交易电量创历史新高,售电收入大幅增长;积极拓展热力市场,热力产品量价齐升。3.深入挖潜推行极限成本管理。1-6月各项成本费用均控制在较低水平,其中燃料成本区域对比最优;财务成本同口径比较显著下降。预增0.102020-06-20
2020-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4,000万元至28,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9%至74%。2.40亿~2.80亿本报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000万元–28,000万元,同比增利7,931万元至11,931万元,主要影响因素为:公司电量完成情况较好,同时新能源板块装机规模持续增加,项目效益逐步显现。综上,公司坚持以新能源发展为引领,全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得到体现,风电、光伏发电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预增1.61亿2020-04-15
2020-03-31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11元至0.13元。0.11~0.13本报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000万元–28,000万元,同比增利7,931万元至11,931万元,主要影响因素为:公司电量完成情况较好,同时新能源板块装机规模持续增加,项目效益逐步显现。综上,公司坚持以新能源发展为引领,全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得到体现,风电、光伏发电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预增0.072020-04-15
2019-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7,000万元至31,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8623.4%至32878.72%。2.70亿~3.10亿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7,000万元至31,000万元,同比增利26,906万元至30,906万元,主要影响因素为:1.公司新能源板块增利影响,经营成果好于预期。公司将继续坚持新能源发展战略,持续提高新能源板块占比;2.火电板块燃料成本压力巨大,直接影响了火电板块的经营成果。公司将通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增收节支,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煤炭紧缺、价格上涨对公司火电板块的影响。预增94.00万2019-10-15
2019-09-30每股收益预计2019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约0.13元至0.14元。0.13~0.14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7,000万元至31,000万元,同比增利26,906万元至30,906万元,主要影响因素为:1.公司新能源板块增利影响,经营成果好于预期。公司将继续坚持新能源发展战略,持续提高新能源板块占比;2.火电板块燃料成本压力巨大,直接影响了火电板块的经营成果。公司将通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增收节支,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煤炭紧缺、价格上涨对公司火电板块的影响。预增0.022019-10-15
2018-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0万元–13,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9.45%-138.29%1.00亿~1.30亿本报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000万元至13,000万元,同比减亏43,953万元至46,953万元,主要影响因素为:1.公司新能源板块电量完成情况较好,装机规模同比增加71.8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效益逐步显现,公司新能源板块同比增利40,800万元。2.公司专注主业发展,清理处置非主业参股股权取得收入,对公司利润形成了一定贡献。3.火电板块燃料成本仍处于高位,直接影响了火电板块的经营成果。下一步公司将努力压降成本,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燃煤价格上涨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综上,公司坚持以新能源发展为引领,全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得到体现,风电、光伏发电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扭亏-339530000.002019-01-16
2018-12-31每股收益预计2018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约0.05元-0.06元0.05~0.06本报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000万元至13,000万元,同比减亏43,953万元至46,953万元,主要影响因素为:1.公司新能源板块电量完成情况较好,装机规模同比增加71.8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效益逐步显现,公司新能源板块同比增利40,800万元。2.公司专注主业发展,清理处置非主业参股股权取得收入,对公司利润形成了一定贡献。3.火电板块燃料成本仍处于高位,直接影响了火电板块的经营成果。下一步公司将努力压降成本,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燃煤价格上涨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综上,公司坚持以新能源发展为引领,全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得到体现,风电、光伏发电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扭亏-0.162019-01-16
2018-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0万元–11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73%-101.01%80.00万~110.00万本报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0万元至110万元,同比减亏10,998万元至11,028万元,主要影响因素为:1.公司新能源板块电量完成情况较好,尤其是省内风电发电量好于预期,同时增量项目效益逐步显现,前三季度公司新能源板块同比增利27,900万元,经营成果好于预期。2.火电板块燃料成本压力巨大,并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由于煤价持续上涨,直接影响了火电板块的经营成果亏损增大。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一步公司将努力压降成本,最大限度减少因煤炭紧缺、价格上涨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扭亏-109180000.002018-10-13
2018-09-30每股收益预计2018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约0.0004元-0.0005元0.00~0.00本报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0万元至110万元,同比减亏10,998万元至11,028万元,主要影响因素为:1.公司新能源板块电量完成情况较好,尤其是省内风电发电量好于预期,同时增量项目效益逐步显现,前三季度公司新能源板块同比增利27,900万元,经营成果好于预期。2.火电板块燃料成本压力巨大,并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由于煤价持续上涨,直接影响了火电板块的经营成果亏损增大。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一步公司将努力压降成本,最大限度减少因煤炭紧缺、价格上涨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扭亏-0.052018-10-13
2018-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000万元–16,000万元,同比增加295.47%-321.83%。1.50亿~1.60亿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5,000万元至16,000万元,同比增利11,207万元至12,207万元,主要影响因素为:1、公司新能源板块电量完成情况较好,尤其是省内风电发电量好于预期,同时增量项目效益逐步显现,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板块同比增利16,800万元,经营成果好于预期。2、随着供热期结束,公司发电量、供热量大幅减少,受煤炭市场供应短缺影响,煤价不降反升,且有进一步上行趋势。火电板块电量、煤价压力巨大,直接影响了火电板块的经营成果。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一步公司将多渠道拓宽电煤采购渠道,努力控制成本,最大限度减少因煤炭紧缺和煤价上涨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预增3793.00万2018-07-13
2018-06-30每股收益预计2018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约0.070元-0.075元。0.07~0.08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5,000万元至16,000万元,同比增利11,207万元至12,207万元,主要影响因素为:1、公司新能源板块电量完成情况较好,尤其是省内风电发电量好于预期,同时增量项目效益逐步显现,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板块同比增利16,800万元,经营成果好于预期。2、随着供热期结束,公司发电量、供热量大幅减少,受煤炭市场供应短缺影响,煤价不降反升,且有进一步上行趋势。火电板块电量、煤价压力巨大,直接影响了火电板块的经营成果。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一步公司将多渠道拓宽电煤采购渠道,努力控制成本,最大限度减少因煤炭紧缺和煤价上涨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预增0.022018-07-13
2018-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000万元-15,000万元,同比增加89.20%-118.31%。1.30亿~1.50亿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3,000万元至15,000万元,同比增利6,129万元至8,129万元,主要为公司新能源板块同比增利7,180万元影响,火电板块燃煤价格上涨但因售电量增加同比利润基本持平。下一步,公司将通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增收节支,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继续坚持新能源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新能源占比,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预增6871.00万2018-04-13
2018-03-31每股收益预计2018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约0.061元-0.070元。0.06~0.07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3,000万元至15,000万元,同比增利6,129万元至8,129万元,主要为公司新能源板块同比增利7,180万元影响,火电板块燃煤价格上涨但因售电量增加同比利润基本持平。下一步,公司将通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增收节支,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继续坚持新能源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新能源占比,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预增0.032018-04-13
2017-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3,500万元-35,5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76.92%-2830.77%。-355000000.00~-335000000.00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3,500万元至-35,500万元,同比减利34,800万元至36,800万元。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火电燃料成本大幅上升。受煤炭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燃料成本增支52,600万元,影响火电板块同比减利。公司转型发展的业绩支撑已经显现,新能源板块当期实现利润31,500万元,同比增利15,350万元,有效遏制公司总体业绩进一步下滑。在火电板块同比减利52,500万元的情况下,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降幅控制在36,800万元以内。公司将进一步加大转型发展的步伐,加快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充分发挥新能源业绩支撑作用。同时,火电板块积极拓展热力市场,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增收节支,提升盈利能力。首亏1300.00万2018-01-23
2017-12-31每股收益预计2017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约0.1561元-0.1654元。-0.17~-0.16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3,500万元至-35,500万元,同比减利34,800万元至36,800万元。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火电燃料成本大幅上升。受煤炭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燃料成本增支52,600万元,影响火电板块同比减利。公司转型发展的业绩支撑已经显现,新能源板块当期实现利润31,500万元,同比增利15,350万元,有效遏制公司总体业绩进一步下滑。在火电板块同比减利52,500万元的情况下,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降幅控制在36,800万元以内。公司将进一步加大转型发展的步伐,加快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充分发挥新能源业绩支撑作用。同时,火电板块积极拓展热力市场,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增收节支,提升盈利能力。首亏0.012018-01-23
2017-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500万元–11,5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4.83%-291.48%-115000000.00~-105000000.00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500万元至-11,500万元,同比减利16,506万元至17,506万元,主要因素为受煤价大幅升高影响减利较大,但新能源板块增利对公司利润形成了一定支撑。下一步,公司一方面通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增收节支,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继续坚持新能源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新能源占比,大力拓展热力市场,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首亏6006.00万2017-10-13
2017-09-30每股收益预计2017年1-9月每股收益亏损:约0.049元-0.054元。-0.05~-0.05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500万元至-11,500万元,同比减利16,506万元至17,506万元,主要因素为受煤价大幅升高影响减利较大,但新能源板块增利对公司利润形成了一定支撑。下一步,公司一方面通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增收节支,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继续坚持新能源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新能源占比,大力拓展热力市场,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首亏0.042017-10-13
2017-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400万元-4100万元,比上年同期降低:56.01%-63.52%。3400.00万~4100.00万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400万元至4100万元,同比减利5221万元至5921万元,主要是公司火电板块受煤价升高等因素影响减利较大,但公司新能源效益的释放对公司利润形成了有效支撑。本报告期公司继续发展新能源,同时加强内部管理,降耗提效,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供电煤耗等生产运营指标进一步优化,由于公司火电板块受国家限产能政策的影响,燃料采购成本增加,公司盈利能力同比降低。但公司新能源板块进一步增利抵消了部分燃料价格产生的影响。公司将继续推进新能源发展战略,强化市场营销工作,加强内部管理,严控成本费用支出,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预减9321.00万2017-07-15
2017-06-30每股收益预计2017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约0.016元-0.019元。0.02~0.02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400万元至4100万元,同比减利5221万元至5921万元,主要是公司火电板块受煤价升高等因素影响减利较大,但公司新能源效益的释放对公司利润形成了有效支撑。本报告期公司继续发展新能源,同时加强内部管理,降耗提效,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供电煤耗等生产运营指标进一步优化,由于公司火电板块受国家限产能政策的影响,燃料采购成本增加,公司盈利能力同比降低。但公司新能源板块进一步增利抵消了部分燃料价格产生的影响。公司将继续推进新能源发展战略,强化市场营销工作,加强内部管理,严控成本费用支出,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预减0.062017-07-15
2016-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 万元 - 1500 万元,比上年同期降低:87.26% -91.51%1000.00万~1500.00万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至1500万元,同比减利10275万元至10775万元,主要是公司火电板块受国家电价政策性下调及电量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减利较大,但随着公司新能源战略快速推进,新能源板块效益的释放对公司利润形成有力支撑。本报告期公司大力发展新能源,同时加强内部管理,降耗提效,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供电煤耗等生产运营指标进一步优化,但同比仍然减利。主要减利因素是:一是受国家政策性火电电价下调影响火电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二是随着国家限产能政策的落地,煤炭产量减少,燃料价格升高,采购成本增加;三是上年同期取得风电电量补偿收入等一次性因素形成同比减利。但新能源收益的增加部分抵补了火电板块的减利。公司将继续推进新能源发展战略,强化市场营销工作,加强内部管理,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预减1.18亿2017-01-26
2016-12-31每股收益预计2016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 约 0.01 元0.01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至1500万元,同比减利10275万元至10775万元,主要是公司火电板块受国家电价政策性下调及电量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减利较大,但随着公司新能源战略快速推进,新能源板块效益的释放对公司利润形成有力支撑。本报告期公司大力发展新能源,同时加强内部管理,降耗提效,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供电煤耗等生产运营指标进一步优化,但同比仍然减利。主要减利因素是:一是受国家政策性火电电价下调影响火电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二是随着国家限产能政策的落地,煤炭产量减少,燃料价格升高,采购成本增加;三是上年同期取得风电电量补偿收入等一次性因素形成同比减利。但新能源收益的增加部分抵补了火电板块的减利。公司将继续推进新能源发展战略,强化市场营销工作,加强内部管理,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预减0.082017-01-26
2015-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00万元-12,1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53%-61.92%。1.11亿~1.21亿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11,100万元至12,1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净利润增利3,627万元至4,627万元。本报告期公司面对国家政策性火电电价下调的持续影响,公司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耗提效、争取政策性补助,经营成果同比增长,主要因素是:一是公司有效利用市场煤价下行趋势,加强燃料管理,综合标煤单价同比降低;二是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三是供电煤耗等生产运营指标得到进一步优化;四是公司加强对标管理,各项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五是取得供热补贴、环保补贴、电量补偿等一次性因素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盈利水平。公司将继续强化市场营销工作,推进新能源发展战略,加强内部管理,严控成本费用支出,进一步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预增7473.43万2016-01-26
2015-12-31每股收益预计2015年1-12月每股收益约0.08元0.08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11,100万元至12,1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净利润增利3,627万元至4,627万元。本报告期公司面对国家政策性火电电价下调的持续影响,公司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耗提效、争取政策性补助,经营成果同比增长,主要因素是:一是公司有效利用市场煤价下行趋势,加强燃料管理,综合标煤单价同比降低;二是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三是供电煤耗等生产运营指标得到进一步优化;四是公司加强对标管理,各项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五是取得供热补贴、环保补贴、电量补偿等一次性因素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盈利水平。公司将继续强化市场营销工作,推进新能源发展战略,加强内部管理,严控成本费用支出,进一步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预增0.052016-01-26
2015-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00万元-6,50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441.87%-540.39%5500.00万~6500.00万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5,500万元至6,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净利润增利4,485万元至5,485万元。本报告期面对国家政策性火电电价下调的持续影响,公司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耗提效,经营成果同比增长,主要因素:一是有效利用市场煤价下行趋势,公司加强燃料管理,综合标煤单价降低;二是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三是供电煤耗等生产运营指标得到进一步优化;四是公司加强对标管理,各项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五是取得政府一次性供热补贴增加了公司利润水平。 公司将继续强化市场营销工作,积极推进新能源发展战略,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预增1015.16万2015-10-14
2015-09-30每股收益预计2015年1-9月每股收益约0.04元0.04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5,500万元至6,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净利润增利4,485万元至5,485万元。本报告期面对国家政策性火电电价下调的持续影响,公司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耗提效,经营成果同比增长,主要因素:一是有效利用市场煤价下行趋势,公司加强燃料管理,综合标煤单价降低;二是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三是供电煤耗等生产运营指标得到进一步优化;四是公司加强对标管理,各项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五是取得政府一次性供热补贴增加了公司利润水平。 公司将继续强化市场营销工作,积极推进新能源发展战略,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预增0.012015-10-14
2015-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300万元至8,300万元上升:203.55%—217.73%7300.00万~8300.00万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7,300万元至8,300万元,比上年同期调整后净利润增利14,350万元至15,350万元。本报告期国家政策性火电电价下调的持续影响,公司通过加强管理,降耗提效等措施,经营成果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因素:一是市场煤价下行,公司强化燃料管理,综合标煤单价同比降低;二是公司部分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三是供电煤耗等生产运营指标得到进一步优化;四是公司加强成本对标工作,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五是取得政府供热补贴。公司将积极推进新能源发展战略,继续强化市场营销工作,严控成本费用支出,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扭亏-70496552.822015-07-14
2015-06-30每股收益预计2015年1-6月每股收益约0.05元至0.06元上升:200%—220%0.05~0.06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7,300万元至8,300万元,比上年同期调整后净利润增利14,350万元至15,350万元。本报告期国家政策性火电电价下调的持续影响,公司通过加强管理,降耗提效等措施,经营成果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因素:一是市场煤价下行,公司强化燃料管理,综合标煤单价同比降低;二是公司部分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三是供电煤耗等生产运营指标得到进一步优化;四是公司加强成本对标工作,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五是取得政府供热补贴。公司将积极推进新能源发展战略,继续强化市场营销工作,严控成本费用支出,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扭亏-0.052015-07-14
2015-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100万元至12,1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67.29%—82.37%1.11亿~1.21亿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11,100万元至12,100万元,比上年同期调整后净利润增利4,465万元至5,465万元。本报告期公司盈利能力、经营成果同比有较大增长,主要因素为:一是市场煤价下行,公司加强燃料管理,综合标煤单价同比持续降低;二是取得供热补贴对一季度利润形成增利;三是生产运营指标优化,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四是新能源规模增长,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将积极推进新能源发展战略,继续强化市场营销工作,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预增6635.38万2015-04-14
2015-03-31每股收益预计2015年1-3月每股收益约 0.0760 元至 0.0828 元,比上年同期上升:67.40%—82.38%0.08~0.08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11,100万元至12,100万元,比上年同期调整后净利润增利4,465万元至5,465万元。本报告期公司盈利能力、经营成果同比有较大增长,主要因素为:一是市场煤价下行,公司加强燃料管理,综合标煤单价同比持续降低;二是取得供热补贴对一季度利润形成增利;三是生产运营指标优化,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四是新能源规模增长,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将积极推进新能源发展战略,继续强化市场营销工作,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预增0.052015-04-14
201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00万元-8300万元7300.00万~8300.00万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7,300万元至8,300万元,比上年同期调整前净利润增利3,038万元至4,038万元。本报告期虽全额计提所持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16.808%股权减值损失1.67亿元,但公司通过各项措施增收节支,年度盈利能力、经营成果好于上年。主要因素为:一是光伏板块及新收购的江西中电投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二是加强市场营销工作收入同比增加,同时优化燃料采购策略,有效降低燃料成本,火电板块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松花江背压机组盈利能力显现;四是公司加强生产运营管理,各项指标进一步优化提升。公司将进一步推进新能源发展战略实施,继续强化电力市场营销工作,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预增8201.81万2015-01-27
2014-12-31每股收益预计2014年1-12月每股收益:0.0500元-0.0568元0.05~0.06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7,300万元至8,300万元,比上年同期调整前净利润增利3,038万元至4,038万元。本报告期虽全额计提所持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16.808%股权减值损失1.67亿元,但公司通过各项措施增收节支,年度盈利能力、经营成果好于上年。主要因素为:一是光伏板块及新收购的江西中电投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二是加强市场营销工作收入同比增加,同时优化燃料采购策略,有效降低燃料成本,火电板块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松花江背压机组盈利能力显现;四是公司加强生产运营管理,各项指标进一步优化提升。公司将进一步推进新能源发展战略实施,继续强化电力市场营销工作,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续盈0.102015-01-27
2014-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00万元至1,500万元 ,同比上年下降:74.34%—91.45%500.00万~1500.00万2014年1-9月份预计实现净利润 500万元至1,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利 4,346 万元至 5,346 万元。本报告期公司通过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发电量同比增加,同时公司抓住外部市场煤价下行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燃料管理,综合标煤单价有所下降;光伏板块建成投产后具有一定获利能力,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加强。因本报告期全额计提所持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16.808%股权减值损失1.67亿元,对公司经营成果产生减利影响。 公司将进一步拓宽渠道增收节支,全力抢发电量、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全面提升管理,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预减5845.59万2014-10-14
2014-09-30每股收益预计2014年1-9月每股收益约0.0034元至0.0103元 ,同比上年下降:85.22%—95.12%0.00~0.012014年1-9月份预计实现净利润 500万元至1,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利 4,346 万元至 5,346 万元。本报告期公司通过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发电量同比增加,同时公司抓住外部市场煤价下行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燃料管理,综合标煤单价有所下降;光伏板块建成投产后具有一定获利能力,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加强。因本报告期全额计提所持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16.808%股权减值损失1.67亿元,对公司经营成果产生减利影响。 公司将进一步拓宽渠道增收节支,全力抢发电量、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全面提升管理,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预减0.072014-10-14
2014-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500万元至-7,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54.51%—275.11%-85000000.00~-75000000.00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8,500万元至-7,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利12,354万元至13,354万元。上半年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同比发电量增加,燃料标煤单价大幅下降,光伏板块的建成投产并形成一定获利能力,使得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公司上半年经营成果做出了贡献。由于本报告期全额计提所持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16.808%股权减值损失1.67亿元,对公司上半年经营成果产生减利影响。下半年公司将拓宽渠道增收节支、全力抢发电量,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努力增强公司的盈利水平。首亏4853.94万2014-07-15
2014-06-30每股收益预计2014年1-6月每股收益:约-0.0582元至-0.0513元,同比上年下降:188.75%—200.69%-0.06~-0.05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8,500万元至-7,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利12,354万元至13,354万元。上半年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同比发电量增加,燃料标煤单价大幅下降,光伏板块的建成投产并形成一定获利能力,使得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公司上半年经营成果做出了贡献。由于本报告期全额计提所持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16.808%股权减值损失1.67亿元,对公司上半年经营成果产生减利影响。下半年公司将拓宽渠道增收节支、全力抢发电量,严控成本费用支出,努力增强公司的盈利水平。首亏0.062014-07-15
201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3,800-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8.09%-110.64%。3800.00万~5000.00万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盈利3,800万元至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亏损减亏50,798万元至51,998万元。扭亏的主要原因:(一)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电量营销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所属单位全部完成达标工作;二是建立检修和运行标准化管理制度和机制,机组可靠性稳步提升;三是坚持以电量为生命线,成立电力营销中心,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千方百计抢发电量,积极开展外部替代发电及大用户直供电,火电发电小时指标超过区域平均水平。(二)燃煤控价措施有效,燃料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一是准确把握市场形势,积极压降燃煤采购价格,有效降低了燃料成本;二是加强燃料管理,主要燃料管理指标在区域排名位居前列。(三)全力推进标准成本,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一是全力推进标准成本管理,按照标准成本指标,加强成本对标工作;二是注重过程监督,细化成本核算,发挥预算管控作用;三是积极开展增收节支活动,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支出。2013年度,围绕“减亏止亏”年度工作目标,公司戮力攻坚,加大市场营销,千方百计抢发电量;抓住煤炭市场价格下行的有利时机控制燃料成本;提升机组经济运行,优化电热能耗指标;加强资金筹集管理,资金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推行标准成本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公司经营效益明显改善。面对吉林省电力市场供大于求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低于国内平均水平的不利影响,公司将通过全力抢发电量,优化电量效益;加强成本管控,挖潜增效;降低煤炭采购价格,巩固燃料管理成果;切实优化增量资产,推进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管理能力,继续努力改善经营业绩。扭亏-448397323.572014-01-22
2013-12-31每股收益预计2013年1-12月每股收益:约0.0260-0.0342元,同比上年增长:104.64%-106.11%。0.03~0.03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盈利3,800万元至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亏损减亏50,798万元至51,998万元。扭亏的主要原因:(一)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电量营销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所属单位全部完成达标工作;二是建立检修和运行标准化管理制度和机制,机组可靠性稳步提升;三是坚持以电量为生命线,成立电力营销中心,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千方百计抢发电量,积极开展外部替代发电及大用户直供电,火电发电小时指标超过区域平均水平。(二)燃煤控价措施有效,燃料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一是准确把握市场形势,积极压降燃煤采购价格,有效降低了燃料成本;二是加强燃料管理,主要燃料管理指标在区域排名位居前列。(三)全力推进标准成本,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一是全力推进标准成本管理,按照标准成本指标,加强成本对标工作;二是注重过程监督,细化成本核算,发挥预算管控作用;三是积极开展增收节支活动,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支出。2013年度,围绕“减亏止亏”年度工作目标,公司戮力攻坚,加大市场营销,千方百计抢发电量;抓住煤炭市场价格下行的有利时机控制燃料成本;提升机组经济运行,优化电热能耗指标;加强资金筹集管理,资金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推行标准成本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公司经营效益明显改善。面对吉林省电力市场供大于求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低于国内平均水平的不利影响,公司将通过全力抢发电量,优化电量效益;加强成本管控,挖潜增效;降低煤炭采购价格,巩固燃料管理成果;切实优化增量资产,推进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管理能力,继续努力改善经营业绩。扭亏-0.532014-01-22
2013-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3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200万元至3,800万元,上升:109.72%-111.54%。3200.00万~3800.00万一是受益于燃煤市场价格下降,同时公司加强燃料购耗存管理,标煤单价下降;二是加强发电运行管理,有效降低煤耗指标;三是通过加强标准成本管理,控制成本支出,同时加大市场营销,提升公司效益。扭亏-329195561.032013-10-10
2013-09-30每股收益预计2013年1-9月每股收益约0.0381元-0.0452元,上升: 109.72%-111.54%。0.04~0.05一是受益于燃煤市场价格下降,同时公司加强燃料购耗存管理,标煤单价下降;二是加强发电运行管理,有效降低煤耗指标;三是通过加强标准成本管理,控制成本支出,同时加大市场营销,提升公司效益。扭亏-0.392013-10-10
2013-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500万元至5,500万元,扭亏:118.61%—122.75%。4500.00万~5500.00万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4,500万元至5,500万元,比上年同期亏损减亏28,681万元至29,681万元。减亏的主要原因:一是燃料价格受市场环境影响同比下降,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燃料采购环节管理使得标煤单价大幅下降;二是通过加强管理,煤耗、固定成本进一步压降;三是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汇兑收益增加;四是公司调结构,新能源板块收益增加。面对吉林省电力市场供大于求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的不利影响,公司将通过全力抢发电量,开展增收节支、严控成本费用支出等措施,努力改善经营业绩。扭亏-241813992.672013-07-11
2013-06-30每股收益预计2013年半年度每股收益约0.0536元至0.0655元,扭亏:118.61%—122.75%。0.05~0.07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4,500万元至5,500万元,比上年同期亏损减亏28,681万元至29,681万元。减亏的主要原因:一是燃料价格受市场环境影响同比下降,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燃料采购环节管理使得标煤单价大幅下降;二是通过加强管理,煤耗、固定成本进一步压降;三是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汇兑收益增加;四是公司调结构,新能源板块收益增加。面对吉林省电力市场供大于求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的不利影响,公司将通过全力抢发电量,开展增收节支、严控成本费用支出等措施,努力改善经营业绩。扭亏-0.292013-07-11
2013-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3 年 1 月 1 日至 2013 年 3 月 31 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 5,000 万元至 6,00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28%—141.14%。5000.00万~6000.00万一是燃料价格受市场环境影响价格同比下降影响;二是发电量同比增加,尤其是边际收益较高的风电机组发电量同比增加;三是加强生产运行管理努力降低煤耗等指标,同时加大供热市场营销,均给本预告期带来增利。扭亏-145830355.462013-04-12
2013-03-31每股收益预计2013年1-3月每股收益约0.05958元至0.0715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28%—141.14%。0.06~0.07一是燃料价格受市场环境影响价格同比下降影响;二是发电量同比增加,尤其是边际收益较高的风电机组发电量同比增加;三是加强生产运行管理努力降低煤耗等指标,同时加大供热市场营销,均给本预告期带来增利。扭亏-0.172013-04-12
201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3,000 万元至-47,000 万元,下降:3278%—3574%-470000000.00~-430000000.00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43,000 万元至-47,000 万元,同比减少 44,353 至48,353 万元。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吉林省社会用电增长 远低于装机容量增长幅度现象仍然突出,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同比大幅度下降,新投产机组规模效益未能显现;二是同比机组商业运营存在翘尾差异,财务费用增加;三是燃料价格受铁路运费及燃煤涨价影响,变动成本同比增加;四是风电机组受市场影响经营效益未能达到预期。公司针对外部不利环境,虽然积极采取了增收节支、开源节流、严控成本费用支出等措施,但仍无法弥补发电利用小时大幅下降收入减少的影响,造成经营业绩欠佳。首亏1352.98万2013-01-30
2012-12-31每股收益预计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每股收益约-0.5125 元至-0.5601 元,下降:3283%—3579%-0.56~-0.51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43,000 万元至-47,000 万元,同比减少 44,353 至48,353 万元。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吉林省社会用电增长 远低于装机容量增长幅度现象仍然突出,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同比大幅度下降,新投产机组规模效益未能显现;二是同比机组商业运营存在翘尾差异,财务费用增加;三是燃料价格受铁路运费及燃煤涨价影响,变动成本同比增加;四是风电机组受市场影响经营效益未能达到预期。公司针对外部不利环境,虽然积极采取了增收节支、开源节流、严控成本费用支出等措施,但仍无法弥补发电利用小时大幅下降收入减少的影响,造成经营业绩欠佳。首亏0.022013-01-30
2012-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2年1月1日—2012年9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0000万元至-36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21.58%—405.9%。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说明 2012年1-9月预计实现净利润-30000至-36000万元,同比下降22,884至28,884万元。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吉林省社会用电增长远低于装机容量增长幅度,火电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大幅度下降,上年同期有较大利润空间的风电机组因利用小时数下降幅度较大出现亏损;二是增加流动资金贷款及新增机组增加财务费用,影响公司财务费用增加;三是标煤单价同比上升影响公司燃料成本增加。 公司针对外部不利环境,积极采取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措施,严控成本费用支出,虽然消化了部分煤价升高、贷款利率上调所带来的成本费用增加,但是仍无法弥补成本费用上涨影响,造成1-9月经营业绩欠佳。-360000000.00~-300000000.00--增亏-71151388.512012-10-13
2012-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2上半年度实现净利润—24,000至—27,0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22.67%—3300.50%。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24000至-27000万元,同比下降-23,206至-26,206万元。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吉林省社会用电增长远低于装机容量增长幅度,火电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幅度较大,上年有较大利润空间的风电机组因利用小时数下降幅度较大出现亏损;二是银行贷款利率连续上调和新投产机组利息费用不能资本化,影响公司财务费用增加;三是标煤单价上升影响公司燃料成本增加。-270000000.00~-240000000.00--首亏-7945810.862012-07-13
2012-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实现净利润亏损:13,000万元至15,5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73%—304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本预告期预计实现净利润—13,000至—15,500万元,同比下降13,528至16,026万元。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吉林省社会用电增长速度远低于装机容量增长幅度,加之冬季供热纯凝火电机组发电受限,风电机组弃风较多,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幅度较大,影响了公司一季度经营效益;二是上年新投机组同比财务费用增加;三是电价的上调不足以覆盖煤价上涨增加的成本,影响了公司的获利能力;四是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增加了公司的财务费用。 公司针对外部不利环境,积极采取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措施,严控成本费用支出,仅消化了部分发电利用小时下降、煤价高位运行、贷款利率上调带来的收入减少、成本增加的影响,致使公司一季度经营业绩欠佳。-155000000.00~-130000000.00--首亏525.76万2012-04-07

转至吉电股份(000875)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